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5734发布日期:2023-07-18 17:2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1、无线通信是一种不需要物理连接线的通信方式,其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征来进行信息交换。手持无线通信设备(如对讲机等)通常包括通信设备主体和电池连接器,电池连接器与通信设备主体连接在一起,通信设备主体用以进行无线通信,电池连接器为通信设备主体供电。当电池连接器内的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更换新的电池连接器即可实现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不需要给手持无线通信设备充电,这扩大了上述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应用场景,室内、室外、甚至恶劣环境下均能够使用。

2、在手持无线通信设备在使用期间,要求通信设备主体和电池连接器稳定连接在一起,且电池连接器的更换方式快捷方便,以不影响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连续长时间正常使用。而现有手持无线通信设备难以同时达到上述两个要求,即,通信设备主体和电池连接器连接强度大的,电池连接器更换方法复杂,电池连接器更换方便的,无法保证通信设备主体和电池连接器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保证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稳定连接且电池连接器的更换方式快捷方便,从而提供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设备。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3、通信设备主体,所述通信设备主体的外壳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子凹槽和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一子凹槽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子凹槽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子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压簧槽,所述压簧槽内放置有压簧;所述第二子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子凹槽的相对的两个槽壁还设置有导向槽;

4、电池连接器,所述电池连接器适于为所述通信设备主体供电,所述电池连接器的外壳具有第二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二表面连接的第二侧面,所述电池连接器的第二表面适于与所述通信设备主体的第一表面旋转连接,且所述第二侧面适于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同侧,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

5、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卡扣主体、以及位于所述卡扣主体的一侧表面中部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具有延伸至所述卡扣主体之外的两个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伸入两个导向槽中且位于所述凸块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卡扣主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杆两侧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且与所述压簧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卡接部适于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当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时,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凸块接触,且所述压簧处于微压缩状态。

6、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时所述压簧的长度与所述压簧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的比值为2/3-4/5。

7、可选的,所述凸块的高度为1.5mm-2.5mm。

8、可选的,所述导向槽为点状凹槽;或者,所述导向槽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

9、可选的,所述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卡扣;或者,所述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相对设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卡扣。

10、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主体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电连接件以及环绕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通信设备主体内部的电子元件电学连接;所述电池连接器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电连接件以及环绕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电池连接器中的电池电学连接,所述第二旋转件适于与所述第一旋转件旋转连接;当所述第一旋转件与所述第二旋转件旋转连接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第二电连接件电学连接。

11、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为插孔,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探针;或者,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为探针,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插孔。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数量为5个-7个,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数量为5个-7个。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一个第一电连接区,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区;所述第一旋转件为固定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个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延伸区、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延伸区之间的通孔,所述第一电连接区暴露在所述通孔中,两个所述延伸区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缝隙;

14、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个第二电连接区,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区;所述第二旋转件为固定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板材,所述第二电连接区暴露在两个所述第二板材之间;所述第二板材具有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邻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电连接区,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二电连接区且与所述第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缝隙,两个所述第二板材的延伸部彼此远离;

15、所述延伸区的厚度等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延伸区位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所述延伸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延伸区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延伸区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

16、可选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个第二电连接区,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区;所述第二旋转件为固定在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个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延伸区、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延伸区之间的通孔,所述第二电连接区暴露在所述通孔中,两个所述延伸区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缝隙;

17、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一个第一电连接区,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区;所述第一旋转件为固定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板材,所述第一电连接区暴露在两个所述第二板材之间;所述第二板材具有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邻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电连接区,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电连接区且与所述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缝隙,两个所述第二板材的延伸部彼此远离;所述延伸区的厚度等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延伸区位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所述延伸部的厚度等于所述延伸区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延伸区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无线通信设备中,卡扣具有跷跷板结构,其适于以导向槽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通信设备主体的第一表面与电池连接器的第二表面旋转连接,卡扣的第一卡接部位于通信设备主体第一侧面的第一凹槽中,卡扣的第二卡接部位于电池连接器第二侧面的第二凹槽中,卡扣的存在能够避免由于通信设备主体与电池连接器发生相对旋转导致两者电连接失效,保证了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即,卡扣能够实现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有效锁紧,提高了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连接稳定性。

20、在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过程中,卡扣的第一卡接部与压簧的一端接触,卡扣的第二卡接部与所述凸块接触,当电池连接器内的电池电量不足时,首先按压卡扣的第一卡接部,使卡扣的第二卡接部远离凸块并从电池连接器的第二凹槽中脱离,再旋转以分离通信设备主体与电池连接器,随后更换新的电池连接器,即,电池连接器的更换方式快捷方便。

21、同时,在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过程中,压簧处于微压缩状态,这使得压簧对卡扣的第一卡接部施加向外的力,有利于维持卡扣的状态,避免在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过程中卡扣的第二卡接部远离凸块,有效提高了手持无线通信设备的连接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