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云管平台资源状态数据同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5584发布日期:2024-04-08 13:4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云管平台资源状态数据同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云管平台资源状态数据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1、云混合云管理平台管理全国所有的云资源池,统一对用户提供服务,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中间采用数据库存储用户的云资源数据,例如云主机、云硬盘、vpc等列表数据,这样,用户访问的时候,读取数据库数据,快速反馈,提升用户感知,但是这种方式必然会引入状态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底层状态变更,上层数据层无感知,这样导致两边状态不一致,或者上次状态变更,但是因为网络问题或者底层接口转发问题导致底层状态变更不及时也会引起状态不一致的问题。

2、目前常用的解决同步机制方法通常是云管平台针要同步的云资源,定时轮训调用底层资源池接口来获取底层资源状态,或者按需调用底层接口状态来同步,其中定时轮训的间隔设置不容易把控,时间设置过短,资源消耗量很大,设置时间过长则同步不及时,而按需调用底层接口也存在响应不及时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3、专利cn112182100a公开了一种云管平台状态数据同步方法与系统,为云计算各种资源的各种影响状态变更的操作配置活跃度收敛因子;当资源发生影响状态变更的操作时,将活跃度设置为最大值并划分到活跃区,按照对应活跃度收敛因子对资源进行活跃度扣减,活跃度为0时将资源划分到静止区;状态同步线程池周期性生成固定数量的状态同步线程,并以预设比例分配给活跃区和静止区,每个线程针对对应区内的一个资源获取最新状态,并在云管平台的数据库同步更新。其主要侧重于为资源划分出活跃区和静止区,对云管平台所管理的各种资源设置活跃度以及活跃度收敛因子,并根据不同的活跃度将资源划分到活跃区或静止区,进而执行不同的状态数据同步策略。而对于如何发现上层和底层不一致的状态以及确认同步结果并没有涉及。

4、本发明针对如何提升同步的时效性以及如何确认同步结果进行进一步思考,提出了一种混合云管平台资源状态数据同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云管平台资源状态数据同步方法,解决云管理平台遇到的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状态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将单向同步改进为双向同步,减少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引入状态监听稽核机制,实现状态稽核及状态的一致性确认。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云管平台资源状态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3、设定全局状态计数器;

4、基于所述全局状态计数器,获取云平台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并实现云平台侧向底层资源池侧的状态同步;

5、基于所述全局状态计数器,获取底层资源池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并实现底层资源池侧向云平台侧的状态同步;

6、利用状态监听单元根据监听规则监听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得到状态变更信息,并将状态变更信息发送至状态收集对比单元;

7、状态收集对比单元将状态变更信息更新为云平台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和底层资源池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

8、根据所述云平台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和底层资源池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确定云平台侧与底层资源池侧的待更新状态资源;

9、状态同步单元根据所述待更新状态资源完成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的资源状态数据同步。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局状态计数器包括:系统编号_资源类型_资源uu id_状态计数_状态标记;

11、其中,所述状态计数从1开始计数;

12、所述状态标记为枚举值,状态标记为0表示等待更新,状态标记为1表示更新成功,状态标记为2表示更新中。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实现云平台侧向底层资源池侧的状态同步,包括:

14、云平台侧向底层资源池侧发送状态同步请求;

15、底层资源池侧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后完成状态同步;

16、其中,设定第一标志位为云平台侧向底层资源池侧下发正向同步请求;

17、设定第二标志位为底层资源池侧向云平台侧反向同步;

18、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的取值均为0和1,0表示未成功,1表示成功。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层资源池侧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后完成状态同步,包括:

20、若所述底层资源池侧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后,完成状态同步操作且同步返回操作结果,则更新数据,将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均更新为1;

21、其中,若所述底层资源池侧未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则重新发送状态同步请求,所述重新发送次数为3次;

22、若所述底层资源池侧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后,未返回操作结果,则将所述底层资源池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与云平台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进行对比,完成状态同步操作。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底层资源池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与云平台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进行对比,完成状态同步操作,包括:

24、若底层资源池侧状态计数与云平台侧状态计数一致,则将底层资源池侧状态标记与云平台侧状态标记进行对比;

25、若底层资源池侧状态标记与云平台侧状态标记一致,则不进行操作;

26、若底层资源池侧状态标记与云平台侧状态标记不一致,则将云平台侧状态与底层资源池侧状态进行状态同步操作;

27、若底层资源池侧状态计数与云平台侧状态计数不一致,则根据状态计数的差值进行顺序链式状态同步更新。

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状态计数的差值进行顺序链式状态同步更新,包括:

29、底层资源池侧状态计数为n,则状态为sn,云平台侧状态计数为m,则状态为sm,其中m<n;

30、顺序链式状态同步更新为:

31、sm→sm+1→……→sn;

32、完成顺序链式状态同步更新后,将更新过程记录到更新记录中。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实现底层资源池侧向云平台侧的状态同步,包括:

34、底层资源池侧向云平台侧发送状态同步请求;

35、云平台侧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后完成状态同步;

36、其中,设定第三标志位为底层资源池侧向云平台侧下发正向同步请求;

37、设定第四标志位为云平台侧向底层资源池侧反向同步;

38、第三标志位和第四标志位的取值均为0和1,0表示未成功,1表示成功。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云平台侧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后完成状态同步,包括:

40、若所述云平台侧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后,完成状态同步操作且同步返回操作结果,则更新数据,将第三标志位和第四标志位均更新为1;

41、其中,若所述云平台侧未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则重新发送状态同步请求,所述重新发送次数为3次;

42、若所述云平台侧接收所述状态同步请求后,未返回操作结果,则将所述云平台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与底层资源池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进行对比,完成状态同步操作。

4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云平台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与底层资源池侧全局状态计数器数值进行对比,完成状态同步操作,包括:

44、若云平台侧状态计数与底层资源池侧状态计数一致,则将云平台侧状态标记与底层资源池侧状态标记进行对比;

45、若云平台侧状态标记与底层资源池侧状态标记一致,则不进行操作;

46、若云平台侧状态标记与底层资源池侧状态标记不一致,则将底层资源池侧状态与云平台侧状态进行状态同步操作;

47、若云平台侧状态计数与底层资源池侧状态计数不一致,则根据状态计数的差值进行顺序链式状态同步更新。

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状态计数的差值进行顺序链式状态同步更新,包括:

49、底层资源池侧状态计数为i,则状态为si,云平台侧状态计数为j,则状态为sj,其中i<j;

50、顺序链式状态同步更新为:

51、si→si+1→……→sj;

52、完成顺序链式状态同步更新后,将更新过程记录到更新记录中。

5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听规则包括监听资源类型、监听资源操作和监听资源状态;

54、其中,所述监听资源类型包括:云主机、云硬盘、弹性ip和物理机;

55、所述监听资源操作包括:云主机开机、云主机关机、云主机重启、云硬盘绑定、云硬盘解绑、弹性ip绑定和弹性ip解绑;

56、所述监听资源状态包括:运行中、关机、未绑定和已绑定。

5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和底层资源池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均定义为:

58、s={(resource_key1,status1),(resource_key2,status2),……,(resource_keyn,statusn)};

59、其中,resource_key表示资源类型_资源uuid_状态计数_资源状态变更时间;

60、status表示云平台侧资源或底层资源池侧资源的状态。

6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云平台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和底层资源池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确定云平台侧与底层资源池侧的待更新状态资源,包括:

62、根据所述云平台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sa和底层资源池侧资源状态有序集合sb确定无需更新状态资源cab,所述无需更新状态资源cab的计算方法为:cab=sa∩sb;

63、基于所述无需更新状态资源cab确定云平台侧与底层资源池侧的待更新状态资源mab,所述待更新状态资源mab的计算方法为mab=sa∪sb-cab。

6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状态同步单元根据所述待更新状态资源完成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的资源状态数据同步,包括:

65、若所述待更新状态资源mab为空集合,则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的资源状态为数据同步状态;

66、若所述待更新状态资源mab不为空集合,则进行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的资源状态的数据同步。

6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68、本发明相比当前的从云平台侧单向同步的方式,通过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确定正向和反向同步信息,实现状态的双向同步,同时设定全局状态计数器记录状态变更过程,管理整个状态变更的全过程,能够减少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状态不一致的情况,提升用户感知。

69、本发明通过设置状态监听单元监听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的状态变化,上报到状态收集对比单元,对于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不一致的情况进行快速识别,并通过状态计数标记状态的变化次数,消除云平台侧和底层资源池侧更新时间差异的干扰。

70、本发明通过有序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的计算方式快速得到资源状态不一致的资源的集合,自动完成资源状态的同步,实现资源状态稽核及一致性确认。

7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