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7954发布日期:2024-04-18 17:5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气体监控,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气体监控往往依赖于相对简单的监控和控制系统,包括:通过仪表和指示器进行监控,气体监控系统通常使用专门的仪表来显示气体压力、流量等参数,这些仪表只提供基本的数据显示,缺乏实时记录和警报功能。很多监控系统是由分散的设备和系统组成,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监控界面或控制面板,导致监控不集中,数据不统一。

2、以前的气体监控系统缺乏远程访问和控制的能力,操作人员只能在设备附近进行监控和管理,无法远程实时监控。传统系统仅提供有限的数据记录功能,无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追踪,难以做出有效的数据预测。传统系统常常面临分散性强、监控不直观、数据难以集中管理和分析的问题,使得系统在故障排查和维护上不够高效。缺乏实时监控和异常警报功能,导致在气体异常情况发生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缺陷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监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及方法,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来解决现有系统的分散、显示不直观、数据仅仪表显示、缺乏实时记录和异常报警、以及信号采集监控不足的问题。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申请的解决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包括:

4、构建集中监控界面,在集中监控界面中显示气体检测器的位置,标识各个气体检测点,实时显示气体参数和报警信息;

5、构建安全验证界面和参数设定界面,在安全验证界面上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验证,若通过安全验证,则允许操作人员进入参数设定界面进行气体参数设定;

6、构建历史曲线界面,在历史曲线界面上显示气体参数的历史记录数据,历史记录数据保存至数据库或历史文件;

7、集中采集分布设置的气体报警装置的信号,将气体报警装置的信号传输到intouch系统中进行集中监控;

8、设置报警规则和条件,并在触发报警规则和条件时,进行记录和存储报警信息。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0、进一步的,在集中监控界面中显示各个气体检测器的位置,包括以车间平面图的形式显示各个气体检测器的位置。

11、进一步的,标识各个气体检测点,实时显示气体状态和报警信息,包括使用intouch创建可视化图表,在可视化图表中标识各个气体检测点,实时显示气体状态和报警信息。

12、进一步的,构建安全验证界面和参数设定界面,在安全验证界面上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验证,若通过安全验证,则允许操作人员进入参数设定界面进行气体的参数设定,包括:

13、允许经过安全验证的操作人员进入参数设定界面,在参数设定界面,设置气体参数,并实现实时异常报警功能。

14、进一步的,气体参数包括氧气、氢气、氮气和天然气的压力、流量的高低限。

15、进一步的,集中监控界面、安全验证界面、参数设定界面、历史曲线界面与气体检测器和气体报警装置之间通过通信协议进行通信,通信协议包括modbus串口协议,tcp/ip协议,profibus-dp和无线传输协议。

16、进一步的,气体检测器包括:氧气检测器、氢气检测器、氮气检测器和天然气检测器。

1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包括:

18、集中监控界面、安全验证界面、参数设定界面、历史曲线界面、传感器、气体报警装置和气体检测器,其中:

19、集中监控界面包括气体检测器位置模块、气体参数显示模块和报警信息显示模块,气体检测器位置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显示气体检测器的位置,气体参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标识各个气体检测点,实时显示气体参数,报警信息显示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实时显示报警信息;

20、安全验证界面包括指令输入模块和安全验证模块,指令输入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操作人员输入进入指令,安全验证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操作人员输入的进入指令进行安全验证;

21、参数设定界面包括气体类型显示模块和气体参数设定模块,气体类型显示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显示不同的气体类型,气体参数设定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对应不同的气体类型进行参数设定;

22、历史曲线界面包括历史记录数据显示模块、历史曲线生成模块和历史数据存储模块,历史记录数据显示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显示历史记录数据,历史曲线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根据历史记录数据生成历史数据曲线,历史数据存储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将历史记录数据保存至数据库或历史文件;

23、传感器被配置为用于集中采集分布设置的气体报警装置的信号,并将气体报警装置的信号传输到intouch系统中进行集中监控;

24、传感器还被配置为用于采集气体检测器的位置,并将气体检测器的位置传输到intouch系统中进行集中监控。

25、进一步的,集中监控界面、安全验证界面、参数设定界面、历史曲线界面与气体检测器、气体报警装置和传感器之间通过通信协议进行通信,通信协议包括modbus串口协议,tcp/ip协议,profibus-dp和无线传输协议。

26、进一步的,气体检测器包括:氧气检测器、氢气检测器、氮气检测器和天然气检测器,气体参数包括氧气、氢气、氮气和天然气的压力、流量的高低限。

27、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28、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构建集中监控界面,其中能够清晰显示气体检测器的位置、标识各个气体检测点,实时显示气体参数和报警信息,提供直观、高效的气体监控系统;通过构建安全验证界面,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允许其进入参数设定界面进行气体参数的设定。确保界面设计清晰直观,逻辑正确,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构建历史曲线界面,并成功显示气体参数的历史记录数据。重要的是确保界面能够直观清晰地展示数据,并提供灵活的操作和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实现将分布设置的气体报警装置的信号集中采集并传输至intouch系统,以便集中监控和管理报警信息,确保气体安全监控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监测系统的报警规则和条件,并在触发报警时记录和存储相关的报警信息,以确保对异常情况及时准确地做出响应和记录。通过intouch软件的界面设计和逻辑编程实现。同时,需要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来实时监测气体情况,并将数据传输到intouch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展示。整合这些功能将有助于解决分散、显示不直观、数据缺乏记录与异常报警、以及信号采集监控不足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集中监控界面中显示各个气体检测器的位置,包括以车间平面图的形式显示各个气体检测器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各个气体检测点,实时显示气体状态和报警信息,包括使用intouch创建可视化图表,在所述可视化图表中标识各个气体检测点,实时显示气体状态和报警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安全验证界面和参数设定界面,在所述安全验证界面上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验证,若通过安全验证,则允许操作人员进入所述参数设定界面进行气体的参数设定,包括: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参数包括氧气、氢气、氮气和天然气的压力、流量的高低限。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监控界面、安全验证界面、参数设定界面、历史曲线界面与所述气体检测器和气体报警装置之间通过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协议包括modbus串口协议,tcp/ip协议,profibus-dp和无线传输协议。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器包括:氧气检测器、氢气检测器、氮气检测器和天然气检测器。

8.一种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集中监控界面、安全验证界面、参数设定界面、历史曲线界面、传感器、气体报警装置和气体检测器,其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监控界面、安全验证界面、参数设定界面、历史曲线界面与所述气体检测器、气体报警装置和传感器之间通过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通信协议包括modbus串口协议,tcp/ip协议,profibus-dp和无线传输协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器包括:氧气检测器、氢气检测器、氮气检测器和天然气检测器,所述气体参数包括氧气、氢气、氮气和天然气的压力、流量的高低限。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Intouch的气体综合监控系统及方法,涉及气体监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集中监控界面,在集中监控界面中显示气体检测器的位置,实时显示气体参数和报警信息;构建安全验证界面和参数设定界面,进行安全验证,以进入参数设定界面进行气体参数设定;构建历史曲线界面,在历史曲线界面上显示气体参数的历史记录数据并进行保存;集中采集分布设置的气体报警装置的信号,将气体报警装置的信号传输到Intouch系统中进行集中监控;设置报警规则和条件,并在触发报警规则和条件时,进行记录和存储报警信息。解决了现有系统的分散、显示不直观、数据仅仪表显示、缺乏实时记录和异常报警、以及信号采集监控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阿林谦,石志成,王正江,苏智杰,金曦,李积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