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0008发布日期:2024-03-12 20:5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网络通信,特别涉及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1、园区sdn网络,leaf作为认证设备,负责用户终端的认证、策略实施与流量控制节点。为解决网络可靠性,把leaf设备部署m-lag系统,access与leaf之间的链路跨设备聚合,对于access设备上行流量通过m-lag聚合接口转发给leaf设备,两台leaf设备共同保障流量的可靠性转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应用于跨设备聚合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3、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目标报文,其中,所述目标报文携带有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用户的目标用户属性,一个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为管理员为该终端自定义分配的;

4、确定所述目标报文的所述目标用户属性,并基于所述目标用户属性,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

5、将所述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

6、可选地,一个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为该终端的pvid。

7、可选地,确定所述目标报文的所述目标用户属性,并基于所述目标用户属性,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的步骤包括:

8、解析所述目标报文,得到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pvid;

9、若所述目标pvid为奇数,则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为第一跨设备聚合设备;

10、若所述目标pvid为偶数,则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为第二跨设备聚合设备。

11、可选地,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目标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接收控制器下发的部署跨设备聚合系统的第一指令,基于所述第一指令部署跨设备聚合系统;

13、接收所述控制器下发的基于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对各终端发送的报文进行负载分担的第二指令,基于所述第二指令,启动基于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对各终端发送的报文进行负载分担的工作模式。

14、可选地,若一个终端的pvid自定义分配方式为基于vlan池中pvid值从小到大发顺序下发,或者基于vlan池中pvid的奇偶值下发,所述方法还包括:

15、获取各跨设备聚合设备的负载信息;

16、若第一跨设备聚合设备的负载大于第二跨设备聚合设备,且差值满足预设要求,则将所述第一跨设备聚合设备对应的部分终端的pvid由奇数调整为偶数。

17、可选地,若一个终端的pvid自定义分配方式为自定义固定值下发;所述方法还包括:

18、在确定一个终端接入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时,获取各跨设备聚合设备的负载信息;

19、若第一跨设备聚合设备的负载大于第二跨设备聚合设备,且差值满足预设要求,则将该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定义分配为所述第二跨设备聚合设备对应的用户属性。

20、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接收控制器下发的,用于指定主跨设备聚合设备的第三指令;

22、基于所述第三指令,将对应跨设备聚合设备配置为主跨设备聚合设备。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装置,应用于跨设备聚合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24、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目标报文,其中,所述目标报文携带有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用户的目标用户属性,一个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为管理员为该终端自定义分配的;

25、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报文的所述目标用户属性,并基于所述目标用户属性,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

26、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

27、可选地,一个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为该终端的pvid。

28、可选地,确定所述目标报文的所述目标用户属性,并基于所述目标用户属性,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时,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29、解析所述目标报文,得到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pvid;

30、若所述目标pvid为奇数,则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为第一跨设备聚合设备;

31、若所述目标pvid为偶数,则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为第二跨设备聚合设备。

32、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33、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器下发的部署跨设备聚合系统的第一指令;

34、部署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令部署跨设备聚合系统;

35、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下发的基于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对各终端发送的报文进行负载分担的第二指令;

36、启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指令,启动基于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对各终端发送的报文进行负载分担的工作模式。

37、可选地,若一个终端的pvid自定义分配方式为基于vlan池中的pvid值从小到大发顺序下发,或者基于vlan池中的pvid的奇偶值下发,所述装置还包括:

38、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跨设备聚合设备的负载信息;

39、调整单元,若第一跨设备聚合设备的负载大于第二跨设备聚合设备,且差值满足预设要求,则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跨设备聚合设备对应的部分终端的pvid由奇数调整为偶数。

40、可选地,若一个终端的pvid自定义分配方式为自定义固定值下发;所述装置还包括分配单元:

41、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确定一个终端接入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时,获取各跨设备聚合设备的负载信息;

42、若第一跨设备聚合设备的负载大于第二跨设备聚合设备,且差值满足预设要求,则所述分配单元用于,将该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定义分配为所述第二跨设备聚合设备对应的用户属性。

43、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配置单元,

44、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控制器下发的,用于指定主跨设备聚合设备的第三指令;

45、配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三指令,将对应跨设备聚合设备配置为主跨设备聚合设备。

4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均衡装置,该负载均衡装置包括:

47、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48、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49、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50、综上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方法,应用于跨设备聚合系统,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目标报文,其中,所述目标报文携带有所述目标终端所属用户的目标用户属性,一个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为管理员为该终端自定义分配的;确定所述目标报文的所述目标用户属性,并基于所述目标用户属性,确定所述跨设备聚合系统中用于转发所述目标报文的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将所述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跨设备聚合设备。

51、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方法,各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是可以自定义分配的,并非固定的,是可以动态调整的,可以基于跨设备聚合系统中各设备的当前负载情况进行分配和动态调整,通过各终端所属用户的用户属性对m-lag端口流量的负载均衡。解决园区sdn网络部署中,由于olt板卡扩容、单挂接入m-lag的场景中,设备负载不均衡的问题。

52、在园区sdn网络中实施该技术,利用控制器集中部署的特性,通过动态分配端口pvid、设备优先级以及新的负载均衡模式,实现m-lag设备负载的动态均衡。

53、负载更加均衡:终端流量根据vlan id的奇、偶性进行分配,在保证原来流量负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动态调整access端口pvid,从而使网络负载更加均衡。

54、灵活性:在园区网络中,无论access设备、用户终端是单挂接入、还是双归接入m-lag系统。都可以通过控制器,灵活调整保证m-lag设备流量负载均衡,从而更好的实现对网络的控制与管理。

55、扩展性:无论是扩展access设备,还是把leaf设备扩展成olt设备,都可以实现设备的真正负载均衡,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56、可靠性:相较于原来实现的负载均衡不可控,通过本发明技术更方便地管理网络负载均衡,减少设备因素所造成的负载不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