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式结构带有通信模块的atm-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747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件式结构带有通信模块的atm-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组件式结构ATM-通信系统用作在专用的和公共的通讯网络中,连接具有高传输速率的通信发射装置。信息的传输和中继是按照异步传送模式(ATM)进行的,在此待发射的信息是以程序包方式,即用固定长度(数据单元)的程序包,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标准I.361进行发射和中继转接。国际标准化传输速率现在是155和622兆比特/秒。借助于插入数据单元首部的信道信息和路径信息,数据单元通过一个虚拟传输信道,从通讯发射装置经过至少一个通信系统传输到一个确定的通讯发射装置。传输信道通过用户发出信号-如众所周知的时分多路传输通信系统-或者通过在通信系统上的一个行政输入而建立,并且逻辑地为通信持续时间保持不变。此种传输信道的频带宽度是灵活可变的,并在建立通信时提出申请。这种ATM-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已经在1992年西门子印刷出版物“未来的宽频带网络ATM技术”(“ATMTechnologie fiir zukiinftige Breitbandnetze”)中公开了。
为了实现尤其更小的ATM通信系统,建议将通信系统分离成为一个导致转接ATM通信发射装置的中继设备和一个导致通信控制ATM通信发射装置的以及管理和监控通信系统的控制设备。在此,控制设备可以由一台个人计算机来实现。在中继设备和控制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借助一个集成在中继设备内的通信模块和一个插入控制设备中的通信衔接器进行控制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这种组件式结构通信系统安排成一个组件式程序结构。本发明的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给予解决。
根据本发明程序结构的主要观点可以看出通过将中继、操作及安全软件在集中的中继、操作及安全程序结构及分散的中继、操作技术及安全技术子程序结构中实现一个,有关过程的和硬件有关的程序模块的尽可能隔离。经此,中继技术的、操作技术的及安全技术的过程可以在控制设备中的一个高端抽象平面内实现。这意味着减少集中中继技术的,操作技术的及安全技术的程序结构的范围,其次意味着在中继设备中,尽可能的将该程序结构独立于物理的实现。此外,通过该程序方案,在控制设备和中继设备之间信息流将显著地减少。
此外,通过在中继设备中的传送程序模块及信息分配程序模块的自动编码,以及通过在控制设备中的传送程序模块及过程管理程序模块的自动编码,提高了程序的组件化。也就是说要添补及去除某个程序模块是很方便容易的;而且,在自动编码的程序模块中,必要的变动也是很少的。
根据本发明的程序结构借助于5个方块线路图详细地说明如下

图1表示以本发明的程序结构为基础的ATM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图2表示按照图1的ATM通信系统的程序结构;图3表示按照图1中继设备通信模块中的程序结构;图4表示按照图1的控制设备中的程序结构;图5表示按照图1的通信衔接器中的程序结构。
图1表示一种通信系统KS,其由一个中继设备SB及一个控制设备CB组成。
在中继设备SB内配置了一个按照异步传送模式工作的ATM耦合场模块ASN,多个用户接通模块SLMP,一个通信模块KM以及一个时钟脉冲模块TM。
ATM耦合场模块ASN,例如是借助于16个双向连接口A,每个以175805兆比特/秒的传送速度配置。为了中继转接,按照异步传送模式所构成的数据单元,根据自动转接原理夹带中继技术信息通过ATM耦合场模块ASN进行转接。这就是说一个数据单元借助于夹带的中继技术信息,例如在预调的,附加的程序包首部内,独立地通过耦合场模块ASN进行转接。信息将以物理方式通过差动位移ECL(发射极耦合逻辑)信号,NRZ(不归零逻辑)编码地传递到由处理机控制的ATM耦合场模块ASN的16个接口A中的每一个。例如ATM耦合场模块ASN是按照欧洲专利EP0 329 005 B1所公开的耦合场实现的。
16个接口A的每一个可以连接一个用户接通模块SLMP或者一个通信模块KM,于此,在中继设备SB中设置有通信模块KM。在图1中表示最多可连接15个用户接通模块SLMP,而举例说明的是2个。
在时钟脉冲模块TM中,为了操作ATM耦合场模块ASN,用户接通模块SLMP以及通信模块KM,建立了必要的时钟信号ts,并通过分别的时钟脉冲传输线TL传递到中继设备SB的各自组成部分。尤其设置这些时钟信号ts,是为了操作装入中继设备SB的组成部分SLMP,ASN,KM中的微处理机,以及为了传输经过中继设备接口的信息。
为了使连接按照异步传送模式工作的通信发射机KE,装备带有SDH(同步数字分级)接口的用户接通模块SLMP,并具有155兆比特/秒的传输速度。数据或者信息传输通过SDH接口SDH,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推荐标准I.121(用户网接口UNI)按照同步传送模式(STM-1)以155.52兆比特/秒的传输速度实施。
通过在通信发射机KE和用户接通模块SLMP之间引入的一个用虚线画出的矩形表示为传输模块UM,借助于它,将远处的通讯发射机KE连接到中继设备SB上。传输模块UM包括传输工程的设备-未表示出-以便将数据单元定向的信息经过同轴电缆,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推荐标准G.703进行电传输,或者通过光波导体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推荐标准G.957/958进行光传输。
此种宽频带通信发射机KE是通过许多设备才可以实现连接到中继设备SB的。例如连接到别的ATM通信系统KS的端机,连接局部网的衔接器,ISDN中继设备,例如连接到HICOM中继系统,以及ATM工作站等。
借助于通信模块KM来控制,从控制设备CB来的或者传输至该设备的数据单元。此外在通信模块KM中实现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D)的层2功能的层状模型及为了在中继设备SB内转接数据单元所设置的层3功能。此外,通信模块KM包括一个中继技术的子功能,借助于它从控制设备CB并反向传输的中继技术的、管理的、及操作技术的信息被变换成与中继设备相符的信息,也即涉及中继设备SB的物理构成。
为了中继设备SB与控制设备CB的通信,配备了一个通信衔接器CA。通信衔接器CA设置在实现控制设备CB的个人计算机PC中。一台由商业上惯用的个人计算机来实现的个人计算机PC,通常具有一个显像设备BE,一个输入设备EE,一个大容量存储器设备HD-例如硬盘-以及一台微处理机系统MPS。此外在个人计算机PC中,集成一台能实现EISA总线BEI的衔接模块EISA,在此通信衔接器CA连接到EISA总线BEI。个人计算机PC的组成部分BE,EE,MPS,HD,EISA通过内部总线LB相连接。EISA总线是一种与内部总线LB去耦的总线,具有位宽度32比特及传送速率为33兆字节/秒。
图2表示按照图1组件式结构ATM通信系统的程序结构。在控制设备CB中到硬件的连接部分表示为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OSC,在其中实现一个执行信息传送到硬件和到控制设备的传送程序模块TSP及硬件设备驱动器。
过程管理程序模块PVP,控制着程序结构和操作系统OSC之间的通信。此外,为中继设备SB的中继技术控制,设置了一个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一个监控控制设备CB及中继设备SB组成部分的并在故障情况下配置的安全技术程序结构DEP,一个管理中继设备SB及控制设备CB的操作技术程序结构AM,以及一个实现中继技术的ATM-通信网络入口的通信程序结构KMP。
处理机控制的通信衔接器CA包括有一个监控通信衔接器CA的系统控制程序结构STS,和一个以异步传送模式控制和监控信息通讯的信息传送程序结构MTS,在此,这两个程序结构STS,MTS通过一个操作系统OSK与通信衔接器CA的硬件连接。
在中继设备SB中另一个操作系统OSS表示为硬件组成部分和应用程序模块之间的连接部分。在该操作系统OSS中设置一个传送程序模块TSP,借助于该TSP实现了在操作系统和信息分配程序模块MD之间的信息传送接口。借助于信息分配程序模块MD,中继设备SB内部子程序结构之间的信息受到控制。在中继设备SB中,配置着一个中继技术控制的控制设备CB连接的并将中继技术信息匹配到中继设备SB物理构成的中继控制子程序结构CP-SB。该中继控制子程序结构CP-SB主要是在通信模块KM内实现。通过在图2中进一步展示的程序结构CP-SLMP及CP-ASN表示在用户接通模块SLMP和ATM耦合场模块ASN中较小的子程序是以中继控制子程序结构CB-SB来实现的。此外,在中继设备中,一个对中继设备SB组成部分进行监控的及在故障情况下配置的安全技术子程序结构DE P-SB是自动编码的。对此,类似于中继控制子程序结构CP-SB,在用户接通模块SLMP及ATM耦合场模块ATM内设置了子程序AM-SLMP、AM-ASN。其次中继设备SB具有控制中继设备SB中信息通信的虚拟连接的操作子程序结构AM-SB,同样在用户接通模块SLMP及在ATM耦合场模块ASN中实现的子程序AM-SLMP,AM-ASN,被配置在该子程序结构中。
图3表示通信模块KM中的程序结构,在其中实现了中继设备SB的主要程序模块。如图1中已经指示的那样,主要的程序模块表现为一个安全技术子程序模块DEP-SB,一个操作技术子程序模块AM-SB,一个中继子程序模块CP-SB及一个信息分配程序模块MD。此外,在图3中还表示出一个数据传输程序模块LAY2及一个通信管理程序模块VC-MG。所给出的软件结构是以过程方案为基础。对此,在前已给出的程序模块DEP-SB、AM-SB、VC-MG、CP-SB、MD、LAY2通过各个过程来实现。在过程之间的所有过程控制的、财务管理的及通信的功能均由图1中所示的操作系统OSS提供。操作系统OSS采用西门子公司微处理机样本SAB 80386中的操作系统COSMOS集成电路来实现是有利的。
借助于信息分配程序模块MD,将收到的信息递送给即时主管过程。对此,在用户发出信号的范围内评估相应虚拟通信的虚拟信道信息和路径信息,并且把评估的信号传送给接收过程。在其他情况下评估信号中的信息是必要的,以便将一个信号,也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给过程。信号分配程序模块MD在控制设备CB内,提供在操作系统OSS中实现的传送服务TSP。
通信管理程序模块VC-MG包括所有的为管理ATM通信范围内虚拟通信所必需的功能。基本上该模块是给予虚拟的路径信息和通径信息以及调整实现ATM通信的线路技术组成部分的各种功能。为了中继设备SB内的信息通信,当启动时将固定虚拟的连接确定地设置到即时的组成部分。
借助于数据传输程序模块LAY2管理所有的经过通信模块KM通信的层2功能,其独立于预先规定的通信目的,例如用户信号发出或者ATM耦合场模块控制。
中继技术子程序模块CP-SB及中继技术过程不包含关于评估或处理层3信息的中继技术功能。该信息继续传递给ATM通信系统已编址的组成部分。此外中继技术过程CP-SB包括一个物理的中继系统PSS,借助于它以及借助于中继设备SB的其他组成部分可将物理的用户连接进行调整或分开。在此,需要将在中继设备SB的其它部件中自动编码的子程序CP-SLMP、CP-ASN进行协调和监控。为了进行中继技术信息交换,借助于中继技术信息来实现中继技术过程CP-SB及子程序中的中继技术接口。在此涉及一种信息接口,就是说在通信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交换是通过相应信息的传输进行的。
操作技术子程序模块AM-SB为控制设备CB中操作技术程序结构AM的一个子程序。为了进行通信交换,使用一台带有规定信息格式的操作技术接口。通过传输操作技术信息,在中继设备SB中对用户端机进行调整、变更和管理。
安全技术子程序模块DEP-SB也就是安全技术的过程,和在控制设备CB中的安全技术程序结构DEP一起共同实现ATM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技术功能。安全技术过程DEP-SB用来作为在控制设备CB中的安全技术程序结构DEP的通信伙伴。安全技术过程DEP-SB独立地监控着中继设备CB的所有组成部分,可能发生接受该组件的故障信号,并将其继续转送到控制设备CB的安全技术程序结构DEP中。此外,由控制设备CB回答初始的状态询问,当回答消失,必要时通过一个相应的信号使中继设备CB恢复到规定的起始状态。
图4表示控制设备CB的软件结构。中继技术程序模块CP在ATM通信系统中实现主要的中继技术功能。借助于安全技术程序模块DEP系统完整性和硬件功能受到监控。硬件及软件还进行集中的故障处理。此外还管理着一个体现ATM通信系统硬件状况的数据库。
借助于数据服务器程序模块DSP,管理持续存储在固定存储器上的目标数据,及主要的配置数据。其次,还提供一个存取数据的接口。借助于操作技术程序模块AM,在待管理的ATM通信系统组成部分上实现存取,为此以规定的信息格式,用中继设备SB提供一个通信交换的行政管理接口。
在通信程序模块KMP中实现控制设备通往ATM通信网络的功能。这些基本上是这样一些功能,其办理ATM用户发出信号到ATM通信网络。通信程序模块KMP是可以这样实施的,即控制设备CB不仅可作为ATM通信网络的ATM通信发射装置KE,而且可作为ATM通信系统KE的控制设备CB来使用。
管理程序模块MAN执行ATM通信系统KS的管理功能,并且对此提供一个操作员界面。
过程管理程序模块PVP表现为在各过程,或者说是程序模块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插接部分。其与操作系统OSC中的传输程序模块TSP一起来保障各过程与通往中继设备SB的通信。此外,在过程管理程序模块PVP中管理着各个过程,亦即调入、终止等等。
操作系统OSC例如通过西门子公司工作站的SORIX操作系统来实现。在该操作系统OSC中设置着带有线路技术部件通信的硬件驱动模块TM。借助于在操作系统OSC中自动编码的资源管理程序模块REP,管理系统资源,例如存储器和磁盘等,借助于差错检测模块FET进行识别和采集系统差错。
为了开发、集成、测试和维护ATM通信系统,在控制设备CB中设置有实用程序模块UTP-通过长方形来表示。
图5表示通信衔接器CA的软件结构。操作系统COSMOS采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的微处理机,其中型号为SAB 80386,同样地也被用作操作系统OSK。
经过通信衔接器CA来控制通信流量基本上是借助于数据传送程序模块DTP完成的。在此基本上调整虚拟的信道信息和通路信息,将接收到的数据流分成应用数据和控制数据,必要时可能再插入数据单元中,也就是说转送给程序段模块和退程序段模块(Segmentierungs-und Desegmentierungsmodul)。该数据传送程序模块DTP通过数据传输程序模块LAY2进行支持,借助于此根据ISO标准化的层2议定书的安全保护层2进行控制。借助于线路程序模块LH使以线路技术实现的传输技术得以工作,而且能够抓住可能发生的干扰,进行分析并且引入相应的反馈。这三个程序模块一起构成信息传送程序结构MTS。
系统控制程序结构SPS是由一个系统控制程序模块STP,一个监视程序模块WAP,及一个检测程序模块MOP构成的。借助于系统控制程序模块STP对带有安全及操作子程序模块的通信进行控制,亦即通过由控制设备CB传输的信息进行控制。此外,借助于系统控制程序模块STP对通信衔接器CA的配置数据进行管理,并对线路程序模块LH的操作进行控制。监视程序模块WAP主管监视器的按规则的触发器。借助于检测程序模块MOP,可以把握和传递操作系统模块和用户程序模块(亦即过程)的瞬时状态。此外借助于检测程序模块MOP可以显示寄存器的内容,并且借助于开关装置可以调节时钟信号的电路。
在图5的操作系统OSK中描述着三个驱动器程序模块。这些驱动器程序模块表示通往各个硬件组成部分的连接器。仔细分别地说,一个是线路驱动器LDP,用于传输技术模块(图中未示出)的操作及中继预处理;一个外围驱动器PDP,用于操作监视器的硬件驱动器,以及中断控制;以及一个接口驱动器SSP,用于控制实现V.24-接口的V.24硬件控制。
图6表示一个在通信系统KS中根据图2实现的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及一个中继技术子程序结构CP-SB。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存储在体现控制设备的个人计算机PC的程序存储器中,并且中继技术子程序结构CP-SB基本上存储在设置于中继设备SB中的通信模块KM的程序存储器中。
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由一个监视程序模块MOD,一个信号化子程序模块SIS3,一个中继子程序模块CPS,一个逻辑中继子程序模块LSS,一个中继数据程序模块CP-D,一个转接资源程序模块CP-R及一个查错程序模块EXH构成。在中继技术子程序结构CP-SB中设置有一个物理中继子程序模块PSS,另一个信号化子程序模块SIS2及一个硬件程序模块SHW。
借助于监视程序模块MOD,按照图2实现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的外部软件接口。例如通往操作技术和安全技术程序结构。在此,涉及信息定向的接口,亦即信息交换或数据交换仅仅通过具有确定信息格式的信息进行处理。
在信息化子程序模块SIS3中,包括一个传输控制功能及一个层3功能。在此对层-2-通信,通过传输控制功能进行控制,层2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7层模式中表示定向通信的安全保护层,例如通过HDLC通信。
下列的任务归入传输控制功能-处理促进建立及拆除层2连接,其为了传输层3信息,即中继技术信息是必要的,-在层2连接中的多路传输多个中继技术的通信及其管理,-从安全防护层(层2)传输信息到中继层(层3)及相反,
-在安全防护层内处理差错信息。
层3功能体现着中继技术层,在该层中记录程序模块为自动编码,该模块按照1993年ATM论坛的“UNI说明草案2.3”(“UNISpecification Draft 2.3”)标准执行ATM信号化议定书。该议定书程序模块描述了在中继技术程序模块和安全保护层之间的接口,在此按照ATM信息化议定书对传输的信息及状态控制进行加工处理。信息化程序模块可用两种议定书稿本的异文来实现。一种议定书异文是控制设备CB作为通信系统KS的控制设备CB来使用,而另一种议定书异文是作为通信发射装置投入使用。
在中继子程序模块CPS中,对于每个参与通信的ATM通信系统KS的组成部分而言,相应的图象可供使用。组成部分是指用户,仪定器设备和存取程序段。
使用者或者用户借助于其在信息化工序内传输的信息控制着通信建立和通信拆除以及性能请求。其信号化号码或者选择呼叫号码及其使用权性能等,代表着用户,并且在中继子程序模块CPS中的这些参数,在用户程序段内的通信持续时间用图象显示,也就是说从数据库的一个程序段中读出并在用户程序段内存储。
仪器设备表示这样一些设备,即通过它使用户和通信系统进行交流。这种设备可以通过下述的设备来表示通信发射装置,通往其它网络的过渡设备,例如通往局域网络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别的ATM通信系统或者ISDN通信系统。在仪器段的通信持续时间内说明书所必须的参数用图案显示。
在存取程序段,通过操作技术信息对识别及中继技术可能性,尤其是关于在通信终端机SDH的信号化过程,以及此中继技术可能性所需求的物理资源,由通信终端机SDH进行注册登记和管理。
在存取程序段中的中继技术可能性通过注册登记下列的信息来规定即一个指示通信设备信号化可能性的信号化信息,一个指示信号化种类的信号化种类信息及一个指示编排可能路径的路径信息。
当连接建立时,按照由中继设备传送的中继技术信息-例如原始地址和目的地址,或者分别为端口号及信道号码-把通过由接通的通信设备KE传送请求-例如传输速率及信道数-的物理资源,从相应的存取程序段提取出来。并就通信联系或连接-固接或选接-的时间,列入逻辑连接子程序段,以及为中继技术的加工处理提供待用。逻辑连接子程序段被汇集到连接程序段LINK。一个包括识别ID在内的连接程序段LINK因此代表着物理的,与通信连接有关的资源的总和,确切地说,就是参与连接的通信设备的特性。
在中继子程序模块CPS中,借助于连接程序段建立和拆除(也即控制)与通信终端相连的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因为每个连接程序段总是表示直到接通点的传输方向,所以一个双向通信连接或控制,有四个通信连接程序段参与。
在图6中表示的逻辑中继子程序模块LSS内,ATM有效信道的物理性能-不是信令信道-被抽象化为逻辑连接点,该点位于由存取程序段或连接子程序段所建立的通信连接程序段内。借助于由逻辑中继子程序模块LSS管理的通信连接程序段,中继子程序模块CPS能够独立于通信连接程序段中规定的物理性能而实现中继技术功能。所以中继子程序模块LSS被用作去耦线路技术中继功能程序。
在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中,把必要的数据借助于中继数据程序模块CP-D分别保持在持续的,静态的及动态的目标中。持续目标的数据是根据操作技术的信息存储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并且无论如何必须通过再起动才能得到。静止目标的数据表示在新的或再起动通信系统KS之后,从持续的数据中截取的数据。动态数据包含通信连接程序模块有关的资源,状态及逻辑联接信息的信息。
在查错程序模块EXH中,收集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中出现的差错信息,并且通过监视器程序模块MOD传递给安全技术程序结构(图中未示出)。
借助于中继设备SB中自动编码的物理中继子程序模块PSS,由控制设备CB传递的中继技术信息换算成硬件邻近的中继技术信息,并向中继设备SB的相应组成部分传递。对此,完全是由逻辑中继子程序模块LSS通知给物理中继子程序模块PSS,例如哪个ATM耦合场模块ASN的端机和哪个相连接。通过ATM耦合场模块ASN选择哪个物理路径是由物理中继子程序模块PSS进行管理-包括ATM耦合场模块内部资源。由此过程的中继技术差不多几乎不依赖于通信终端的物理特性,并且能够分别为通信系统KS的极不相同的物理显示所使用。因而使得硬件独立开发和维护中继技术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可能。
借助于另一个信号化子程序模块SIS2(见图6),对传输给中继设备SB或控制设备CB组成部分的信息,即有关层1(物理层)及层2(安全层)的中继的、操作的、或安全技术的信息进行处理或者控制。
权利要求
1.组件式结构的ATM通信系统(KS),用于连接ATM通信发射装置(KE),其包括-一个中继设备(SB),带有至少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OSS);--在该系统中,对在操作系统和信息分配程序模块(MD)之间实现信息传送接口(TS)的传送程序模块(TSP)进行管理;--带有一个监视中继设备(SB)组成部分并在出错情况下配置的安全技术子程序结构(DEP-SB);--带有一个在中继设备(SB)中控制虚拟的信息通信连接的操作技术子程序结构(AM-SB);--并带有一个中继控制子程序结构(CP-SB),其是用控制设备(CB)进行中继技术控制连接的,并把中继技术信息匹配到中继设备(SB)的物理构成;--在此,借助于信息分配程序模块(MD)对中继设备(SB)的程序结构(P-SB,AM-SB,DEP-SB)内的信息及其与控制设备(CB)的来往进行控制,以及-一个带有多任务操作系统(OSC)的控制设备(CB);--在其中,管理一个实现信息传送接口(TS)的传送程序模块(TSP),该接口位于操作系统和过程管理程序模块(PVP)之间,--带有一个产生中继设备(SB)的中继技术控制的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带有一个监视控制设备(CB)和中继设备(SB)组成部分,并在出错情况下配置的安全技术程序结构(DEP);--带有一个管理中继设备(SB)和控制设备(CB)的操作技术程序结构(AM);--带有一个实现中继技术ATM通信网入口的通信程序结构(KMP),以及-一个在控制设备(CB)和中继设备(SB)之间实现连接的通信衔接器(CA),其带有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OSK);-带有一个监视通信衔接器(CA)的系统控制程序结构(STS);-带有一个以异步传送模式控制并监视信息传送的信息传送程序结构(MT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信模块(KM)中附加设置有-一个建立和管理为操作技术的、中继技术的、及安全技术的信息通信而设置的虚拟连接的通信管理程序模块(VC-MG);-一个分配信息给程序模块(CP-SB,AM-SB,DEP-SB,VC-MG)的信息分配程序模块(MD),及-一个实现通信保护的数据传输程序模块(LAY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控制设备(CB)中附加可自动编码的有-一个管理至少一个固定存储器上持续目标数据的数据服务器程序模块(DSP);-一个管理控制设备(CB)资源的资源程序模块(REP);及-提供开发,集成,测试及维护功能的实用程序模块(UTP)。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信衔接器(CA)中设有-系统控制程序结构(STS),其由--一个管理并监视通信衔接器(CA)的系统控制程序模块(STP);--一个监控监视器的监视程序模块(WAP);及--一个就测试通信衔接器(CBA)而言,具有检测、显示及开关功能的检测程序模块(MOP)所构成,以及-信息传送程序模块(MTS),其由--一个控制中继技术信息的数据传送程序模块(DTP);--一个实现通信保护的数据传输程序模块(LAY2)及--一个控制物理传输技术的线路程序模块(LH),所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控制设备(CB)中设置有-中继技术程序结构(CP)其构成为-一个实现中继功能来接通通信设备(KE)的中继子程序模块(CPS );--一个实现关于安全技术及操作技术程序结构接口的监视器程序模块(MOD);--一个实现控制设备(CB)的ATM用户信号化记录的信号化子程序模块(SIS3);--一个产生两个ATM通信发射机(KE)逻辑发送的逻辑中继子程序模块(LSS);--及其他的程序模块(EXH,CPD,CPR),用来管理中继技术数据和资源以及处理差错信息;并在中继设备(SB)中设置有-中继技术子程序结构(CP-SB),其构成为--在两个ATM通信发射装置(KE)之间产生物理连接的物理中继子程序模块(PSS);--一个保证信息通信的另一个信息化子程序模块(SIS2)及--一个表示线路技术连接装置的硬件程序模块(SHW)。
全文摘要
连接ATM通信发射机(KE)的ATM通信系统(KS)由中继设备(SB)及控制设备(CB)构成。中继设备(SB)的多任务操作系统(OSS)中有传送程序模块(TSP)及安全、操作和中继技术子程序结构(DEP-SB,CP-SB,AM-SB)及信息分配程序模块(MD)。多任务操作系统(OSC)具有传送程序模块(TSP)、过程管理程序模块(PVP)、以及中继、安全及操作技术的程序结构(CP,DEP,AM)和通信程序结构(KMP)。通过软件可以进一步使过程程序结构独立于中继设备(SB)中与通信连接有关的程序结构,并可明显减少控制设备(CB)的中央控制结构外围设备,并且通过程序明显减少控制和中继设备(CB,SB)中的信息流。
文档编号H04Q11/04GK1147331SQ95192871
公开日1997年4月9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6日
发明者H·莱什, K·基尔希-堡格, W·施特克尔, H·朗姆巴哈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