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7417发布日期:2023-05-10 09:1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声学,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于设备使用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高。除视觉外,对于听觉、触觉的体验需求更是逐步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手机商对声学器件有了更高的需求,通过将发声器件和振动马达集成在一起,来追求更好的体验。

2、现有设计方案中,发声器件和马达集成常常会增大产品尺寸,但是伴随着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越来越紧凑,电池、主板、摄像头占用空间越来越大,这又要求发声装置及振动马达尺寸追求微型化,因此用户体验与性能提升的需求之间产生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发声装置和马达的结合空间占用较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声装置,包括:

3、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具有安装腔;

4、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发声单体包括单体壳、振动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单体壳固定连接于所述模组外壳,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驱动单元相对且间隔固定于所述单体壳,所述振动单元分隔所述安装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

5、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设于所述前声腔,所述振动马达靠近所述振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振动单元。

6、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发声装置,采用模组外壳、发声单体和振动马达的组合结构,模组外壳的安装腔能够为发声单体和振动马达的安装提供空间,发声单体的单体壳用于将振动单元和驱动单元进行固定,其中振动单元分隔安装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振动马达设于前声腔,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不改变模组外壳厚度的情况下,将发声单体与振动马达均集成在模组外壳内,既保证了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还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振感体验,且二者不会产生干涉,提升了适用性和通用性。

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正对所述振动马达设置,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振动单元之间,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振动单元。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振膜组件和驱动振膜组件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组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连接的环形振膜、环形振动部和密封振膜,所述环形振膜的外周缘夹设于所述单体壳和所述模组外壳之间,所述密封振膜的内周缘连接于所述振动马达和/或所述支撑件。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振膜为橡胶振膜或聚醚醚酮振膜。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导磁轭和磁性组件,所述导磁轭具有形成容置腔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磁性组件设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磁性组件和所述振动单元之间。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上,所述振动马达的外周尺寸不超出所述支撑件的外周尺寸,所述支撑件的外周尺寸不超出所述磁性组件的外周尺寸。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前盖和底板,所述前盖和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前盖之间形成所述前声腔,所述前盖上具有与所述前声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振动马达远离所述振动单元的一端设于所述开口内,

14、且/或,所述振动马达远离所述前声腔的一端表面不超出所述前盖的外表面。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为磁性件。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导磁轭和磁性组件,所述导磁轭具有形成容置腔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底壁的磁钢和导磁板,所述支撑件的充磁方向和所述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17、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的发声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正对所述振动马达设置,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振动单元之间,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和所述振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振膜组件和驱动振膜组件振动的音圈,所述振膜组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连接的环形振膜、环形振动部和密封振膜,所述环形振膜的外周缘夹设于所述单体壳和所述模组外壳之间,所述密封振膜的内周缘连接于所述振动马达和/或所述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振膜为橡胶振膜或聚醚醚酮振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导磁轭和磁性组件,所述导磁轭具有形成容置腔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磁性组件设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磁间隙,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磁性组件和所述振动单元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上,所述振动马达的外周尺寸不超出所述支撑件的外周尺寸,所述支撑件的外周尺寸不超出所述磁性组件的外周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前盖和底板,所述前盖和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前盖之间形成所述前声腔,所述前盖上具有与所述前声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振动马达远离所述振动单元的一端设于所述开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磁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导磁轭和磁性组件,所述导磁轭具有形成容置腔的底壁和侧壁,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依次叠设于所述底壁的磁钢和导磁板,所述支撑件的充磁方向和所述磁钢的充磁方向相反。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声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本技术中的发声装置包括模组外壳、发声单体和振动马达,模组外壳具有安装腔,发声单体设于安装腔,发声单体包括单体壳、振动单元和驱动单元,单体壳固定连接于模组外壳,振动单元和驱动单元相对且间隔固定于单体壳,振动单元分隔安装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振动马达设于前声腔,振动马达靠近振动单元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振动单元。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发声装置,能够保证在不改变模组外壳厚度的情况下,将发声单体与振动马达均集成在模组外壳内,既保证了发声装置的发声性能,还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振感体验,且二者不会产生干涉,提升了适用性和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龙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