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1091发布日期:2023-12-30 09:2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车厢拍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1、列车车厢号在车辆管理、列车安全监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快识别列车车厢号已成为实现快速确定问题的关键。

2、由于列车长期工作在室外,导致车厢表面油漆劣化部分字符缺失或模糊,给识别车厢信息带来难言的障碍。当列车处于运动状态时,还会出现图像运动模糊,这使车厢编号识别迎来极大挑战。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传统人工识别、抄录信息的作业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识别车厢编号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

2、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电气柜、图像处理与分析主机;

3、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轨旁隧道壁上,聚焦于列车车厢车号位置高度,采用集成式一体设计,安装高度与车辆车号位置齐平;

4、所述电气柜固定于轨旁支柱或隧道壁上,通过电源线和网线和图像采集设备连接;

5、所述图像处理与分析主机安装在轨旁计算机内部。

6、进一步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所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光学玻璃片、相机、补光灯、沉头螺钉、网线接口、电源接口、散热槽、外壳、外壳顶盖。

7、进一步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所述外壳顶盖通过沉头螺钉与外壳连接,散热槽对称设置于外壳两侧上。

8、进一步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所述网线接口、电源接口通过旋紧的方式设置于外壳同一侧,网线接口、电源接口形状凸起,网线接口、电源接口通过胶粘固定在外壳。

9、进一步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所述光学玻璃片通过玻璃胶粘接在外壳安装孔上,补光灯在相机两侧对称,相机、补光灯均在光学玻璃片下。

10、进一步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所述电气柜包括安装口、钥匙孔、无线传输设备预留安装位置、电源输入接口、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车号相机网线接口、车号相机供电口。

11、进一步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所述电气柜通过安装口固定于轨旁支柱或隧道壁上,两个钥匙孔对称设置于电气柜外壳上,无线传输设备预留安装位置、电源输入接口、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车号相机网线接口、车号相机供电口均位于电气柜同一侧。

12、进一步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所述无线传输设备预留安装位置、电源输入接口位于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左侧,车号相机网线接口、车号相机供电口位于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右侧。

13、进一步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连接电线,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为可拆卸装置,电气柜通过车号相机网线接口和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网线,电气柜通过车号相机供电口和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电线。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光学玻璃片通过玻璃胶粘接在外壳安装孔上,补光灯在相机两侧对称,相机、补光灯均在光学玻璃片下,采用智能图像识别方法实现列车车厢号的识别,解决了传统人工工作量大、效率低,人为误差大的问题,极大的降低现场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装置安装在轨旁,可监测高速经过列车的身份信息(车号),便于故障时追踪信息。



技术特征:

1.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电气柜、图像处理与分析主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光学玻璃片(1)、相机(2)、补光灯(3)、沉头螺钉(4)、网线接口(5)、电源接口(6)、散热槽(7)、外壳(8)、外壳顶盖(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顶盖(9)通过沉头螺钉(4)与外壳(8)连接,散热槽(7)对称设置于外壳(8)两侧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线接口(5)、电源接口(6)通过旋紧的方式设置于外壳(8)同一侧,网线接口(5)、电源接口(6)形状凸起,网线接口(5)、电源接口(6)通过胶粘固定在外壳(8)。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片(1)通过玻璃胶粘接在外壳(8)安装孔上,补光灯(3)在相机(2)两侧对称,相机(2)、补光灯(3)均在光学玻璃片(1)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包括安装口(10)、钥匙孔(11)、无线传输设备预留安装位置(12)、电源输入接口(13)、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14)、车号相机网线接口(15)、车号相机供电口(1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通过安装口(10)固定于轨旁支柱或隧道壁上,两个钥匙孔(11)对称设置于电气柜外壳上,无线传输设备预留安装位置(12)、电源输入接口(13)、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14)、车号相机网线接口(15)、车号相机供电口(16)均位于电气柜同一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设备预留安装位置(12)、电源输入接口(13)位于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14)左侧,车号相机网线接口(15)、车号相机供电口(16)位于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14)右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接口(13)连接电线,环境温湿度检测设备(14)为可拆卸装置,电气柜通过车号相机网线接口(15)和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网线,电气柜通过车号相机供电口(16)和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电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接触网领域的一种轨旁列车车厢号拍照、识别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设备、电气柜、图像处理与分析主机;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轨旁隧道壁上,聚焦于列车车厢车号位置高度,采用集成式一体设计,安装高度与车辆车号位置齐平;电气柜固定于轨旁支柱或隧道壁上,通过电源线和网线和图像采集设备连接;图像处理与分析主机安装在轨旁计算机内部。本技术采用智能图像识别方法实现列车车厢号的识别,解决了传统人工工作量大、效率低,人为误差大的问题,极大的降低现场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装置安装在轨旁,可监测高速经过列车的身份信息(车号),便于故障时追踪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代洪宇,刘兰,冯超,赵云云,李鲲鹏,林珊,田彩,艾晓宇,柳恩恩,牛景露,王秋实,张鹏飞,任智星,王春来,黄健煜,刘好文,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