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控制电路、耳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80849发布日期:2023-12-25 10:5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耳机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控制电路、耳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usb type-c)接口(简称为type-c接口)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取消模拟耳机(例如3.5mm耳机)接口,但是模拟耳机并没有退出市场,例如电子设备可通过type-c接口与模拟耳机连接,以向模拟耳机传输音频信号。

2、对于支持模拟耳机的电子设备或通过type-c接口支持模拟耳机的电子设备,模拟耳机被从电子设备中拔出的过程中通常会产出类似于“噗噗”的声音或电流声(将这类声音称为pop音),pop音将大大影响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体验感。因此,如何减少或消除拔出产生的pop音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控制电路、耳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使得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从而使得耳机可以快速下电,进而可以减少或消除拔出产生的pop音,有助于提升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体验感。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控制电路,该耳机控制电路包括处理电路、控制开关和驱动电路,控制开关连接于处理电路和驱动电路;在耳机与驱动电路连接时,处理电路输出的电源信号通过控制开关传输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依据电源信号为耳机供电;处理电路,用于在识别到耳机与驱动电路断开连接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用于依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处理电路停止输出电源信号至驱动电路。也就是说,在耳机被拔出时,控制开关可以依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路下电,使得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耳机可以快速下电,进而可以减少或消除拔出产生的pop音,有助于提升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体验感。

3、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电路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包括控制端,控制端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开关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处理电路与驱动电路电性断开。这样,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处理电路与驱动电路电性断开,使得处理电路停止输出电源信号至驱动电路,从而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耳机可以快速下电。

4、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电路还包括供电端,也就是说,处理电路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和供电端,供电端用于输出电源信号,以向驱动电路供电;控制开关还包括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也就是说,控制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控制端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一导电端连接于供电端,第二导电端连接于驱动电路;控制开关的控制端接收到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开关控制第二导电端与驱动电路电性断开,使得处理电路不再向驱动电路供电,从而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耳机可以快速下电。

5、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开关为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包括栅极、漏极和源极;栅极作为控制端,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出端;漏极作为第二导电端,连接于驱动电路;源极作为第一导电端,连接于供电端。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第一晶体管截止,供电端与驱动电路电性断开,使得处理电路不再向驱动电路供电,从而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耳机可以快速下电。

6、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电路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包括控制端,控制端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开关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处理电路和驱动电路连接于接地端。处理电路和驱动电路连接于接地端,使得处理电路不再向确定电路供电,从而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耳机可以快速下电。

7、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电路还包括供电端,也就是说,处理电路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和供电端,供电端用于输出电源信号,以向驱动电路供电;控制开关还包括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也就是说,控制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导电端和第二导电端。控制端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出端,第一导电端连接于供电端和驱动电路,第二导电端连接于接地端;控制开关的控制端在接收到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处理电路和驱动电路连接于接地端,使得处理电路不再向确定电路供电,从而驱动电路不再向耳机供电,使得耳机可以快速下电。

8、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开关为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包括栅极、漏极和源极,栅极作为控制端,连接于控制信号输出端;漏极作为第一导电端,连接于供电端和驱动电路;源极作为第二导电端,连接于接地端。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第二晶体管导通,从而处理电路和驱动电路通过漏极和源极电性连接接地端,也就是说,处理电路和驱动电路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连接于接地端。这样使得供电端输出的电源信号的电压迅速拉低,从而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耳机可以快速下电。

9、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耳机控制电路还包括限流单元,限流单元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另一端连接于接地端,也就是说,限流单元连接于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和接地端。在第二晶体管导通的情况下,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通过限流单元与接地端电性导通,从而供电端和驱动电路与接地端电性导通,使得供电端输出的电源信号的电压迅速拉低,这样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耳机可以快速下电。其中,限流单元用于限制第二晶体管导通时,供电端至接地端的电流大小,以避免电源信号的电流过大烧坏第二晶体管。限流单元可以是限流电阻。

10、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处理电路,还用于在识别到耳机与驱动电路连接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还用于依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处理电路与驱动电路电性导通,使得处理电路可以向驱动电路供电。其中,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平不同于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平。也就是说,不同电平的控制信号使得处理电路与驱动电路电性导通或断开。

11、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平为高电平,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平为低电平。也就是说,高电平的控制信号使得处理电路不再向驱动电路供电,以使耳机下电;低电平的控制信号使用处理电路向驱动电路供电,以使耳机上电。控制信号可以是耳机中断信号。

12、结合第一方面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开关包括n型晶体管、p型晶体管、开关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n型晶体管可以是上述的第二晶体管,p型晶体管可以是上述的第一晶体管。也就是说,控制开关可以是一个晶体管,也可以是多个晶体管或开关器的组合,例如控制开关包括一个n型晶体管和一个p型晶体管。对于控制开关为一个晶体管或一个开关器而言,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1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控制开关和驱动电路;其中,在耳机被插入电子设备时,处理电路用于输出电源信号并通过控制开关将电源信号传输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依据电源信号为耳机供电。该方法可包括:响应于耳机被从电子设备中拔出并与驱动电路断开连接,处理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依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处理电路停止向驱动电路输出电源信号。也就是说,在耳机被拔出时,控制开关可以依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路下电,使得驱动电路可以快速下电,耳机可以快速下电,进而可以减少或消除拔出产生的pop音,有助于提升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体验感。

14、结合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耳机被从电子设备中拨出之后且耳机下电之后,响应于耳机被插入电子设备并与驱动电路连接,处理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依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处理电路向驱动电路输出电源信号,使得处理电路可以向驱动电路供电。其中,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平不同于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平。也就是说,不同电平的控制信号使得处理电路与驱动电路电性导通或断开。

15、结合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平为高电平,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平为低电平。也就是说,高电平的控制信号使得处理电路不再向驱动电路供电,以使耳机下电;低电平的控制信号使用处理电路向驱动电路供电,以使耳机上电。控制信号可以是耳机中断信号。

16、结合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开关包括n型晶体管、p型晶体管、开关器中的一个或多个。也就是说,控制开关可以是一个晶体管,也可以是多个晶体管或开关器的组合,例如控制开关包括一个n型晶体管和一个p型晶体管。对于控制开关为一个晶体管或一个开关器而言,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1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耳机控制电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