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2555发布日期:2023-08-09 15: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通常内置有摄像头。摄像头组装于电子设备内部的过程中,需要有xyz三个方向的预定位以使摄像头位于电子设备内的预设位置。

2、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摄像头主体与主机电路板或中框进行配合定位,需在主机电路板上开设通孔,摄像头主体上具有沿垂直于主机电路板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柱,导向柱延伸进主机电路板的通孔进行预定位,同时结合设置于摄像头主体上的弹性臂或挂钩等结构将摄像头限位在预设位置。然而,此种在主机电路板上开孔的方式会导致主机电路板上能够布局其他电子器件的有效面积减少,导致主机电路板的用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如何节省主机电路板上布局电子器件的有效面积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摄像头以及连接件。第一电路板具有第一表面。摄像头位于第一表面所朝向的一侧;摄像头包括摄像头主体。连接件包括固定板和连接部,固定板位于摄像头主体与第一电路板之间,固定板固定于第一表面,连接部与固定板相连接,连接部与摄像头主体位于固定板的同一侧,连接部与摄像头主体相连接。

4、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壁板,第一壁板具有透光部。第一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壁板。摄像头设置于壳体内,摄像头主体的入光面朝向透光部。连接部位于固定板与第一壁板之间。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摄像头设置于壳体内,壳体的第一壁板上具有透光部,摄像头的摄像头主体的入光面朝向透光部,使得外界的景物光线能够穿过透光部进入摄像头主体内,实现电子设备外部视频或者图像的拍摄。通过连接件的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上,连接件的连接部与固定板相连接,连接部与摄像头主体相连接,使得连接件能够将摄像头限定在电子设备内部的预设位置,从而保证摄像头的拍摄功能及电子设备整机的外观精致程度。

6、此外,由于连接件的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摄像头位于第一电路板朝向第一壁板的一侧,连接部位于固定板与第一壁板之间,因此,无需在第一电路板上开设通孔,即可实现对摄像头xyz三个方向的预定位,从而使得第一电路板远离第一壁板的表面与摄像头相对应的区域可以布设电子设备的其他电子元器件,增大了第一电路板用于布设摄像头以外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有效面积,节省了电路板的用量,降低了电子设备整机的成本。

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与摄像头主体可拆卸连接。

8、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凹槽。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卡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侧面相接触。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卡接,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z向预定位。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侧面接触可以同时实现对摄像头的x向预定位。同时,由于第二连接段延伸向第一凹槽内部,使得连接件与支架之间的卡接结构凸起于第一侧面远离第二侧面一侧的结构尺寸较小,以减小摄像头和连接件占用的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

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固定板相连接,第二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凹槽内,且与第一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相接触;第二连接段与第一凹槽的底壁相接触,和/或,第一连接段与第一侧面相接触。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以同时实现对摄像头的x向预定位,进而保证连接件对摄像头的x向预定位的可靠性。

10、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接。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两个,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沿平行于第一电路板且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两个第一凹槽间隔设置;一个第一凹槽靠近第三侧面且贯穿第三侧面,另一个第一凹槽靠近第四侧面且贯穿第四侧面,一个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段位于一个第一凹槽内,并与一个第一凹槽的远离第三侧面的侧壁相接触;另一个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段位于另一个第一凹槽内,并与另一个第一凹槽的远离第四侧面的侧壁相接触。这样一来,两个第一连接部与两个第一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还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y向预定位,因此,连接件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xyz三个方向的预定位,将摄像头限制在电子设备内部的预设位置。

1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一个;第二连接段还与第一凹槽的沿平行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一侧面的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相接触。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同样还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y向预定位,因此,连接件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xyz三个方向的预定位,将摄像头限制在电子设备内部的预设位置。

12、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凹槽;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与固定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段与第二侧面相接触;第四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相连接,第四连接段位于第二凹槽内,并与第二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相接触。这样一来,第四连接段与第二凹槽的卡接结构,结合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的卡接结构,能够使得连接件对摄像头的z向和x向预定位更加可靠。同时,由于第四连接段延伸向第二凹槽内部,使得连接件与支架之间的卡接结构凸起于第二侧面远离第一侧面一侧的结构尺寸较小,以减小摄像头和连接件占用的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

13、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第一凹槽贯穿第四侧面;第二凹槽贯穿第四侧面。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段还与第一凹槽的远离第四侧面的侧壁相接触;第二连接部的第四连接段还与第二凹槽的远离第四侧面的侧壁相接触。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以及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结合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相应的凹槽的远离第四侧面的侧壁相接触,连接件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xyz三个方向的预定位,将摄像头限制在电子设备内部的预设位置。

14、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第一凹槽贯穿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二凹槽贯穿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的卡接结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凹槽的卡接结构,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z向和x向预定位。

1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件还包括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三侧面相接触。这样一来,结合第三连接部与支架的第三侧面相接触,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y向预定位,从而将摄像头限制在电子设备内部的预设位置。

16、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凹槽,第二侧面具有第二凹槽。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固定板相连接,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与固定板相连接。沿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第一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与第二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逐渐靠近,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逐渐靠近;其中,第一连接段与第一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相接触,第三连接段与第二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相接触。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以及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x向和z向预定位。此外,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能够对摄像头主体提供夹紧力,使得连接件对摄像头的预定位更加可靠。

1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段远离固定板的端部相连接且向远离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卷曲。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四连接段,第四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远离固定板的端部相连接且向远离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卷曲。这样一来,可以自z轴的方向将摄像头主体与连接件进行卡接,无需限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贯穿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便于组装电子设备。

18、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还与第一凹槽的沿平行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一侧面的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相接触;和/或,第二连接部还与第二凹槽的沿平行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侧面的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壁相接触。这样一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以及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还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y向预定位,因此,连接件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xyz三个方向的预定位,将摄像头限制在电子设备内部的预设位置。

1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连接部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与第三侧面相接触,第四连接部与第四侧面相接触。这样一来,第五连接部与第六凹槽的卡接结构、第六连接部和第七凹槽的卡接结构,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z向和x向预定位,结合第三连接部与支架的第三侧面相接触,第四连接部与支架的第四侧面相接触,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y向预定位,从而将摄像头限制在电子设备内部的预设位置。

20、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还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相接。第三侧面具有第三凹槽,第四侧面具有第四凹槽。连接部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五连接段,第五连接段与固定板相连接;第四连接部包括第七连接段,第七连接段与固定板相连接。沿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第三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与第四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逐渐靠近,第五连接段和第七连接段逐渐靠近;其中,第五连接段与第三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相接触,第七连接段与第四凹槽的靠近第一电路板的侧壁相接触。这样一来,第三连接部与第三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以及第四连接部与第四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结合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以及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能够实现对摄像头的xyz三个方向的预定位。此外,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能够对摄像头主体提供夹紧力,使得连接件对摄像头的预定位更加可靠。

2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连接部还包括第六连接段,第六连接段与第五连接段远离固定板的端部相连接且向远离第四连接部的方向卷曲。第四连接部还包括第八连接段,第八连接段与第七连接段远离固定板的端部相连接且向远离第三连接部的方向卷曲。这样一来,可以自z轴的方向将摄像头主体与连接件进行卡接,便于组装电子设备。

22、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靠近第一电路板的表面具有第五凹槽,第五凹槽具有相对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第一内侧壁具有第六凹槽,第二内侧壁具有第七凹槽。连接部包括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第五连接部与第六凹槽卡接,第六连接部与第七凹槽卡接。这样一来,第五连接部与第六凹槽形成的卡接结构,以及第六连接部与第七凹槽之间形成的卡接结构能够实现至少对摄像头的x方向和z方向的预定位,即限制摄像头沿z轴方向的位移以及沿x轴方向的位移。

23、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板具有第一开口。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分别与第一开口的两个相对的边沿相连接。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对板材冲压形成第一开口,并将原第一开口处的材料进行弯折、卷曲形成第五连接部和第六连接部,可以高效大批量地加工连接件。

24、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开口内具有导热胶,导热胶与第一电路板和摄像头主体相接触。这样一来,导热胶既可以将摄像头、第一电路板和连接件进行固定,又可以将摄像头的模组电路板的热量传导至第一电路板,便于对摄像头进行散热,以保证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2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件为金属连接件,连接件为一体成型件。这样一来,可以采用冲压工艺对薄壁板材进行弯折、卷边等加工形成连接件,如此,可以高效大批量地对连接件进行加工,且操作工艺方便。

26、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件焊接于第一表面。

2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头主体包括摄像头模组以及支架。支架,围绕摄像头模组设置,且与摄像头模组相连接;连接件与支架相连接。这样一来,只需设计支架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结构,无需设计摄像头模组与连接件的连接结构,使得摄像头模组能够通用于不同机型的电子设备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