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2668发布日期:2024-04-01 14:1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扬声器模组用于将音乐、语音等音频电信号还原成声音,具有能够支持音频外放的功能,因此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发展,人们对扬声器模组的音频体验有了更高的需求。较高的低频响度,会带来更好的音频体验。而影响扬声器模组的低频响度的关键因素是后腔的体积大小,后腔的体积越大,低频响度会越高。但是,在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和微型化的趋势下,后腔的体积受到了限制,这将导致扬声器模组的音频体验难以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提升扬声器模组的音频体验。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空间;及

4、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和内核,所述外壳具有音腔空间,所述内核收容于所述音腔空间,所述内核将所述音腔空间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所述扬声器模组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并相互连接,或者,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所述扬声器模组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间隔设置;

5、每个种类的所述后腔穿孔板均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后腔通孔,每一所述后腔通孔均连通所述后音腔和所述收容空间,同一种类的所述后腔穿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后腔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不同种类的所述后腔穿孔板上的所述后腔通孔的孔径尺寸不相同。

6、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后音腔与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连通,故而后音腔为开放式音腔。当扬声器模组的振膜振动时,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的压力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子设备的壳体或者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会存在共振现象。当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震感,影响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7、由此,通过使扬声器模组的壳体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可以使扬声器模组的壳体具有两种不同开孔直径尺寸的后腔通孔,而每种开孔直径尺寸的后腔通孔均能够连通后音腔和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从而使后音腔的体积被扩大,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改善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提升扬声器模组的音频体验。

8、又因后腔通孔的开孔目的是吸收声音的能量,开一种孔径尺寸的孔可以吸收一种频率的声音的能量,开多种孔径尺寸不同的孔可以吸收多种频率的声音的能量。当声音从扬声器模组传递至电子设备的壳体时,由于设置了多种孔径尺寸不同的后腔通孔,故而声音的能量被吸收的频率段会相应增加,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壳振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的壳体也可以只具有同一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对此不做严格限制。

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所述扬声器模组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并相互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间隔设置,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隔离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离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每一所述第一隔离件的一端与相邻两个不同种类的所述后腔穿孔板的连接处相连,每一所述第一隔离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盖连接;

10、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离件能够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多个子腔体,每一所述子腔体与相邻的一个种类的所述后腔穿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后腔通孔连通。

11、可以理解的是,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为开放式音腔,扬声器模组的外壳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可以作为后音腔的腔体空间,即后音腔与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全部连通。而通过在后腔板与后盖之间设置第一隔离件,并使第一隔离件设置在相邻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的连接处,能够通过第一隔离件而将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多个子腔体,以分别形成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的多个腔室,不仅有利于避免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工作时的工作性能相互影响,可靠性较佳。还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内的空间,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1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隔离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二隔离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盖连接,所述第二隔离件、所述外壳和所述后盖配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的子空间,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离件位于所述子空间内并将所述子空间分隔为多个所述子腔体。

13、可以理解的是,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为开放式音腔,扬声器模组的外壳、第二隔离件和后盖配合围设出来的空间可以作为后音腔的腔体空间,即后音腔与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部分连通。将第一隔离件置于扬声器模组的外壳、第二隔离件和后盖配合围设出来的空间内,并使第一隔离件设置在相邻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的连接处,能够通过第一隔离件而将围设出来的子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多个子腔体,以分别形成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的多个腔室,不仅有利于避免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工作时的工作性能相互影响,可靠性较佳。还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内的空间,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隔离件中开通孔以使子腔体与子腔体外的收容空间连通,对此不做严格限制。

14、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所述扬声器模组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间隔设置,相邻两个不同种类的所述后腔穿孔板中,一个所述后腔穿孔板的多个所述后腔通孔与另一个所述后腔穿孔板的多个所述后腔通孔相互连通;

15、所述壳体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间隔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中,位于所述扬声器模组中的相邻两个所述后腔穿孔板之间,以及靠近所述后盖的一个所述后腔穿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均会形成一个子腔体,靠近所述后盖的一个所述后腔穿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的所述子腔体形成部分所述收容空间。

16、可以理解的是,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为开放式音腔,扬声器模组的外壳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可以作为后音腔的腔体空间,即后音腔与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部分或全部连通。而通过在垂直于后盖的方向上设置层数为至少两层的后腔穿孔板,能够使扬声器模组的内部空间和扬声器模组的外部空间配合而被分隔为多个子腔体,以分别形成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的多个腔室,不仅有利于避免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工作时的工作性能相互影响,可靠性较佳。还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内的空间,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1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吸音结构,所述吸音结构位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子腔体内。

1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子腔体内填充吸音结构,可以延长空气的流动路径,从而可以在不增大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的物理体积的基础上,使后音腔的等效体积最大化,不仅有利于提高扬声器模组的低频响应效果,提升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还有利于消除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中音波导致壳体产生的振动,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1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所述后腔穿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后腔通孔中,相邻两个所述后腔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两倍的所述后腔通孔的孔径尺寸。

20、可以理解的是,在利用多个后腔通孔进行降噪时,当相邻两个后腔通孔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后腔通孔喷出的气流会很快汇合在一起,难以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而将相邻两个后腔通孔之间的间距设置在前述范围时,可以满足扬声器模组的降噪性能,改善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可靠性较佳。

2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后盖的所述后腔穿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0.1mm。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23、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空间;及

24、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和内核,所述外壳具有音腔空间,所述内核收容于所述音腔空间,所述内核将所述音腔空间分隔为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外壳包括后腔板,所述后音腔通过所述后腔板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及

25、至少一个分隔穿孔板,至少一个所述分隔穿孔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壳体之间,每个所述分隔穿孔板均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隔通孔,每一所述分隔通孔均通过所述后腔板连通所述后音腔。

26、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后音腔与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连通,故而后音腔为开放式音腔。当扬声器模组的振膜振动时,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的压力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子设备的壳体或者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会存在共振现象。当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震感,影响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27、由此,通过使电子设备包括分隔穿孔板,可以因设置在分隔穿孔板上的分隔通孔与后音腔连通,而使分隔通孔能够进一步连通后音腔和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从而使后音腔的体积被扩大,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改善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提升扬声器模组的音频体验。

28、另外,分隔通孔的开孔目的是吸收声音的能量,当声音从扬声器模组传递至电子设备的壳体时,由于额外设置了分隔通孔,故而声音的能量被吸收的频率段会相应增加,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壳振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边框和后盖,所述后盖连接在所述边框的一侧,所述后腔板朝向所述后盖;

30、所述至少一个分隔穿孔板位于所述后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或者,所述外壳还包括与所述后腔板弯折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边框,所述至少一个分隔穿孔板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边框之间。

3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边框和后盖,所述后盖连接在所述边框的一侧,所述后腔板朝向所述后盖;

32、所述外壳还包括与所述后腔板弯折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边框,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隔离件,所述第三隔离件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边框之间;

33、所述至少一个分隔穿孔板位于所述后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所述至少一个分隔穿孔板与所述第三隔离件弯折连接。

34、此设置下,可以使第三隔离件作为阻挡件而阻止空气从设置第三隔离件处的位置流过,并引导空气能够自后腔板流动至分隔穿孔板,有利于更好的提升电子设备的声学性能。

3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穿孔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分隔穿孔板均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多个所述分隔穿孔板依次连接并配合包围所述扬声器模组,相邻两个所述分隔穿孔板呈夹角设置。

3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分隔穿孔板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壳体的后盖均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相互连接并呈夹角设置,或者,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后腔穿孔板在所述电子设备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并间隔设置;

37、每个种类的所述分隔穿孔板均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分隔通孔,每一所述分隔通孔均通过所述后腔板连通所述后音腔,同一种类的所述分隔穿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分隔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不同种类的所述分隔穿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分隔通孔的孔径尺寸不相同。

38、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后音腔与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连通,故而后音腔为开放式音腔。当扬声器模组的振膜振动时,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的压力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子设备的壳体或者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会存在共振现象。当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震感,影响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39、由此,通过使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可以使电子设备具有两种不同开孔直径尺寸的分隔通孔,而每种开孔直径尺寸的分隔通孔均能够连通后音腔和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从而使后音腔的体积被扩大,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改善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提升扬声器模组的音频体验。

40、又因分隔通孔的开孔目的是吸收声音的能量,开一种孔径尺寸的孔可以吸收一种频率的声音的能量,开多种孔径尺寸不同的孔可以吸收多种频率的声音的能量。当声音从扬声器模组传递至电子设备的壳体时,由于设置了多种孔径尺寸不同的分隔通孔,故而声音的能量被吸收的频率段会相应增加,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壳振的问题,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边框和后盖,所述后盖连接在所述边框的一侧;

42、所述外壳还包括与所述后腔板弯折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朝向所述边框,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隔离件,所述第三隔离件位于所述侧板与所述边框之间;

43、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并相互连接,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位于所述后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与所述第三隔离件弯折连接。

44、此设置下,可以使第三隔离件作为阻挡件而阻止空气从设置第三隔离件处的位置流过,并引导空气能够自后腔板流动至分隔穿孔板,有利于更好的提升电子设备的声学性能。

4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隔离件,至少一个所述第四隔离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每一所述第四隔离件的一端与相邻两个不同种类的所述分隔穿孔板的连接处相连,每一所述第四隔离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盖连接;

46、至少一个所述第四隔离件能够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为多个子腔体,每一所述子腔体与相邻的一个种类的所述分隔穿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分隔通孔连通。

47、可以理解的是,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为开放式音腔,扬声器模组的外壳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可以作为后音腔的腔体空间,即后音腔与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全部连通。而通过在后腔板与后盖之间设置第四隔离件,并使第四隔离件设置在相邻两个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的连接处,能够通过第四隔离件而将电子设备内的收容空间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多个子腔体,以分别形成扬声器模组的后音腔的多个腔室,不仅有利于避免不同种类的分隔穿孔板在工作时的工作性能相互影响,可靠性较佳。还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内的空间,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48、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于同一所述分隔穿孔板上的多个所述分隔通孔中,相邻两个所述分隔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两倍的所述分隔通孔的孔径尺寸。

49、可以理解的是,在利用多个分隔通孔进行降噪时,当相邻两个分隔通孔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分隔通孔喷出的气流会很快汇合在一起,难以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而将相邻两个分隔通孔之间的间距设置在前述范围时,可以满足扬声器模组的降噪性能,改善扬声器模组的低频性能,可靠性较佳。

5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靠近所述后盖的所述分隔穿孔板与所述后盖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0.1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