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摄像头的组装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4056发布日期:2024-03-05 15:0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前置摄像头的组装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摄像元件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前置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当前业界终端电子设备的屏下前置摄像头都在追求极致的镜头黑边,从而能够减小镜头黑边对用户的视觉影响,以及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镜头黑边通常受限于镜头与摄像头开孔之间的间隙尺寸,二者的间隙尺寸越大则镜头黑边越宽,用户的视觉体验则越差,同时屏幕的显示区域则越小。

2、相关技术中的前置摄像头的组装结构,镜头在摄像头开孔内的安装位置是由中框上的限位槽与摄像头本体的外壁所决定的,这就导致镜头与摄像头开孔之间关联组装的零件较多,尺寸链较长,最终形成的累计公差较大,因此必须将摄像头开孔的孔径设计略大,从而能够满足镜头在摄像头开孔内的偏心量。

3、然而,过大的摄像头开孔增加了其与镜头的间隙尺寸,进而无法减小镜头黑边对用户的视觉影响,以及难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并且通过中框上的限位槽和摄像头本体的外壁配合安装,其提高了前置摄像头的加工及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前置摄像头的组装方法、组装结构及电子设备,通过视觉定位系统将镜头与摄像头开孔精准定位后,再将摄像头本体与中框固定连接,从而将镜头与摄像头开孔之间关联组装的零件降低到最少、尺寸链最短,进而可以将摄像头开孔的孔径设计较小,由此减小了摄像头开孔与镜头的间隙尺寸,使得镜头黑边对用户的视觉影响降低,并且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并且,可以忽略中框上限位槽以及摄像头本体的外壁的加工精度,同时对于中框向触控屏安装时的精度要求也变低,总体降低了前置摄像头的加工及组装难度。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置摄像头的组装方法,包括:

3、提供中框,所述中框具有容纳摄像头本体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尺寸满足所述摄像头本体在组装时,所述摄像头本体的镜头与触控屏的摄像头开孔的对中调整余量;

4、将所述中框与所述触控屏组装成一体结构,所述一体结构具有连通所述容置槽和所述摄像头开孔的孔道;

5、使用视觉定位系统移动所述摄像头本体,使所述镜头经所述孔道伸入所述摄像头开孔内并保持对中设置,将所述摄像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

6、本技术提供的前置摄像头的组装方法,通过视觉定位系统将镜头与摄像头开孔精准定位后,再将摄像头本体与中框固定连接,整个组装过程只需要考虑镜头的外形公差、摄像头开孔的公差以及视觉定位系统的组装公差即可,从而将镜头与摄像头开孔之间关联组装的零件降低到最少、尺寸链最短,实现最小的累计公差,进而可以将摄像头开孔的孔径设计较小,由此减小了摄像头开孔与镜头的间隙尺寸,使得镜头黑边对用户的视觉影响降低,并且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7、在相关技术中,摄像头开孔与镜头的间隙尺寸通常在0.3~0.5mm之间,而本技术中,摄像头开孔与镜头的间隙尺寸可以做到0.2mm左右,可以降低镜头黑边对用户的视觉影响。

8、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前置摄像头的组装方法还具有加工及组装难度低的优点,具体表现在:在相关技术中,限位槽不仅起到紧固摄像头本体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定位镜头的作用,由此对于限位槽的尺寸精度和摄像头本体的外壁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同时对于中框向触控屏上进行安装时的安装精度也要求较高,反观本技术中的容置槽和摄像头本体,由于是采用视觉定位系统直接将镜头与摄像头开孔进行精准定位的,容置槽只起到收容摄像头本体的作用,因此对于容置槽的尺寸精度和摄像头本体的外壁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容置槽的尺寸只需要满足镜头与摄像头开孔的对中调整余量即可,同时对于中框向触控屏上进行安装时的安装精度也要求较低,因此总体降低了前置摄像头的加工及组装难度。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摄像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步骤中,包括:

10、将所述摄像头本体粘接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

11、可选地,摄像头本体与容置槽的粘接位置可以在容置槽的侧壁或者底壁上。

12、可选地,在将摄像头本体与容置槽的槽壁粘接时,可以采用胶黏剂或者双面胶。

13、可选地,在粘接摄像头本体与容置槽时,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一种是将胶黏剂或者双面胶提前贴附在摄像头本体和/或容置槽的粘接位置,然后在视觉定位系统对镜头与摄像头开孔进行对中设置的同时,顺势将摄像头本体与容置槽的槽壁粘接;另一种是在视觉定位系统对镜头与摄像头开孔进行对中设置后,让视觉定位系统的机械手保持不动,在摄像头本体与容置槽的间隙内通过点胶设备注入胶黏剂。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使用视觉定位系统移动所述摄像头本体,使所述镜头经所述孔道伸入所述摄像头开孔内并保持对中设置,将所述摄像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步骤中,包括:

15、将所述摄像头本体与摄像头支架固定连接;

16、使用视觉定位系统移动所述摄像头支架和所述摄像头本体,使所述镜头经所述孔道伸入所述摄像头开孔内并保持对中设置,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摄像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

17、通过摄像头支架与中框进行固定连接,以将摄像头本体固定于容置槽内,此种固定方式的实施对象是摄像头支架和中框,可以避免直接接触摄像头本体,从而能够防止在组装过程中造成摄像头本体的损坏,能够降低组装环节的物损。同时,在上料环节,以及视觉定位系统在拾取摄像头本体时,吸附或者夹取的实施对象也是摄像头支架,同样避免直接接触摄像头本体,能够有效避免在物料转运过程中造成摄像头本体的损坏,进而能够降低物损。

18、可选地,摄像头支架与摄像头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多样,可以通过胶黏剂粘接、焊接、锁扣连接或者紧固件连接。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摄像头本体与摄像头支架固定连接的步骤中,包括:

20、将所述摄像头本体粘接固定于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中部外凸形成的收容壳内。

21、通过将摄像头本体粘接固定于收容壳内,使得收容壳可以将摄像头本体外漏在容置槽之外的部分能够很好的保护,避免摄像头本体在组装时被其他部件撞击而受损。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的步骤中,包括:

23、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粘接固定。

24、通过胶黏剂粘接的方式可以更牢固地固定摄像头本体与中框,且无需其他的连接结构即可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固定,可以使前置摄像头组装结构的整体性更好。此外,通过胶黏剂粘接的方式还可以不用考虑其他连接结构的尺寸精度,从而降低加工和组装难度。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中框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的步骤中,包括:

26、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紧固件以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27、采用紧固件锁紧摄像头支架与中框的方式,能够便于前摄像头拆卸返修,且能够重复组装进行复用。

28、在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进行粘接预固定之后,可以将摄像头支架和中框作为一个整体移出视觉定位系统工位,然后可以在其他工位进行紧固件锁紧,从而能够提高视觉定位系统的对中设置效率,避免摄像头支架与中框长时间占用视觉定位系统而造成组装效率降低。此外,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采用胶黏剂粘接和紧固件连接双重加固,能够保证充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的连接强度。综上,本实施例具有组装效率高,抗震效果好的优点。

29、可选地,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者销钉。

30、具体地,紧固件是螺钉,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开设有与螺钉适配的螺纹,在螺钉旋合在第二安装孔内时,螺钉的头部压紧在第一安装孔的孔口处。

31、具体地,紧固件是销钉,第二安装孔与销钉过盈配合,在销钉插接在第二安装孔内时,销钉的头部压紧在第一安装孔的孔口处。

3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中部内凹形成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将所述摄像头本体与摄像头支架固定连接的步骤中,包括:

33、将所述镜头穿过所述避让孔后,所述摄像头本体粘接固定于所述收容槽内。

3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的步骤中,包括:

35、将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外侧粘接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

36、可选地,收容槽的槽壁外侧尺寸小于容置槽的尺寸,使得收容槽可以在容置槽内进行水平方向位移,从而使得在镜头与摄像头开孔进行对中调整时,摄像头支架相对于中框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调整余量。

3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中框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的步骤中,包括:

38、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紧固件以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39、在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进行粘接预固定之后,可以将摄像头支架和中框作为一个整体移出视觉定位系统工位,然后可以在其他工位进行紧固件锁紧,从而能够提高视觉定位系统的对中设置效率,避免摄像头支架与中框长时间占用视觉定位系统而造成组装效率降低。此外,本实施例中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采用胶黏剂粘接和紧固件连接双重加固,能够保证充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的连接强度。并且,由于摄像头支架是以嵌入方式与中框固定连接的,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的连接强度。

4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置摄像头的组装结构,包括:

41、摄像头本体,具有位于前端的镜头;

42、触控屏,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镜头的摄像头开孔;

43、中框,与所述触控屏固定连接,所述中框具有尺寸满足所述镜头与所述摄像头开孔进行对中调整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摄像头开孔通过孔道相通,所述摄像头本体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镜头穿过所述孔道并对中设置于所述摄像头开孔内。

44、本技术提供的前置摄像头的组装结构,在中框设有尺寸满足镜头与摄像头开孔进行对中调整的容置槽,可以通过视觉定位系统将镜头与摄像头开孔精准定位后,再将摄像头本体固定于容置槽内,从而将镜头与摄像头开孔之间关联组装的零件降低到最少、尺寸链最短,实现最小的累计公差,进而可以将摄像头开孔的孔径设计较小,由此减小了摄像头开孔与镜头的间隙尺寸,使得镜头黑边对用户的视觉影响降低,并且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45、此外,本技术中的容置槽只起到收容摄像头本体的作用,其并不参与定位镜头在摄像头开孔内位置的作用,因此在本技术中对于容置槽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容置槽的尺寸只需要满足镜头与摄像头开孔的对中调整余量即可,同时,对于摄像头本体的外壁的尺寸精度以及中框向触控屏上进行安装时的安装精度也要求较低,因此总体降低了前置摄像头的加工及组装难度。

4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47、摄像头支架,所述摄像头本体通过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48、可选地,摄像头支架可以是个平板结构,或者是壳体结构,还或者是框架结构。

4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中部具有外凸形成的收容壳,所述摄像头本体固定于所述收容壳内。

50、使得摄像头支架能够更好地保护摄像头本体,避免摄像头本体在组装时被其他部件撞击而受损。

5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两端边沿具有内扣式翻边,所述翻边的内侧设置胶黏剂用以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粘接固定。

52、翻边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能够起到限位镜头安装深度的作用,翻边的高度能够决定镜头伸入摄像头开孔的深度,从而能够提高前置摄像头的组装精度;二是能够防止胶黏剂向外溢出,翻边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之间支撑出了一定的空间,该空间能够容纳胶黏剂,可以避免在将摄像头支架与中框进行按压时胶黏剂从二者的间隙内挤压而溢出。

5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翻边沿着所述摄像头支架的端部边沿环绕半圈设置,以将所述胶黏剂包围。

54、以将胶黏剂完全包围,进一步防止胶黏剂向外溢出。

5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中框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紧固件以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5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径,以使得所述摄像头支架相对于所述中框具有调整余量。

57、由于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的孔径,使得第一安装孔相对于第二安装孔能够在一定范围偏离,以使得在镜头与摄像头开孔进行对中调整时,摄像头支架相对于中框在水平方向具有一定的调整余量。

58、可选地,摄像头本体与中框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体,起到缓冲振动、防止镜头撞伤的作用。同时,弹性缓冲体还具有密封防尘作用,避免灰尘等进入摄像头内部而影响采光质量。

59、可选地,弹性缓冲体可以是缓冲泡绵,也可以由其他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也可以不设弹性缓冲体。

6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容壳与所述摄像头本体的间隙内填充有导热剂。

61、导热剂可以有效填充收容壳与摄像头本体的间隙,能够降低热阻,提高摄像头本体向收容壳导热的能力,使热量的传导更加顺畅迅速。

62、可选地,收容壳为金属壳。除了用于保护摄像头本体之外,在本实施例中,收容壳还具有导热作用和屏蔽作用。

6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中部具有内凹形成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镜头的避让孔,所述摄像头本体固定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外侧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

6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外侧尺寸小于所述容置槽的尺寸,以使得所述摄像头支架相对于所述中框具有调整余量。

6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摄像头支架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中框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紧固件以将所述摄像头支架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6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径,以使得所述摄像头支架相对于所述中框具有调整余量。

67、可选地,摄像头支架与摄像头本体上设置有防呆机构。

68、在将摄像头支架与摄像头本体进行组装时,能够提高组装效率和准确性。

69、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前置摄像头的组装结构。

70、可选地,该电子设备为手机,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手表中的任意一种。

71、本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前置摄像头的组装结构,因此该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的镜头黑边更小,屏占比更高,除此之外,对于零部件的尺寸精度以及安装精度也要求较低,总体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加工及组装难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