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02509发布日期:2023-08-10 10:0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机器视觉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即图像摄取装置,分cmos和ccd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2、机器视觉系统的图像摄取过程中需要通过光源提供辅助照明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与对比度,但是光源控制器与摄影机的信号接收会存在一定的延迟,且光源控制器与摄影机的信号接收延迟特征不尽相同,现有的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无法针对光源控制器与摄影机的延迟特征分析结果对延时控制方式进行适应性调节,导致视觉检测精度、效率较低。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无法针对光源控制器与摄影机的延迟特征分析结果对延时控制方式进行适应性调节的问题;

2、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可以针对光源控制器与摄影机的延迟特征分析结果对延时控制方式进行适应性调节的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及系统。

3、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系统,包括延时分析模块、延时控制模块以及影像监测模块,所述延时分析模块、延时控制模块以及影像监测模块依次进行通信连接;

5、所述延时分析模块用于对光源控制器的延时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对光源控制器进行延时实验测定得到控制延时值;对摄像机进行延时实验测定得到摄影延时值;通过控制延时值与摄影延时值的比较结果生成权重异步控制信号、同步控制信号或梯度异步控制信号并发送至延时控制模块;

6、所述延时控制模块用于对光源控制器进行触发延时控制;

7、所述影像监测模块用于对摄影机的影像拍摄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生成监测周期,将监测周期内摄影机完成拍摄的影像标记为监测对象,获取监测对象的对比度数值并标记为对比数据,对监测周期内所有监测对象的对比数据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监测周期的对比系数,由监测周期内所有监测对象的对比数据构成对比集合,对对比集合进行方差计算得到监测周期的稳定系数,将监测周期的对比系数、稳定系数分别与预设的对比阈值、稳定阈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监测周期内摄影机的拍摄效果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在下一监测周期的开始时刻对切换值的数值进行清零。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延时值的获取过程包括:将光源控制器接收到触发信号的时刻标记为接收时刻,将光源亮起的时刻标记为响应时刻,将响应时刻与接收时刻的差值标记为控制延时值。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控制延时值与摄影延时值进行比较的具体过程包括:若控制延时值大于摄影延时值,则生成权重异步控制信号并将权重异步控制信号发送至延时控制模块;若控制延时值小于等于摄影延时值,则将摄影延时值与控制延时值的差值标记为分析差值,将分析差值与预设的分析阈值进行比较:若分析差值小于分析阈值,则生成同步控制信号并将同步控制信号发送至延时控制模块;若分析差值大于等于分析阈值,则生成梯度异步控制信号并将梯度异步控制信号发送至延时控制模块。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延时控制模块接收到权重异步控制信号时采用权重控制模式进行触发延时控制:将控制延时值与摄影延时值的差值标记为控摄差值ks,通过qy=t1*ks得到权重延时值qy,其中t1为比例系数,且1.05≤t1≤1.15,在向光源控制器发送触发信号之后,间隔qyu秒再向摄影机发送触发信号。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延时控制模块接收到同步控制信号后采用同步控制模式进行触发延时控制:同时向光源控制器以及摄影机发送同步触发信号。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延时控制模块接收到梯度异步控制信号后采用梯度控制模式进行触发延时控制:生成分析梯度,分析梯度的最大边界值与最小边界值的差值均为l1u秒,分析梯度最小边界值的最小值为分析阈值,将与分析差值相匹配的分析梯度的最小边界值标记为梯度延时值td,在向摄影机发送触发信号之后,间隔tdu秒再向光源控制器发送触发信号。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将监测周期的对比系数、稳定系数分别与预设的对比阈值、稳定阈值进行比较的具体过程包括:若对比系数大于等于对比阈值且稳定系数小于稳定阈值,则判定监测周期内摄影机的影像拍摄效果满足要求,生成效果合格信号并将效果合格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稳定系数大于等于稳定阈值,则判定监测周期内摄影机的影像拍摄效果不满足要求且异常原因为环境波动,生成环境控制信号并将环境控制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对比系数小于对比阈值且稳定系数小于稳定阈值,则判定监测周期内摄影机的影像拍摄效果不满足要求并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对监测周期内的延时控制模式进行监控,在延时控制模式切换时监测周期的切换值数值加一,在监测周期的结束时刻将切换值与预设的切换阈值进行比较:若切换值小于切换阈值,则将异常原因标记为软件异常,生成软件优化信号并将软件优化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若切换值大于等于切换阈值,则将异常原因标记为硬件异常,生成硬件优化信号并将硬件优化信号发送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

14、光源控制器触发延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一:对光源控制器的延时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对光源控制器进行延时实验测定得到控制延时值,对摄像机进行延时实验测定得到摄影延时值;将控制延时值与摄影延时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生成权重异步控制信号、同步控制信号或梯度异步控制信号发送至延时控制模块;

16、步骤二:延时控制模块接收到权重异步控制信号时采用权重控制模式进行触发延时控制,延时控制模块接收到同步控制信号后采用同步控制模式进行触发延时控制,延时控制模块接收到梯度异步控制信号后采用梯度控制模式进行触发延时控制;

17、步骤三:对摄影机的影像拍摄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生成监测周期,将监测周期内摄影机完成拍摄的影像标记为监测对象,获取监测周期的对比系数与稳定系数,通过对比系数与稳定系数对监测周期内摄影机的影像拍摄效果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18、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19、1、通过延时分析模块可以对光源控制器的延时状态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光源控制器以及摄影机进行延时实验测定得到控制延时值与摄影延时值,从而根据控制延时值与摄影延时值的数值生成对应的延时控制信号,针对不同特征的触发延时进行不同模式的延时控制;

20、2、通过延时控制模块可以对光源控制器进行触发延时控制,采用权重控制模式、同步控制模式以及梯度控制模式配合进行光源控制器的延时控制,根据不同延时特征的光源控制器与摄影机采用不同的演示方式进行控制,在保证机器视觉检测效果的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21、3、通过影像监测模块可以对摄影机的影像拍摄效果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监测周期内摄影机完成拍摄的影像进行参数分析得到对比系数与稳定系数,从而通过对比系数与稳定系数的数值对监测周期内摄影机的影像拍摄效果进行判定,并在影像拍摄效果不合格时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异常处理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