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3781发布日期:2023-03-04 03:0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


背景技术:

2.手机指环扣是设置在手机或手机保护壳的手机配件,更能保护手机,手拿时伸进手机指环扣内可以增加安全性和便利性,起到防摔防掉的作用,非常方便用户单手操作,在公交或地铁上等公共场合,使用手机指环扣还有防盗作用。
3.公开号为cn2138178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机指环扣,第[0018]段记载“一种手机指环扣,包括指环底座6,指环底座6的上端设置有指环基座3,指环基座3的上端设置有指环扣2,指环底座6的内部嵌槽设置有弹簧4,弹簧4的侧边设置有钢球7,指环基座3与指环底座6之间设置有滑块5。”使用时指环底座6的底部贴在手机壳的表面,旋转指环扣2展开,手指插入指环扣2方便进行手提。但是指环底座6与手机壳一般是通过高粘度连接在一起的,想要去拆卸极不方便。
[0004]
为解决无法拆卸不便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799534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第[0004]段记载“手机指环扣的底座体上枢接有圆环,所述底座体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固定件固定在手机上,所述圆环设置在活动件上,活动件设有卡扣,固定件设有能够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第[0041]段记载“需取下所述活动件30时,使用者手指相向挤压左侧内凹部222和右侧内凹部223,第一卡扣31和第二卡扣32相向靠拢,其上的定位台阶33相应地脱离第一导向块211的端部、第二导向块212的端部,再向后方移动活动件30,活动件与固定件脱离。”但也只是局部拆卸,实现的是活动件30与固定件20之间的拆卸,固定件20依然是固定在手机上的,固定件20本身具有凸起结构,对于想使用纯平手机壳体结构用户依然不能满足其需求,且强力拆卸后常在手机或手机壳上留下粘胶污渍。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针对现有技术缺失,解决现有手机指扣不易拆卸的技术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包括柔性的指环带,所述指环带(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叠合和止挡的挡片,所述挡片的宽度大于对应手机壳中通孔的宽度,所述指环带的最大宽度小于挡片的宽度。通过设置挡片的宽度大于对应手机壳中通孔的宽度,指环带的最大宽度小于挡片的宽度,使指环带对折可以贯穿通孔,挡片在通孔处形成止挡不会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手机指环扣的快速拆装,同时结构简易,成本低。
[0008]
优选的,挡片为规则几何体。
[0009]
优选的,指环带等宽,挡片呈半圆形。
[0010]
优选的,指环带中部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挡片呈矩形。
[0011]
优选的,挡片为不规则几何体。
[0012]
优选的,指环带中部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挡片为非对称的不规则几何体,挡片分为第一挡片、第二挡片,第一挡片形成有凹陷部,第二挡片形成有凸起部,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叠合后两者形成有重叠区。
[0013]
优选的,指环带中部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挡片为相互对称的不规则几何体。
[0014]
优选的,指环带和挡片的介质为软性tpu、tpr、硅胶、皮革或pvc。
[0015]
优选的,指环带和挡片一体成型。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具有以下优点:
[0017]
通过设置挡片的宽度大于对应手机壳中通孔的宽度,指环带的最大宽度小于挡片的宽度,使指环带对折可以贯穿通孔,由于指环带是柔性的,即使在指环带中间的最大宽度大于通孔宽度时,依然可以通过竖向折叠穿过通孔,挡片的宽度大于对应手机壳中通孔的宽度使得挡片在通孔处形成止挡不会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手机指环扣的快速拆装,同时结构简易,成本低,质轻便于携带,也避免了传统金属指环扣的棱角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不仅安装便利,而且拆卸也非常便利和快捷,同时不会产生任何粘胶类物质,有利于保持手机和手机壳的清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手机指环扣结构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手机指环扣结构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手机指环扣结构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手机指环扣结构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指环扣第一安装状态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指环扣第二安装状态图;
[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指环扣安装后效果图。
[0025]
图中:10、指环扣;11、指环带;12、挡片;121、第一挡片;122、第二挡片;20、手机;30、手机壳;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
实施例一:
[0028]
参阅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包括柔性的指环带11,指环带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片12,挡片12分为相互叠合的第一挡片121、第二挡片122,手机壳30上设置有用于避让充电插头的方形的通孔31,指环带11的宽度略小于通孔31的宽度,挡片12的宽度大于通孔31的宽度。
[0029]
在一实施方式中,挡片12呈半圆形的平面几何体,第一挡片121与第二挡片122的
尺寸相等,指环带11等宽。
[0030]
实施例二:
[0031]
参阅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包括柔性的指环带11,指环带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片12,挡片12分为相互叠合的第一挡片121、第二挡片122,手机壳30上设置有用于避让充电插头的方形的通孔31,指环带11非等宽,指环带11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两端的宽度,指环带11的最大宽度略小于通孔31的宽度,挡片12的宽度大于通孔31的宽度。
[0032]
在一实施方式中,挡片12呈矩形的平面几何体,第一挡片121与第二挡片122的尺寸相等。
[0033]
实施例三:
[0034]
参阅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包括柔性的指环带11,指环带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片12,挡片12为不规则的平面几何体,挡片12分为相互叠合的第一挡片121、第二挡片122,第一挡片121形成有凹陷部,第二挡片122形成有凸起部,叠合后两者形成有重叠区,手机壳30上设置有用于避让充电插头的方形的通孔31,指环带11非等宽,指环带11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两端的宽度,指环带11的最大略小于通孔31的宽度,挡片12的宽度大于通孔31的宽度。
[0035]
实施例四:
[0036]
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包括柔性的指环带11,指环带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片12,挡片12为不规则的平面几何体,形成一种艺术图案,更加美观,挡片12分为相互叠合的第一挡片121、第二挡片122,第一挡片121和第二挡片122叠合后相互对称,手机壳30上设置有用于避让充电插头的方形的通孔31,指环带11非等宽,指环带11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两端的宽度,指环带11的最大略小于通孔31的宽度,挡片12的宽度大于通孔31的宽度。
[0037]
基于实施例一至四所提供的指环带11和挡片12,指环带11和挡片12的介质为软性tpu、tpr、硅胶、皮革或pvc等。
[0038]
优选的,指环带11和挡片12一体成型。
[0039]
优选的,指环带11的长度为75mm,指环带11的最小宽度为10mm,指环带11的最大宽度为15mm,挡片12的宽度范围为50~55mm。挡片12的长度范围为25~33mm。。
[0040]
安装方法:参阅图5和图6,将指环扣10弯折,使挡片12相互叠合,将指环带11从通过31中穿过,将挡片12平放于手机壳30的内壁,再将手机20安装于手机壳30中,安装后效果如图7所示。
[0041]
拆卸方法:将手机20从手机壳30中取出,然后将指环带11从通孔31中拉出,最后将手机20安装于手机壳30中。
[0042]
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指环扣,不仅安装便利,而且拆卸也非常便利和快捷,同时不会产生任何粘胶类物质,有利于保持手机20和手机壳30的清洁。
[004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快速拆装的手机指环扣,通过设置挡片的宽度大于对应手机壳中通孔的宽度,指环带的最大宽度小于挡片的宽度,使指环带对折可以贯穿通孔,由于指环带是柔性的,即使在指环带中间的最大宽度大于通孔宽度时,依然可以通过竖向折叠穿过通孔,挡片的宽度大于对应手机壳中通孔的宽度使得挡片在通孔处
形成止挡不会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手机指环扣的快速拆装,同时结构简易,成本低,质轻便于携带,也避免了传统金属指环扣的棱角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情况。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