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3970发布日期:2023-01-25 11:1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的制作方法
一种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


背景技术:

2.光纤到桌面(fiber to the desktop——fttd)就是光纤替代传统铜线,将光纤延伸至用户电脑终端,使用户终端全程通过光纤实现网络接入。fttd接入技术是近年兴起的网络技术,在国内外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光网络单元 onu(optical network unit)是光纤接入的终端设备,为用户提供数据通信、语音通话、电视播放等服务。为了更好实现fttd,现市面上出现许多适配底盒的面板型onu,以便安装在墙体或地面上。这种面板型onu多是三明治结构,一层层堆叠安放,其安装基本顺序为壳体、电源模块、主板onu、前面板、前面板边框,受限于这种堆叠设计,其安装步骤不能任意调整,缺少安装的灵活性。同时在拆卸时,在拿下前面板边框和前面板后,为避免因onu主电路板在壳体中晃动造成电路板损坏,onu主电路板与壳体边框一般为紧密贴合,当需要取下onu主电路板进行维护时,往往需要通过拍打壳体或借助其它工具才能将onu主电路板从壳体中取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对维护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3.例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线可拔插的面板型onu,其主要包括onu 本体及设于该onu本体上的电源组件;其中,onu本体包括底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上盖,底壳内设有可容纳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腔体;电源组件与onu本体一体化设置,包括电源电路板及与该电源电路板连接的 ac输入插座,底壳与电源组件对应部分呈台阶状结构,该台阶状结构上设有电源开口,该电源开口与ac输入插座相匹配。该公开的技术方案电源与底盒一体式,并配合插座或ac电源插头设计,实现了onu本地(相邻)插座取电或异地ac电源取电,有效避免了安装或维护时的安全隐患,保证了onu安装时的便捷性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onu装置安装的便捷性,但该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依然是简单的叠合在腔体中。当该公开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与壳体紧密贴合时,对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的拆卸取出就比较麻烦,往往需要拍打壳体或借助其它工具才能完成。当该公开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与壳体留有空隙不贴合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方便维护人员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从腔体中取出,但这样拿取或运输oun装置时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在腔体中产生晃动,进而容易造成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电路板安装在壳体中存在容易损坏或不易取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包括电源模块、onu电路板以及设有第一容纳槽的壳体,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一侧部设有
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容纳槽中对应onu电路板设有滑轨,所述onu电路板通过第一开口插接于所述滑轨中,所述电源模块安装在第一容纳槽中并与所述onu电路板电连接。
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插入或拔出的方式对onu电路板进行安装或拆卸,进而可以将onu电路板从第一容纳槽中快速取出。通过设置滑轨以及第一开口,使安装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onu电路板插接在滑轨中,同时滑轨对 onu电路板可以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使onu电路板紧密安装在第一容纳槽中,可以避免在运输或拿取onu装置的过程中使onu电路板产生晃动,进而避免因 onu电路板在壳体中晃动对onu电路板造成的损坏。同时,当需要对onu电路板进行维护工作时,维护人员通过第一开口将onu电路板从滑轨中拉出,即实现将onu电路板从壳体中取出。在对onu电路板进行维护工作时,相较于通过借助其它工具或拍打的方式将onu电路板从壳体中取出的方式,本装置通过滑动抽拉将onu电路板从壳体中取出的方式更为方便快速,减少了维护人员取出 onu电路板的难度,提升了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7.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设有与第一容纳槽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电源模块安装在第二容纳槽中并通过通孔与所述onu电路板电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相较于常规技术中简单将onu电路板与电源模块像三明治结构一样堆叠在同一个容纳槽中,电源模块与onu电路板放置在不同的容纳槽可以方便对电源模块以及onu电路板的安装与维护。
8.优选地,还包括设有沉槽的面板,所述第一容纳槽设有第一开口的相邻侧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面板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开口中,所述onu电路板中的以太网接口通过沉槽与外接网线相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面板上设有卡扣,壳体第二开口处对应卡扣设有卡槽,卡扣可卡接进卡槽中。同时,onu电路板与面板之间设有散热垫片,这样可以使onu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即使散出。
9.优选地,所述面板与onu电路板之间留有间隙。在本技术方案中,这样可以使面板与onu电路板安装或拆卸的方式任意调换,即可以先通过第二开口安装/拆卸面板再通过第一开口安装/拆卸onu电路板,也可以先通过第一开口安装/拆卸onu电路板然后通过第二开口安装/拆卸面板。相较于常规的只能按照先安装onu电路板再安装面板以及先拆卸面板才能拆卸onu电路板的方式,本装置更具有灵活性,在对onu电路板进行维护时,不用在拆卸面板,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10.优选地,所述onu电路板上设有用于重置的贴片开关,所述面板上对应贴片开关设有按键,所述按键可与所述贴片开关相抵接。这样可以通过按键对onu 系统进行重置操作。
11.优选地,所述onu电路板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所述滑轨包括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电路板插接在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电路板插接在第二滑槽中。
12.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容纳槽相连通的u形孔,所述onu电路板中的光电收发模块插接在所述u形孔中。在本技术方案中,u形孔的设置可以方便光电收发模块显露在外界环境中。
13.优选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外接电源插头通过的插口,所述盖体可拆卸盖合在第二容纳槽上。盖体可以通过螺丝或一些其它的方式实现与壳体的可拆卸连接。
14.优选地,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开口上。在本技术方案中,侧板以通过螺丝或一些其它的方式实现与壳体的可拆卸连接。
15.优选地,还包括面板边框,所述面板边框套设于面板的外部并与壳体相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面板边框可以进一步对面板起到固定作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插入或拔出的方式对onu电路板进行安装或拆卸,进而可以将onu电路板从第一容纳槽中快速取出。通过设置滑轨以及第一开口,使安装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onu电路板插接在滑轨中,同时滑轨对 onu电路板可以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使onu电路板紧密安装在第一容纳槽中,可以避免在运输或拿取onu装置的过程中使onu电路板产生晃动,进而避免因 onu电路板在壳体中晃动对onu电路板造成的损坏。同时,当需要对onu电路板进行维护工作时,维护人员通过第一开口将onu电路板从滑轨中拉出,即实现将onu电路板从壳体中取出。在对onu电路板进行维护工作时,相较于通过借助其它工具或拍打的方式将onu电路板从壳体中取出的方式,本装置通过滑动抽拉的将onu电路板从壳体中取出的方式更为方便快速,减少了维护人员取出onu电路板的难度,提升了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第一视角的爆炸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第二视角的爆炸图。
21.附图中:1、电源模块;2、onu电路板;3、壳体;4、第一开口;5、滑轨;6、面板;7、第二开口;8、盖体;9、侧板;10、面板边框;21、以太网接口;22、贴片开关;23、第一电路板;24、第二电路板;25、光电收发模块;31、第一容纳槽;32、第二容纳槽;33、通孔;34、u形孔;51、第一滑槽; 52、第二滑槽;61、沉槽;62、按键;81、插口;90、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25.实施例1
26.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插入式安装的面板型onu,包括电源模块1、onu 电路板2onu以及设有第一容纳槽31的壳体3,第一容纳槽31的一侧部设有第一开口4,第一容纳槽31中对应onu电路板2设有滑轨5,onu电路板2通过第一开口4插接于滑轨5中,电源模块1安装在第一容纳槽31中并与onu电路板2电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插入或拔出的方式对onu电路板2进行安装或拆卸,进而可以将onu电路板2从第一容纳槽31中快速取出。通过设置滑轨5以及第一开口4,使安装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onu电路板2插接在滑轨5 中,同时滑轨5对onu电路板2可以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使onu电路板2紧密安装在第一容纳槽31中,可以避免在运输或拿取onu装置的过程中使onu电路板2产生晃动,进而避免因onu电路板2在壳体3中晃动对onu电路板2造成的损坏。同时,当需要对onu电路板2进行维护工作时,维护人员通过第一开口4将onu电路板2从滑轨5中拉出,即实现将onu电路板2从壳体3中取出。在对onu电路板2进行维护工作时,相较于通过借助其它工具或拍打的方式将onu电路板2从壳体3中取出的方式,本装置通过滑动抽拉的将onu电路板2从壳体3中取出的方式更为方便快速,减少了维护人员取出onu电路板2 的难度,提升了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8.其中,壳体3还设有第二容纳槽32,第二容纳槽32设有与第一容纳槽31 相连通的通孔33,电源模块1安装在第二容纳槽32中并通过通孔33与onu电路板2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相较于常规技术中简单将onu电路板2与电源模块1像三明治结构一样堆叠在同一个容纳槽中,电源模块1与onu电路板2 放置在不同的容纳槽可以方便对电源模块1以及onu电路板2的安装与维护。
29.另外,还包括设有沉槽61的面板6,第一容纳槽31设有第一开口4的相邻侧部设有第二开口7,第二开口7与第一开口4相连通,面板6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开口7中,onu电路板2中的以太网接口21通过沉槽61与外接网线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面板6上设有卡扣,壳体3第二开口7处对应卡扣设有卡槽,卡扣可卡接进卡槽中。同时,onu电路板2与面板6之间设有散热垫片,这样可以使onu电路板2产生的热量即使散出。
30.其中,面板6与onu电路板2之间留有间隙。在本实施例中,这样可以使面板6与onu电路板2安装或拆卸的方式任意调换,即可以先通过第二开口7 安装/拆卸面板6再通过第一开口4安装/拆卸onu电路板2,也可以先通过第一开口4安装/拆卸onu电路板然后通过第二开口7安装/拆卸面板6。相较于常规的只能按照先安装onu电路板再安装面板6以及先拆卸面板6才能拆卸onu 电路板的方式,本装置更具有灵活性,在对onu电路板进行维护时,不用在拆卸面板6,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31.另外,onu电路板2上设有用于重置的贴片开关22,面板6上对应贴片开关22设有按键62,按键62可与贴片开关22相抵接。这样可以通过按键62对 onu系统进行重置操作。
32.其中,onu电路板2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23与第二电路板24,滑轨5 包括第一滑槽51以及第二滑槽52,第一电路板23插接在第一滑槽51中,第二电路板24插接在第二滑槽52中。
33.另外,壳体3上设有与第一容纳槽31相连通的u形孔34,onu电路板2中的光电收发模块25插接在u形孔34中。在本实施例中,u形孔34的设置可以方便光电收发模块25显露在外界环境中。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壳体3上设有螺孔,壳体3通过螺丝安装在墙体上。
34.其中,还包括侧板9,侧板9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开口4上。在本实施例中,侧板9以通
过螺丝或一些其它的方式实现与壳体3的可拆卸连接。
35.实施例2
36.与实施例1类似,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盖体8,盖体8上设有用于外接电源插头通过的插口81,盖体8可拆卸盖合在第二容纳槽32上。盖体8可以通过螺丝或一些其它的方式实现与壳体3的可拆卸连接。
37.实施例3
38.与实施例1类似,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面板边框10,面板边框10套设于面板6的外部并与壳体3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面板边框10可以进一步对面板6起到固定作用。
39.其中,壳体上还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第一容纳槽31相连通。
4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