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8819发布日期:2024-03-22 10:42阅读:8来源:国知局
发声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器,尤其涉及发声单元。


背景技术:

1、发声单元作为将电能转变为声能的常用电声换能器件,其在声放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ar/vr等大型穿戴电子设备的技术发展,各类电子产品在产品轻薄化及性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声单元作为此类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消费市场对其在性能、尺寸等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为进一步提升磁钢的利用率,提供更强的驱动力,进而提升发声单元的灵敏度,增加响度,市面上出现了多音圈并排的方案。然而发声单元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下,发声单元的磁路组件体积减小、音圈高度降低,从而导致b值(线圈在磁场中的平均磁感应强度)以及音圈l(线圈中导线的总长)减小,导致发声单元的灵敏度(spl)降低,响度变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响度大的多音圈发声单元。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发声单元,包括:

3、振膜组件;

4、多个音圈,所述音圈的顶面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

5、磁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磁钢,所述音圈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磁钢的间隙中;

6、华司,所述华司设于所述第一磁钢的顶面;

7、反磁路组件,包括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设于所述华司的顶面,所述第二磁钢的极性朝向与所述第一磁钢的极性朝向相反,在俯视视角下,所述反磁路组件位于所述音圈内侧。

8、进一步的,所述振膜组件上对应所述反磁路组件开设有避让窗口。

9、进一步的,所述振膜组件上设有折环部,所述折环部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磁路组件的方向凸出。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钢的数量为一个。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钢上下叠放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音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音圈间隔排列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音圈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音圈排列设置。

14、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相互靠近的侧边的外壁面相连。

15、进一步的,位于中部的所述音圈内侧设有所述反磁路组件。

16、进一步的,两个不相邻的所述音圈内侧分别设有所述反磁路组件。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声单元在第一磁钢上方设置与之极性相反的第二磁钢,令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相对的间隔区域内形成合成磁场,使得音圈相对于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上下振动的过程中受到的磁感应强度增大,进而增大发声单元的灵敏度,提高发声单元的响度,有效地提高了发声单元的音质,提升了发声单元的声学性能。



技术特征:

1.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组件上对应所述反磁路组件开设有避让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组件上设有折环部,所述折环部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磁路组件的方向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钢的数量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磁钢上下叠放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音圈间隔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音圈排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相互靠近的侧边的外壁面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部的所述音圈内侧设有所述反磁路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不相邻的所述音圈内侧分别设有所述反磁路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发声单元,包括:振膜组件;多个音圈,所述音圈的顶面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磁路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磁钢,所述音圈设于多个所述第一磁钢的间隙中;华司,所述华司设于所述第一磁钢的顶面;反磁路组件,包括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设于所述华司的顶面,所述第二磁钢的极性朝向与所述第一磁钢的极性朝向相反,在俯视视角下,所述反磁路组件位于所述音圈内侧。本发声单元在第一磁钢上方设置与之极性相反的第二磁钢,令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相对的间隔区域内形成合成磁场,使得音圈相对于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上下振动的过程中受到的磁感应强度增大,进而增大发声单元的灵敏度,提高发声单元的响度。

技术研发人员:康恺轩,林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仕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