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64526发布日期:2023-09-16 03:1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通信系统中,两个设备开始正常通信前,需首先完成链路的初始化,主要需实现时钟同步、扰码同步、能力协商、收发参数训练交互等,以建立设备之间可靠的通信链路。

2、具体地,假设通信系统中包括的两个设备,分别被称为主节点和从节点,在初始化阶段,首先由主节点的本地扰码器生成扰码并向从节点发送,从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扰码实现与主节点的时钟同步、扰码同步后,通过本地扰码器生成扰码,向主节点发送;同样的主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扰码实现与从节点的时钟同步、扰码同步。

3、在主节点或从节点根据扰码进行同步的过程中,由于扰码中存在某些比特(bit)的取反信息,可能导致接收节点接收到的扰码后,扰码同步时间延长,甚至无法实现同步。如何提升节点同步效率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及装置,以提升节点同步效率。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第一信息帧,第一信息帧中包括第一同步信息;主节点从从节点接收第二信息帧,第二信息帧中包括第二同步信息;主节点根据第二同步信息实现与从节点的同步;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第三信息帧,第三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一训练信息帧;主节点从从节点接收第四信息帧,第四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二训练信息帧;主节点根据第四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主节点与从节点进行首次同步的同步信息与训练信息帧分开发送,可以使得同步信息接收节点能够根据单独的同步信息快速实现与同步信息发送节点的同步过程,降低训练信息帧对节点同步的影响,提升同步效率。

4、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第三信息帧还用于指示第三同步信息,其中第三信息帧和第三同步信息的长度相同且等于y1比特,第一训练信息帧长度为z1比特,第三信息帧的前x1比特根据第三同步信息前x1比特确定,第三信息帧的后z1比特根据第一训练信息帧和第三同步信息的后z1比特获得,其中,x1,y1,z1为正整数且x1+z1=y1。

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信息帧由同步信息和指示训练信息帧的比特位组成,而不包括额外添加的隔断信息或分块信息比特位,这样在实现同步时,寄存器能够直接根据同步信息完成同步,而不存在因为无法识别额外添加的比特位导致无法识别,进而造成无法实现同步的问题,提升了节点同步的效率和可靠性。

6、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第一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第二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或第一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第二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

7、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反向训练信息帧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反向训练信息帧计数,用于指示反向训练信息帧剩余待发送个数;反向训练信息帧类型,用于标识反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用于配置第二端的预加重等级,第二端为发送正向训练信息帧的节点;摆幅档位,用于配置第二端的发射摆幅;媒体封装协议mep版本号,用于指示第一端支持的mep版本号,第一端为发送反向训练信息帧的节点;最大重传次数,用于配置第二端的信息传输的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用于指示第一端是否开始mac透传模式;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块活跃时间,用于标识发送反向训练信息帧的第一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应传输的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用于配置第二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控制信息传输带宽占比;训练验证功能指示,用于指示第一端能够由训练状态跳转为训练验证状态,训练状态为主节点和从节点进行链路训练的状态,训练验证状态为主节点和从节点对链路训练的结果进行验证的状态;crc码块大小,用于标识第一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应传输的crc码块的大小;结束符,用于标识反向训练信息帧的结束。

8、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正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正向训练信息帧计数,用于标识正向训练信息帧剩余待发送个数;正向训练信息帧编号,用于标识正向训练信息帧的编号;正向训练信息帧类型,用于标识正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使能指示,用于标识第二端采用的预加重档位;摆幅档位,用于配置第一端的发射摆幅;mep版本号,用于指示第二端支持的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用于配置第一端信息传输的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用于指示第二端是否开始mac透传模式;crc码块活跃时间,用于标识第二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应传输的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用于配置第一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控制信息带宽占比;训练验证功能指示,用于指示第二端是否由训练状态跳转为训练验证状态;crc码块大小,用于标识第二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应传输的crc码块的大小;结束符,用于标识正向训练信息帧的结束。

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训练信息帧中的信息,使得节点之间发送训练信息帧进行链路训练时,能够进行更多的能力协商、状态控制和参数交互,进而使得链路训练过程所达成的训练结果能够满足更丰富的场景需求,提升链路训练结果的可靠性。

10、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指示第一剩余训练信息帧计数的第五信息帧;主节点从从节点接收指示第二剩余训练信息帧计数的第六信息帧。

11、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方法还包括:当倒数信息帧计数为第一预设值时,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第七信息帧,第七信息帧包括第一结束标识,用于标定主节点跳转到训练验证状态的边界;主节点接收携带第二结束标识的第八信息帧。

1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方法包括:从节点从主节点接收第一信息帧,第一信息帧中包括第一同步信息;从节点根据第一同步信息实现与主节点的同步;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第二信息帧,第二信息帧中包括第二同步信息;从节点从主节点接收第三信息帧,第三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一训练信息帧;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第四信息帧,第四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二训练信息帧;从节点根据第三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13、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第四信息帧还用于指示第四同步信息,其中第四信息帧和第四同步信息的长度相同且等于y2比特,第二训练信息帧长度为z2比特,第四信息帧的前x2比特根据第四同步信息前x2比特确定,第四信息帧的后z2比特根据第四同步信息后z2比特和第二训练信息帧获得,其中,x2,y2,z2为正整数且x2+z2=y2。

14、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第一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第二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或第一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第二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

15、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反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反向训练信息帧计数,用于指示反向训练信息帧剩余待发送个数;反向训练信息帧类型,用于标识反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用于配置第二端的预加重等级,第二端为发送正向训练信息帧的节点;摆幅档位,用于配置第二端的发射摆幅;媒体封装协议mep版本号,用于指示第一端支持的mep版本号,第一端为发送反向训练信息帧的节点;最大重传次数,用于配置第二端的信息传输的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用于指示第一端是否开始mac透传模式;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块活跃时间,用于标识发送反向训练信息帧的第一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应传输的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用于配置第二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控制信息传输带宽占比;训练验证功能指示,用于指示第一端能够由训练状态跳转为训练验证状态,训练状态为主节点和从节点进行链路训练的状态,训练验证状态为主节点和从节点对链路训练的结果进行验证的状态;crc码码块大小,用于标识第一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应传输的crc码块的大小;结束符,用于标识反向训练信息帧的结束。

16、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正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正向训练信息帧计数,用于标识正向训练信息帧剩余待发送个数;正向训练信息帧编号,用于标识正向训练信息帧的编号;正向训练信息帧类型,用于标识正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使能指示,用于标识第二端采用的预加重档位;摆幅档位,用于配置第一端的发射摆幅;mep版本号,用于指示第二端支持的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用于配置第一端信息传输的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用于指示第二端是否开始mac透传模式;crc码块活跃时间,用于标识第二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应传输的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用于配置第一端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控制信息带宽占比;训练验证功能指示,用于指示第二端是否由训练状态跳转为训练验证状态;crc码块大小,用于标识第二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应传输的crc码块的大小;结束符,用于标识正向训练信息帧的结束。

17、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从节点从主节点接收指示第一剩余训练信息帧计数的第五信息帧;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指示第二剩余训练信息帧计数的第六信息帧。

18、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从节点从主节点接收指示第一结束标识的第七信息帧;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指示第二结束标识的第八信息帧。

19、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从节点还用于生成第四信息帧,具体包括:从节点根据第三信息帧长度确定第四信息帧长度,在第一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第二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的情况下,第三信息帧长度为第四信息帧长度的整倍数,在第一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第二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的情况下,第四信息帧长度为第三信息帧长度的整数倍,长度为时间长度或比特长度;根据第四信息帧长度生成第四信息帧。

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反向训练信息帧和正向训练信息帧传输波特率不同的特征,设置正向信息帧和反向信息帧为相同的比特长度,然后按照两者之间的发送波特率倍数关系设置发送的正向信息帧和反向信息帧总个数,或者设置正向信息帧的传输时长为反向信息帧的整倍数,这样可以保证完成正向信息帧和反向信息帧传输后,两者的传输时间差在预设范围内,避免传输时间差过大对后续信息传输过程造成影响。

21、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第九信息帧,第九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五同步信息和第五训练信息帧,第五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或反向训练信息帧;反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反向训练信息帧计数,反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摆幅档位,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信息,训练验证功能指示,crc码块大小,结束符;正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正向训练信息帧计数,正向训练信息帧编号,正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使能指示,摆幅档位,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训练验证功能指示,crc码块大小,结束符;主节点从从节点接收第十信息帧,第十信息帧用于指示第六同步信息和第六训练信息帧,第六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或正向训练信息帧;主节点根据第六同步信息实现与从节点的同步;主节点根据第十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22、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节点从主节点接收第九信息帧,第九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五同步信息和第五训练信息帧,第五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或反向训练信息帧;反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反向训练信息帧计数,反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摆幅档位,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信息,训练验证功能指示,crc码块大小,结束符;正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正向训练信息帧计数,正向训练信息帧编号,正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使能指示,摆幅档位,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crc块码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训练验证功能指示,crc码块大小,结束符;从节点根据第五同步信息实现与主节点的同步;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第十信息帧,第十信息帧用于指示第六同步信息和第六训练信息帧,第六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或正向训练信息;从节点根据第九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23、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主节点向从节点发送第十一信息帧,第十一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七同步信息和第七训练信息帧,其中第七同步信息和第十一信息帧长度相同且等于y3比特,第七训练信息帧长度为z3比特,第十一信息帧的前x3比特根据第七同步信息的前x3比特确定,第十一信息帧的后z3比特根据第七训练信息帧和第七同步信息的后z3比特获得,其中,x3,y3,z3为正整数且x3+z3=y3;主节点从从节点接收第十二信息帧,根据第十二信息帧的前x4比特实现与从节点的同步,第十二信息帧的前x4比特与第八同步信息的前x4比特相同;主节点获取第八同步信息的后z4比特,并根据第八同步信息的后z4比特和第十二信息帧的后z4比特获取第八训练信息帧,其中,第十二信息帧和第八同步信息长度相同且为y4比特,x4,y4,z4为正整数且x4+z4=y4;主节点根据第八同步信息和第八训练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24、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节点从主节点接收第十一信息帧,根据第十一信息帧的前x3比特实现与从节点的同步,第十一信息帧的前x3比特与第七同步信息的前x3比特相同;从节点获取第七同步信息的后z3比特,并根据第七同步信息的后z3比特和第十一信息帧的后z3比特获取第七训练信息帧,其中,第十一信息帧和第七同步信息长度相同且为y3比特,x3,y3,z3为正整数且x3+z3=y3;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第十二信息帧,第十二信息帧用于指示第八同步信息和第八训练信息帧,其中第八同步信息和第十二信息帧长度相同且等于y4比特,第八训练信息帧长度为z4比特,第十二信息帧的前x4比特根据第八同步信息的前x4比特确定,第十二信息帧的后z4比特根据第八训练信息帧和第八同步信息的后z4比特获得,其中,x4,y4,z4为正整数且x4+z4=y4;从节点根据第七同步信息和第七训练信息帧对从节点和主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25、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节点发送第一信息帧,第一信息帧中包括第一同步信息;接收模块,用于从从节点接收第二信息帧,第二信息帧中包括第二同步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同步信息实现与从节点的同步;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节点发送第三信息帧,第三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一训练信息帧;接收模块,用于从从节点接收第四信息帧,第四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二训练信息帧;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四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26、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向从节点发送指示第一剩余训练信息帧计数的第五信息帧;接收模块还用于从从节点接收指示第二剩余训练信息帧计数的第六信息帧。

27、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当倒数信息帧计数为第一预设值时,发送模块还用于向从节点发送第七信息帧,第七信息帧包括第一结束标识,用于标定主节点跳转到训练验证状态的边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携带第二结束标识的第八信息帧。

28、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从主节点接收第一信息帧,第一信息帧中包括第一同步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同步信息实现与主节点的同步;发送模块,用于向主节点发送第二信息帧,第二信息帧中包括第二同步信息;接收模块,还用于从主节点接收第三信息帧,第三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一训练信息帧;发送模块,还用于向主节点发送第四信息帧,第四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二训练信息帧;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三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29、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指示第一剩余训练信息帧计数的第五信息帧;发送模块还用于向主节点发送指示第二剩余训练信息帧计数的第六信息帧。

30、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接收模块还用于从主节点接收指示第一结束标识的第七信息帧;发送模块还用于向主节点发送指示第二结束标识的第八信息帧。

31、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第四信息帧,具体包括:处理模块根据第三信息帧长度确定第四信息帧长度,在第一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第二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的情况下,第三信息帧长度为第四信息帧长度的整倍数,在第一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第二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的情况下,第四信息帧长度为第三信息帧长度的整数倍,长度为时间长度或比特长度;处理模块根据第四信息帧长度生成第四信息帧。

32、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节点发送第九信息帧,第九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五同步信息和第五训练信息帧,第五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或反向训练信息帧;反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反向训练信息帧计数,反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摆幅档位,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信息,训练验证功能指示,crc码块大小,结束符;正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正向训练信息帧计数,正向训练信息帧编号,正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使能指示,摆幅档位,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训练验证功能指示,crc码块大小,结束符;接收模块,用于从从节点接收第十信息帧,第十信息帧用于指示第六同步信息和第六训练信息帧,第六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帧或正向训练信息帧;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六同步信息实现与从节点的同步;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十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33、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从主节点接收第九信息帧,第九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五同步信息和第五训练信息帧,第五训练信息帧为正向训练信息帧或反向训练信息帧;反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反向训练信息帧计数,反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摆幅档位,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信息,训练验证功能指示,crc码块大小,结束符;正向训练信息帧中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剩余正向训练信息帧计数,正向训练信息帧编号,正向训练信息帧类型,预加重档位使能指示,摆幅档位,mep版本号,最大重传次数,透传模式指示,crc码块活跃时间,控制信息传输预留带宽,训练验证功能指示,crc码块大小,结束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五同步信息实现与主节点的同步;发送模块,用于向主节点发送第十信息帧,第十信息帧用于指示第六同步信息和第六训练信息帧,第六训练信息帧为反向训练信息或正向训练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九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34、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从节点发送第十一信息帧,第十一信息帧用于指示第七同步信息和第七训练信息帧,其中第七同步信息和第十一信息帧长度相同且等于y3比特,第七训练信息帧长度为z3比特,第十一信息帧的前x3比特根据第七同步信息的前x3比特确定,第十一信息帧的后z3比特根据第七训练信息帧和第七同步信息的后z3比特获得,其中,x3,y3,z3为正整数且x3+z3=y3;接收模块,用于从从节点接收第十二信息帧,根据第十二信息帧的前x4比特实现与从节点的同步,第十二信息帧的前x4比特与第八同步信息的前x4比特相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八同步信息的后z4比特,并根据第八同步信息的后z4比特和第十二信息帧的后z4比特获取第八训练信息帧,其中,第十二信息帧和第八同步信息长度相同且为y4比特,x4,y4,z4为正整数且x4+z4=y4;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八同步信息和第八训练信息帧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35、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链路初始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从主节点接收第十一信息帧,根据第十一信息帧的前x3比特实现与从节点的同步,第十一信息帧的前x3比特与第七同步信息的前x3比特相同;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七同步信息的后z3比特,并根据第七同步信息的后z3比特和第十一信息帧的后z3比特获取第七训练信息帧,其中,第十一信息帧和第七同步信息长度相同且为y3比特,x3,y3,z3为正整数且x3+z3=y3;发送模块,用于向主节点发送第十二信息帧,第十二信息帧用于指示第八同步信息和第八训练信息帧,其中第八同步信息和第十二信息帧长度相同且等于y4比特,第八训练信息帧长度为z4比特,第十二信息帧的前x4比特根据第八同步信息的前x4比特确定,第十二信息帧的后z4比特根据第八训练信息帧和第八同步信息的后z4比特获得,其中,x4,y4,z4为正整数且x4+z4=y4;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七同步信息和第七训练信息帧对从节点和主节点之间的链路进行训练。

36、第十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数据或信号的收发。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指令或数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描述的方法。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调用的程序、指令或数据。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或数据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描述的方法。

37、第十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该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数据或信号的收发。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终端。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指令或数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描述的方法。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调用的程序、指令或数据。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或数据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描述的方法。

38、第十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三方面中的方法,或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五方面中的方法。

39、第十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四方面中的方法,或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如第六方面中的方法。

40、第十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三方面的方法,或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五方面的方法。

41、第十八方面,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四方面的方法,或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六方面的方法。

42、第十九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方法,或用于实现上述第五方面中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43、第二十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方法,或用于实现上述第六方面中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44、第二十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方法。

45、第二十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七方面的装置和第八方面的装置,或者包括第九方面的装置和第十方面的装置,或者包括第十一方面的装置和第十二方面的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