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9551发布日期:2023-03-29 13:5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元件。在电子元件工作过程中,电子元件会产生热量,导致电子设备表面温度升高,同时降低电子设备内部各部件的工作效率。现有电子设备设置散热风扇,电子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风扇驱动外界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并从出风口排出,从而通过流动空气将电子设备的热量带出实现散热,以便降低电子设备工作过程中的温度。然而,电子设备的内部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长期使用时,灰尘、液体等有害物质存在进入电子设备内部的风险,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的内部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长期使用时,灰尘、液体等有害物质存在进入电子设备内部的风险,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盖板,盖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底座,底座包括相对的第三侧以及第四侧,底座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底座腔以及底座槽,第一底座腔和底座槽共用一侧壁,盖板盖设于底座,盖板盖设于底座的底座槽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底座腔;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相对设置,一侧板设置于盖板的第一侧和底座的第三侧,另一侧板设置于盖板的第二侧和底座的第四侧;其中,两个侧板盖合于第一底座腔两端围设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安装抽风组件;两个侧板盖合于第二底座腔两端围设形成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用于安装电子元件,抽风组件将第二腔体传递至第一腔体中热量排出第一腔体。
5.其中,底座包括底壳以及安装板,安装板一体成型于底壳内,底壳和安装板形成第一底座腔以及底座槽。
6.其中,一侧板通过密封件或者粘接件两个中至少一个与盖板的第一侧和底座的第三侧连接,另一侧板通过密封件或者粘接件两个中至少一个与盖板的第二侧和底座的第四侧连接。
7.其中,抽风组件可拆卸设置于安装板背离第二腔体的一侧面,一侧板设置有进风部,另一侧板设置出风部,抽风组件将第一腔体内热量通过出风部排出并使外界气流通过进风部进入第一腔体。
8.其中,抽风组件的出风口紧邻出风部。
9.其中,进风部面积大于出风部面积。
10.其中,出风部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抽风组件出风口面积。
11.其中,抽风组件包括风机件以及风机支架,风机件设置于风机支架内,风机支架设
置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出风口与出风部对接。
12.其中,安装板靠近侧板的一侧设置有过线槽,过线槽和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夹,第一密封夹用于密封夹紧抽风组件中线缆。
13.其中,第一密封夹过盈设置于过线槽和侧板之间。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底座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底座腔以及底座槽,第一底座腔和底座槽共用一侧壁,盖板盖设于底座的底座槽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底座腔。两个侧板盖合于第一底座腔两端围设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安装抽风组件。两个侧板盖合于第二底座腔两端围设形成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电子元件。抽风组件将第二腔体传递至第一腔体中热量排出第一腔体。通过上述方式,减少有害物质进入第二腔体,提升电子设备功能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同时,通过抽风方式,提升了散热效率。另外,减少零件数量,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6.图1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局部正面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19.图4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20.图5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反面示意图;
21.图6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中风机支架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中风机支架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号:10、电子设备;1、盖板;1a、第一侧;1b、第二侧;2、底座;2a、第三侧;2b、第四侧;21、第一底座腔;22、底座槽;23、底壳;24、安装板;241、过线槽;25、第二底座腔;3、侧板;31、进风部;32、出风部;4、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电子元件;7、抽风组件;71、风机支架;711、进风口;71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27.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图1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局部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电子设备10包括盖板1、底座2以及两个侧板3。盖板1包括第一侧1a以及第二侧1b,第一侧1a和第二侧1b相对设置。底座2包括第三侧2a以及第四侧2b。第三侧2a和第四侧2b相对设置。底座2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有第一底座腔21以及底座槽22。第一底座腔21和底座槽22共用一侧壁,以使底座槽22与第一底座腔21紧邻设置。盖板1盖设于底座2的底座槽22形成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底座腔25。第一底座腔21和第二底座腔25上下层叠设置。
29.两个侧板3相对设置。其中,一侧板3设置于盖板1的第一侧1a和底座2的第三侧2a。另一侧板3设置于盖板1的第二侧1b和底座2的第四侧2b。两个侧板3盖合第一底座腔21两端围设形成第一腔体4。第一腔体4用于安装抽风组件7。两个侧板3盖合于第二底座腔25两端围设形成第二腔体5。第二腔体5内设置有电子元件6。当电子元件6工作时,电子元件6产生热量位于第二腔体5内。因第二腔体5与第一腔体4紧邻设置,第二腔体5热量传递至第一腔体4内。第一腔体4内抽风组件7工作时,能够将第二腔体5传递至第一腔体4中热量排出第一腔体4而进入至外部环境中。
30.通过将第一腔体4以及第二腔体5不连通设置,电子元件6设置在第二腔体5内,抽风组件7设置于第一腔体4内。当抽风组件7长期工作时,灰尘、液体等有害物质不会进入第二腔体5内,而不会损坏电子元件6等,进而提升电子设备10的功能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同时通过抽风组件7抽风能够提升气流对流,提升散热效率。另外,底座2形成第一底座腔21以及底座槽22,而后通过盖板1、两个侧板3与底座2相互配合形成第一腔体4以及第二腔体5,减小了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
31.在一实施例中,底座2包括底壳23以及安装板24。安装板24一体成型于底壳23内。底壳23和安装板24形成第一底座腔21以及底座槽22。上述底座2可以但不限于通过型材加工特性形成。通过上述底座2自身结构形成第一底座腔21以及底座槽22,能够减小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简化安装结构。
32.在一实施例中,一侧板3通过密封件或者粘接件两个中至少一个与盖板1的第一侧1a和底座2的第三侧2a连接。举例而言,一侧板3通过密封件与盖板1的第一侧1a和底座2的第三侧2a连接。或者,一侧板3通过粘接件与盖板1的第一侧1a和底座2的第三侧2a连接。或者,一侧板3通过密封件以及粘接件同时与盖板1的第一侧1a和底座2的第三侧2a连接。
33.同理,另一侧板3通过密封件或者粘接件两个中至少一个与盖板1的第二侧1b和底座2的第四侧2b连接。举例而言,另一侧板3通过密封件与盖板1的第二侧1b和底座2的第四侧2b连接。或者,另一侧板3通过粘接件与盖板1的第二侧1b和底座2的第四侧2b连接。或者,另一侧板3通过密封件和粘接件同时与盖板1的第二侧1b和底座2的第四侧2b连接。
34.通过上述密封件和/或粘接件,提升了第一腔体4以及第二腔体5各自的密封性能,减小第一腔体4以及第二腔体5连通性,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减小灰尘、液体等有害物质存在进入第二腔体5内,提升电子设备10功能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上述密封件可以但不限于密封圈。粘接件可以但不限于固定胶水。
35.请参阅图4以及图5,图4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反面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抽风组件7可拆卸设置于
安装板24背离第二腔体5的一侧面,便于抽风组件7拆卸以及安装。抽风组件7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等。一侧板3设置有进风部31。进风部31用于连通外界环境和第一腔体4,便于气流通过。另一侧板3设置出风部32。出风部32用于连通第一腔体4和外界环境,便于气流通过。其中出风部32数量与抽风组件7数量相对应。当抽风组件7为一个时,出风部32数量可以为一个。如本实施例中,抽风组件7为两个,出风部32也为两个。
36.第二腔体5内的热量传递至第一腔体4内,抽风组件7将第一腔体4内热量通过出风部32排出,即采用强对流方式给第二腔体5表面散热。同时,因抽风组件7工作使得外界环境中气流通过进风部31进入第一腔体4内。相比于现有技术风扇吹风而言,本实施例中抽风组件7散热效率更好。上述进风部31包括若干个进风孔(图上未示意)。进风孔阵列排布。进风孔数量不做限定。出风部32包括若干个出风孔(图上未示意)。出风孔阵列排布。出风口712数量不做限定。
37.在一实施例中,抽风组件7出风口712对接出风部32,便于抽风组件7抽取的热量更多地由出风部32排出,提升散热效率;同时,防止出风部32以及出风口712周围空气回流,而影响热量排出。
38.在一实施例中,进风部31面积大于出风部32面积,便于更多外界环境中气流进入第一腔体4内,增大气流进风量,进而提升散热效率。
39.在一实施例中,出风部32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抽风组件7出风口712面积,防止出风部32周围空气回流而影响散热效率。
40.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中风机支架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电子设备中风机支架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抽风组件7包括风机件(图上未示意)以及风机支架71。风机件设置于风机支架71内。风机支架71设置有进风口711以及出风口712。风机件通过进风口711将第一腔体4内的气流抽入。风机件将气流通过出风口712用于出风。出风口712呈方形设置,出风部32形成呈方形设置,以使得更多热量气流排出至出风部32,减小回风可能性。上述风机件为离心风扇,离心风扇向外界环境抽风。
41.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板24靠近侧板3的一侧设置有过线槽241。过线槽241和侧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夹(图上未示意),以使得第一密封夹分别与侧板3以及安装板24之间密封连接。第一密封夹用于密封夹紧抽风组件7中线缆(图上未示意),以实现线缆于第一密封夹之间密封连接。通过上述过线槽241以及第一密封夹相互配合,使得线缆连接于第二腔体5中的电子元件6,便于为抽风组件7供电;另外,提升了第二腔体5的密封性能。
42.具体地,第一密封夹过盈设置于过线槽241以及侧板3之间。通过上述过盈设置方式,进一步提升了连接密封性能。
43.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安装板24形成有过线孔(图上未示意)。过线孔过盈设置第二密封夹(图上未示意),以使得第二密封夹与过线孔密封连接。过线孔设置有第二密封夹,第二密封件用于夹紧抽风组件7中线缆,以实现线缆于第二密封夹之间密封连接。通过上述过线孔以及第二密封夹相互配合,使得线缆连接于第二腔体5中的电子元件6,便于为抽风组件7供电;另外,提升了第二腔体5的密封性能。
4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电子设备中底座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底座腔以及底座槽,第一底座腔和底座槽共用一侧壁,盖板和底座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底座
腔。盖板、底座以及两个侧板围设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安装抽风组件。底座以及两个侧板围设形成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电子元件。抽风组件将第二腔体传递至第一腔体中热量排出第一腔体。通过上述方式,减少有害物质进入第二腔体,提升电子设备功能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同时,通过抽风方式,提升了散热效率。另外,减少零件数量,结构简单。
45.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