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密封结构及工业级PDA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1422发布日期:2023-09-04 15:0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MIC密封结构及工业级PDA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mic密封结构及工业级pda。


背景技术:

1、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缩写,中文释义为掌上电脑),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在移动中工作、学习、娱乐等。按使用来分类,分为工业级pda和消费级pda,其中工业级pda是消费级pda的一个升级设备,需要满足跌落测试(从1.5m处跌落至水泥地面),因此,其对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2、mic(microphone的缩写,中文释义为麦克风)器件是pda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现有的mic器件的固定装配方式,一般是先将mic器件固定在前壳的支架或者主板上,然后再装配后壳,而mic器件和后壳之间则通过泡棉去密封。

3、由于z向(后壳与前壳的装配方向)装配尺寸链过多过长,导致装配公差极大,因此,这种泡棉压缩去密封mic器件的方式,其泡棉安装稳定性较差,很难控制量产一致性。而且泡棉的长久压缩,对mic器件本体也会产生长久的作用力,从而导致器件发生弯曲变形,进而影响可靠性,限制了工业级pda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mic密封结构及工业级pda,以解决现有的固定装配方式存在的稳定性很差,很难控制量产一致性以及容易导致mic器件发生弯曲变形进而影响可靠性,限制了工业级pda的进一步发展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mic密封结构,包括前壳、后壳以及mic器件,所述mic器件通过点胶材料与所述后壳密封连接;

3、所述mic器件上设有用于在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装配时,与所述前壳上的主板电连接的弹针。

4、进一步地,所述mic器件包括mic本体以及电路板;

5、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通过点胶材料与所述后壳密封连接;

6、所述mic本体以及所述弹针均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

7、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为fpc板。

8、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mic器件的第一支架。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mic器件的安装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

11、所述mic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设置的凸起结构;

13、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供所述凸起结构卡入的卡槽结构。

14、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板的第二支架。

15、本申请还公开了工业级pda,包括上述的mic密封结构。

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所设计的mic密封结构,通过点胶材料实现mic器件与后壳的密封连接,实现mic器件密封的同时也将mic器件可靠地固定在后壳上;由于mic器件是通过点胶方式实现密封且固定在后壳上,因此,在后壳与前壳装配时,其跟随后壳一同装配,对整个z向尺寸链依赖很低,使得装配制程更加稳定可靠,密封可靠性更好,而且mic器件也避免了受挤压弯曲变形的问题,使用寿命更长,使用可靠性更好,促进工业级pda的进一步发展。另外,mic器件上还配置有弹针,通过该弹针来与前壳上的主板实现电连接,利用弹针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特性,使得弹针与主板之间在z向上的连接尺寸具有更多的自我调节空间,从而可以减少对手件的尺寸制程控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mic密封结构,包括前壳(2)、后壳(1)以及mic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mic器件(3)通过点胶材料与所述后壳(1)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ic器件(3)包括mic本体(31)以及电路板(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c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2)为fpc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mic器件(3)的第一支架(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c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mic器件(3)的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mic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mic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1)为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设置的凸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主板(4)的第二支架(21)。

9.工业级pda,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mic密封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MIC密封结构及工业级PDA,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其中MIC密封结构通过点胶材料实现MIC器件与后壳的密封连接,实现MIC器件密封的同时也将MIC器件可靠地固定在后壳上;由于MIC器件是通过点胶方式实现密封且固定在后壳上,在后壳与前壳装配时,其跟随后壳一同装配,对整个Z向尺寸链依赖很低,使得装配制程更加稳定可靠,密封可靠性更好,也避免了受挤压弯曲变形的问题,使用寿命更长。另外,MIC器件上还配置有弹针,通过该弹针来与前壳上的主板实现电连接,利用弹针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特性,使得弹针与主板之间在Z向上的连接尺寸具有更多的自我调节空间,从而可以减少对手件的尺寸制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习全,沈骊,田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