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6600发布日期:2024-03-12 21:1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1、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起源于多载波调制技术,基本原理是把高速串行的数据流分解为多个彼此独立的低速并行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分别调制到不同的载波上,形成了多个窄带数据流并行传输的结构,其中各个子载波之间是相互正交的,因此提高了数据对抗多径时延扩展的能力。当前中压电力线信道主要采用ofdm技术进行通信。

2、中压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复杂多样,主干线路上挂接很多分支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电缆和架空线路混联普遍存在,以及受10kv开关站内的无功补偿装置、中间开闭所等电器设备的影响,使中压电力线信道噪声具有很强的时变性,噪声频率特性十分复杂,这使得某些子载波在不同时刻受到的噪声干扰差异较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电力线通信。

3、为了对抗复杂多变的信道噪声,提高中压载波通信的稳定性,需要进行子载波筛选,即剔除通信质量差的子载波,保留通信质量好的子载波。现有的子载波筛选技术的缺点是单次筛选结果时效性差,即由于信道噪声的时变性,导致当前时刻筛选得到的子载波并不适用于下一刻时间内的信号传输,使得通信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及终端,能够保证中压载波系统稳定、高效地通信。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包括步骤:

4、对多个子载波分别进行多次筛选,得到多次筛选结果;

5、对所述多次筛选结果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类,并计算各个类的占比;

6、根据所述占比确定占比最高的类,并基于预设阈值从所述占比最高的类中确定能够正常通信的子载波。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8、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9、对多个子载波分别进行多次筛选,得到多次筛选结果;

10、对所述多次筛选结果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类,并计算各个类的占比;

11、根据所述占比确定占比最高的类,并基于预设阈值从所述占比最高的类中确定能够正常通信的子载波。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对多个子载波分别进行多次筛选,对多次筛选结果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类,并计算各个类的占比,根据该占比确定占比最高的类,并基于预设阈值从占比最高的类中确定能够正常通信的子载波,占比最高的类说明在信道中该类噪声占比时间较长,出现概率较大,从中筛选得到的子载波适用性更强,可适用于下一刻时间内的信号传输,通信成功概率更高,从而保证了中压载波系统稳定、高效地通信。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次筛选结果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个类的占比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子载波分别进行多次筛选,得到多次筛选结果,之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筛选结果包括各次筛选得到的可用子载波数目;

6.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次筛选结果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类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个类的占比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子载波分别进行多次筛选,得到多次筛选结果,之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筛选结果包括各次筛选得到的可用子载波数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载波系统的子载波筛选方法及终端,对多个子载波分别进行多次筛选,对多次筛选结果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类,并计算各个类的占比,根据该占比确定占比最高的类,并基于预设阈值从占比最高的类中确定能够正常通信的子载波,占比最高的类说明在信道中该类噪声占比时间较长,出现概率较大,从中筛选得到的子载波适用性更强,可适用于下一刻时间内的信号传输,通信成功概率更高,从而保证了中压载波系统稳定、高效地通信。

技术研发人员:夏炳森,唐元春,冷正龙,周钊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