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13816发布日期:2024-03-25 19:0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是支持蜂窝网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多天线技术是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和nr(new radio,新无线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在通信节点处,比如基站或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处,配置多根天线来获得额外的空间自由度。多根天线通过波束赋型,形成波束指向一个特定方向来提高通信质量。多天线系统提供的自由度可以用来提高传输可靠性和/或吞吐量。当多根天线属于多个trp(transmitter receiver point,发送接收节点)/panel(天线面板)时,利用不同trp/panel之间的空间差异,可以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在nr r(release)17中,基于多个波束/trp/panel的上行传输被支持,用于提高上行传输的可靠性。在r17中,多波束/trp/panel的上行传输是通过配置在一个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两个不同的用于指示tpmi(transmitted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发送预编码矩阵标识)的域和/或两个不同的用于指示sri(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indicator)的域,来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多个波束/trp/panel的上行传输可以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即占用相互正交的时域资源),如r17中的做法,也可以采用空分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即占用交叠的时域资源)。相比于时分复用,空分或频分复用的实现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吞吐量,特别是对于信道质量较好的用户。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复用方式对用于指示tpmi和/或sri的域的比特数有不同要求。如何设计用于指示tpmi和/或sri的域来分别满足不同复用方式下的不同需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空分和/或频分复用方式下如何设计用于指示tpmi和/或sri的域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描述采用蜂窝网,上行传输和多波束/trp/panel作为例子,本技术也适用于其他场景比如副链路(sidelink)传输,下行传输和单波束/trp/panel,并取得类似在蜂窝网,上行传输和多波束/trp/panel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网,副链路,上行传输,下行传输,多波束/trp/panel和单波束/trp/panel)采用统一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第一节点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第二节点中,反之亦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3、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术语(terminology)的解释是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6系列的定义。

4、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术语的解释是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8系列的定义。

5、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术语的解释是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7系列的定义。

6、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术语的解释是参考ieee(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规范协议的定义。

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

9、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10、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域和第二域;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子信号的天线端口和发送所述第二子信号的天线端口,或者,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信号的预编码器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的预编码器;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负载和k1个候选整数有关,k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个候选整数和k1个层数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和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间的关系与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否交叠有关;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交叠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和的以2为底的对数;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相互正交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中的最大值的以2为底的对数。

11、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设计用于指示tpmi和/或sri的域来分别满足不同复用方式下对比特数的不同需求。上述方法通过在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数和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间的关系与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否交叠之间建立关联,解决了这一问题。

12、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在空分和/或频分复用的方式下如何设计用于指示tpmi和/或sri的域。上述方法通过限定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交叠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数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和的以2为底的对数,解决了这一问题。

13、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特质包括: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指示tpmi或分别被用于指示sri,所述第一子信号的tpmi和/或sri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的tpmi和/或sri是由不同域指示的,也即所述第一信号是基于多波束/trp/pane的传输。

14、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特质包括: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数与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否交叠有关,也即与复用方式有关。

15、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包括:满足了不同复用方式下对用于指示tpmi和/或sri的域的比特数的不同需求。

16、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包括:解决了空分复用下用于指示天线端口和/或tpmi的域的设计。

17、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包括:在空分和/或频分复用下,能灵活指示所述第一子信号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的层数。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层数和k1个表格一一对应;所述k1个表格中的任一表格包括多个行,所述k1个表格中的任一表格中的至少一行指示一个tpmi;所述k1个候选整数中任一候选整数不小于对应的表格包括的行数。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层数和k1个组合数一一对应,所述k1个组合数分别是正整数;所述k1个候选整数中的任一候选整数不小于对应的组合数。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包括的比特的负载和k2个候选整数有关,k2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2个候选整数和k2个层数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2个候选整数之和的以2为底的对数。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与第一最大层数,第二最大层数和第三最大层数中的至少之一有关;所述第一最大层数,所述第二最大层数和所述第三最大层数分别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最大层数,所述第二最大层数和所述第三最大层数中的至少之一是可配置的。

22、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特质包括:能分别配置每个波束/trp/pane对应的最大层数,

23、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特质包括:能分别配置每个波束/trp/pane对应的最大层数,以及在不同波束/trp/pane上传输的总层数的最大值。

24、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包括:满足每个波束/trp/pane对最大层数的不同需求。

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的值和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否交叠有关。

2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2与第一最大层数,第二最大层数和第三最大层数中的至少之一有关;所述第一最大层数,所述第二最大层数和所述第三最大层数分别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最大层数,所述第二最大层数和所述第三最大层数中的至少之一是可配置的。

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包括一个用户设备。

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包括一个中继节点。

2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0、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

31、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32、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域和第二域;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子信号的天线端口和发送所述第二子信号的天线端口,或者,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信号的预编码器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的预编码器;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负载和k1个候选整数有关,k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个候选整数和k1个层数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和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间的关系与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否交叠有关;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交叠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和的以2为底的对数;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相互正交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中的最大值的以2为底的对数。

3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层数和k1个表格一一对应;所述k1个表格中的任一表格包括多个行,所述k1个表格中的任一表格中的至少一行指示一个tpmi;所述k1个候选整数中任一候选整数不小于对应的表格包括的行数。

3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个层数和k1个组合数一一对应,所述k1个组合数分别是正整数;所述k1个候选整数中的任一候选整数不小于对应的组合数。

3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包括的比特的负载和k2个候选整数有关,k2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2个候选整数和k2个层数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2个候选整数之和的以2为底的对数。

3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与第一最大层数,第二最大层数和第三最大层数中的至少之一有关;所述第一最大层数,所述第二最大层数和所述第三最大层数分别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最大层数,所述第二最大层数和所述第三最大层数中的至少之一是可配置的。

3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1的值和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否交叠有关。

3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k2与第一最大层数,第二最大层数和第三最大层数中的至少之一有关;所述第一最大层数,所述第二最大层数和所述第三最大层数分别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一最大层数,所述第二最大层数和所述第三最大层数中的至少之一是可配置的。

3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基站。

4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用户设备。

4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中继节点。

4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43、第一接收机,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

44、第一发送机,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45、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域和第二域;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子信号的天线端口和发送所述第二子信号的天线端口,或者,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信号的预编码器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的预编码器;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负载和k1个候选整数有关,k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个候选整数和k1个层数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和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间的关系与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否交叠有关;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交叠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和的以2为底的对数;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相互正交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中的最大值的以2为底的对数。

4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47、第二发送机,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指示第一信号的调度信息;

48、第二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49、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子信号和第二子信号;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域和第二域;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子信号的天线端口和发送所述第二子信号的天线端口,或者,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分别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子信号的预编码器和所述第二子信号的预编码器;所述第一域和所述第二域分别包括至少一个比特,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负载和k1个候选整数有关,k1是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k1个候选整数和k1个层数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和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间的关系与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是否交叠有关;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交叠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之和的以2为底的对数;当所述第一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子信号占用的时域资源相互正交时,所述第一信令中的所述第二域包括的比特的所述负载不小于所述k1个候选整数中的最大值的以2为底的对数。

50、作为一个实施例,和传统方案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优势:

51、满足了不同复用方式下对用于指示tpmi和/或sri的域的比特数的不同需求。

52、解决了空分和/或频分复用下用于指示tpmi和/或sri的域的设计。

53、在空分和/或频分复用下,能根据不同波束/trp/pane的信道质量,动态灵活的指示不同波束/trp/pane的信号的层数,提高了传输性能。

54、满足了每个波束/trp/pane对最大层数的不同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