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3836发布日期:2023-03-04 03:0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2.头戴式耳机包括无线耳机与有线耳机,无线耳机利用蓝牙连接传输音频信号;有线耳机则利用耳机线传输音频信号。有线耳机的耳机线又分为固定式耳机线和可分离式耳机线,固定式耳机线是将耳机线与耳机固定连接;可分离式耳机线则是将耳机线插接到耳机上,可随时将耳机线从耳机上拆下。可无论是固定式还是可分离式的耳机线,在耳机线与耳机连接的端部都设置有sr件,以使耳机线的端部与sr件保持同一直线状态,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场景不同,耳机线与sr件很难一直保持在同一直线,从而导致耳机线和sr件破损断裂,或与耳壳摩擦导致sr件和耳机线的侧面磨损,进而影响耳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该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能解决耳机线与sr件破损断裂的问题,从而延长耳机的使用寿命。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及与耳机本体连接的耳机线;耳机线连接于耳机本体的一端套设有sr件,sr件的一端设置有球头结构,球头结构转动安装于耳机本体内。
5.具体地,耳机本体包括耳壳与盖板,耳机与盖板配合连接形成活动空间,球头结构转动安装于活动空间内。
6.具体地,耳壳设置有出线孔,sr件远离球头结构的一端贯穿于出线孔并突伸出耳壳外。
7.具体地,出线孔为锥形孔,出线孔的内径自外向内逐渐减小,出线孔的小径一端的内直径小于球头结构的外直径。
8.具体地,sr件远离球头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开槽,开槽用于将sr件的侧壁分裂成多个分片。
9.具体地,还包括套管,套管套设于sr件外并用于固定多个分片。
10.具体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挡止部,挡止部用于抵住分片以对套管进行限位。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线及sr件,sr件设置有球头结构,球头结构转动安装于耳机本体内。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耳机线可经由sr件的球头结构与耳机本体相互配合万向转动,sr件与耳机线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耳机线能利用球头结构相对耳机本体进行万向转动,避免sr件处的耳机线易破损的情况出现,增加sr件与耳机线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该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耳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sr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包括:
18.1—耳机本体
ꢀꢀꢀꢀꢀꢀꢀꢀꢀꢀ
2—耳机线
ꢀꢀꢀꢀꢀꢀꢀꢀꢀꢀꢀꢀ
3—sr件
19.4—套管
ꢀꢀꢀꢀꢀꢀꢀꢀꢀꢀꢀꢀꢀꢀ
11—耳壳
ꢀꢀꢀꢀꢀꢀꢀꢀꢀꢀꢀꢀꢀ
12—盖板
20.13—活动空间
ꢀꢀꢀꢀꢀꢀꢀꢀꢀ
14—出线孔
ꢀꢀꢀꢀꢀꢀꢀꢀꢀꢀꢀ
31—球头结构
21.32—开槽
ꢀꢀꢀꢀꢀꢀꢀꢀꢀꢀꢀꢀꢀ
33—分片
ꢀꢀꢀꢀꢀꢀꢀꢀꢀꢀꢀꢀꢀ
41—挡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及与耳机本体1连接的耳机线2;耳机线2连接于耳机本体1的一端套设有sr件3,sr件3的一端设置有球头结构31,球头结构31转动安装于耳机本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线2的端部贯穿于球头结构31并与耳机本体1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实际应用中,sr件3可以利用球头结构31相对耳机本体1万向转动,sr件3转动过程中耳机线2与sr件3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能有效避免sr件3与耳机线2断裂破损的情况出现,从而延长sr件3与耳机线2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该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
24.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耳机本体1包括耳壳11与盖板12,耳机与盖板12配合连接形成活动空间13,球头结构31转动安装于活动空间13内,在安装sr件3时,需要将耳壳11与盖板12打开,把sr件3装入耳壳11,再将盖板12合上,使得sr件3的球头结构31位于耳壳11与盖板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空间13设置有限位肋板,限位肋板设置有弧形凹口,sr件3安装好后,球头结构31与弧形凹口相配合,限位肋板对球头结构31进行限位,避免sr件3在活动空间13内走位乱动。
25.请参阅图2所示,耳壳11设置有出线孔14,出线孔14连通于活动空间13,sr件3远离球头结构31的一端贯穿于出线孔14并突伸出耳壳11外。在安装sr件3时,需要将sr件3无球头结构31的一端从耳壳11的内部插入出线孔14内,使sr件3的端部突伸出耳壳11外。
26.请参阅图2所示,出线孔14为锥形孔,出线孔14的内径自外向内逐渐减小,有利于sr件3转动;出线孔14的小径一端的内直径小于球头结构31的外直径,避免sr件3从出线孔14脱离耳机本体1。
27.请参阅图5所示,sr件3远离球头结构31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开槽32,开槽32用于将sr件3的侧壁分裂成多个分片33。在本实施例中,开槽32的数量为四个,sr件3的侧壁被均匀分裂成四个分片33,在将sr件3套入耳机线2上时,分片33可在受力情况下向外发生细微的弹性变形,使得sr件3端部的孔径稍微变大,从而方便将耳机线2穿过sr件3内,卸去对分片33的力,分片33恢复原状。
28.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还包括套管4,套管4套设于sr件3外并用于固定多个分片33。安装时,套管4的内侧壁紧贴sr件3的外侧壁,将分片33固定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耳机线2脱离sr件3,同时避免sr件3整个从出线孔14进入耳机本体1内。
29.请参阅图4所示,套管4的一端设置有挡止部41,挡止部41用于抵住分片33以对套管4进行限位,避免套管4不会过度靠近球头结构31,使套管4与出线孔14之间留有让位间隙可供sr件3转动。
3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及与耳机本体(1)连接的耳机线(2);其特征在于:耳机线(2)连接于耳机本体(1)的一端套设有sr件(3),sr件(3)的一端设置有球头结构(31),球头结构(31)转动安装于耳机本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耳机本体(1)包括耳壳(11)与盖板(12),耳机与盖板(12)配合连接形成活动空间(13),球头结构(31)转动安装于活动空间(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耳壳(11)设置有出线孔(14),sr件(3)远离球头结构(31)的一端贯穿于出线孔(14)并突伸出耳壳(11)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出线孔(14)为锥形孔,出线孔(14)的内径自外向内逐渐减小,出线孔(14)的小径一端的内直径小于球头结构(31)的外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sr件(3)远离球头结构(31)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开槽(32),开槽(32)用于将sr件(3)的侧壁分裂成多个分片(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4),套管(4)套设于sr件(3)外并用于固定多个分片(3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套管(4)的一端设置有挡止部(41),挡止部(41)用于抵住分片(33)以对套管(4)进行限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耳机线损坏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线及SR件,SR件设置有球头结构,球头结构转动安装于耳机本体内。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耳机线可经由SR件的球头结构与耳机本体相互配合万向转动,SR件与耳机线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耳机线能利用球头结构相对耳机本体进行万向转动,避免SR件处的耳机线易破损的情况出现,增加SR件与耳机线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该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该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该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强 邹永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世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3/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