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布组件、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9998发布日期:2023-12-07 11:5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网布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电声转换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网布组件、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音质要求越来越高。扬声器单体在应用中通常在出声孔处会粘贴网布组件,以防止杂质进入扬声器前腔损坏内部结构。网布组件除了保护扬声器不受损坏以外,对扬声器性能的调节也很重要。网布组件的透气孔相当于扬声器本体产生声压后进入电子设备的出声管道之前的第一个微型声管道。不同的孔径方向会导致通过透气孔的气流方向不同,配合电子设备的出声管道,将会造成扬声器性能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如何通过设置网布组件的透气孔以达到调节扬声器单体发声性能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网布组件,所述网布组件用于设于发声单体的出声端的外侧,所述网布组件包括网布本体和设于所述网布本体的多个透气孔,所述网布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透气孔的轴向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透气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a>0°。

3、根据本申请的网布组件,通过将网布组件设于发声单体的出声端的外侧,并将透气孔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a>0°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透气孔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表面相垂直,能够有效地改变透气孔的出声方向,即改变第一振膜发出的声波经透气孔后的流出方向,从而与电子设备的出声管道相配合,进而调节发声单体的发声性能。

4、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网布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a的取值范围是15°≤a≤75°。

6、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声单体,包括上述所述的网布组件,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

7、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壳本体;

8、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设于所述壳本体的内部;

9、第一振动组件,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包括第一音圈和第一振膜,所述第一音圈与所述第一振膜相连,所述第一音圈在所述磁路组件的作用下能够沿自身轴向方向带动所述第一振膜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振膜形成所述发声单体的第一出声端;

10、所述网布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振膜背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且间隔设置。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振膜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本体的外部,并罩设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振膜的外部,所述端盖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网布组件与所述端盖相连并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表面形成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一振膜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布组件包括塑料网、金属网、塑料孔板或金属孔板。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磁路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音圈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所述第二音圈在所述磁路组件的作用下能够沿自身轴向方向带动所述第二振膜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振膜形成所述发声单体的第二出声端。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网布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网布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振膜背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其中另一个所述网布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振膜背离所述第二音圈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振膜间隔设置。

17、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发声模组,所述发声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模组还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出声孔,所述发声单体设于所述内腔内,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出声孔相连通。

18、本申请的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发声模组,所述电子设备内还设有与所述出声孔连通的出声管道,所述透气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出声管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

19、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网布组件,所述网布组件用于设于发声单体的出声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组件包括网布本体和设于所述网布本体的多个透气孔,所述网布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透气孔的轴向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透气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a>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的取值范围是15°≤a≤75°。

3.一种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布组件,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振膜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本体的外部,并罩设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振膜的外部,所述端盖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网布组件与所述端盖相连并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背离所述第一振膜的表面形成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一振膜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组件包括塑料网、金属网、塑料孔板或金属孔板。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第二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和所述第一振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磁路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二振动组件包括第二音圈和第二振膜,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第二振膜相连,所述第二音圈在所述磁路组件的作用下能够沿自身轴向方向带动所述第二振膜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振膜形成所述发声单体的第二出声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网布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振膜背离所述第一音圈的一侧,其中另一个所述网布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振膜背离所述第二音圈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振膜间隔设置。

10.一种发声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模组包括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模组还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具有内腔以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出声孔,所述发声单体设于所述内腔内,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出声孔相连通。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声模组,所述电子设备内还设有与所述出声孔连通的出声管道,所述透气孔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出声管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平行。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电声转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布组件、发声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本申请的网布组件用于设于发声单体的出声端的外侧,网布组件包括网布本体和设于网布本体的多个透气孔,网布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透气孔的轴向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透气孔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a>0°。根据本申请的网布组件,能够有效地改变透气孔的出声方向,即改变第一振膜发出的声波经透气孔后的流出方向,从而与电子设备的出声管道相配合,进而调节发声单体的发声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朱本超,田烨,郭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