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9950发布日期:2023-12-29 21:3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镜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1、折弯式镜头也称为折反式镜头,折反镜头利用光线折反得原理,使光线通过第一组镜片时,不是直接到达胶片,而是经过两次反射后才到达胶片。折反镜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镜头长度和重量,直径略大,降低了成本,将其与超广角镜头结合,可以在获取超广视角范围的同时,保留镜头小体积、低重量的优点,该种折反式超广角镜头可应用于监控摄像头方面。

2、在公告号为cn 21667313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嵌入式超广角全景监控摄像头,解决现有车内监控摄像头监控范围窄、安装不便、空间占用大的缺点,所提出的嵌入式超广角全景监控摄像头监控范围广,仅一小部分外露于车壁外,安装方便,空间占用小。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一是采用螺丝紧锁,导致需要进行额外的钻孔作业,且拆装过程中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因此拆装不便,不利于后续维护;二是镜头缺少减震机构,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监控摄像头拆装不便、缺少减震机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圈,挡圈上滑动连接有卡块,第一套筒上套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片,且第一弹片设置于卡块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套筒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弹片,且第二弹片设置于第一套筒内,第一套筒内套接有镜头本体,且第二弹片安装于镜头本体的外壁上,镜头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顶盖,且顶盖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的顶端。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块配合挡圈将装置安装在车壁的安装孔内,利用第一弹片为卡块提供复位弹力,达到便于拆装的效果,利用第二弹片配合顶盖固定住镜头本体,第二弹片隔离了第一套筒和镜头本体,从而达到对镜头本体进行减震的目的。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圈上表面开设有通槽,且卡块滑动连接于通槽内。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通槽容纳卡块。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卡块上对应限位块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块配合滑槽,对卡块的移动进行限位和导向。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片包括弯曲部、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限位部,且弯曲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套筒的顶端,弯曲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部,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部。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弯曲部连接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套筒,第一弹性部配合第二弹性部紧抵镜头本体,镜头本体通过限位部进行限位。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镜头本体的外壁上对应第二弹性部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套筒的顶端对应弯曲部的位置处开设有豁口。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槽容纳第二弹性部,实现导向和限位功能,第一套筒利用豁口容纳弯曲部。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顶盖的外壁上对应凸块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卡接于凸块上,顶盖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块配合卡扣,实现顶盖和第一套筒的卡接固定,达到便于装配的目的。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卡块配合车壁安装孔固定住装置,且卡块通过第一弹片提供复位力,使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弹片夹持固定镜头本体,使其不受外部震动影响,避免其因震动受损,延长了镜头本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包括第一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底端固定连接有挡圈(13),挡圈(13)上滑动连接有卡块(3),第一套筒(1)上套接有第二套筒(2),第二套筒(2)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片(21),且第一弹片(21)设置于卡块(3)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套筒(2)顶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弹片(22),且第二弹片(22)设置于第一套筒(1)内,第一套筒(1)内套接有镜头本体(4),且第二弹片(22)安装于镜头本体(4)的外壁上,镜头本体(4)的顶端设置有顶盖(5),且顶盖(5)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1)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13)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4),且卡块(3)滑动连接于通槽(14)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4)内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且卡块(3)上对应限位块(15)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22)包括弯曲部(221)、第一弹性部(222)、第二弹性部(223)和限位部(224),且弯曲部(2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套筒(2)的顶端,弯曲部(2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部(222),第一弹性部(2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部(223),第二弹性部(22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部(2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本体(4)的外壁上对应第二弹性部(223)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41),第一套筒(1)的顶端对应弯曲部(221)的位置处开设有豁口(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12),顶盖(5)的外壁上对应凸块(12)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扣(52),且卡扣(52)卡接于凸块(12)上,顶盖(5)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5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镜头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弯设计超广角镜头,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镜头本体;所述第二弹片包括弯曲部、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限位部,且弯曲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套筒的顶端,弯曲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部,第一弹性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部;本技术利用卡块配合车壁安装孔固定住装置,且卡块通过第一弹片提供复位力,使其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本技术利用第二弹片夹持固定镜头本体,使其不受外部震动影响,避免其因震动受损,延长了镜头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平,许星,梁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有芯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