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接口资源池化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35507864发布日期:2023-09-20 18:3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接口资源池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路由器设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接口资源池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传统的路由器的接口类型、数量固定,转发速率固定,在路由器出厂时就决定了它的性能和使用范围,因此往往只能满足较少种类的接入业务需求,主要用在接入业务需求固定的场合,不同的接入业务需求可以定制不同的路由器。而在网络接入业务需求变化或者网络需要升级时,则需要抛弃原有路由器,另购更高级别的路由器,重复的投资从而造成资金的浪费。即使用户不在乎重复投资,新购置的路由器也需要重新配置,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影响用户的业务。

2、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数据通信网络得以快速发展,通信网络环境和用户的接入业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用户更需要的是可以个性化定制的网络接入服务,从而促使模块化路由器的发展。模块化路由器的特点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配置路由器的接口类型和部分扩展功能。模块化路由器在出厂时一般只提供最基本的路由功能,不同的业务接入和扩展功能通过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用户根据所处的网络环境来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模块化路由器都支持多种功能模块,可以在同一台路由器上通过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定制多种接入业务和功能,并且根据需求自由扩展。

3、因此,提供一种用户可以直接配置网络接口,且能有效解决因网络接口问题而引发的数据丢失的网络接口资源池化系统及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接口资源池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结构简单,安全、有效、可靠且操作简便,既能使用户直接配置网络接口,又能解决因网络接口问题而引发的数据丢失的严重问题,整体提高网络处理性能。

2、基于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网络接口资源池化系统,包括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和接口模块;

4、所述第一子系统通过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二子系统实现数据交互;

5、所述第一子系统包括:通信模块和数据收发模块;

6、所述第二子系统包括:系统内核和上层用户模块;

7、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收发模块连接;

8、所述系统内核和所述上层用户模块连接;

9、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和所述系统内核均与所述接口模块连接;

10、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获取接收外部通信数据,并将外部通信数据转化为第一数据后发送至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11、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和所述系统内核,均用于按照预设规则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实现互相之间的数据交互;

12、所述上层用户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并配置所述第一子系统和所述第二子系统;

13、所述通信模块包括:通信接口和接口适配器;

14、多个所述通信接口与多个所述接口适配器连接,且一一对应;

15、多个所述接口适配器与所述接口收发模块连接;

16、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外部通信数据;

17、所述接口适配器,用于将外部通信数据转化为第一数据。

18、优选地,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包括:第一封装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

19、所述第一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一封装模块连接;

20、所述第一封装模块与多个所述接口适配器连接;

21、所述第一发送模块与所述接口模块连接;

22、所述第一封装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数据封装元数据头,以获取第二数据;

23、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发送至所述系统内核。

24、优选地,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和判断模块;

25、所述第一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子系统内;

26、所述第二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子系统内;

27、所述判断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28、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的识别码是否匹配;

29、所述第一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发送模块连接;

30、所述第一接口,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至所述系统内核。

31、优选地,所述系统内核包括:接口驱动模块、虚拟网口和内核协议栈;

32、所述接口驱动模块包括:第一解封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

33、所述第一解封模块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34、所述第二发送模块与多个所述虚拟网口连接;

35、所述虚拟网口与所述通信接口一一对应;

36、多个虚拟网口均与所述内核协议栈连接;

37、所述内核协议栈与所述上层用户模块连接;

38、所述第一解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解封,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元数据头;

39、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元数据头,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所述虚拟网口;

40、所述虚拟网口,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内核协议栈;

41、所述内核协议栈,用于通过网络协议解析实现与所述上层用户模块的数据交互。

42、优选地,所述系统内核还包括:限速器;

43、所述限速器位于所述虚拟网口和所述接口驱动模块之间;

44、所述限速器分别与所述虚拟网口和所述接口驱动模块连接;

45、所述接口驱动模块,还用于配置所述限速器;

46、所述限速器,用于根据预设配置对所述虚拟网口中的数据传输限速。

47、优选地,

48、所述上层用户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内核协议栈、所述虚拟网口和所述限速器,向所述接口驱动模块发送第三数据;

49、所述接口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封装模块和第三发送模块;

50、所述第二封装模块和所述第三发送模块连接;

51、所述第二封装模块通过所述限速器与多个所述虚拟接口连接;

52、所述第三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53、所述第二封装模块,还用于为所述第三数据封装元数据头,以获取第四数据;

54、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向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第四数据。

55、优选地,所述数据收发模块还包括:第二解封模块和第四发送模块;

56、所述第二解封模块与所述第四发送模块连接;

57、所述第二解封模块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

58、所述第四发送模块与多个所述接口适配器连接;

59、所述第二解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数据解封,以获取所述第三数据和所述元数据头;

60、所述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元数据头,将所述第三数据通过所述接口适配器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通信接口。

61、一种网络接口资源池化方法,基于上述任一所述的网络接口资源池化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62、上层用户模块配置预设规则;

63、通信模块获取外部通信数据后转化为第一数据;

64、数据收发模块根据所述预设规则封装所述第一数据,并通过接口模块发送已封装的第一数据至系统内核;

65、系统内核根据所述预设规则,解封所述已封装的第一数据,并发送所述第一数据至上层用户模块;

66、和/或

67、所述上层用户模块向所述系统内核发送第三数据;

68、所述系统内核根据所述预设规则封装所述第三数据,并通过接口模块发送已封装的第三数据至所述数据收发模块;

69、所述数据收发模块根据所述预设规则,解封所述已封装的第三数据,并发送所述第三数据至通信模块。

70、本发明所提供的网络接口资源池化系统,设置有第一子系统、第二子系统和接口模块;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通过接口模块实现数据交互;进一步的,第一子系统内设置有通信模块和数据收发模块;第二子系统内设置有系统内核和上层用户模块;其中,通信模块和数据收发模块连接;系统内核和上层用户模块连接;数据收发模块和系统内核均与接口模块连接;通信模块具体设置有通信接口和接口适配器,通信接口和接口适配器均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接口适配器与接口收发模块连接。

71、工作过程中,用户通过上层用户模块配置用于实现封装解封的预设规则。配置完成后,多个通信接口通过外部设备获取多条由外部通信设备发送来的数据报文后,将数据报文发送至对应的接口适配器;接口适配器将多条数据报文转化为统一格式的第一数据,并将第一数据发送至数据收发模块;数据收发模块根据预设规则封装第一数据后,通过接口模块将已封装的第一数据发送至系统内核;系统内核根据预设规则,对已封装的第一数据解封,并将第一数据发送至上层用户模块,用户通过上层用户模块进行人机交互对第一数据查阅。

72、本发明通过多个通信接口和与之对应的接口适配器,实现对多种不同的数据报文统一格式为第一数据后,将第一数据根据预设规则进行封装解封,最终使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即可查阅第一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本发明,用户可以直接配置第一子系统和第二子系统中的网络接口;同时通过设置接口适配器使不同数据报文同一格式,从而有效解决可能引发的数据丢失问题。

7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口资源池化方法,由于该方法与上述系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属于相同的技术构思,理应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