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10186发布日期:2024-01-16 12:0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大部分研究方向及技术方向聚焦于承载网与边缘计算、云计算的协同与优化方面,面向宽带接入网的端算力网络作为计算闲置率高、网络资源调配不均匀的典型应用场景,业界研究投入较少,缺乏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构建端算力网络的网络连接层时,通常基于现有的p2p(peer-to-peer,点对点)连接技术,但这类技术与底层网络结合较差,存在资源调配不合理的问题。2、由于在宽带接入网中,ipv4网络存在复杂的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nat)配置,ipv6网络存在状态防火墙的限制,因此通过nat穿透及防火墙穿透等技术实现节点的直接互通成为合理的解决方案。然而,实际上节点的网络环境十分复杂,上述技术并不能保障对等体间可以直接互访,因此仍需要中继服务器提供中继链路来实现对等体间的连接。目前的p2p网络中普遍使用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检索可以提供中继服务的节点,分布式哈希表在underlay网络之上抽象了一层overlay网络,但抽象网络并不具备节点间的真实拓扑关系,也难以感知中继服务器及对等体的网络位置,因此在选择中继服务器的过程中存在绕路和资源错配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在选择中继服务器的过程中存在绕路和资源错配的问题,通过在p2p网络中建立控制器,实现控制并优化中继连接,从而提升中继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在充分利用物理链路的带宽并减少流量绕路的同时,提升使用中继链路进行通信的对等体间的连接性能。2、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包括:3、接收对等体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所述中继服务请求携带中继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对等体的标识信息;4、基于所述对等体的标识信息,识别所述对等体的网络位置;5、基于所述网络位置和所述中继服务质量信息,确定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6、向所述对等体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等体基于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建立中继链路。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网络位置和所述中继服务质量信息,确定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包括:8、基于所述网络位置,确定所述对等体与各中继服务器的距离;9、基于所述距离和所述中继服务质量信息,对所述各中继服务器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10、基于所述评估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对等体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之前,还包括:12、接收第二目标中继服务器发送的注册请求;13、基于所述注册请求,向多个所述对等体发送第一连接请求,其中,多个所述对等体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请求与所述第二目标中继服务器连接;14、获取与所述第二目标中继服务器连接成功的所述对等体的第一数量;15、若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将所述第二目标中继服务器加入中继服务器列表。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二目标中继服务器连接成功的所述对等体的第一数量之后,还包括:17、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中继服务器注册失败。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对等体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之前,还包括:19、向多个所述对等体发送第二连接请求,其中,多个所述对等体基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与所述中继服务器列表中每个中继服务器连接;20、获取每个所述中继服务器的连接成功的所述对等体的第二数量;21、向所述第二数量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三目标中继服务器发送第一失效通知,并将所述第三目标中继服务器从所述继服务器列表中移除。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对等体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信息之后,还包括:23、接收所述对等体发送的所述中继链路的第二失效通知;24、基于所述第二失效通知,向所述对等体以及所述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发送所述中继链路的移除信息,并确定第四目标中继服务器;25、向所述对等体发送所述第四目标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等体基于所述第四目标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信息与所述第四目标中继服务器建立中继链路。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对等体的标识信息,识别所述对等体的网络位置,包括:27、获取点对点p2p网络的拓扑结构;28、基于所述对等体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拓扑结构,识别所述对等体的网络位置;29、或者,获取所述对等体的拓扑表;30、基于所述对等体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拓扑表,识别所述对等体的网络位置。3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装置,包括:32、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等体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所述中继服务请求携带中继服务质量信息和所述对等体的标识信息;33、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等体的标识信息,识别所述对等体的网络位置;34、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网络位置和所述中继服务质量信息,确定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35、中继连接模块,用于向所述对等体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对等体基于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建立中继链路。3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3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38、本申请提供的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接收对等体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中继服务请求携带中继服务质量信息和对等体的标识信息;基于对等体的标识信息,识别对等体的网络位置;基于网络位置和中继服务质量信息,确定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向对等体发送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信息,其中,对等体基于连接信息与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建立中继链路。本申请通过在p2p网络中建立控制器,实现控制并优化中继连接,从而提升中继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在充分利用物理链路的带宽并减少流量绕路的同时,提升使用中继链路进行通信的对等体间的连接性能。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网络位置和所述中继服务质量信息,确定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包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对等体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之前,还包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二目标中继服务器连接成功的所述对等体的第一数量之后,还包括: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对等体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之前,还包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对等体发送所述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信息之后,还包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等体的标识信息,识别所述对等体的网络位置,包括:8.一种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提供一种基于P2P网络的中继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对等体发送的中继服务请求,中继服务请求携带中继服务质量信息和对等体的标识信息;基于对等体的标识信息,识别对等体的网络位置;基于网络位置和中继服务质量信息,确定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向对等体发送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信息,其中,对等体基于连接信息与第一目标中继服务器建立中继链路。本申请通过在P2P网络中建立控制器,实现控制并优化中继连接,从而提升中继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在充分利用物理链路的带宽并减少流量绕路的同时,提升使用中继链路进行通信的对等体间的连接性能。技术研发人员:王紫程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