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8968发布日期:2023-11-17 15: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自动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测试,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1、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是一种能够在人员极少参与或不参与的情况下,自动进行产品测试测量和数据分析处理,并以适当方式显示或输出测试结果,例如生成测试报表的系统。由此,在利用自动测试系统进行自动测试时,能够降低人为因素影响。例如:人工测试的测试结果受到测试员的工作能力、身体状况以及思想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错误率,影响产品的质量;而自动测试能够避免以上不良影响且省时省力,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大幅度缩短装备如批量较大和易损耗的装备的生产周期,成为装备建设的有利保障,对科研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2、但是,在自动测试过程中为对被测设备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测量,测试者需要不断地拔插测试线,即采用人工拧线和换线的方式接通不同的线路,导致整个过程费时费力,自动测试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测试系统。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测试系统,包括待测试设备和与所述待测试设备一端连接的射频切换矩阵;所述射频切换矩阵包括:切换开关组件、发射测试链路、噪声测试链路以及接收测试链路;

3、所述发射测试链路、所述噪声测试链路以及所述接收测试链路分别与所述切换开关组件连接;

4、所述发射测试链路用于传输第一测试信号,所述接收测试链路用于传输第二测试信号,所述噪声测试链路用于传输噪声信号;所述切换开关组件用于受控导通所述发射测试链路、所述噪声测试链路或者所述接收测试链路,以传输相应信号完成对所述待测试设备的指标测试。

5、可选地,所述切换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

6、所述第一开关至少包括两个第一类型输入端和一个第一类型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至少包括一个第二类型输入端和两个第二类型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至少包括一个第一类型输出端、一个第二类型输入端、一个第三类型输入端以及一个双向作用端;所述第四开关至少包括一个第三类型输入端、一个第一类型输出端、一个第二类型输入端以及一个双向作用端;

7、所述第一类型输入端和所述第一类型输出端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所述第二类型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类型输出端用于传输所述第二测试信号;所述第三类型输入端用于传输所述噪声信号,所述双向作用端用于传输所述第一测试信号、所述第二测试信号以及所述噪声信号中的任一种。

8、可选地,所述第三开关的双向作用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双向作用端分别连接所述待测试设备一端。

9、可选地,所述自动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频谱仪;所述频谱仪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测试信号为所述待测试设备发射的信号;

10、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类型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类型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类型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第一类型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类型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频谱仪的第一端口,以形成所述发射测试链路。

11、可选地,所述自动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发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信号源;所述信号源包括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

12、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类型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信号源的第四端口;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类型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类型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第二类型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类型输入端,以形成所述接收测试链路。

13、可选地,所述自动测试系统还包括用于发射所述噪声信号的噪声源;所述噪声源包括第六端口和第七端口;

14、所述噪声源的第七端口和所述频谱仪的第三端口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三类型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三类型输入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噪声源的第六端口,以形成所述噪声测试链路;

15、其中,所述噪声源受控于所述频谱仪发射所述噪声信号。

16、可选地,所述射频切换矩阵还包括噪声分路开关;

17、所述噪声源的第六端口电连接至所述噪声分路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三类型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三类型输入端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噪声分路开关的另一端;

18、所述噪声分路开关用于将所述噪声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开关或所述第四开关。

19、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为多路开关。

20、可选地,所述自动测试系统还包括微控制单元;

21、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均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

22、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的导通状态。

23、可选地,所述自动测试系统还包括整机测试板、网线、可编程电源、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上位机;所述整机测试板包括第一传输端和第二传输端;所述第二传输端包括与所述可编程电源一端连接的测试板电源和网线接口;

24、所述整机测试板的第一传输端和所述待测试设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位机、所述射频切换矩阵、所述频谱仪的第二端口、所述信号源的第五端口、所述网线接口以及所述可编程电源另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网线与所述以太网交换机连接;

25、所述上位机用于通过所述以太网交换机控制所述频谱仪、所述信号源以及所述射频切换矩阵完成对所述待测试设备的指标测试。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测试系统,包括待测试设备和与待测试设备一端连接的射频切换矩阵;射频切换矩阵包括:切换开关组件、发射测试链路、噪声测试链路以及接收测试链路;发射测试链路、噪声测试链路以及接收测试链路分别与切换开关组件电连接;发射测试链路用于传输第一测试信号,接收测试链路用于传输第二测试信号,噪声测试链路用于传输噪声信号;切换开关组件用于受控导通发射测试链路、噪声测试链路或者接收测试链路,以传输相应信号完成对待测试设备的指标测试。如此,利用射频切换矩阵中的切换开关组件对不同测试链路进行选择性导通,无需人工拧线换线,实现了简单快速的链路切换过程,利于进一步提高自动测试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试设备和与所述待测试设备一端连接的射频切换矩阵;所述射频切换矩阵包括:切换开关组件、发射测试链路、噪声测试链路以及接收测试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的双向作用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的双向作用端分别连接所述待测试设备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的频谱仪;所述频谱仪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测试信号为所述待测试设备发射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发射所述第二测试信号的信号源;所述信号源包括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发射所述噪声信号的噪声源;所述噪声源包括第六端口和第七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切换矩阵还包括噪声分路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为多路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控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机测试板、网线、可编程电源、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上位机;所述整机测试板包括第一传输端和第二传输端;所述第二传输端包括与所述可编程电源一端连接的测试板电源和网线接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测试系统,包括待测试设备和与待测试设备一端连接的射频切换矩阵;射频切换矩阵包括:切换开关组件、发射测试链路、噪声测试链路以及接收测试链路;发射测试链路、噪声测试链路以及接收测试链路分别与切换开关组件电连接;发射测试链路用于传输第一测试信号,接收测试链路用于传输第二测试信号,噪声测试链路用于传输噪声信号;切换开关组件用于受控导通发射测试链路、噪声测试链路或者接收测试链路,以传输相应信号完成对待测试设备的指标测试。如此,利用射频切换矩阵中的切换开关组件对不同测试链路进行选择性导通,无需人工拧线换线,实现了简单快速的链路切换过程,利于进一步提高自动测试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耿束建,刘春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睿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