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夹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4189发布日期:2023-03-24 22:5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夹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夹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社会中,常常需要通过扫描条码、图像或各种字符来快速采集数据,因此,用于扫描采集数据的背夹设备应用愈加频繁。使用背夹设备时,通常是将背夹设备与手机等移动终端可拆卸连接,背夹设备在扫描采集数据后,将数据通过蓝牙连接或有线连接传输至所连接的移动终端,利用移动终端强大的处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且移动终端还通过自身的网络模块与服务器等远端通信,以解析背夹设备发出的数据或将该数据传输至远端以进行数据同步,并且移动终端的屏幕还能显示从背夹设备或远端接收到的数据。
3.为了便于对背夹设备所用网络流量进行管理,需为员工配置专用于数据采集的工作手机,员工进行采集工作时,除了自己使用的私人手机设备外,还需同时携带背夹设备和工作手机,这就大大提高了公司的采购成本,并且增大了员工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所需携带设备的繁重。
4.因此,经发明人研究发现,通过复用私人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能够有效减轻数据采集工作所需携带的设备,同时还能减小采购成本。然而,复用私人移动终端设备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数据采集工作只能使用私人移动终端的网络流量,则无法对背夹设备所用网络流量进行管理;二是使用私人移动终端会存在数据泄漏的风险。可见,使用现有的背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无法通过复用私人移动终端以减轻所携带设备的繁重或降低采购成本。
5.因此,如何使背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时能够复用私人移动终端设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有一种背夹设备及系统,以解决背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时无法复用私人移动终端设备技术问题。
7.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夹设备,用于与移动终端配合以对采集对象进行数据采集,背夹设备包括:壳体、数据采集组件、数据传输组件、热点网络组件及存储组件,数据采集组件、数据传输组件、热点网络组件及存储组件均容置于壳体中;
8.数据采集组件为多种电力数据采集组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数据采集组件分别与数据传输组件及存储组件信号连接,以将采集到的采集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组件及存储组件,存储组件接收并存储采集数据;
9.数据传输组件接收采集数据后传输至相配合的移动终端,热点网络组件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以使移动终端能够通过热点网络组件的网络信号向远端设备收发采集数
据。
10.优选地,热点网络组件包括网络卡槽和热点电路模块,网络卡槽用于限位安装通信网卡,以使安装于背夹设备上的通信网卡与热点电路模块电性连接,以使移动终端能够通过热点电路模块及通信网卡与远端设备通信。
11.优选地,数据传输组件通过数据线、蓝牙信号或热点网络组件向移动终端传输采集数据。
12.优选地,壳体对应数据采集组件处设置有扫描窗,以使数据采集组件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扫描窗,以对采集对象进行扫描采集得到采集数据。
13.优选地,存储组件包括存储卡槽和数据接收电路模块,存储卡槽用于限位安装存储卡,以使安装于背夹设备上的存储卡与数据接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数据接收电路模块将接收到的采集数据存储至安装于背夹设备上的存储卡。
14.优选地,壳体界定容纳腔以容置数据采集组件及数据传输组件,壳体的底壁与移动终端可拆卸连接,壳体的侧壁至少部分朝向容纳腔凹陷形成凹陷部。
15.优选地,凹陷部上开设凹槽,凹槽的槽底开设与网络卡槽形状匹配的槽口,网络卡槽可经槽口伸入容纳腔以与壳体固定连接,以将通信网卡固定限位于容纳腔中,以使通信网卡与数据接收电路模块稳定电性连接。
16.优选地,背夹设备还包括与凹槽形状匹配的保护卡盖,保护卡盖可拆卸盖设于凹槽上,以堵塞槽口。
17.优选地,壳体的底壁的形状为长方形,底壁的长边所在的侧壁均朝向容纳腔凹陷形成凹陷部,底壁的短边所在的至少一个侧壁朝向远离容纳腔的方向外凸形成圆弧形凸起部,扫描窗设置于圆弧形凸起部上。
18.根据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夹系统,背夹系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移动终端及如第一方面公开的背夹设备,背夹设备用于扫描电力数据,移动终端可通过背夹设备与远端设备通信以解析数据或传输数据。
19.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夹设备中,通过设置热点网络组件与存储组件,使得与背夹设备配合使用的移动终端与远端设备通信时,能够通过热点网络组件提供的网络信号进行通信,而无需使用移动终端本身的网络流量;并且采集数据可直接存储于存储组件中,而无需存储于移动终端中,从而在数据采集工作中,可直接使用私人的移动终端与背夹设备配合以完成数据采集,既利用了私人移动终端的强大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以保证数据采集工作所需携带设备的轻便性,降低了采购成本;又能够保证使移动终端通过背夹设备提供的网络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且采集数据存储于背夹设备中,从而使得数据采集工作所使用的网络流量更加便于统一管理,且采集数据的安全性也有所保障。
2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背夹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背夹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背夹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5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背夹设备的保护卡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背夹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识说明:
29.10、背夹设备;20、背夹系统;
30.100、壳体;200、数据采集组件;300、数据传输组件;400、热点网络组件;500、存储组件;600、保护卡盖;700、移动终端;800、背夹设备;
31.110、底壁;120、侧壁;130、容纳腔;140、上壳体;150、下壳体;410、网络卡槽;420、热点电路模块;510、存储卡槽;520、数据接收电路模块;610、保护盖;620、连接柱;630、l状凸块;640、第一拨动结构;650、第二拨动结构;121、凹陷部;122、圆弧连接部;123、圆弧形凸起部;611、第一端;612、第二端;621、卡位凸起;622、活动段;623、卡接段;
32.1211、凹槽;1212、网卡槽口;1213、存储槽口;1214、连接孔;1215、卡位孔;1231、扫描窗;6231、导向部;6232、卡位部;
33.12311、透光件;12312、基座;
34.123121、外凸端;123122、弧形端;123123、平面端。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36.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37.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1.为了使背夹设备10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时能够复用私人移动终端设备,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夹设备10。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背夹设备10结构示意图,该背夹设备10包括用于与移动终端配合以对采集对象进行数据采集,背夹设备10包括:外壳100、数据采集组件200、数据传输组件300、热点网络组件400及存储组件500,数据采集组件200、数据传输组件300、热点网络组件400及存储组件500均容置于外壳100中。
42.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组件200同时与数据传输组件300及存储组件500信号连接,以将采集到的电力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组件300及存储组件500,存储组件500接收并存储电力数据。
43.数据传输组件300接收电力数据后传输至相配合的移动终端,热点网络组件400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以使移动终端能够通过热点网络组件400的网络信号与远端设备通信。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热点网络组件400的控制方式不限制,例如,当背夹设备10处于开机工作状态时,则热点网络组件400保持工作状态,热点网络组件400持续为移动终端提供网络流量;或,当背夹设备10处于开机工作状态时,通过背夹设备10上设置的网络按键来使热点网络组件400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以为移动终端提供网络流量或停止提供网络流量。
44.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夹设备10中,通过设置热点网络组件400与存储组件500,使得与背夹设备10配合使用的移动终端与远端设备通信时,能够通过热点网络组件400提供的网络信号进行通信,而无需使用移动终端本身的网络流量;并且电力数据可直接存储于存储组件500中,而无需存储于移动终端中,从而在数据采集工作中,可直接使用私人的移动终端与背夹设备10配合以完成数据采集,既利用了私人移动终端的强大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以保证数据采集工作所需携带设备的轻便性,降低了采购成本;又能够保证使移动终端通过背夹设备10提供的网络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且电力数据存储于背夹设备10中,从而使得数据采集工作所使用的网络流量更加便于统一管理,且电力数据的安全性也有所保障。
45.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组件200为多种电力数据采集组件20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例如,数据采集组件200为rfid采集组件、一维二维条码采集组件、身份证采集组件、mhz采集组件、zigbee采集组件、便携打印采集组件、投影采集组件、红外采集组件、高频采集组件、超高频采集组件及指纹采集组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适用于多种数据采集场景,如抄表、身份证数据采集、条码数据采集、指纹数据采集或图形文字数据采集。
46.在本实施例中,热点网络组件400包括网络卡槽410和热点电路模块420,网络卡槽410用于定位通信网卡,以使安装于背夹设备10上的通信网卡与热点电路模块420电性连接,以使移动终端能够通过热点电路模块420及通信网卡与远端设备收发采集数据。
47.由此,通过设置网络卡槽410,将通信网卡限位固定于背夹设备10上,使得所使用的通信网卡能够与热点电路模块420稳定电性连接,从而保证热点电路模块420提供热点网络的稳定性,防止移动终端通过该热点网络进行通信时网络不顺畅甚至导致通信错误的问题。可见,网络卡槽410和热点电路模块420保证了背夹设备10提供热点网络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数据采集工作中,移动终端通过背夹设备10提供的热点网络进行通信的可靠性,也
就是,通过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夹设备10,不仅能够使数据采集工作所使用的网络流量更加便于管理,还能够保证该背夹设备10提供的热点网络的稳定性。
48.在一种实施例中,网络卡槽410可完全脱离外壳100,以使通信网卡安装于网络卡槽410时更加灵活便捷,可在网络卡槽410脱离外壳100的情况下安装通信网卡。
49.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网络卡槽410仅相对外壳100可活动,例如网络卡槽410仅可相对外壳100向外抽出而不能完全脱离外壳100,以防止网络卡槽410遗失。
50.在优选实施例中,网络卡槽410为与sim卡适配的卡槽,sim卡使用的蜂窝移动网络稳定可靠且信号较强,从而使得背夹设备10能够提供较强的热点网络,以保证数据采集工作的可靠进行。
51.在本实施例中,存储组件500包括存储卡槽510和数据接收电路模块520,存储卡槽510用于定位存储卡,以使安装于背夹设备10上的存储卡与数据接收电路模块520电性连接,数据接收电路模块520将接收到的电力数据存储至安装于背夹设备10上的存储卡。
52.由此,通过设置存储卡槽510,将存储卡限位固定于背夹设备10上,使得所使用的存储卡能够与数据接收电路模块520稳定连接,从而保证数据接收电路模块520接收到数据采集组件200、远端设备或移动终端传输的数据后,能够可靠地传输至存储卡,以存储该数据。可见,存储卡槽510和数据接收电路模块520保证了背夹设备10存储数据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了数据采集工作中的数据信息能够被安全存储于存储卡中。也就是,通过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夹设备10,可复用私人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从而使数据采集工作所使用的设备更轻便,还能够保证数据采集工作中的工作数据可存储于存储卡中,既能保证数据安全,又便于数据的迁移和统一管理。
53.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夹设备10中,数据传输组件300可通过数据线、蓝牙信号或热点网络组件400向移动终端传输电力数据。通过数据线传输电力数据,更加快捷可靠。通过蓝牙信号或热点网络组件400以无线信号的方式传输电力数据,则无需通过线缆,使数据传输更加简洁方便。
54.请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0对应数据采集组件200处设置有扫描窗1231,以使数据采集组件200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过扫描窗1231,以对采集对象进行扫描采集得到电力数据。
5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相对的两个底壁110和四个侧壁120,底壁110的形状为长方形,底壁110的短边所在的至少一个侧壁120朝向远离容纳腔130的方向外凸形成圆弧形凸起部123,扫描窗1231设置于圆弧形凸起部123上。
56.为保证数据采集组件200采集到的电力数据的准确性,须将扫描窗1231设置为透明的光滑平面,而光滑平面的扫描窗1231容易剐蹭到使用者导致受伤,并且扫描窗1231也容易被异物剐蹭而损坏。通过将扫描窗1231所在的底壁110设计为圆弧形,能够对扫描窗1231起到一定的遮蔽保护作用,既能减小扫描窗1231剐蹭使用者的风险,又能够减小扫描窗1231被剐蹭而损坏的风险。
57.在具体实施例中,底壁110的短边所在的一个侧壁120朝向远离容纳腔130的方向外凸形成圆弧形凸起部123,圆弧形凸起部123上开设有扫描口,扫描窗1231嵌设于扫描口;扫描窗1231包括透光件12311和基座12312,透光件12311固定安装于基座12312上,基座12312固定嵌设于扫描口。
58.基座12312靠近圆弧形凸起部123的两端为外凸端123121,外凸端123121的截面形状与圆弧形凸起部123的截面形状一致,基座12312的外表面与圆弧形凸起部123的外表面齐平。
59.由此,将扫描窗1231所在的侧壁120设计为圆弧形凸起部123,能够保证使用者握持背夹设备10时更加平滑而不易刮手。另外,扫描窗1231包括固定连接的透光件12311与基座12312,使得透光件12311通过基座12312于外壳100连接,而基座12312的外表面与圆弧形凸起部123的外表面齐平,使得扫描窗1231与外壳100保持平滑状态,以进一步防止扫描窗1231的边缘被剐蹭而被损坏或伤害人手,提高了背夹设备10的安全性和牢固性。
60.在具体实施例中,透光件12311为长方形,透光件12311的两个短边分别连接外凸端123121;基座12312还包括弧形端123122和平面端123123,透光件12311的两个长边分别连接弧形端123122和平面端123123;弧形端123122与平面端123123之间形成夹角,以使透光件12311相对底壁110形成预设倾斜角度。
61.由此,弧形端123122和平面端123123之间形成夹角,既能保证基座12312与外壳100表面的平滑程度,又能使透光件12311相对底壁110形成预设倾斜角度,从而兼顾了扫描窗1231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62.在具体实施例中,外壳100包括上壳体140和下壳体150,上壳体140与下壳体150盖合界定容纳腔130,上壳体140的底壁110上设置有显示屏,下壳体150的底壁110用于连接移动终端;弧形端123122连接上壳体140,平面端123123连接下壳体150,平面端123123与底壁110垂直,以使透光件12311朝向上壳体140的底壁110倾斜。
63.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夹设备10中,外壳100界定容纳腔130以容置数据采集组件200及数据传输组件300,外壳100的底壁110与移动终端可拆卸连接,以在使用背夹设备10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时,保证背夹设备10与移动终端的位置相位稳定,从而保证背夹设备10与移动终端之间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同时还能保证背夹设备10提供较为可靠的热点网络,防止背夹设备10与移动终端的相对距离超出热点网络的范围而导致网络不稳定的情况。
64.请结合图2-图5,在优选实施例中,外壳100的侧壁120至少部分朝向容纳腔130凹陷形成凹陷部121,凹陷部121的设计使得背夹设备10更便于握持。
6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外壳100的底壁110的形状为长方形,底壁110的长边所在的侧壁120均朝向容纳腔130凹陷形成凹陷部121,凹陷部121与底壁110之间形成平滑的圆弧连接部122,也即凹陷部121通过圆弧连接部122与底壁110平滑过渡。由此,底壁110长边所在的两个侧壁120上均设形成凹陷部121,从而使得握持背夹设备10时,人手与外壳100长期接触的两个相对的侧壁120更容易握持,从而使得背夹设备10更加易于握持。
66.在具体实施例中,凹陷部121上开设凹槽1211,凹槽1211的槽底开设与网络卡槽410形状匹配的网卡槽口1212,网络卡槽410可经网卡槽口1212伸入容纳腔130以与外壳100固定连接,以将通信网卡固定限位于容纳腔130中,以使通信网卡与数据接收电路模块520稳定电性连接。
67.将网卡槽口1212开设于凹陷部121上的凹槽1211槽底,能够对网卡槽口1212起到一定的遮蔽保护作用,从而大大减小异物自网卡槽口1212进入容纳腔130的风险。
68.在具体实施例中,背夹设备10还包括与凹槽1211形状匹配的保护卡盖600,保护卡
盖600可拆卸盖设于凹槽1211上,以堵塞网卡槽口1212。凹槽1211与保护卡盖600形状匹配,能够防止卡盖沿外壳100的表面滑动,从而有效提升了保护卡盖600的连接稳固性。
69.将凹槽1211开设于凹陷部121上,能够使保护卡盖600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凹陷部121中,从而既能避免保护卡盖600相对圆弧连接部122突出过多而容易被误开启或剐蹭。
70.在具体实施例中,凹槽1211的槽底还开设与存储卡槽510形状匹配的存储槽口1213,存储卡槽510可经存储槽口1213伸入容纳腔130以与外壳100固定连接,以将存储卡固定限位于容纳腔130中。
71.将存储槽口1213开设于凹陷部121上的凹槽1211槽底,能够对存储槽口1213起到一定的遮蔽保护作用,从而大大减小异物自存储槽口1213进入容纳腔130的风险。在具体实施例中,保护卡盖600还能够堵塞存储槽口1213。
72.可见,外壳100上对应网络卡槽410处开设有网卡槽口1212,外壳100上对应存储卡槽510处开设有存储槽口1213。
73.在具体实施例中,网卡槽口1212与存储槽口1213之间还开设有连接孔1214,保护卡盖600为由连接柱620和保护盖610一体成型的t形结构,连接柱620和保护盖610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74.连接柱620的一端穿过连接孔1214与保护盖610固定连接,连接柱620的另一端设置有卡位凸起621,当保护卡盖600朝向远离外壳100移动时,卡位凸起621与外壳100的内壁抵接,以使保护卡盖600不脱离外壳100。在具体实施例中,保护盖610的第一端611用于遮蔽网卡槽口1212,保护盖610的第二端612用于遮蔽存储槽口1213,第一端611与第二端612之间可相对弯折以使网卡槽口1212和/或存储槽口1213外露。
75.由此,保护卡盖600为由连接柱620和保护盖610一体成型的t形结构,且连接柱620和保护盖610的材质均为柔性材料,不仅使得保护盖610的第一端611与第二端612能够相对弯折以使网卡槽口1212和存储槽口1213能够分别或同时外露,以便于分别取放通信网卡和存储卡;连接柱620和保护盖610一体成型还能够简化保护卡盖600的制造流程,从而使得背夹设备10更便于制造。
76.在具体实施例中,保护盖610上设置有卡接结构,外壳100上对应卡接结构处设置有配合结构,卡接结构与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使保护盖610固定于外壳100上。
77.由此,卡接结构与配合结构的配合设置,使得保护盖610能够固定于外壳100上,从而使得保护卡盖600能够更好地遮蔽保护存网卡槽口1212和储卡槽口,以防止网络卡槽410或存储卡槽510从槽口中脱出,也能防止异物从网卡槽口1212或储卡槽口进入而损坏通信网卡或存储卡。
78.在具体实施例中,卡接结构为l状凸块630,配合结构为对应l状凸块630开设的卡位孔1215,l状凸块630穿过卡位孔1215与外壳100的内壁抵接时,以使保护盖610固定于外壳100上;当保护盖610受到背离外壳100的外力时,保护盖610产生形变以使l状凸块630脱离卡位孔1215,以使网卡槽口1212和/或存储槽口1213外露。
79.在具体实施例中,l状凸块630、保护盖610及连接柱620一体成型,且l状凸块630、保护盖610及连接柱620均为柔性材料。
80.由此,l状凸块630、保护盖610及连接柱620为柔性材料一体成型,进一步简化了保护卡盖600的制造流程,使得背夹设备10更便于制造;柔性材料的l状凸块630还能够保证l
状凸块630能够产生一定形变以与卡位孔1215脱离。
81.在具体实施例中,l状凸块630包括设置于第一端611的第一凸块和设置于第二端612的第二凸块,卡位孔1215包括用于配合第一凸块的第一卡位孔1215和用于配合第二凸块的第二卡位孔1215;第一凸块与第一卡位孔1215远离连接柱620一侧的内壁抵接,第二凸块与第二卡位孔1215远离连接柱620一侧的内壁抵接。
82.由此,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分别设置于保护盖610的两端,使得保护盖610与外壳100的连接更牢固稳定。
83.在具体实施例中,外壳100上开设有凹槽1211,网卡槽口1212及存储槽口1213均开设于凹槽1211的槽底;保护盖610与凹槽1211形状匹配,且保护盖610的厚度与凹槽1211的深度一致。
84.由此,保护盖610与凹槽1211形状匹配,且保护盖610的厚度与凹槽1211的深度一致,使得保护盖610远离连接柱620的一面与外壳100的外壁大致齐平,从而有效防止保护盖610被剐蹭而误脱离外壳100。
85.在具体实施例中,保护盖610远离连接柱620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拨动结构640及第二拨动结构650;第一拨动结构640设置于第一端611,第一拨动结构640朝向远离外壳100移动时,带动第一凸块脱离第一卡位孔1215,以使网卡槽口1212外露;第二拨动结构650设置于第二端612,第二拨动结构650朝向远离外壳100移动时,带动第二凸块脱离第二卡位孔1215,以使存储槽口1213外露。
86.由此,第一拨动结构640与第二拨动结构650的设计使得保护盖610更容易被打开,提高了背夹设备10的使用便捷性。
87.在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柱620上界定活动段622和卡接段623,活动段622的径向截面形状与连接孔1214的形状一致,且活动段622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连接孔1214的径向截面面积;卡接段623与活动段622连接的面为连接面,连接面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连接孔1214的径向截面面积,卡接段623的连接面可与内壁抵接,以使保护卡盖600不脱离外壳100。
88.活动段622的径向截面形状与连接孔1214的形状一致,且活动段622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连接孔1214的径向截面面积,使得保护盖610在外壳100的一定移动距离内,能够灵活地移动,以便于存储卡槽510或存储卡槽510的拆卸;而卡接段623上连接面的径向截面面积大于连接孔1214的径向截面面积,能够保证保护盖610的移动超过活动段622的范围时,卡接段623能够与内壁抵接而防止保护卡盖600完全脱离外壳100,从而避免保护卡盖600遗失的情况。
89.在具体实施例中,卡接段623包括导向部6231及卡位部6232,卡位部6232的一端连接活动段622,卡位部6232的另一端连接导向部6231;导向部6231的径向截面形状与连接孔1214的形状一致,且导向部6231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活动段622的径向截面面积;连接面为卡位部6232靠近活动段622的一面,卡位部6232靠近导向部6231的一面形成导向斜坡。
90.由此,导向部6231的径向截面形状与连接孔1214的形状一致,且导向部6231的径向截面面积小于活动段622的径向截面面积,且卡位部6232靠近导向部6231的一面形成导向斜坡,由于保护卡盖600整体为柔性材料一体成型,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安装保护卡盖600时,尺寸较小的导向部6231与导向斜坡配合更便于保护卡盖600的装配。
91.综上可知,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夹设备10中,通过设置热点网络组件400与存储组件500,使得与背夹设备10配合使用的移动终端与远端设备通信时,能够通过热点网络组件400提供的网络信号进行通信,而无需使用移动终端本身的网络流量。并且,电力数据可直接存储于存储组件500中,而无需存储于移动终端中,从而在数据采集工作中,可直接使用私人的移动终端与背夹设备10配合以完成数据采集,既利用了私人移动终端的强大处理系统和显示系统,以保证数据采集工作所需携带设备的轻便性,降低了采购成本;又能够保证使移动终端通过背夹设备10提供的网络与远端设备进行通信,且电力数据存储于背夹设备10中,从而使得数据采集工作所使用的网络流量更加便于统一管理,且电力数据的安全性也有所保障。
92.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背夹系统,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背夹系统20的模块结构示意图,该背夹系统2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移动终端700及如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背夹设备10,背夹设备10用于扫描电力数据,移动终端700可通过背夹设备10与远端设备通信以解析数据或传输数据。
9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94.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