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隙调度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2630发布日期:2024-04-08 14:0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隙调度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隙调度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1、以太网通讯技术已深入生活,几乎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但传统以太网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无法应用于对时间敏感的应用场景,因此,时间敏感网络(tsn,timesensitive network)技术的出现成为以太网通讯技术的新里程碑。

2、tsn网络主要用于解决传统以太网通讯时间不确定性的问题。由于以太网通讯的工作原理为冲突检测,即一个通讯链路上只能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这样的无需序竞争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导致对以太网数据传输能力带来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隙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隙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确定时间敏感网络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调度周期内的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隙窗口、每个时隙的优先级;

4、基于预设门控时隙调度策略,根据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调整第一时隙的第一时隙窗口;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时隙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调度周期中任意一个非末位时隙;

5、根据调整后的第一时隙窗口,调整至少一个第二时隙的第二时隙窗口,得到调整后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调度周期内除第一时隙外的时隙,且所述第一时隙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时隙。

6、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预设门控时隙调度策略,根据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调整第一时隙的第一时隙窗口,包括:

7、若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且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的差值超过差值阈值,则缩小所述第一时隙窗口;

8、若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且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的差值超过差值阈值,则扩大所述第一时隙窗口。

9、上述方案中,调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的第二时隙窗口,包括:

10、若缩小所述第一时隙窗口,则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的第二时隙窗口向前平移;

11、若扩大所述第一时隙窗口,则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的第二时隙窗口向后平移。

1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阈值、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时隙长度的调整下限;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时隙长度的调整上限;

13、所述预设门控时隙调度策略,还包括:

14、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15、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16、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7、若连续n个调度周期内的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的差值超过第三阈值,则触发基于预设门控时隙调度策略,根据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调整所述第一时隙的第一时隙窗口;n大于等于1。

18、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9、根据所述调度周期的总长度和调整后的时隙总长度,确定剩余时隙;所述剩余时隙,用于发送任意一个待发送的数据包。

20、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确定是否发送所述待发数据包。

22、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确定是否发送所述待发数据包,包括:

23、若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在所述第一时隙窗口和所述第一时隙窗口后的时隙内发送所述第一待发数据包。

24、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确定是否发送所述待发数据包,包括:

25、若所述调度周期内的末位时隙对应的第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小于或等于末位时隙窗口的长度,则在所述末位时隙窗口内发送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

26、若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大于所述末位时隙窗口的长度、且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末位时隙窗口和剩余时隙的总长度,则在所述末位时隙窗口和剩余时隙内发送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

27、若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大于所述末位时隙窗口和剩余时隙的总长度,则推迟发送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

28、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隙调度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9、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时间敏感网络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调度周期内的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隙窗口、每个时隙的优先级;

30、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基于预设门控时隙调度策略,根据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调整第一时隙的第一时隙窗口;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时隙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调度周期中任意一个非末位时隙;

31、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调整后的第一时隙窗口,调整至少一个第二时隙的第二时隙窗口,得到调整后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调度周期内除第一时隙外的时隙,且所述第一时隙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时隙。

3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且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的差值超过差值阈值,则缩小所述第一时隙窗口;

33、若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且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的差值超过差值阈值,则扩大所述第一时隙窗口。

3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若缩小所述第一时隙窗口,则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的第二时隙窗口向前平移;

35、若扩大所述第一时隙窗口,则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隙的第二时隙窗口向后平移。

3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阈值、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时隙长度的调整下限;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时隙长度的调整上限;

37、所述预设门控时隙调度策略,还包括:

38、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39、调整后的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40、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41、若连续n个调度周期内的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的差值超过第三阈值,则触发基于预设门控时隙调度策略,根据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调整所述第一时隙的第一时隙窗口;n大于等于1。

4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43、根据所述调度周期的总长度和调整后的时隙总长度,确定剩余时隙;所述剩余时隙,用于发送任意一个待发送的数据包。

44、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

45、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确定是否发送所述待发数据包。

46、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47、若所述第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时隙窗口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在所述第一时隙窗口和所述第一时隙窗口后的时隙内发送所述第一待发数据包。

48、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49、若所述调度周期内的末位时隙对应的第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小于或等于末位时隙窗口的长度,则在所述末位时隙窗口内发送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

50、若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大于所述末位时隙窗口的长度、且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末位时隙窗口和剩余时隙的总长度,则在所述末位时隙窗口和剩余时隙内发送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

51、若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所需的时隙长度大于所述末位时隙窗口和剩余时隙的总长度,则推迟发送所述第二待发数据包。

52、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53、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54、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55、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6、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时间敏感网络的时隙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时间敏感网络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调度周期内的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隙窗口、每个时隙的优先级;基于预设门控时隙调度策略,根据第一数据包占用的时隙长度调整第一时隙的第一时隙窗口;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一时隙内发送的数据包,所述第一时隙为所述调度周期中任意一个非末位时隙;根据调整后的第一时隙窗口,调整至少一个第二时隙的第二时隙窗口,得到调整后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调度周期内除第一时隙外的时隙,且所述第一时隙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时隙。如此,实现对时隙窗口的动态调整,根据动态调整后的时隙窗口传输数据,提高网络利用率和通信效率。

58、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