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9234发布日期:2023-06-05 00:1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骨传导,尤其涉及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1、骨传导耳机包括能够产生振动的骨传导发声装置,耳机佩戴时,骨传导发声装置的振动传递至人的脸部,并通过颅骨传声,使人听到声音。

2、图15示出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外壳1、与外壳1相连的弹片10、与弹片10相连的导磁碗11、设于导磁碗11内的上磁体12、位于上磁体12下方的线圈13、设于线圈13内的下磁体14。上磁体12和下磁体14同极相对设置。在线圈13通电后,其产生的变化磁场与上磁体12发生相互作用,进而使得上磁体12和导磁碗11上下振动。

3、图16示出的是上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的频率响应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现有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只在低频产生谐振峰,中高频的灵敏度衰减迅速,导致中高频的响度不足。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其频响曲线具有两个谐振峰,声学表现更佳。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

3、支架;

4、磁路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磁路组件包括导磁碗和设于所述导磁碗内的第一磁体;

5、第一弹片,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磁路组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磁路组件复位,所述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一弹片构成第一振动系统;

6、音圈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音圈组件包括线圈,所述线圈至少有一部分处于所述磁路组件的磁场中,所述导磁碗向着所述音圈组件开口;以及,

7、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音圈组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音圈组件复位,所述音圈组件和所述第二弹片构成第二振动系统,且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的谐振频率不同。

8、进一步地,所述线圈与所述磁路组件在振动方向上间隔相对设置,所述音圈组件包括与所述线圈背离所述磁路组件的端面相连的连接板和设于所述线圈内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极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当所述磁路组件和所述音圈组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吸力以及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导磁碗之间的吸力的合力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斥力相平衡。

9、进一步地,所述磁路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磁体相连且延伸至所述线圈内的极芯,所述音圈组件包括与所述线圈相连的连接板和设于所述线圈内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同极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当所述磁路组件和所述音圈组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音圈组件之间的吸力以及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磁路组件之间的吸力的合力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一磁体之间的斥力相平衡。

10、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未通电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音圈组件之间无磁力作用。

11、进一步地,所述磁路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磁体相连且延伸至所述线圈内的极芯,所述极芯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线圈未通电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音圈组件之间无磁力作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的外周面和所述导磁碗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线圈延伸至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线圈环绕于所述第一磁体的外部。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两端开口,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架两端。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其中之一的谐振频率在20hz~500hz的范围内,另一的谐振频率在1.5khz~10khz的范围内。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其中之一的劲度系数大于等于44000n/m,小于等于20000000n/m,应用有该弹片的振动系统的质量大于等于0.5g,小于等于5g。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均包括外固定部、振动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外固定部和所述振动部之间的弹性部,所述外固定部与所述支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弹片的振动部与所述磁路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部与所述音圈组件相连。

17、进一步地,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磁路组件和所述第一弹片的振动部之间的第一间隔片,所述第一间隔片不与所述弹性部正对设置;

18、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音圈组件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部之间的第二间隔片,所述第二间隔片不与所述弹性部正对设置。

19、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由磁路组件和第一弹片构成的第一振动系统以及由音圈组件和第二弹片构成的第二振动系统,两个振动系统能够各自产生一个谐振峰,因此能够改善骨传导发声装置在两个频段的频响曲线,提高骨传导发声装置的音质。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其中之一的谐振频率在20hz~500hz的范围内,另一个的谐振频率在1.5khz~10khz的范围内,可以使得中高频产生谐振峰,提高中高频的响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50)与所述磁路组件(3)在振动方向上间隔相对设置,所述音圈组件(5)包括与所述线圈(50)背离所述磁路组件(3)的端面相连的连接板(51)和设于所述线圈(50)内的第二磁体(52),所述第二磁体(52)与所述第一磁体(30)同极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51)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当所述磁路组件(3)和所述音圈组件(5)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磁体(30)和所述连接板(51)之间的吸力以及所述第二磁体(52)和所述导磁碗(31)之间的吸力的合力与所述第二磁体(52)和所述第一磁体(30)之间的斥力相平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一磁体(30)相连且延伸至所述线圈(50)内的极芯(32),所述音圈组件(5)包括与所述线圈(50)相连的连接板(51)和设于所述线圈(50)内的第二磁体(52),所述第二磁体(52)与所述第一磁体(30)同极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51)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当所述磁路组件(3)和所述音圈组件(5)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磁体(30)和所述音圈组件(5)之间的吸力以及所述第二磁体(52)和所述磁路组件(3)之间的吸力的合力与所述第二磁体(52)和所述第一磁体(30)之间的斥力相平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50)未通电时,所述第一磁体(30)和所述音圈组件(5)之间无磁力作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一磁体(30)相连且延伸至所述线圈(50)内的极芯(32),所述极芯(32)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线圈(50)未通电时,所述第一磁体(30)和所述音圈组件(5)之间无磁力作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30)的外周面和所述导磁碗(31)之间形成环形槽(33),所述线圈(50)延伸至所述环形槽(33)内,所述线圈(50)环绕于所述第一磁体(30)的外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两端开口,所述第一弹片(4)和所述第二弹片(6)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架(2)两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其中之一的谐振频率在20hz~500hz的范围内,另一的谐振频率在1.5khz~10khz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4)和所述第二弹片(6)其中之一的劲度系数大于等于44000n/m,小于等于20000000n/m,应用有该弹片的振动系统的质量大于等于0.5g,小于等于5g。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4)和所述第二弹片(6)均包括外固定部(40)、振动部(41)以及连接在所述外固定部(40)和所述振动部(41)之间的弹性部(42),所述外固定部(40)与所述支架(2)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弹片(4)的振动部(41)与所述磁路组件(3)相连,所述第二弹片(6)的振动部(41)与所述音圈组件(5)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磁路组件(3)和所述第一弹片(4)的振动部(41)之间的第一间隔片(7),所述第一间隔片(7)不与所述弹性部(42)正对设置;

12.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骨传导发声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属于骨传导技术领域,所述骨传导发声装置包括支架、磁路组件、第一弹片、音圈组件和第二弹片。磁路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磁路组件包括导磁碗和设于所述导磁碗内的第一磁体,所述导磁碗向着所述音圈组件开口;第一弹片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磁路组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磁路组件复位;音圈组件活动设于所述支架内,所述音圈组件包括与所述磁路组件间隔相对设置的线圈;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所述音圈组件之间,用于带动所述音圈组件复位。本发明的骨传导发声装置具有两个振动系统,能够产生两个谐振峰,提高了骨传导发声装置整体的音质。

技术研发人员:许王华,石磊,陈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墨觉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