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透气隔离件、发声装置、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8280发布日期:2023-09-09 13:1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金属透气隔离件、发声装置、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特别涉及一种金属透气隔离件和应用该金属透气隔离件的发声装置、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音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视频音频的播放,更对电子设备播放声音的音质和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电子设备中的发声器件受到电子设备外观结构的影响,其体积也越来越小。而发声器件作为电子设备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功能性部件,是电子设备轻薄化设计的重要一环,因此对发声器件的轻薄化设计极为重要。

2、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在进行体积小型化、轻薄化设计时,产品的声孔面积越来越小,导致声阻越来越大,致使电子设备的发声灵敏度和听感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透气隔离件、发声装置、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旨在提供一种有效增大泄漏量,减小声阻的金属透气隔离件,该金属透气隔离件应用于发声装置中,不仅提高了发声装置的灵敏度和听感,还提升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透气隔离件,应用于发声装置,所述金属透气隔离件包括:

3、底部,所述底部具有圆角位置;

4、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设于所述底部的边缘,并与所述底部围合形成容腔,所述第一侧部对应所述圆角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侧部还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第一通孔;及

5、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层叠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部遮盖所述缺口且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透气孔。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部包括平直段和弧形段,所述弧形段连接于所述平直段,所述弧形段对应所述缺口设置并设有所述透气孔,所述平直段设有第二通孔,部分所述第一通孔与部分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并配合形成连通所述容腔的泄气微孔。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具有多个所述圆角位置,多个所述圆角位置间隔设置;

8、所述第一侧部对应每一所述圆角位置开设有所述缺口;

9、所述第二侧部包括多个所述平直段和多个所述弧形段,每一所述弧形段对应一所述缺口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段通过所述平直段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部还包括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连接所述平直段和所述第一侧部。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段位于所述平直段和所述第一侧部远离所述底部的一侧;

12、且/或,所述弯折段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弯折段间隔设置;

13、且/或,所述平直段在所述弯折段的至少一侧凹设有第一凹槽;

14、且/或,所述第一侧部在所述弯折段的至少一侧凹设有第二凹槽。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所述弯折段及所述平直段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第二侧部由所述第一侧部远离所述底部的一侧在所述弯折段弯折形成,以使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呈层叠设置;

16、且/或,所述平直段与所述弧形段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平直段与所述弧形段焊接或黏结连接。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呈条形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呈条形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间隔设置;

19、每一所述第一通孔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且/或,每一所述第二通孔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20、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大于所述第一侧部的厚度;

21、且/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大于所述第二侧部的厚度;

22、且/或,所述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呈垂直设置。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的形状呈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异形;

24、且/或,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吸音颗粒的外径;

25、且/或,所述泄气微孔的孔径小于吸音颗粒的外径。

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可拆卸连接;

27、或,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焊接或黏结连接。

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还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开口;

29、所述第二侧部邻近所述开口还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二侧部通过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侧部邻近所述开口的位置卡接连接。

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由所述第二侧部邻近所述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开口内弯折形成卡勾;

31、或,所述卡接部为卡扣结构。

3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一侧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所述第一侧部由所述底部的周缘弯折形成;

33、且/或,所述第二侧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部面向所述容腔的一侧;或,所述第二侧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部背向所述容腔的一侧。

3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

35、外壳;

36、上述所述的金属透气隔离件,所述金属透气隔离件连接于所述外壳;

37、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连接于所述外壳;

38、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连接于所述外壳背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并与所述磁路系统相对,所述振动系统、所述外壳、所述金属透气隔离件及所述磁路系统围合形成声腔,所述声腔与所述金属透气隔离件的透气孔和第一通孔连通。

39、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包括:

40、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为上述所述的发声装置;和

41、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出声口,所述发声装置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发声装置与所述模组外壳配合以将所述内腔间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出声口连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发声装置的声腔连通,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所述吸音颗粒的外径大于所述发声装置的透气孔的孔径。

4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上述所述的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设于所述设备壳体;

43、或,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上述所述的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设于所述设备壳体。

4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金属透气隔离件通过在底部的边缘设置第一侧部,并在第一侧部上设置第一通孔,如此将金属透气隔离件应用于发声装置时,可利用第一通孔实现泄气;同时,通过在第一侧部对应底部的圆角位置处设置缺口,如此在金属透气隔离件加工过程中避免第一侧部拉伸变形,且方便加工,并设置第二侧部与第一侧部层叠设置,如此可有效加强金属透气隔离件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并利用至少部分第二侧部遮盖缺口且设有连通容腔的透气孔,如此在金属透气隔离件应用于发声装置中时,利用第二侧部遮挡或避免吸引颗粒经由缺口进入发声装置,并利用透气孔既可以对发声装置实现泄气,又可以有效增大金属透气隔离件的泄漏量,减小声阻。可以理解的,金属透气隔离件通过设置第二侧部,并在第二侧部对应圆角位置处设置透气孔,如此在第一侧部的第一通孔的基础上增大圆角位置处设置的透气孔,有效平衡发声装置的声腔内的声压,且增大了声腔内声压的泄漏量,有效减小声阻,如此可提升发声装置的灵敏度和听感,还提升了发声装置的产品性能和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