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盒及耳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36125发布日期:2024-05-17 13:21阅读:9来源:国知局
耳机盒及耳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盒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1、蓝牙耳机,是一种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牵绊,自在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工具。通常,蓝牙耳机需要通过耳机盒实现收纳和充电。

2、相关技术中,传统耳机盒多为铰链连接的翻盖式结构,拿取耳机时,需先翻转上盖,以打开耳机盒的外壳;再按压按钮使耳机从耳机座中弹出,完成耳机的取拿。这使得耳机取拿过程繁琐,耳机取拿效率低,用户使用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盒及耳机组件,以解决传统耳机从耳机盒中取拿不便,取拿效率低,用户使用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2、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盒,其包括:下壳,设有导轨;上盖,包括盖体和设置在盖体的内侧的滑动件,盖体通过滑动件与导轨滑动连接;耳机座,活动设于下壳,耳机座上设有收容耳机的耳机槽;以及传动机构,设于下壳,传动机构的受力端与滑动件连接,传动机构的施力端与耳机座连接;推动滑动件沿导轨移动,以打开上盖,同时,使传动机构的受力端在滑动件的抵推作用下做功,传动机构的施力端对耳机座逆向做功,从而使耳机座具有逃逸下壳的趋势,耳机槽内的耳机至少部分伸出下壳。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动机构包括顶推组件和弹性组件,顶推组件设于滑动件和耳机座之间,用于在滑动件抵推顶推组件做功时,顶推耳机座朝向下壳的敞口移动;弹性组件设于耳机座和下壳之间。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耳机座包括活动连杆,顶推组件包括活塞件、管件及设置在管件内的流体,活塞件活动插接于管件的进口,活动连杆活动插接于管件的出口。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管件包括受力管道、中间管道及施力管道,受力管道通过中间管道与施力管道连通,受力管道和施力管道均位于中间管道上方,活塞件活动插接于受力管道的进口,活动连杆活动插接于施力管道的出口。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源组件,电源组件设于下壳且位于传动机构的下方,弹性组件设于电源组件和电源组件之间。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定位件,定位件设于电源组件的上方,弹性件的一端与耳机座连接,另一端与定位件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壳的底部设有安装孔,电源组件的下方设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通过安装孔连接于下壳。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的内侧的导向件,壳体上设有开口槽,开口槽沿下壳的高度方向延伸,导向件上设有连通的活动孔和横置槽,活动孔与开口槽同向延伸并与开口槽连通,横置槽的外端与开口槽连通,横置槽的底部与活动孔连通,开口槽、活动孔及横置槽连通形成导轨;

10、滑动件包括滑块和设置在滑块的内侧的抵推杆,滑块滑动连接于开口槽和横置槽中,抵推杆活动插接于活动孔,传动机构的受力端活动穿设于活动孔。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横置槽中设有与活动孔对应的第一限位槽,开口槽中设有位于第一限位槽的下方的第二限位槽,滑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滑块的相对两侧,第一限位块作用于第一限位槽,以使上盖和下壳保持稳定的盖合状态,第二限位块作用于第二限位槽,以使上盖和下壳保持稳定的打开状态。

1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和如上所述的耳机盒,耳机设于耳机盒中。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盒及耳机组件,该耳机盒包括:下壳,设有导轨;上盖,包括盖体和设置在盖体的内侧的滑动件,盖体通过滑动件与导轨滑动连接;耳机座,活动设于下壳,耳机座上设有收容耳机的耳机槽;以及传动机构,设于下壳,传动机构的受力端与滑动件连接,传动机构的施力端与耳机座连接;推动滑动件沿导轨移动,以打开上盖,同时,使传动机构的受力端在滑动件的抵推作用下做功,传动机构的施力端对耳机座逆向做功,从而使耳机座具有逃逸下壳的趋势,耳机槽内的耳机至少部分伸出下壳。本申请技术方案,将耳机盒的上盖与下壳配置成滑盖连接形式,并通过传动机构实现上盖与耳机座之间的联动,如此,以在打开上盖的同时实现耳机的上移弹出,以及在关闭上盖的同时实现耳机的下移收纳。相较于传统耳机盒需先打开盒盖再驱动耳机弹出的配置,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盒至少将开关盖和弹出/收纳耳机两个步骤缩减为一个,精简了用户的开盖工序,省时省力,高效;同时,耳机盒展现的智能性更强,用户使用体验感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耳机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顶推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顶推组件设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耳机座之间,用于在所述滑动件抵推所述顶推组件做功时,顶推所述耳机座朝向所述下壳的敞口移动;所述弹性组件设于所述耳机座和所述下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包括活动连杆,所述顶推组件包括活塞件、管件及设置在所述管件内的流体,所述活塞件活动插接于所述管件的进口,所述活动连杆活动插接于所述管件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包括受力管道、中间管道及施力管道,所述受力管道通过所述中间管道与所述施力管道连通,所述受力管道和所述施力管道均位于所述中间管道上方,所述活塞件活动插接于所述受力管道的进口,所述活动连杆活动插接于所述施力管道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于所述下壳且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下方,所述弹性组件设于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电源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电源组件的上方,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耳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源组件的下方设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通过所述安装孔连接于所述下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的导向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沿所述下壳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导向件上设有连通的活动孔和横置槽,所述活动孔与所述开口槽同向延伸并与所述开口槽连通,所述横置槽的外端与所述开口槽连通,所述横置槽的底部与所述活动孔连通,所述开口槽、所述活动孔及所述横置槽连通形成所述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置槽中设有与所述活动孔对应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开口槽中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下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滑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块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作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以使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保持稳定的盖合状态,所述第二限位块作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以使所述上盖和所述下壳保持稳定的打开状态。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所述耳机设于所述耳机盒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耳机盒及耳机组件,该耳机盒包括:下壳,设有导轨;上盖,包括盖体和设置在盖体的内侧的滑动件,盖体通过滑动件与导轨滑动连接;耳机座,活动设于下壳,耳机座上设有收容耳机的耳机槽;以及传动机构,设于下壳,传动机构的受力端与滑动件连接,传动机构的施力端与耳机座连接;推动滑动件沿导轨移动,以打开上盖,同时,使传动机构的受力端在滑动件的抵推作用下做功,传动机构的施力端对耳机座逆向做功,从而使耳机座具有逃逸下壳的趋势,耳机槽内的耳机至少部分伸出下壳。本申请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耳机从耳机盒中取拿不便,取拿效率低,用户使用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车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立讯智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