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实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0836发布日期:2023-01-06 23:0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实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车载监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实时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嵌入式技术以及网络通信的发展,随时随地的查看视频图像成为一种趋势,视频监控业务也由传统的服务于安防行业,逐渐的发展为面向大众的信息化服务,并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逐渐渗透到教育、政府、娱乐、医疗、运动、交通等领域。
3.近年来,车祸对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造成的威胁和损害日趋严重。为了减少车祸的发生,一方面靠提高车辆驾驶人员驾驶水平以及对车辆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要靠高科技含量的车载辅助电子设备。
4.在某些工作场景中需要使用摄像装置监控场景范围内的车辆工作情况,并实时返回工作直播画面,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监控系统去满足实时监控区域内车辆工作情况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监控车辆行驶状况的车辆实时监控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实时监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车辆实时监控系统,包括用于对车辆行驶情况进行监控的监控设备及与所述监控设备通信的服务器,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摄像头、处理器与路由器,所述外壳内部呈中空,且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路由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路由器分别与所述摄像头及所述处理器通信,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服务器通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车辆行驶图像,并将采集的车辆行驶图像通过路由器发送至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以提升车辆行驶图像的清晰度,然后将数据处理后的车辆行驶图像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当驾驶人员想查看车辆行驶图像时,可以从服务器上进行下载;从而,方便驾驶人员实时查看车辆行驶图像。
9.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且所述第一外壳呈圆盘装,所述第二外壳呈中空半球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路由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上且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处理器与路由器设置在第一外壳上且放置在第二外壳内,从而可以避免灰尘污染处理器与路由器,以影响处理器与路由器的正常工作。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卡扣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方便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安装与拆卸。
13.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路由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圆心两侧,且所述处理器的中心、所述路由器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圆心共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器与路由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外壳的圆心两侧,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可以平衡监控设备的重量,以提升监控设备的安装稳定性。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托盘,且每个所述托盘上均设置有枪机。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每个托盘上安装枪机,可以提升图像采集的视野范围。
17.可选地,所述托盘与所述枪机分别设置有六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托盘之间的夹角为60度,相邻两个所述枪机之间的夹角为60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枪机重量较轻,从而可以在保证全视野覆盖拍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轻监控设备的整体重量。
19.可选地,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支架将监控设备安装在车辆内部,相比于将监控设备直接安装在车辆内部,能够提升监控设备的安装稳定性。
21.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不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第二外壳连接的一端呈三角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支架不与监控设备连接的一端呈三角形设置,从而可以提升安装支架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监控设备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监控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监控设备监控车辆的过程流程图。
27.图中,1、监控设备;11、摄像头;12、处理器;13、路由器;14、第一外壳;15、第二外壳;16、托盘;17、枪机;18、安装支架;2、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摄像机是一种人们常用的监控设备,在各式各样的场景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了人们的生活财产安全;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发生车祸的风险,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实时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状况,减少车祸发生的概率。
30.一种车辆实时监控系统,参照图1,包括监控设备1与服务器2,且监控设备1与服务器2通信,进而,通过监控设备1实时监控车辆行驶图像,并将监控的车辆行驶图像上传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从而,当驾驶人员需要查看车辆行驶图像时,即可从服务器2上进行下载。
31.其中,参照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监控设备1包括外壳、摄像头11、处理器12与路由器13,具体地,外壳的内部呈中空,摄像头11安装在外壳的外表面上,用于实时采集车辆行驶图像,处理器12与路由器13分别安装在外壳的内部,路由器13分别与摄像头11与处理器12通信,也即,摄像头11将采集的车辆行驶图像通过路由器13发送至处理器12中,通过处理器12对接收的车辆行驶图像进行数据处理,例如滤波处理,以使接收到的车辆行驶图像呈现高清化,且处理器12将处理完成的车辆行驶图像上传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
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1采用8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进而,通过摄像头11可以采集到清晰的图像。
33.其中,外壳可以包括第一外壳14与第二外壳1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4呈圆盘装,第二外壳15呈中空半球状,且第一外壳14与第二外壳15卡扣连接,进而,便于第一外壳14与第二外壳15的拆卸安装;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第一外壳14与第二外壳15也可以通过胶水进行固定连接,以实现防水的目的。
3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2通过两个m4螺栓固定在第一外壳14的圆心的一侧,且两个m4螺栓之间的距离为25mm;路由器13通过两个m4螺栓固定在第一外壳14的圆心的另一侧,且两个m4螺栓之间的距离为20mm;且处理器12的中心、路由器13的中心与第一外壳14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由于处理器12与路由器13分别设置在第一外壳14的圆心两侧,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可以平衡监控设备1的重量,以提升监控设备1的安装稳定性。
3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4与第二外壳15均可以由亚克力板制成,由于亚克力板与其他材质的板相比使用寿命长,因此,可以延长第一外壳14与第二外壳15的使用寿命;且由于亚克力板自重轻,因此,可以减轻整个监控设备1的重量,能够提升监控设备1在车辆内的安装稳定性,进而,方便整个监控设备1稳定地采集车辆行驶图像。
36.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4的底部安装有六个托盘16,且相邻两个托盘16之间的夹角为60度,每个托盘16上均通过两个m4螺栓安装有枪机17,且两个m4螺栓之间的距离为30mm,也即,相邻两个枪机17之间的夹角也为60度;从而,通过在每个托盘16上安装一个枪机17,可以提升图像采集的视野范围;同时由于枪机17自身的重量较轻,因此,可以在保证全视野覆盖拍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轻监控设备1的整体重量。
37.其中,监控设备1还可以包括安装支架18,且安装支架18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4或第二外壳1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8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4连接,进而,以通过安装支架18将监控设备1安装在车辆内部,相比于将监控设备1直接安装在车辆内部,能够提升监控设备1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安装支架18不与第一外壳14连接的一端呈三角形设置,从而可以提升安装支架18的支撑稳定性。
38.其中,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监控过程如下:
39.首先,通过枪机17获取车辆行驶的实时图像,通过处理器12将采集的实时图像使用相机几何算法进行矫正,并将矫正后的实时图像进行视角变换求得枪机17俯视图。
40.再者,通过鱼眼相机获取鱼眼图像,通过处理器12将鱼眼图像使用基于双经度模型的鱼眼图像畸变矫正方法进行矫正获得鱼眼俯视图。
41.再者,通过处理器12将得到的六张枪机俯视图和鱼眼俯视图使用sift的方法进行拼接生成整个覆盖范围的俯视图。
42.最后,通过处理器12将得到的俯视图通过ffmpeg将拼接的俯视图rtmp推流到网页服务器,网页服务器通过obj文件解析图像生成实景贴图的三维图像。
43.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摄像头11实时采集车辆行驶图像,并将采集的车辆行驶图像通过路由器13发送至处理器12进行数据处理,以提升车辆行驶图像的清晰度,然后,将数据处理后的车辆行驶图像上传至服务器2进行存储,当驾驶员想查看车辆行驶图像时,即可从服务器2上进行下载。
4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