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51372发布日期:2023-04-17 17:3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视频监控,特别涉及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以及铁路各业务部门需求的发展变化,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在系统设计、产品制造、运行维护、验收测试、互联互通等多方面不断完善优化,以提高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目前,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完全实现了标准化,铁路视频技术规范的形成经历了从只做功能约定到功能+协议双约定的发展历程,即从运基通信[2008]630号-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简称630号文,到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v1.0),简称71号文,到目前qcr575-2017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简称575号文。

2、随着铁路视频监控技术规范的不断升级完善,既有铁路视频系统的迭代升级改造,多厂商、多系统以及多标准协议的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常态,因此保证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平滑互联与迭代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需要把持的基本原则。所以,沿用目前的原630号文标准协议对接71号文标准协议的方式,即采用接口+协转的方式来实现71号文标准协议的节点与575号文标准协议的节点之间的级联会面临着如下问题:

3、(1)以接口+协转的方式实现非标准不同协议的各级节点之间的级联时,需要接口服务模块与协转模块,导致中间模块多,增加了额外的设备投入成本。

4、(2)存在传统单协议代理、逐级转发的限制以及三级架构模式下的升级改造层级位置约束问题,对原级联的其它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3)各级节点之间进行互联互通时操作流程比较复杂、人员开发与铁路升级改造投入大、故障排查难度大以及日常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第一目标端口采用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端口为与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具有第一对应关系的端口;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第二目标端口采用具有第二管理单元的的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所述核心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端口为与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具有第一对应关系的端口。

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第一目标端口采用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端口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发送的第一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包括: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信息;对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信息进行校验;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保存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端口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端口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一级接入节点返回第一注册成功响应。

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信息包括: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标识、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端口号、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节点名称和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密码。

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第二目标端口采用具有第二管理单元的的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所述核心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通过所述第二目标端口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核心节点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包括:所述区域节点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目标端口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核心节点发送的第二注册成功响应或第二注册失败响应。

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区域节点的信息包括:所述区域节点的标识、所述区域节点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区域节点的端口号、所述区域节点的节点名称和所述区域节点的密码。

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第二目标端口采用具有第二管理单元的的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所述核心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通过所述第二目标端口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核心节点下发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一级接入节点的标识;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第一目标端口采用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包括:在预先保存的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端口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中,查找包括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标识的一级接入节点的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端口,通过查找到的第一目标端口采用与所述查找到的第一目标端口具有第一对应关系的协议版本向包括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标识的一级接入节点的信息对应的一级接入节点下发所述控制指令。

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第一目标端口采用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端口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发送的第一资源上报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上报请求包括: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二级接入节点的资源信息;保存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二级接入节点的资源信息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目标端口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发送第一上报成功响应。

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第二目标端口采用具有第二管理单元的的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所述核心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通过所述第二目标端口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核心节点发送第二资源上报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资源上报请求包括:所述区域节点的标识和所述区域节点对应的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二级接入节点的资源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目标端口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核心节点发送的第二上报成功响应。

10、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应用于一级接入节点,该方法包括: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实现互联互通;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端口为与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具有第一对应关系的端口;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区域节点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1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发送第一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包括: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信息;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发送的第一注册成功响应或第一注册失败响应。

1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下发的控制指令。

1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发送第一资源上报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上报请求包括:所述一级接入节点的标识和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二级接入节点的资源信息;采用所述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一目标端口发送的第一上报成功响应。

14、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二管理单元的核心节点,该方法包括: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的第二目标端口实现互联互通;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端口为与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具有第一对应关系的端口;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区域节点的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1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的第二目标端口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二目标端口发送的第二注册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包括:所述区域节点的信息;对所述区域节点的信息进行校验;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保存所述区域节点的信息和所述第二目标端口之间的第四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二目标端口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核心节点返回第二注册成功响应。

1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的第二目标端口实现互联互通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一级接入节点和区域节点之间的第五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区域节点;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二目标端口下发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一级接入节点的标识。

17、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与具有第一管理单元的区域节点的第二目标端口实现互联互通包括: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接收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二目标端口发送的第二资源上报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资源上报请求包括:所述区域节点的标识和所述区域节点对应的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二级接入节点的资源信息;保存所述区域节点的标识和所述区域节点对应的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二级接入节点的资源信息之间的第六对应关系;采用所述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向所述区域节点的第二目标端口发送第二上报成功响应。

18、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意一种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

19、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

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互联互通的方法,基于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与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具有第一对应关系的第一目标端口,采用一级接入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实现一级接入节点和区域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不同端口对应不同的协议版本可以实现不同协议版本的一级接入节点与区域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样,基于端口和协议版本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通过与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具有第一对应关系的第二目标端口,采用核心节点对应的协议版本实现核心节点和区域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不同端口对应不同的协议版本可以实现不同协议版本的核心节点与区域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相比接口+协转的方式不需要增加其他接口服务模块或协议转换模块,不需要额外增加专用设备,从研发维护较大保障系统的可开发性,降低了研发和运维成本,便于协议版本的管理维护;并且,减少了中间模块,即减少了设备投入成本,同时减少了中间模块就是减少了故障点,减少了问题排查环节,便于问题快速定位;并且,可以自主选择对等协议版本实现级联的功能,减少了级联位置约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降低工程部署复杂度的同时又提高了系统的响应时效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度,也为日后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