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3751发布日期:2024-04-18 11:4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数码夜视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


背景技术:

1、数码夜视仪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产品,数码夜视仪产品主要由物镜组、摄像板、显示屏、目镜组和主板组成。通常是需要搭配红外线手电筒来提高夜视仪在夜晚环境中的夜视效果。常见的夜视仪搭配的红外线手电筒大概是由手电筒壳体、电池、红外线灯芯、开关控制电路、调焦镜头等组成,在使用时需通过数码夜视仪壳体上设计的接口外挂在数码夜视仪上,并由红外线手电筒内置电池供电,再通过红外线手电筒上的按键控制开关机。这种搭配方式需要在夜视仪壳体上设计悬挂红外灯的接口,而且大部分红外线手电筒都带有为自身供电的电池,对于需要轻量化的夜视仪来说使用这种红外线手电筒其重量和体积方面会有很大影响,使用不方便等缺陷,因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红外灯内置于数码夜视仪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用以减小其体积和重量,以便于携带和使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包括红外灯壳体,所述红外灯壳体内部设置有红外发光源和调焦镜头座,所述调焦镜头座可以在所述红外灯壳体内滑动,所述调焦镜头座内设置有调焦镜头,所述调焦镜头通过调焦压板固定在所述调焦镜头座内;所述红外灯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安装轴,在所述安装轴上可转动地套设有调焦手轮;在所述红外灯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条形孔,所述调焦手轮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凹槽,在所述调焦镜头座上设置有指螺,所述指螺的上部穿过所述条形孔后伸入到所述螺旋凹槽内。

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中,优选地,所述调焦镜头与所述红外灯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中,再优选地,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卡扣。

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中,更优选地,所述调焦手轮上设置有挡尘盖。

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尘盖与所述调焦手通过胶水粘接。

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焦手轮的中心轴线与调焦镜头的中心轴线垂直。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焦手轮的中心轴线与调焦镜头的中心轴线垂直,当旋转调焦手轮时,通过调焦手轮底部的螺旋凹槽使得调焦手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指螺在调焦镜头中心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达到了红外调焦的目的。在调焦镜头与红外灯壳体之间设置了密封圈,具有防水和改善调焦手轮转动的平滑性和松紧程度。在本实用新型中红外灯结构和数码夜视仪可共用一个电源和一套电路系统,减少了红外灯结构的供电电池,使红外灯结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便于使用和携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包括红外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壳体内部设置有红外发光源和调焦镜头座,所述调焦镜头座可以在所述红外灯壳体内滑动,所述调焦镜头座内设置有调焦镜头,所述调焦镜头通过调焦压板固定在所述调焦镜头座内;所述红外灯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安装轴,在所述安装轴上可转动地套设有调焦手轮;在所述红外灯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条形孔,所述调焦手轮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凹槽,在所述调焦镜头座上设置有指螺,所述指螺的上部穿过所述条形孔后伸入到所述螺旋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镜头与所述红外灯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手轮上设置有挡尘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盖与所述调焦手通过胶水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手轮的中心轴线与调焦镜头的中心轴线垂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数码夜视仪的红外灯结构,包括红外灯壳体,所述红外灯壳体内部设置有红外发光源和调焦镜头座,所述调焦镜头座可以在所述红外灯壳体内滑动,所述调焦镜头座内设置有调焦镜头,所述调焦镜头通过调焦压板固定在所述调焦镜头座内;所述红外灯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安装轴,在所述安装轴上可转动地套设有调焦手轮;在所述红外灯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条形孔,所述调焦手轮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凹槽,在所述调焦镜头座上设置有指螺,所述指螺的上部穿过所述条形孔后伸入到所述螺旋凹槽内。本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便于携带与使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柏,李文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腾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