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10266发布日期:2023-08-24 03:5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链路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具体涉及链路状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1、对链路状态进行检测,可以发现链路是否存在故障。目前,在对链路状态进行检测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通过硬件、路由协议中的慢hello机制或双向转发检测功能对链路进行检测,从而确定链路是否发生故障。

2、然而,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对链路状态进行检测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当使用硬件进行链路检测且设备不支持硬件检测时,造成使用硬件对链路进行检测的适应性较差,导致通过硬件进行链路检测的实用性较差,且使用硬件进行链路检测时,需要额外配置硬件对链路进行检测;通过路由协议中的慢hello机制进行检测时,检测的耗时较长,造成发现链路故障的耗时较长,导致大量的传输数据因链路故障未发现而丢失;当通过双向转发检测功能对链路进行检测时,开发人员的开发步骤较为繁琐,造成开发耗时较长,导致实现对链路进行检测的耗时较长且耗费的计算资源较多。

3、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链路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3、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状态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对目标链路终端的启动信息,上述启动信息中含有上述目标链路终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上述目标链路终端支持网络控制报文协议,执行以下步骤:根据上述目标标识信息向上述目标链路终端发送链路状态检测报文,接收上述目标链路终端根据上述链路状态检测报文的反馈信息,根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配置终端与上述目标链路终端之间的当前链路状态。

4、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状态检测装置,该装置支持私有链路探测协议,该装置包括:链路检测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对目标链路终端的启动信息,根据上述启动信息中的目标标识信息向目标链路终端发送链路状态检测报文,接收目标链路终端根据链路状态检测报文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确定配置终端与目标链路终端之间的当前链路状态;其中,目标链路终端支持网络控制报文协议,启动信息中含有上述目标链路终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5、第三方面,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冗余网络的主备切换方法,上述冗余网络包括主交换设备和备用交换设备,上述备用交换设备支持私有链路探测协议,上述备用交换设备配置有预设超时周期和预设发送周期,上述主交换设备支持网络控制报文协议,上述方法应用于上述备用交换设备,上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含有上述主交换设备的目标标识信息的监测启动信息,根据上述目标标识信息在上述预设超时周期内以上述预设发送周期向上述主交换设备发送上述链路状态检测报文,若在预设超时周期内未收到上述主交换设备反馈的回复报文,则切换为上述主交换设备。

6、第四方面,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冗余网络,上述冗余网络包括主交换设备和备用交换设备,上述备用交换设备支持私有链路探测协议,上述备用交换设备配置有预设超时周期和预设发送周期,上述主交换设备支持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上述备用交换设备包括:检测切换模块,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含有上述主交换设备的目标标识信息的监测启动信息,根据上述目标标识信息在上述预设超时周期内以上述预设发送周期向上述主交换设备发送上述链路状态检测报文,若在预设超时周期内未收到上述主交换设备反馈的回复报文,则切换为上述主交换设备。

7、第五方面,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8、第六方面,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9、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链路状态检测方法,提升了对设备检测的适应性,减少了大量的传输数据因链路故障未发现而丢失的情况,缩短了对链路进行检测的耗时,减少了对计算资源的浪费,无需额外配置硬件对链路进行检测。具体来说,导致需额外配置硬件进行检测,大量的传输数据因链路故障未发现而丢失的情况较多,对链路状态进行检测的耗时较长,对计算资源的浪费较多的原因在于:当使用硬件进行链路检测且设备不支持硬件检测时,造成使用硬件对链路进行检测的适应性较差,导致通过硬件进行链路检测的实用性较差,且使用硬件进行链路检测时,需要额外配置硬件对链路进行检测;通过路由协议中的慢hello机制进行检测时,检测的耗时较长,造成发现链路故障的耗时较长,导致大量的传输数据因链路故障未发现而丢失;当通过双向转发检测功能对链路进行检测时,开发人员的开发步骤较为繁琐,造成开发耗时较长,导致实现对链路进行检测的耗时较长且耗费的计算资源较多。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链路状态检测方法,响应于检测到对目标链路终端的启动信息,上述启动信息中含有上述目标链路终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上述目标链路终端支持网络控制报文协议,执行以下步骤:根据上述目标标识信息向上述目标链路终端发送链路状态检测报文,接收上述目标链路终端根据上述链路状态检测报文的反馈信息,根据上述反馈信息确定上述配置终端与上述目标链路终端之间的链路状态。由此,可以在检测到对目标链路终端的启动信息时,发送链路状态检测报文以及根据所接收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根据反馈信息确定链路状态是否发生故障。也因为上述链路状态是根据配置终端支持的私有链路探测协议生成的,而不是根据硬件检测生成的,从而无需额外配置硬件对链路进行检测。又因为上述私有链路探测协议对应的发送链路状态检测报文的间隔时间可以配置为20ms,对应的超时时间配置可以配置为60ms。而现有的对链路进行检测的协议标准的发送链路状态检测报文的时间间隔为1秒。对应的超时时间配置为3秒,且因为现有的对链路进行检测的协议不能够进行跨网络探测,从而在多个网络中对链路进行探测的时间较长,而上述私有链路探测协议可以跨网络对链路进行探测,因此,可以缩短对链路状态进行检测的耗时,减少大量的传输数据因链路故障未发现而丢失的情况。还因为,上述私有链路探测协议是基于网络控制报文协议的,且上述目标链路终端支持网络控制报文协议,从而在现有的且多数设备均支持的网络控制报文协议的基础上,通过上述私有链路状态探测协议对链路状态进行检测的。而不是基于双向转发检测功能的,从而简化了开发人员的开发步骤,缩短了开发耗时,减少了计算资源的浪费。因此,缩短了对链路状态检测的耗时,提升了对设备检测的适应性,提升了对链路状态检测的速度,减少了大量的传输数据因链路故障未发现而丢失的情况,无需额外配置硬件对链路状态进行检测,减少了对计算资源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