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文档序号:37162060发布日期:2024-03-01 11:5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1、智能安防系统是一种结合人工智能、视频监控、传感器技术等技术的安全防护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行业中,例如地下空间、公共场所、私人场所等,今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2、无论在哪种行业中,智能安防系统都需要涉及到数据传输,因为系统内的各类采集设备都需要实时地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由于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带宽的支持,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现有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通常是通过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后进行传输的,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传输时的带宽需求,但是在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无法避免,并且在智能安防系统中,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而传统的压缩方法还要经过压缩方式提取、解压缩、误码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会导致数据的传输流程周期加长,接收端无法及时获取信息,影响智能安防系统运行的实时性。

3、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4、需要说明的是,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申请构思的背景技术,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达到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效果。

2、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3、服务器接收来自采集终端所采集的第一采集数据,该第一采集数据表示智能安防系统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安防数据;

4、对第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进行帧分析,生成逻辑帧;

5、对逻辑帧进行模拟压缩,并对出现丢失的逻辑帧进行筛选;

6、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出损率,并根据出损率对第一采集数据的分类过程进行优化。

7、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第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进行帧分析,生成逻辑帧,然后对逻辑帧进行模拟压缩,并对出现丢失的逻辑帧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对分类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

8、进一步的,对第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采用周期标识分类法。

9、进一步的,所述周期标识分类法包括:

10、为每个采集终端设置唯一的采集标识,并将该采集标识经过转换后作为第一采集数据的类别标识;

11、对同一个类别标识的第一采集数据设置采集周期,生成分类分段采集数据;

12、对分类分段采集数据进行帧处理,生成逻辑帧;

13、对帧处理后的逻辑帧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14、进一步的,所述类别标识为采集终端的mac地址经十进制转换后生成的数值。

15、进一步的,对分类分段采集数据进行帧处理采用标志位算法实现。

16、进一步的,所述标志位算法包括:

17、在类别标识和采集周期之间设置字符,该字符的生成时间在采集周期内的位置作为标志位。

18、进一步的,所述模拟压缩是指,采用同一种压缩算法,在使用压缩算法对逻辑帧压缩完毕后,在同类别的数据之间进行压缩数据流转,模拟压缩完成后传输的场景,并在压缩完成后进行完整性判断,将出现丢失的逻辑帧筛选出来。

19、进一步的,出现丢失的逻辑帧的筛选进一步包括:

20、设置阈值,并判断筛选出的出现丢失的逻辑帧占比,当该占比小于阈值时,选用无损压缩算法;

21、当该占比大于等于阈值时,对出现丢失的逻辑帧进行进一步分段。

22、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

23、接收模块,用于服务器接收来自采集终端所采集的第一采集数据,该第一采集数据表示智能安防系统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安防数据;

24、分类模块,用于对第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进行帧分析,生成逻辑帧;

25、模拟压缩模块,用于对逻辑帧进行模拟压缩,并对出现丢失的逻辑帧进行筛选;

26、出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出损率,并根据出损率对第一采集数据的分类过程进行优化。

2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通过对第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进行帧分析,生成逻辑帧,然后对逻辑帧进行模拟压缩,并对出现丢失的逻辑帧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对分类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

2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申请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采用周期标识分类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标识分类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别标识为采集终端的mac地址经十进制转换后生成的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分类分段采集数据进行帧处理采用标志位算法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志位算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压缩是指,采用同一种压缩算法,在使用压缩算法对逻辑帧压缩完毕后,在同类别的数据之间进行压缩数据流转,模拟压缩完成后传输的场景,并在压缩完成后进行完整性判断,将出现丢失的逻辑帧筛选出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现丢失的逻辑帧的筛选进一步包括:

9.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安防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包括:服务器接收来自采集终端所采集的第一采集数据,该第一采集数据表示智能安防系统运行过程中采集到的安防数据;对第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进行帧分析,生成逻辑帧;对逻辑帧进行模拟压缩,并对出现丢失的逻辑帧进行筛选;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出损率,并根据出损率对第一采集数据的分类过程进行优化。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第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并在分类完成后进行帧分析,生成逻辑帧,然后对逻辑帧进行模拟压缩,并对出现丢失的逻辑帧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对分类过程进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翠玉,陈瑊,吴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