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1605发布日期:2024-03-22 10:46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水下环境监控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的要求越来越多。水下生物难以直接观察,调查和监测过程更加复杂。现有的水下环境监控的方法一般采用水下摄像机获取水下图像信息。以下为现有的水下拍摄技术:

2、公开号为cn10828916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目标自动拍摄方法,首先探测器获取一定范围的目标,并确定该目标的位置信息;然后将所述目标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拍摄系统;最后所述拍摄系统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进行自动拍摄。目标确认过程中一般采用声呐、超声等探测设备,这些探测设备无法对水下生物进行区分,难以拍摄到目标生物。

3、公开号为cn11374706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生物自动探测拍摄系统及其方法,首先将水下采集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控制计算机模块,识别图像中是否有新出现的图像,若有则进行拍摄。其需要将大量图像数据发送至控制计算机模块进行处理,数据传输量大。

4、此外,现有技术中含有复杂处理功能的水下摄像机由于增加了处理模块,造成密封筒体体积较大,难以在较深水域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解决现有的水下摄像机无法自动识别进入画面中的目标生物并对其进行拍摄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含有复杂处理功能的水下摄像机无法在较深水域工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机模组、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密封壳体,摄像机模组、处理器和存储器内置于密封壳体内,处理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目标识别模块、动态目标轮廓提取模块和目标生物识别模块,摄像机模组用于实时持续采集水下图像数据;动态目标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图像数据中的动态目标;动态目标轮廓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识别到的动态目标的轮廓;目标生物识别模块基于动态目标轮廓辨别其是否为目标生物;存储器用于存储运动的目标生物图像。

3、所述动态目标识别模块、动态目标轮廓提取模块和目标生物识别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对应模块。

4、密封壳体包括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摄像机模组内置于第一密封壳体,处理器和存储器内置于第二密封壳体。

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密封壳体包括外壳镜片、第一筒体、第二筒体、连接座、后端盖和线缆接口,外壳镜片与第一筒体前端开口密封连接,后端盖与第二筒体后端开口密封连接,连接座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筒体后端开口和第二筒体前端开口密封连接,摄像机模组底部固定在连接座上端,内置于第一筒体内,处理器和存储器安装于第二筒体内,连接座中部设置连接孔,用于连接线密封穿过连接孔,一端连接摄像机模组,另一端与处理器连接,在后端盖中心位置开设线缆接口。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还包括散热片,散热片固定在处理器外侧,用于处理器的散热。

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连接座包括同轴线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安装部、连接部和第二环形安装部,第一环形安装部内嵌于第一筒体后端开口且连接处设置密封圈,环形对称布置的若干根螺钉从侧面将第一筒体和第一环形安装部固定连接,第二环形安装部内嵌于第二筒体前端开口且连接处设置密封圈,环形对称布置的若干根螺钉从侧面将第二筒体固定在第二环形安装部上,连接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径均相同,以便于密封壳体外表面在同一弧面上。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动态目标识别模块、动态目标轮廓提取模块和目标生物识别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对进入水下摄像机画面的目标生物的图像的准确获取;(2)在水下完成目标生物的识别避免大量视频数据从水下传输至陆上控制系统;(3)整个系统可检测到细微运动目标,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4)筒体分体式设计,减小了单个筒体承受的压力,增加下水深度,设置方便维修。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机模组、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密封壳体,摄像机模组、处理器和存储器内置于密封壳体内,处理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目标识别模块、动态目标轮廓提取模块和目标生物识别模块,摄像机模组用于实时持续采集水下图像数据;动态目标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图像数据中的动态目标;动态目标轮廓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识别到的动态目标的轮廓;目标生物识别模块基于动态目标轮廓辨别其是否为目标生物;存储器用于存储运动的目标生物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壳体包括外壳镜片、第一筒体、第二筒体、连接座、后端盖和线缆接口,外壳镜片与第一筒体前端开口密封连接,后端盖与第二筒体后端开口密封连接,连接座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筒体后端开口和第二筒体前端开口密封连接,摄像机模组底部固定在连接座上端,内置于第一筒体内,处理器和存储器安装于第二筒体内,连接座中部设置连接孔,用于连接线密封穿过连接孔,一端连接摄像机模组,另一端与处理器连接,在后端盖中心位置开设线缆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片,散热片固定在处理器外侧,用于处理器的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座包括同轴线依次连接的第一环形安装部、连接部和第二环形安装部,第一环形安装部内嵌于第一筒体后端开口且连接处设置密封圈,环形对称布置的若干根螺钉从侧面将第一筒体和第一环形安装部固定连接,第二环形安装部内嵌于第二筒体前端开口且连接处设置密封圈,环形对称布置的若干根螺钉从侧面将第二筒体固定在第二环形安装部上,连接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径均相同,以便于密封壳体外表面在同一弧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目标生物抓拍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摄像机模组、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密封壳体,摄像机模组、处理器和存储器内置于密封壳体内,处理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目标识别模块、动态目标轮廓提取模块和目标生物识别模块,摄像机模组用于实时持续采集水下图像数据;动态目标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图像数据中的动态目标;动态目标轮廓提取模块用于提取识别到的动态目标的轮廓;目标生物识别模块基于动态目标轮廓辨别其是否为目标生物;存储器用于存储运动的目标生物图像。其在水下完成目标生物的识别避免大量视频数据从水下传输至陆上控制系统,可检测到细微运动目标,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黄子琦,兰传春,王蒙月,陈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