支撑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8921发布日期:2023-02-01 03:1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支撑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对显示装置,例如电视机,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示装置的音效模式更加多样化。显示装置通常采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方式,此方式可以设置不同区域的光源模块,让画面更加细腻逼真。
3.为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更加薄,混光距离需要缩小。但是在音效模式的多样化的情况下,显示装置在变薄后容易产生杂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支撑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显示装置在变薄后容易产生杂音的技术问题。
5.第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用于设置在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6.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硬度,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朝向所述扩散板,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距离。
7.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
8.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内圆周面上设置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配合。
9.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为一端开口的套筒状,所述第二支撑件至少套设在所述第二端的端部。
10.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0.3毫米且不大于0.5毫米;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长度不小于5毫米且不大于10毫米。
11.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12.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材料为透明材料;
13.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熔点小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熔点;
14.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邵氏硬度不小于40度且不大于60度。
15.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扩散板的端部与所述扩散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毫米且不大于1.5毫米。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外圆周直径逐渐变小。
17.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通过
所述底座与所述背板连接。
18.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和多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背板和所述扩散板之间,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二支撑件朝向所述扩散板,所述第二支撑件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二端。
19.第三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21.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朝向扩散板,则在背板发生振动时,第二支撑件与扩散板发生直接碰撞;因为第二支撑件的硬度小于第一支撑件的硬度,则能够有利于减弱或消除第二支撑件与扩散板碰撞产生的杂音,从而能够为开发整机薄、画面显示良好和音效多样化的综合性能较高的显示装置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22.而且,因第二支撑件的硬度较小,能够有利于降低第二支撑件与扩散板碰撞时对扩散板的损伤程度,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装置的白斑现象,以及有利于延长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23.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组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组件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支撑组件;11-第一支撑件;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凹槽;12-第二支撑件;121-凸块;13-底座;
32.2-背板;
33.3-扩散板;
34.100-背光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述,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36.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
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实现为本技术领域所支持其他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等。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该术语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可以实现为“a”,或者实现为“b”,或者实现为“a和b”。
3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8.本技术的研发思路包括:随着对显示装置,例如电视机,的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显示装置的音效模式更加多样化。显示装置通常采用直下式背光模组,此背光模组可以设置不同区域的光源模块,让画面更加细腻逼真。
39.为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更加薄,混光距离需要缩小。但是在音效模式的多样化的情况下,显示装置在变薄后容易产生杂音。此问题的原因是:混光距离缩小后,显示装置的背板的刚性变差,在重低音和高音的音效模式下,刚性变差后的背板容易产生振动,从而导致支撑组件与扩散板发生碰撞而产生杂音。
40.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或结合,对于不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术语、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的实施步骤等,不再重复描述。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1,用于设置在背板2和扩散板3之间,该支撑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
42.第一支撑件11包括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用于与背板2连接;第二支撑件12至少设置在第二端112,第二支撑件12的硬度小于第一支撑件11的硬度,第二支撑件12用于朝向扩散板3,第二支撑件12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112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
4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件12且第二支撑件12朝向扩散板3,则在背板2发生振动时,第二支撑件12与扩散板3发生直接碰撞;因为第二支撑件12的硬度小于第一支撑件11的硬度,则能够有利于减弱或消除第二支撑件12与扩散板3碰撞产生的杂音,从而能够为开发整机薄、画面显示良好和音效多样化的综合性能较高的显示装置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44.而且,因第二支撑件12的硬度较小,能够有利于降低第二支撑件12与扩散板3碰撞时对扩散板3的损伤程度,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装置的白斑现象,以及有利于延长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4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件11的材料可以包括聚碳酸酯塑料(pc),第二支撑件12的材料可以包括硅胶。
46.可选地,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可以为一体状的或者可以各自独立地形成。
47.其中一种可实行的方式中,当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为一体状时,具体制备过程可以包括先注射pc形成第一支撑件11,在第一支撑件11的基础上注射硅胶形成第二支撑件12,即形成支撑组件1。可选地,第二支撑件12的熔点小于第一支撑件11的熔点,则在形成第二支撑件12的过程中,避免第一支撑件11发生熔融。此结构能够有利于增强支撑组件1的整体强度,有利于延长支撑组件1的使用寿命。
48.其中另一种可实行的方式中,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各自独立地形成,此结构能够有利于维修和使用。
49.可选地,第一支撑件11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凹槽113,凹槽113沿第二端112向第一端111延伸;第二支撑件12的内圆周面上设置多个凸块121,凸块121与凹槽113一一对应配合。
50.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凹槽113,第二支撑件12的内周面上设置多个凸块121,凸块121与凹槽113一一对应配合,能够有利于增强第二支撑件12与第一支撑件11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强第二支撑件12与第一支撑件11之间的贴附力,进而使得第二支撑件12与第一支撑件11之间的固定的牢靠性能。
51.可选地,第二支撑件12为一端开口的套筒状,第二支撑件12至少套设在第二端112的端部。
52.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12为套筒状,第二支撑件12至少直接套设在第一支撑件11的第二端112的端部,能够有利于简化生产步骤和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能够有利于对单独的第一支撑件11或第二支撑件12进行检修等。
53.可选地,凹槽113的深度不小于0.3毫米且不大于0.5毫米;凹槽113沿第二端112向第一端111延伸的长度不小于5毫米且不大于10毫米。
54.本实施例中,凹槽113的深度在这个范围内,能够有利于增强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的贴合面积的同时,能够保证第一支撑件11在开槽之后的整体强度;凹槽113沿第二端112向第一端111的延伸的长度在这个范围内,能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的贴合面积,从而有利于保证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至今的贴附力,使得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之间固定更加牢靠。
55.可选地,第二支撑件12的材料为透明材料。
56.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12为透明材料,能够有利于保证光能够透过第二支撑件12,进而保证显示装置的发光性能。而且因第二支撑件12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112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即第一支撑件11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相比现有支撑件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变大,又因为第二支撑件12为透明材料,能够有利于改善现有支撑件与扩散板3的距离小而产生画面两点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
57.可选地,第二支撑件12的邵氏硬度不小于40度且不大于60度。
58.可选地,第二支撑件12的邵氏硬度在这个范围内,能够保证第二支撑件12的硬度小于第一支撑件11的硬度,进而能够保证能够有利于避免与扩散板3发生碰撞而产生杂音的问题。
59.可选地,第二支撑件12靠近扩散板3的端部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毫米且不大于1.5毫米。
60.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件11的技术上增加第二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2靠近扩散板3的端部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与相关技术中支撑件与扩散板3之间的距离相等,能够有利于增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1的适用性。
61.可选地,第一支撑件11的第一端111到第二端112的外圆周直径逐渐变小。
62.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的第一端111到第二端112的外圆周直径逐渐变小,能够有利于进行脱模。
63.可选地,支撑组件1还包括底座13,所述底座13与所述第一端111连接,所述第一端111通过所述底座13与所述背板2连接。
64.本实施例中,底座13可以通过螺丝或者胶与背板2固定,支撑组件1能够在扩散板3凹陷时起到支撑扩散板3的作用。
65.可选地,第一支撑件11的第一端111在背板2上的正投影,落入底座13在背板2上的正投影内,即底座13的面积大于第一端111的面积,能够有利于增强底座13与背板2的固定可靠性。
6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背光模组100包括背板2、扩散板3和多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1。支撑组件1设置在背板2和扩散板3之间,支撑组件1的第一支撑件11的第一端111与背板2连接,支撑组件1的第二支撑件12朝向扩散板3,第二支撑件12至少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1的第二端112。
67.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设置在背板2和扩散板3之间,支撑组件1在扩散板3凹下来时对扩散板3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件12且第二支撑件12朝向扩散板3,则在背板2发生振动时,第二支撑件12与扩散板3发生直接碰撞;因为第二支撑件12的硬度小于第一支撑件11的硬度,则能够有利于减弱或消除第二支撑件12与扩散板3碰撞产生的杂音,从而能够为开发整机薄、画面显示良好和音效多样化的综合性能较高的显示装置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6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
69.本实施例中,因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则该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也包括背光模组100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70.应用本技术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71.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件且第二支撑件朝向扩散板,则在背板发生振动时,第二支撑件与扩散板发生直接碰撞;因为第二支撑件的硬度小于第一支撑件的硬度,则能够有利于减弱或消除第二支撑件与扩散板碰撞产生的杂音,从而能够为开发整机薄、画面显示良好和音效多样化的综合性能较高的显示装置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72.2.本技术实施例因第二支撑件的硬度较小,能够有利于降低第二支撑件与扩散板碰撞时对扩散板的损伤程度,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装置的白斑现象,以及有利于延长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73.3.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支撑件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凹槽,第二支撑件的内周面上设置多个凸块,凸块与凹槽一一对应配合,能够有利于增强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的贴合面积,从而增强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之间的贴附力,进而使得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之间的固定的牢靠性能。
74.4.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支撑件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外圆周直径逐渐变小,能够有利于进行脱模。
75.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技术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技术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7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词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示例性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简化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7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0.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并不受限于箭头所指示的顺序。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场景中,各流程中的步骤可以按照需求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各流程图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基于实际的实施场景,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时刻被执行,也可以在不同的时刻被执行在执行时刻不同的场景下,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限制。
8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