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多中心跨链标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80669发布日期:2024-05-13 12:3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数据要素多中心跨链标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跨链通讯协议,具体为数据要素多中心跨链标识方法。


背景技术:

1、当有多个数据要素标识中心时,每个中心管理其对应区域的标识。

2、然而,一个数据权利人,其经营如果是跨区域的,例如在a地、b地都有业务,在申请数据要素标识时就可能选择任何一个区域进行,因此,当另一个用户需要对标识进行检索时,很难判断应该向哪个中心发出检索请求。

3、当然,每个中心可以将其标识信息发送给其他中心,每个中心都重复记载一次,则任何一个中心都可以完成标识检索,但这就会造成巨大的存储、通信浪费。

4、传统的跨链通讯协议其认证方式较为简单,不能根据使用者的认证需求进行灵活变换,从而大大影响了协议互认过程中的时效性,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数据要素多中心跨链标识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1、通过将标识分段,从而可以仅仅将标识的一部分(即实体码)在各个标识管理中心之间复制,这就减少了全部复制标识及其所有相关信息的通信量、存储量;

3、2、通过建立协同请求机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中心进行申请、检索等业务,而无论其完整标识存储在哪个中心;

4、3、采用区块链结构存储实体码目录区,从而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技术机制,增强各中心之间的互信;而要素码及其他相关信息不采用区块链存储,就节约了存储空间和共识时间;

5、4、提供的一种通讯方法及其系统在相互通讯的控制器间包括多个独立的适用于不同通讯协议的通讯通道,能够在发生通讯异常时切换正常通道,保证了控制器间的正常通讯。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数据要素多中心跨链标识方法,包括如下特征和步骤:

7、s1、在各个标识管理中心之间统一数据要素标识码格式,并将数据要素的标识分为实体码和要素码两段;

8、s2、各个标识管理中心均建立实体码目录区,用于存储所有的实体码的正本或副本;

9、s3、各个标识管理中心均建立标识数据区,用于存储标识;

10、s4、数据要素权利人按以下流程申请实体码:

11、(a)选择任意一个标识管理中心申请实体码;

12、(b)该标识管理中心检索其实体码目录区,如果没有发现该权利人的实体码,则为其分配实体码,将该实体码信息在其实体码目录区上进行记账,并注明为“正本”;否则,返回“已分配实体码”信息并终止流程;

13、(c)该标识管理中心将该实体码信息告知权利人和其他标识管理中心;

14、(d)所有其他中心将该实体码信息在各自的实体码目录区上进行记账,并注明为“副本”;

15、s5、权利人需要对数据要素进行标识时,按以下流程:

16、(a)向任意一个标识管理中心提交其实体码,并发送申请要素码的请求和附加信息;

17、(b)收到请求的中心检索其管理的实体码目录区,并进行以下处理步骤:

18、(1)如果该实体码在其实体码目录区上注明为“正本”,则为该数据要素分配要素码,按照标识标准将实体码和要素码合并为完整的数据要素标识,在其实体码目录区、标识数据区上进行记账;

19、(2)否则,向所有的其他中心发出协同申请请求,并在请求中包含权利人的附加信息;收到协同申请请求的其他中心,检索其管理的实体码目录区,如果该实体码在其实体码目录区上注明为“副本”,则忽略该请求;如果为“正本”,则为该数据要素分配要素码,按照标识标准将实体码和要素码合并为完整的数据要素标识,在其实体码目录区、标识数据区上进行记账,并反馈给发送协同申请请求的中心;

20、(3)将标识码反馈给请求方;

21、s6、当用户需要检索某数据要素标识时,按以下流程:

22、(a)向任意一个标识管理中心提交该数据要素标识,并发出标识检索请求;

23、(b)中心检索其管理的实体码目录区,其检索步骤如下:

24、(1)如果该数据要素标识的实体码在其实体码目录区上注明为“正本”,在其管理的标识数据区查询到该数据要素标识的相关信息;

25、(2)否则,向所有的其他中心发出协同检索请求;收到协同检索请求的中心检索其管理的实体码目录区,如果该数据要素标识的实体码在其实体码目录区上注明为“副本”,则忽略该请求;如果为“正本”,则在其管理的标识数据区查询到该数据要素标识相关信息,并将检索结果反馈给发送协同检索请求的中心;

26、(3)将检索结果反馈给发送请求方;

27、(c)个人用户端发送报文协议至网关,以此向网络终端发起包含用户身份信息的协议认证请求;

28、(d)智能远程终端接收认证请求的网络终端向用户端发送认证请求,使用者通过个人用户端直接进行认证操作;

29、所述用户端设为智能远程终端,其智能远程终端中包括信号收发模块、认证模式切换模块以及确认显示模块;

30、(e)智能远程终端通过信号收发模块接收网络终端信号,使用者通过认证模式切换模块选择通讯协议认证方式;

31、(f)通过确认显示模块实现认证确认,通过信号收发模块将确认信号发送至网络终端,使用者通过信号收发模块在网络终端平台进行各种协议的选取调度。

32、可选的,所述确认显示模块出现认证错误,重新回到上级,进行二次认证请求发送。

33、可选的,所述认证模式切换模块具体包括如下模块:

34、用户个人密码认证模块,用于使用者通过登录密码的核对进行个人信息认证登录操作;

35、用户验证码认证模块,用于使用者通过验证码的核对进行个人信息认证登录操作;

36、用户指纹认证模块,用于使用者通过个人指纹数据的核对进行个人信息认证登录操作;

37、用户面部识别认证模块,用于使用者通过面部相貌特征数据的核对进行个人信息认证登录操作;

38、用户音波认证模块,用于使用者通过个人语音声纹数据的核对进行个人信息认证登录操作;

39、用户指纹认证模块、用户面部识别认证模块以及用户音波认证模块均为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40、可选的,所述用户个人密码认证模块和用户验证码认证模块均为用户个人物理信息认证方式。

41、可选的,所述选取调度包括解析协议报文,用于协议调取之后解析使用者选取协议报文的数据要素,以此获取所述报文的具体内容以及核查、认证方式;

42、其具体步骤如下:

43、(1)选取的协议报文核查一致后,确认传输协议进行认证;

44、(2)选择使用者所需的认证方式,并通过信号收发模块反馈至智能远程终端处;

45、(3)使用者认证操作确认,认证确认信号发送至网络终端回馈;

46、(4)网络终端协议互认信息录入,确认记录备份。

47、可选的,所述认证方式采用认证模式切换模块中的用户指纹认证模块、用户面部识别认证模块以及用户音波认证模块。

48、可选的,所述认证操作确认后,如出现用户认证信息不符,则进行二次协议选取调度。

49、可选的,所述解析协议报文的数据要素任务执行中,各中心需要随时采集、汇聚其他中心的数据,并据此进行完成所需的融合、解析任务。

50、本发明提供了数据要素多中心跨链标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51、1.该数据要素多中心跨链标识方法,通过将标识分段,从而可以仅仅将标识的一部分(即实体码)在各个标识管理中心之间复制,这就减少了全部复制标识及其所有相关信息的通信量、存储量;

52、2、通过建立协同请求机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中心进行申请、检索等业务,而无论其完整标识存储在哪个中心;

53、3、采用区块链结构存储实体码目录区,从而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技术机制,增强各中心之间的互信;而要素码及其他相关信息不采用区块链存储,就节约了存储空间和共识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