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53621发布日期:2024-03-28 18:3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驾驶系统越来越普及,在智能自动驾驶系统中,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采用cp(classic platform,经典平台)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开放式汽车电子系统架构)标准方案,负责雷达、组合导航、车身信号等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信号接收。mcu本身集成部分应用代码处理部分can信号,例如车身信号。由于mcu本身算力不足,无法承载自动驾驶大量代码运算,自动驾驶代码需要集成至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中,mcu需要将雷达、组合导航等soc所需要的信号发送给soc。而mcu与soc的通信方式,一般可以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通信,串口通信和以太网通信。相比较与spi通信与串口通信,以太网的通信速率较高,可扩展性强,能够满足智能自动驾驶系统mcu与soc通信要求,因此,一般mcu与soc会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

2、mcu接收到的报文一般为can报文,因此,在mcu与soc进行通信时,需要将can报文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报文传输给soc。但是,现有技术中,在mcu与soc进行通信时,mcu只会将只传输数据场的数据内容转换为以太网报文传输给soad(socket adaptor,套接字适配模块),soad接收到数据后,加上以太网报文所需的headid(头部标识)经由通过eth(ethereum,以太网)总线将数据场内容传输给soc。soc接收到以太网报文后,需要基于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中的headid,确定出与该headid对应的can报文的canid(can报文标识),进而基于canid获取到对应的报文解析算法,进而将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图1是现有技术中mcu与soc通信时路由映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现有的报文数据传输过程中,mcu侧开发工程师需要提供can报文的canid与以太网报文的headid的映射关系,在soc侧则需要编写算法将headid与canid一一映射,这样才能基于headid获取到对应的报文解析算法,整个过程需要进行两次映射。当需要mcu转发大量can报文到以太网总线上,对于soc侧工程师来说,将headid映射到canid的工作量将变得更大。并且由于headid的值是由etas(易特驰)工具自动生成,一旦变更can报文,headid与canid的关系映射算法就需要重新变更,可复用性不高,进而影响报文数据转换和报文传输的数据处理速度。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能够提升报文传输的速度,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提升了报文传输时报文数据类型转化的速度,进而提升了报文传输的速度。

2、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在接收到can报文数据后,提取所述can报文数据中的can数据场数据和can报文标识;

4、将所述can报文标识添加到所述can数据场数据中,获得待传输报文数据;

5、将所述待传输报文数据通过第一路由转换为以太网格式的报文数据,获得以太网报文数据;

6、将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通过以太网总线发送至系统级芯片,以使得所述系统级芯片基于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中的所述can报文标识对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进行报文解析。

7、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8、报文标识提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can报文数据后,提取所述can报文数据中的can数据场数据和can报文标识;

9、报文标识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can报文标识添加到所述can数据场数据中,获得待传输报文数据;

10、报文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待传输报文数据通过第一路由转换为以太网格式的报文数据,获得以太网报文数据;

11、报文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通过以太网总线发送至系统级芯片,以使得所述系统级芯片基于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中的所述can报文标识对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进行报文解析。

12、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开放式汽车电子系统架构中,所述系统包括:微控制器和系统级芯片,所述微控制器中包括can报文控制器、can接口模块、协议数据单元路由模块、通信模块、套接字适配模块,其中:

13、所述can报文控制器用于接收can报文数据,并将所述can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can接口模块;

14、所述can接口模块用于提取所述can报文数据中的can数据场数据和can报文标识,将所述can报文标识添加到所述can数据场数据中,获得待传输报文数据,并将所述待传输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协议数据单元路由模块;

15、所述协议数据单元路由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待传输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待传输报文数据中的所述can报文标识删除后,进行报文解析;

16、所述协议数据单元路由模块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待传输报文数据发送至所述套接字适配模块,所述套接字适配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待传输报文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报文数据,并将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通过以太网总线发送至所述系统级芯片;

17、所述系统级芯片基于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中的所述can报文标识对所述以太网报文数据进行报文解析。

18、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

19、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20、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

21、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报文数据传输方法。

22、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

23、本技术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4、本技术提供的报文数据传输方法,在接收到can报文数据后,提取其中的can报文标识,将can报文标识添加到can报文数据中的can数据场数据中,一起进行传输。在经过第一路由转换为以太网报文数据后,传输给soc,使得soc可以直接基于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数据中的can报文标识获取到报文解析算法,进而对报文进行解析。报文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在mcu中进行canid与headid映射,也不需要在soc侧编写canid与headid的映射算法,直接将can报文标识canid与传输的报文数据绑定,传输给soc,soc直接依据接收到的报文数据中的canid就可以快速获得对应的报文解析算法,完成报文解析,减少了代码开发的工作量,提升了报文数据格式转换和报文数据传输的速度。并且,整个过程不需要使用headid来映射报文解析算法,即使can报文数据变更,导致headid变更,也不会影响本方案中报文传输和报文解析的过程,增加了报文解析映射算法的可复用性,减少开发人员工作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