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9801发布日期:2023-09-27 00:4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摄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1、为了容易地拍摄期望图像,传统上提出了具有所谓的“预拍摄(precapture)”功能的照相机,其中该照相机将紧挨在由预定操作触发的主摄像之前拍摄的时间上连续的图像与(由主摄像获取的)实际(正常或正式)拍摄的图像一起存储(参见日本特开(jp)2002-252804)。

2、然而,jp 2002-252804中公开的照相机即使在预拍摄摄像期间主被摄体没有变化也继续拍摄类似的图像,并消耗不必要的电力。此外,由于记录单元中存储了许多不必要的图像,因此记录单元的容量会更快地耗尽。


技术实现思路

1、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可在抑制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和记录单元的容量不足的同时容易地获取拍摄者所预期的图像的摄像设备。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摄像设备包括:第一图像传感器,其被配置为进行摄像;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获取到第一摄像指示时进行用以使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重复进行摄像的预拍摄摄像,并且在所述预拍摄摄像期间获取到第二摄像指示时使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进行主摄像;以及第一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要聚焦的主被摄体的变化,并且输出与所述主被摄体的变化有关的信息。所述控制单元使用与所述主被摄体的变化有关的信息来改变所述预拍摄摄像中的控制。

3、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在下文中,术语“单元”可以指软件上下文、硬件上下文或者软件和硬件上下文的组合。在软件上下文中,术语“单元”指的是可以由诸如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cpu)或专门设计的可编程装置或控制器等的可编程处理器执行的功能性、应用、软件模块、功能、例程、指令集或程序。存储器包含指令或程序,其中,当由cpu执行指令或程序时使cpu进行与单元或功能相对应的操作。在硬件上下文中,术语“单元”指的是硬件元件、电路、组件、物理结构、系统、模块或子系统。术语“单元”可以包括机械、光学或电子组件,或者机械、光学或电子组件的任意组合。术语“单元”可以包括有源(例如晶体管)或无源(例如电容器)组件。术语“单元”可以包括具有基板和具有不同浓度的电导率的其他材料层的半导体装置。术语“单元”可以包括可以执行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来进行特定的功能的cpu或可编程处理器。术语“单元”可以包括由晶体管电路或任何其他开关电路实现的逻辑元件(例如,与、或)。在软件和硬件上下文的组合中,术语“单元”或“电路”指的是如上所述的软件和硬件上下文的任何组合。此外,术语“元件”、“组装件”、“组件”或“装置”也可以指与封装材料集成或不与封装材料集成的“电路”。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级按压操作而输出所述第一摄像指示,并且响应于第二级按压操作而输出所述第二摄像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中所包括的像素中亮度已经改变时,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向所述控制单元输出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中所包括的亮度已经改变的像素有关的信息作为与所述主被摄体的变化有关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不同的第二图像传感器,并且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被配置为在检测到所述主被摄体已经进入所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检测范围时,输出与检测到所述主被摄体进入所述检测范围中有关的信息作为与所述主被摄体的变化有关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用于检测拍摄者是否正在面向所述摄像设备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判断为所述主被摄体尚未改变时,所述控制单元停止所述预拍摄摄像,以及在所述预拍摄摄像停止之后判断为所述主被摄体已经改变时,所述控制单元恢复所述预拍摄摄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停止所述预拍摄摄像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所述控制单元删除在所述预拍摄摄像中获取的所有图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摄像设备,其包括:第一图像传感器,其被配置为进行摄像;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获取到第一摄像指示时进行用以使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重复进行摄像的预拍摄摄像,并且在所述预拍摄摄像期间获取到第二摄像指示时使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进行主摄像;以及第一检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测要聚焦的主被摄体的变化,并且输出与所述主被摄体的变化有关的信息。所述控制单元使用与所述主被摄体的变化有关的信息来改变所述预拍摄摄像中的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保科贵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佳能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