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方法、车内人员监测预警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27831发布日期:2024-01-26 16:4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定位方法、车内人员监测预警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能网联,具体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车内人员监测预警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


背景技术:

1、现有判断人是否在车内,一般采用单一的定位方式,存在的误差较大。

2、随着汽车的普及率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出游会选择驾驶汽车,但是往往有很多安全意识薄弱的家长在到达目的后,会因为临时停车或者儿童在后排睡觉将儿童忽略,将其一人留在车上。在炎热大夏天的时候,封闭的座舱内会迅速升温,且车内的儿童又不能自己打开车门时,此种场景会对儿童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在某些车辆上设有遗留儿童预警装置,但采用单一的定位方式来判断人是否在车内不够准确,会存在误触发报警提示或未触发报警提示。

3、如专利文献cn 107492230a公开的一种儿童安全手表及基于该手表的防止儿童被困车内的方法,该方法提出的儿童佩戴该手表进入车内后与车载信息系统建立连接,如果车载信息系统通过车内的传感装置判断儿童被困车内,则将信息发送至儿童安全手表,并由儿童安全手表向app客户端发送报警信息。但此方法是通过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来判断儿童在车内,并通过儿童手表的gps定位与温度特征来辅助为儿童提供关怀服务,故此方法对硬件配置有一定的要求。

4、在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用车需求也从仅考虑驾驶员到考虑全方位乘客,那么在车载场景,如何对儿童的车内行为的关怀是我们需要持续挖掘的事情。同时随着智能手表的普及,越来越多人选择佩戴智能手表,其中儿童手表占了整个手表份额的35%,儿童手表的功能也是相当丰富的,包含心率、通话、聊天等功能,但是如何将儿童手表的儿童安全监测与车辆结合起来,是行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5、又如专利文献cn115366604a公开的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监控儿童乘客的体征参数来判断其健康状况,能够在儿童乘客出现寒冷、闷热、晕车等不舒服的情况时,及时提醒家长调整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案以保障儿童乘客的出行健康。此方法结合的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穿戴设备获取的体征参数,考虑的仅仅是开车时的场景,并且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图像识别硬件的位置有较高的要求,且误差较大。

6、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定位方法、车内人员监测预警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能准确定位出智能设备是否在车内。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人员监测预警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能在判断出车内遗留有人时,进行预警提示。

3、第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车辆端获取智能设备以及自身的定位信息,并计算车辆端与智能设备的距离;当两者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则认为智能设备不在车内,否则进入精定位;

5、其中,所述精定位包括:

6、将两者的距离分别与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第k预设距离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距离>第二预设距离>,…,>第k预设距离;当两者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则认为智能设备在车内,否则认为在车外;当两者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则认为智能设备在车内,否则认为在车外;以此类推,当两者的距离小于第k预设距离时,则认为智能设备在车内,否则认为在车外;

7、计算在车内的占比,当在车内的占比大于等于预设占比时,则认为智能设备在车内,否则认为智能设备在车外。

8、可选地,所述车辆端通过uwb模块/蓝牙模块对所述智能设备定位并计算两者的距离;和/或通过wifi信号强度对智能设备进行定位并计算两者的距离;其中,uwb定位技术可以实现低功耗高精度的定位,通常精度可以在几厘米到几毫米之间;蓝牙模块也能够实现低功耗高精度的定位。

9、可选地,所述车辆端还通过声源定位模块判断携带智能设备的人是否在车内,通过声源来进一步判断车内是否有人,进一步提高了判断车内是否有人的准确性。

10、可选地,所述车辆端还通过图像识别模块判断携带智能设备的人是否在车内,再结合图像识别技术来判断车内是否有人,进一步提高了判断车内是否有人的准确性。

11、可选地,所述智能设备为智能穿戴设备,所述车辆端还从智能穿戴设备上获取生理信息参数,并结合生理信息参数来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再结合生理信息参数指标来判断人是否在车内,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车内是否有人的准确性。

12、可选地,所述k大于等于四,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区间[25cm,30cm]中的任意值,第二预设距离为区间[20cm,25cm)中的任意值,第三预设距离为区间[15cm,20cm)中的任意值,第四预设距离为区间[10cm,15cm)中的任意值。一般地,汽车实体钥匙与车身控制器的车内标定距离判断通常在20cm,此标定范围在行业内都是统一认证范围,误差范围距离可控,参考实体钥匙的标定取值,预设的智能设备判断距离也是最为合理的。

13、可选地,在执行车辆端获取智能设备以及自身的定位信息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14、将智能设备的账号与车辆端的账号进行绑定;本发明基于智能设备与车辆端相结合来进行定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红外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来判断车内是否有人,降低了对车内硬件配置的要求。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内人员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获取当前的整车状态;

17、当基于当前的整车状态判断出车辆进入锁车状态,且通过如本发明所述的定位方法判断出佩戴智能设备的人在车内时,则认为有人被遗留在车内,并进行预警。

18、可选地,在判断出有人被遗留在车内时,开始计时,并根据计时时间的长短进行分等级预警,具体为:

19、当计时时间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车辆端自动开窗通风,并通过车载语音向外预警有人被遗留车内;

20、当计时时间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间时,车辆端发出远程救援请求,并向与车辆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求救信息;

21、当计时时间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时间时,车辆端自动解锁,并通过车载语音向外发出预警信息;

22、其中,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

23、本发明采用分等级预警,能够更好地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4、可选地,当计时时间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根据车内温度判断是否开启车载空调,并在判断出需要开启车载空调时,自动开启空调;为困在车内的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

25、还包括:

26、当基于当前的整车状态判断出车辆进入行驶状态,且判断出佩戴智能设备的人在车内时;

27、车辆端获取智能设备的佩戴者的生理信息参数;

28、当根据获取的生理信息参数判断出佩戴者的身体出现异常时,进行预警提示。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时,若监测到车内人员的身体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提示。

29、可选地,所述生理信息参数包括心率、静息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心情指数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当其中一种生理信息参数出现异常时,进行预警提示。

30、可选地,还包括:

31、车辆端获取智能设备的佩戴者的心情指标;

32、当心情指标为难过或不安,且佩戴者为儿童时,则整车进入哄娃模式,包括打开氛围灯、打开车载游戏和打开音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3、当识别到心情为不错或愉悦时,则整车进入娱乐模式,包括打开车载游戏或打开音乐。本发明设置了哄娃模式和娱乐模式,更能体现出科技感。

34、可选地,还包括:

35、当基于当前的整车状态判断出车辆处于停车状态,通过图像识别识别出车内有人正在抽烟,且判断出智能设备与车辆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发出预警提示,并自动开窗和开启空气净化模式。

36、第三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定位系统,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控制器调用时,能执行如本发明所述的定位方法的步骤。

37、第四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内人员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控制器调用时,能执行如本发明所述的车内人员监测预警方法的步骤。

38、第五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发明所述的定位系统;

39、或采用如本发明所述的车内人员监测预警系统。

40、第六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介质,其内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调用时,能执行如本发明所述的定位方法的步骤;

41、或能执行如本发明所述的车内人员监测预警方法的步骤。

42、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43、(1)本发明通过结合车辆端/智能设备上的传感器与信号来实现智能设备与车辆的相对定位精度判断儿童与车辆的距离,能够准确定位出携带智能设备的人是在车内还是在车外;相对于采用红外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来实现车内人员的判断,降低了对车辆端硬件配置的要求。

44、(2)本发明不仅将多种定位方式结合起来,还考虑了结合距离来综合判断,极大地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45、(3)本发明在判断佩戴智能设备的人是否车内时,除了通过uwb/蓝牙定位,和/或声源定位,和/或wifi强度定位,和/或图像识别相结合来定位外,还考虑了从智能设备上获取生理信息参数指标来判断人是否在车内,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46、(4)本发明在确认出车内有遗留人员(主要是指儿童)时,还会进行分级预警,当遗留时间不太长上(比如:30分钟),车辆端自动开窗通风,避免车内缺氧,同时还会根据车内环境温度决定是否开启空调,并通过车载语音向外预警有人被遗留车内。当遗留时间稍微长一些(比如:60分钟),自动发出救援请求,同时还发短信给车辆相绑定的移动终端。当遗留时间更长些时,会自动解锁车门,同时为了确保人员下车安全,还自动向外发出预警信息。

47、(5)本发明在开车场景下,车辆端还会实时接收智能设备所监测的佩戴者的生理信息参数,并将监控的生理信息参数与预设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报警提示,特别是对于儿童,能够有效保障儿童乘客的出行安全。

48、(7)本发明在开车场景下,车辆端还会实时接收智能设备所监测的佩戴者的心情指标,并在判断出佩戴者(一般指儿童)的心情不好时,还会开启哄娃模式或者在判断出佩戴者的心情不错或愉悦时,整车进入娱乐模式,提高了整车的科技感。

49、(8)本发明不仅考虑了开车场景,还考虑了停车场景,在停车场景下,实时监测车内人员的行为(特别是抽烟行为),当定位到有人员(特别是儿童)靠近车辆或者在车内时,发出停止抽烟提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