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6146发布日期:2024-03-13 20:44阅读:9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1、利用扫描仪传感器读取形成于原稿的图像的技术是众所公知的(例如日本特开2020-22098号公报)。在这样的技术中,导光体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向发光部,从该发光部朝向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被扫描仪传感器读取。此处,为了使来自光源的光高效地入射至导光体,使光源和导光体靠近配置,但为了防止因接触所致的破损而隔开间隔。


技术实现思路

1、对于光源,要求与装置的性能相应的输出功率值,但由于光源与导光体靠近,因此可能由于光源的输出功率值而使导光体发生热变形。与之相对,若通过将导光体与光源隔开距离而防止热变形,则入射至导光体的入光量减少,可能无法保持预期的读取品质。

2、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与在光源与导光体之间不存在其他部件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在提高了光源的输出时可能产生的、与光源靠近的导光体的热变形。

3、根据本公开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输出光的光源;

4、导光部,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导向预先设定的位置;以及

5、热吸收部件,配置在上述光源与上述导光部之间,在使上述光透过的同时吸收该光的部分或全部的热。

6、根据本公开的第2方案,在上述第1方案的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导热率低于空气。

7、根据本公开的第3方案,在上述第1或2方案的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配置位置为与上述导光部接触并且与上述光源不接触的位置。

8、根据本公开的第4方案,在上述第3方案的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热吸收部件按照与上述导光部中的与上述光源对置的面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该热吸收部件与该光源的距离为0.5mm(毫米)~0.7mm。

9、根据本公开的第5方案,在上述第3方案的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上述配置位置是与上述导光部和上述光源均不接触的位置。

10、根据本公开的第6方案,在上述第1~5方案的任一项所述的上述发光装置中,隔着上述热吸收部件对置的上述导光部与上述光源的距离为1.5mm(毫米)以下。

11、根据本公开的第7方案,在上述第1~6方案的任一项所述的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光的折射率高于空气。

12、根据本公开的第8方案,在上述第7方案的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形状、尺寸、配置位置根据未配置该热吸收部件的状态下的上述光源与上述导光部的位置关系和上述光入射至该导光部的角度来确定。

13、根据本公开的第9方案,在上述第7或8方案的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形状为半月形状。

14、根据本公开的第10方案,在上述第1~9方案的任一项所述的上述发光装置中,上述光源为led(发光二极管),上述导光部为由树脂构成的导光体,上述热吸收部件为包含透明玻璃和透明树脂中的至少一者的部件。

15、发明的效果

16、根据上述第1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与在光源与导光体之间不存在其他部件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在提高了光源的输出时可能产生的、与光源靠近的导光体的热变形。

17、根据上述第2方案,与在光源与导光体之间仅存在空气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导光体的热变形。

18、根据上述第3方案,由于热吸收部件与导光部接触,因此能够将入射至热吸收部件的光高效地传递至导光部。另外,由于热吸收部件与光源不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与热吸收部件的接触所致的破损。

19、根据上述第4方案,由于热吸收部件与导光部在导光部中的与光源对置的面接触,因此能够使从光源输出并被入射至热吸收部件的光高效地传递至导光部。另外,由于热吸收部件与光源相隔0.5mm~0.7mm,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与热吸收部件的接触所致的破损。

20、根据上述第5方案,由于吸收从光源输出的光的热的热吸收部件与光源和导光部均不接触,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21、根据上述第6方案,由于导光部与光源的距离为1.5mm以下,因此与导光部与光源的距离为1.5mm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光导向发光位置而不会发生光外逸。

22、根据上述第7方案,由于热吸收部件的光的折射率高于空气,因此与不配置热吸收部件的情况相比,可得到聚光的效果。

23、根据上述第8方案,能够制作出可高效地吸收光的热并且能够高效地聚光的热吸收部件。

24、根据上述第9方案,由于热吸收部件的形状为半月形状,因此与热吸收部件的形状不是半月形状的情况相比,可得到聚光的效果。

25、根据上述第10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与在光源与导光体之间不存在其他部件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在提高了作为光源的led的输出时可能产生的、与光源靠近的树脂制导光体的热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导热率低于空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配置位置为与上述导光部接触并且与上述光源不接触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吸收部件按照与上述导光部中的与上述光源对置的面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该热吸收部件与该光源的距离为0.5mm~0.7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上述配置位置是与上述导光部和上述光源均不接触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隔着上述热吸收部件对置的上述导光部与上述光源的距离为1.5m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光的折射率高于空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形状、尺寸、配置位置根据未配置该热吸收部件的状态下的上述光源与上述导光部的位置关系以及上述光入射至该导光部的角度来确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热吸收部件的形状为半圆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上述光源为led,上述导光部为由树脂构成的导光体,上述热吸收部件为包含透明玻璃和透明树脂中的至少一者的部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输出光的光源;导光部,将来自上述光源的上述光导向预先设定的位置;以及热吸收部件,配置在上述光源与上述导光部之间,在使上述光透过的同时吸收该光的部分或全部的热。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元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