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操作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42036发布日期:2024-03-06 17:1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户操作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户操作服务管理,具体为一种用户操作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智能设备普及的当下,基于设备自身的研发已经存在源源不断的技术涌进,设备的产生用于服务用户,用户的使用感受也决定设备的前进方向;如存在一种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的智能打印设备,对于设备而言最重要是帮助用户实现满足用户需求的操作目的,而一些先进且技术革新较快的设备在投入市场初期会收获一批用户操作数据,在这些用户操作数据中会体现出设备存在的服务管理弊端,如设备显示界面不优化会使用户的可操作性降低,一些不习惯或不了解的用户往往不能有效且高效的操作设备,从而造成设备的开发于用户而言的服务性不高;所以个性化的交互界面的研发分析可以有效的协助设备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也可使用户更依赖设备,相辅相成促进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操作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户操作服务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3、步骤s100:获取用户基于智能设备执行操作目的所记录的操作数据,将操作数据以智能设备对应每一交互界面进行分别存储,交互界面包含若干交互节点;提取同一操作目的记录不同用户的操作数据为待分析操作数据,基于待分析操作数据辨析操作目的包含的待优化交互界面;

4、步骤s200:提取待优化交互界面记录待分析操作数据对应的交互节点为待分析交互节点,基于待分析交互节点,确定可疑交互节点并分析输出可疑交互节点对应的可疑特征集合;

5、步骤s300:当可疑特征集合唯一时,输出可疑特征集合对应可疑交互节点为最优服务管理标记;当可疑特征集合不唯一时,分析可疑特征集合对应可疑交互节点所处待优化交互界面的服务管理优先级;

6、步骤s400:基于每一待优化交互界面的服务管理优先级或最优服务管理标记,对待优化交互界面进行个性化优化预警。

7、进一步的,步骤s100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8、步骤s110:操作目的是指用户基于智能设备完成操作截止后所实行的行为目的;获取同一操作目的记录包含个数最多交互界面的流程为基准流程,基准流程记录的交互界面为基准交互界面,提取每一基准交互界面内的待分析操作数据,待分析操作数据的记录对象由n个用户构成,;

9、步骤s120:提取待分析操作数据中响应的交互节点,计算每一响应交互节点记录的响应比例k,,表示响应交互节点所响应对象的个数,表示基准交互界面内待分析操作数据记录对象的总个数;当存在交互节点的响应比例时,标记所处的基准交互界面为第一交互界面;

10、步骤s130:获取第一交互界面中响应比例分析计算的响应对象为侦查对象,提取侦查对象记录的历史操作数据,历史操作数据由智能设备以用户登陆服务端后进行数据记录;基于历史操作数据计算相同操作目的对应操作流程相似度,,其中表示侦查对象执行相同操作目的且操作流程中与响应比例时对应第一交互界面交互节点相同的次数,表示侦查对象执行相同操作目的对应操作流程的总次数;设置相似度阈值,在时,输出第一交互界面为待优化交互界面。

11、表示交互界面中对于相同操作目的存在不同响应交互节点,可能是用户个性化差异导致的也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同一用户的历史数据来进行校验,判断是否满足待优化交互界面的输出调节,使得界面初始分析输出更加精确,提高基于智能设备对用户服务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12、进一步的,步骤s200包括以下分析步骤:

13、步骤s210:标记待优化交互界面中对应用户响应的交互节点为可疑交互节点;

14、步骤s220:在相同操作目的的操作流程下将可疑交互节点对应记录的用户标记为第一用户,除去第一用户外的用户为第二用户;获取待优化交互界面中第一用户在可疑交互节点前执行的交互节点,并将交互节点按照用户操作流程构建第一界面节点流a,,表示第一用户在可疑交互节点前执行的第1、2、...、m个交互节点,m表示第一用户执行交互节点的总个数;同理建立第二用户在相同待优化交互界面对应可疑交互节点前执行交互节点的第二界面节点流b,,表示第二用户在可疑交互节点前执行的第1、2、...、n个交互节点,n表示第二用户执行交互节点的总个数;

15、步骤s230:在可疑交互节点所处的待优化交互界面中a=b时利用公式:

16、

17、计算可疑交互节点所处待优化交互界面的节点流评估值f,其中、表示对应参考系数,表示节点流中相邻节点的平均间隔操作时长,表示节点流中相邻节点记录非节点响应的平均触摸响应次数;

18、步骤s240:基于上述公式获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节点流评估值和,计算节点流差值,,若存在大于等于差值阈值,则提取大于等于差值阈值时的最小值为可疑特征值;若不存在大于等于差值阈值转步骤s250;

19、步骤s250:提取可疑交互节点所处待优化交互界面前操作的待优化交互界面为目标待优化交互界面,选取目标待优化交互界面中第一用户对应第一界面节点流和第二用户对应第二界面节点流中首个序号相同节点不同的交互节点为可疑特征;将可疑特征和可疑特征值存储至可疑交互节点对应的可疑特征集合中。

20、分析可疑特征集合的目的是确定交互节点对不同用户存在个性化差异的具体体现;需要对可疑交互节点前能够体现可疑特性的特征进行捕捉用作后续实时个性化预警的执行依据。

21、进一步的,步骤s300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s310:获取同一待优化交互界面内的所有可疑交互节点,提取第i个可疑交互节点记录用户实施操作目的完成所需的总时长、在可疑交互节点所处待优化交互界面的操作时长,以及在可疑交互节点所处待优化交互界面停止操作的用户个数和同一操作目的完成操作的用户总个数;

23、利用公式:

24、

25、计算第i个可疑交互节点的影响程度值;

26、步骤s320:将同一待优化交互界面内的可疑交互节点按照对应影响程度值的数值大小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生成服务管理优先级序列,服务管理优先级序列位号对应可疑交互节点的服务管理优先级。

27、时间比值反应了可疑交互节点对用户造成的使用影响程度,用户个数比值反应了可疑交互节点能够造成用户未能有效实现最终操作的情况,影响程度值越大说明可疑交互节点需要优化的必要性越大,优化后提高服务管理高效性的可能性越高;分析服务管理优先级是为了区分不同交互节点对于用户操作使用智能设备的影响程度,从而实现尽可能有效且针对性的服务使用用户。

28、进一步的,步骤s400包括以下步骤:

29、当存在最优服务管理标记时,提取对应可疑交互节点对应记录的可疑特征集合;当不存在最优服务管理标记时,提取服务管理优先级第一的可疑交互节点为对应待优化交互界面的优化对象;获取优化对象对应记录的可疑特征集合;

30、当实时监测存在满足可疑交互节点对应可疑特征集合中任一元素,对可疑交互节点所处的待优化交互界面进行个性化优化预警。

31、一种用户操作服务管理系统,包括待优化交互界面分析模块、可疑特征集合分析模块、服务管理标记模块、服务管理优先级分析模块和个性化优化预警模块;

32、待优化交互界面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待分析操作数据辨析操作目的包含的待优化交互界面;

33、可疑特征集合分析模块用于确定可疑交互节点并分析输出可疑交互节点对应的可疑特征集合;

34、服务管理标记模块用于在可疑特征集合唯一时,输出可疑特征集合对应可疑交互节点为最优服务管理标记;

35、服务管理优先级分析模块用于在可疑特征集合不唯一时,分析可疑特征集合对应可疑交互节点所处待优化交互界面的服务管理优先级;

36、个性化优化预警模块用于对待优化交互界面进行个性化优化预警。

37、进一步的,待优化交互界面分析模块包括基准交互界面确定单元、响应比例计算单元和相似度分析单元;

38、基准交互界面确定单元用于获取同一操作目的记录包含个数最多交互界面的流程为基准流程,基准流程记录的交互界面为基准交互界面;

39、响应比例计算单元用于提取每一基准交互界面内的待分析操作数据以及待分析操作数据中响应的交互节点,计算每一响应交互节点记录的响应比例;当存在交互节点的响应比例不等于1时,标记交互节点的响应比例不等于1时所处的基准交互界面为第一交互界面;

40、相似度分析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交互界面中响应比例分析计算的响应对象为侦查对象,提取侦查对象记录的历史操作数据,基于历史操作数据计算相同操作目的对应操作流程相似度,设置相似度阈值,在相似度大于等于相似度阈值时,输出第一交互界面为待优化交互界面。

41、进一步的,可疑特征集合分析模块包括可疑交互节点确定单元、用户分类单元、节点流评估值计算单元和可疑特征集合输出单元;

42、可疑交互节点确定单元用于标记待优化交互界面中相似度大于等于相似度阈值对应用户响应的交互节点为可疑交互节点;

43、用户分类单元用于在相同操作目的的操作流程下将可疑交互节点对应记录的用户标记为第一用户,除去第一用户外的用户为第二用户;

44、节点流评估值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可疑交互节点所处待优化交互界面的节点流评估值;

45、可疑特征集合输出单元用于分析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对应节点流评估值输出可疑特征值和可疑特征存储至可疑特征集合中。

46、进一步的,服务管理优先级分析模块包括影响程度值计算单元和服务管理优先级序列生成单元;

47、影响程度值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时间长度和用户个数计算可疑交互节点的影响程度值;

48、服务管理优先级序列生成单元用于将同一待优化交互界面内的可疑交互节点按照对应影响程度值的数值大小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生成服务管理优先级序列,服务管理优先级序列位号对应可疑交互节点的服务管理优先级。

4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用户基于智能设备执行操作目的所记录的操作数据进行初始分析,筛选出同一操作目的下的待优化交互界面,在待优化交互界面中确定每一界面唯一执行个性化优化预警的交互节点,判断响应机制,提醒管理人员在满足响应机制时进行个性化优化;对优化必要性大的交互节点进行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服务管理的高效性;同时分析服务管理优先级是为了区分不同交互节点对于用户操作使用智能设备的影响程度,从而实现尽可能有效且针对性的服务使用用户;使得设备的服务更加智能化、操作更加高效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