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接口控制电路及计算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8179发布日期:2023-09-14 04:0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接口控制电路及计算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特别涉及一种耳机接口控制电路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计算机设备上设置的audio圆孔接口,插接圆孔耳机时,是通过计算机设备中设置的集成芯片来实现接口控制,接口控制包括对耳机头线序的识别和线序的切换控制。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集成芯片的功能繁琐,难以操作且价格昂贵,导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接口控制电路及计算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圆孔耳机的接口控制电路存在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接口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口模块、通道切换模块和音频处理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接口模块和所述通道切换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还与所述接口模块连接;

4、所述接口模块,用于插接耳机,生成接入信号,并输出所述接入信号;

5、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信号生成使能信号,并输出所述使能信号;

6、所述通道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使能信号,切换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音频处理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7、所述音频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耳机的话筒通过所述通道切换模块传输的音频数据,进行音频处理。

8、可选地,上述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中,所述接口模块包括接口单元和插接识别单元,所述接口单元分别与所述通道切换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插接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接口单元、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连接;

9、所述接口单元,用于连接所述耳机的引脚,生成插接信号,并输出所述插接信号,以及传输所述耳机的音频数据至所述通道切换模块;

10、所述插接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插接信号生成接入信号,并输出所述接入信号。

11、可选地,上述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中,所述插接识别单元包括场效应管q14;

12、所述场效应管q14的源极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栅极通过电阻r48与电源连接,漏极分别与电阻r51的一端和电阻r5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50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和电容c2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0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55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还均与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

13、可选地,上述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类型识别单元,所述类型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接口单元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14、所述类型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口单元连接的所述耳机的引脚配置生成第一电平信号;

15、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接入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生成使能信号,并输出所述使能信号。

16、可选地,上述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中,所述类型识别单元包括mos管q15、场效应管q18、mos管q16和场效应管q17;

17、所述场效应管q18的栅极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漏极与所述mos管q15的栅极连接,源极分别与电阻r59的一端和电阻r6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9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5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15的源极还分别与电阻r49的一端和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5的漏极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与电阻r47的一端连接;

18、所述场效应管q17的栅极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漏极与所述mos管q16的栅极连接,源极分别与电阻r57的一端和电阻r6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6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16的源极还分别与所述电阻r49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6的漏极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47的一端连接;

19、所述电阻r49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0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1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47的另一端均接地。

20、可选地,上述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按键控制单元,所述按键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接口单元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21、所述音频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信号输出偏置电压至所述接口单元,提供给所述耳机的按键;

22、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接入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二电平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电平信号;

23、所述按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平信号控制所述耳机的引脚拉地,与所述按键形成回路。

24、可选地,上述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中,所述按键控制单元包括场效应管q12、mos管q13、场效应管q10和mos管q11;

25、所述场效应管q10的源极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电阻r34的一端连接,栅极和所述电阻r34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漏极分别与电阻r35的一端和二极管pd3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pd3的负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11的栅极和电阻r38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1的漏极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源极和所述电阻r38的另一端均接地;

26、所述场效应管q12的源极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电阻r42的一端连接,栅极和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均与电源连接,漏极分别与电阻r43的一端和二极管pd4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二极管pd4的负极分别与所述mos管q13的栅极和电阻r44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3的漏极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源极和所述电阻r44的另一端均接地。

27、可选地,上述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按键识别单元,所述按键识别单元分别与所述接口单元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28、所述按键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接口单元连接的所述按键被按压时,生成按键输入信号,并输出所述按键输入信号,以及采样所述按键的电压,输出电压采样信号;

29、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按键输入信号和所述电压采样信号生成耳机线控信号,并将所述耳机线控信号上传至中央处理器。

30、可选地,上述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中,所述按键识别单元包括按键afb2和电压比较器u1;

31、所述按键afb2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正电源端和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正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14的一端和电阻r4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输出端还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9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并通过电阻r37与所述接口单元连接,还通过电阻r33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u1的负电源端、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均接地。

3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33、如上述的耳机接口控制电路以及中央处理器,所述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3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耳机接口控制电路及计算机设备,通过接口模块插接耳机,生成接入信号并输出,再由控制模块根据接入信号生成使能信号并输出,然后由通道切换模块根据使能信号切换接口模块与音频处理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使音频处理模块接收耳机通过通道切换模块传输的音频数据,进行音频处理。电路中采用的模块均可以由常规电子元器件构成,采用通道切换模块,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耳机由控制器控制更换通道,实现了通过低成本器件构成的电路对多种类型耳机进行控制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