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发声单体、振动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9588发布日期:2023-09-09 02:4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振动发声单体、振动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发声单体、振动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智能终端设备尤其是手机类产品,通常需要兼具音频体验和振动触觉反馈体验功能。其中,音频体验来自于发声单元,振动触觉反馈体验来自于振动单元。

2、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发声单元和振动单元集成为一体的振动发声模组中。其中,发声单元与振动单元分体设置分别形成为独立的控制单元,发声单元与振动单元堆叠设置于振动发声模组的壳体内。上述结构虽然可以实现发声单元与振动单元的集成,但是,上述振动发声模组占用的装配空间太大,从而影响终端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

3、而且,上述振动发声模组的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模组壳体和振子组件连接,当振动发声模组的型号发生变化时,振动单元需要根据振动发声模组的变化调整弹性连接件的结构设计,无法实现振动发声单元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振动发声单体,所述振动发声单体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可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的优点。

2、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振动发声单体的振动发声模组。

3、本发明又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振动发声模组的电子设备。

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单体,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架和固定于所述支架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具有多个磁间隙,多个所述磁间隙同轴设置且由内向外依次间隔分布;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分别设于所述固定组件的相对两侧并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的相对两端,其中,所述第一振动系统沿第一方向振动,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和多个音圈,多个所述音圈的一端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多个所述音圈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磁间隙一一对应并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磁间隙内;所述第二振动系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振动,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弹性连接件和振子组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振子组件包括配重块和设于所述配重块的驱动线圈,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驱动线圈对应设置以驱动所述振子组件振动。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单体,磁路系统中设有与第一振动系统中的音圈对应的磁间隙,且磁路系统还与第二振动系统的驱动线圈对应设置,由此可以提升磁路系统的磁场利用率,节省一套磁路系统,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节省一套磁路系统占用的装配空间,从而可以满足振动发声单体的小型化和轻薄化设计。而且,第二振动系统中的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振子组件和固定组件相连,由此,振动发声单体可以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可以实现振动发声单体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大大提升了振动发声单体的适用性。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支架具有延伸至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磁路系统连接。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导磁轭的中心磁部和边磁部,所述边磁部设于所述中心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中心磁部间隔设置限定出磁间隙。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磁部包括边磁铁和设于所述边磁铁远离所述第二振动系统一侧的边导磁板,所述边导磁板具有延伸至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二端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磁路系统的侧边固定连接。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导磁轭连接。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磁轭包括本体部和设于所述本体部两端的支撑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磁部包括第一子中心磁部和第二子中心磁部,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设于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间隔设置形成第一子磁间隙,所述边磁部设于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间隔设置形成第二子磁间隙,多个所述音圈包括第一子音圈和第二子音圈,所述第一子音圈插设于所述第一子磁间隙,所述第二子音圈插设于所述第二子磁间隙。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包括第一中心磁铁,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所述边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外周的边磁铁,所述第一中心磁铁、所述第二中心磁铁和所述边磁铁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充磁,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中心磁铁与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之间的充磁方向相反。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磁铁的所述第二方向两端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一中心磁铁的第三方向两端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为第二磁铁,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磁铁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磁铁的体积。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磁轭包括本体部和设于所述本体部的镂空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镂空孔与所述驱动线圈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边磁部和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均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包括第一中心磁铁和第一中心导磁板,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包括支撑部和设于所述支撑部外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镂空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磁铁设于所述支撑部。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与所述延伸部间隔设置限定出部分所述第一子磁间隙。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镂空孔相对。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铁远离所述本体部一侧的第二中心导磁板,所述第二中心导磁板形成为环状结构并套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外侧。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和位于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内侧。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和位于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均延伸至所述镂空孔中。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线圈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边,沿第一方向,两个所述连接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子中心磁部和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相对设置;和/或,两个所述连接边分别与所述第二子中心磁部和所述边磁部相对设置。

22、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模组,包括壳体和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振动发声单体,所述振动发声单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

23、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模组,通过设置上述振动发声单体,振动发声单体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共用一套磁路系统,结构比较紧凑,由此可以增大振动发声模组的声腔体积;而且,上述振动发声单体的弹性连接件分别与固定组件和振子组件连接,由此可以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从而可以提升振动发声模组的装配效率。

24、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振动发声模组。

25、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上述振动发声模组,振动发声模组的结构设计紧凑,占用的装配空间小,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发声效果和振动效果,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要求,而且还可以使电子设备兼具良好的音质和振动反馈效果,提升电子设备的产品市场竞争力。

26、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