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标题编码/译码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962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标题编码/译码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和译码子标题,尤其涉及搜索记录介质上的子标题。
电视广播或视频再现(例如从激光视盘)提供叠加在视频图象上的子标题。问题是这些子标题永久地与下面的视频图象组合在一起,在接收(或再现)端不能被操作。例如,不能对与视频图象中出现的特定场景或在其相应音轨中的声音有关的信息进行子标题搜索。
因为图形激光光盘(CD-G)以子代码的形式记录图形,所以在搜索子标题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因为CD-G技术被限于激光光盘(CD)的应用,所以有严重的不足,根据电视标准,它速度太慢。即CD-G技术不适合于处理实时电视广播或视频再现中的子标题。


图18A-C和19所示,产生满CD-G屏所需的投产时间大体上对正常的电视或视频广播是不足的。图18A表示CD-G数据格式,在该格式中,一帧包括1字节的子代码与和32字节的音频通道数据,其中的24字节被分配给L和R音频通道数据(每通道具有6个取样值,每取样值2字节),其余8字节被分配给纠错码。这些帧如图18B所示被组合成为98帧(帧0、帧1、……帧96和帧9F)的块,这些块中的8个块P、Q、R、S、T、U、V和W如图18C所示地被传送。每块中的帧0和帧1的子代码保留给同步模式S0、S1,其余96帧的子代码保留给各种子代码数据。前两个块P、Q被分配给被用来对记录轨迹进行搜索的搜索数据,其余6个块R、S、T、U、V和W用于图形数据。
CD-G以75Hz的重复频率传送98帧的每个块。因此,1块的数据传输速率是(75Hz×98字节)7.35KHz,形成了7.35千字节/秒的子代码位速率。
传送在块R、S、T、U、V和W中的信息的传输格式如图19所示,6个块(R、S、T、U、V和W)中的96个帧(2,3,……,97)的每一帧作为包括每通道96个符号的6个通道(R至W)的包被传送。该包再被细分成24个符号(符号0至符号23)的4个子包(Pack),每个子包存储CD-G字符。CD-G字符最好由6×12个象素组成,因此可容易地被存储在各个6×24的子包中。根据CD-G格式,6×12的CD-G字符被存储在6个通道(R、S、T、U、V和W)的符号8-19(12个符号)处。各子包内其余的符号存储关于字符的信息。
模式信息是存储在子包内的信息的一个例子,被存储在各子包内符号0的前3个通道(R、S、T)内。项目信息是被存储在符号0的后3个通道(U、V、W)内的另一个例子。模式信息和项目信息的组合定义了如下存储在相应子包内的字符的模式表1模式项目000 0000模式001 000图形模式001 001TV-图形模式111 000用户模式指令是存储在子包内的信息的另一个例子,且被存储在符号1的所有通道内。该指令的相应模式、项目、奇偶校验或附加信息被存储在符号2至7的所有通道内。在符号0至19的通道内的所有数据的奇偶校验信息被存储在各子包的后4个符号(符号20至23)的所有通道内。
如上所述,CD-G系统速度较慢。CD-G数据以75Hz的重复频率被传送,因此包含4个子包的包以每秒300个子包(75Hz×4个子包)的速率被传送。即由于1个字符被分配到6×12象素的范围,所以300个字符能够在1秒内被传送。但是,CD-G屏幕被定义为288个水平象素×192个GD-G垂直象素,要求每秒传送多于300个字符。288×192屏幕的总传输时间根据以下的公式是2.56秒(288/6)×(192/12)÷300=2.56秒对于CD-G系统,当考虑到屏幕通常每十分之一秒地被刷新时,因为CD-G系统本身再现每屏的时间(2.56秒)非常长,所以搜索特定的事件(例如场景)将是极费时的。因为每一十六进制表示需要4个位来表示1个象素,所以当对于字符使用十六进制码时,这一问题就更严重。因此以上所述数据的4倍的数据要被传送,这样就将传输速率增大到10.24秒(4×2.56秒)。由于每屏需要缓慢的10.24秒进行传输,所以当利用CD-G技述传送屏幕时,屏幕的连续传输意味着要经历10.24秒的滞后时间。
在一种系统(称为CAPTAIN系统)中,点模式以及字符代码表示子标题。但是,这种系统看起来并不明显好于CD-G系统并具有某些同样的不足。就是说,这两种系统都不能有效地搜索特定的事件。此外,这两种系统在显示子标题时没有给子标题提供足够的分辨力。CD-G系统只分配1位给每一象素,并且这种二进制象素数据产生不希望有的混叠和闪烁。CAPTIAN系统例如是为248(水平象素)×192(垂直象素)显示、即低分辨率显示。而不是为720×480的高分辨率视频图象而开发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对仅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即在快放、慢放或倒放期间要被重放的子标题进行编码的编码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计算机或读存储器以便指示计算机搜索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子标题。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对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要被显示的子标题进行译码的译码方法和设备。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对在正常重放模式期间要被显示的第一子标题进行编码和将相应第一地址写入到记录介质为这种地址预留的区域中的编码方法和设备。将代替第一子标题要在各视频帧中被显示的第二子标题编码到记录介质为这种地址预留的区域中相应的地址。
本发明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以便通过将计算机引导到要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一些子标题的地址来指示该计算机重放要在该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一子标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从存储在记录介质上的子标题地址中读出子标题来译码仅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要被显示的子标题的译码方法和设备。
通过阅续以下参照了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容易地获得对本发明及其许多优点的更完整的了解。
图1是本发明数据译码设备的方框图;图2是图1所示子标题译码器的方框图;图3A和3B是本发明的地址表;图4A和4B是说明正常和特技重放模式中的子标题搜索操作的图示;图5是图1的系统控制器和图2的系统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的表;图6是图1和图2的部件之间的通信的参数表;图7A至7C是说明本发明的数据编码的信号图8是编码子标题数据时参照的彩色查阅表;图9是本发明编码设备的方框图;图10A和10B表示图9的消除数据取样器的方框图;图11是进行彩色消除操作时参照的彩色查阅表;图12是说明代码缓冲器操作的图形;图13是说明图12的代码缓冲器的内部操作的方框图;图14A至14C表示彩色消除操作的示意图;图15是说明图14A至14C的彩色消除操作的方框图;图16A至16C表示动态定位操作的示意图;图17是表示实现图16A至16C的动态定位操作的电路的方框图;图18A至18C表示CD-G格式的数据排列;图19表示CD-G格式中数据的传输格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分。
译码设备图1所示的数据译码设备采用了本发明,并对被再现信号进行译码。数据译码设备的系统控制器14使从例如光盘91再现的信号被处理并被传送给子标题译码器7。该系统控制器与子标题译码器的控制器35(图2)进行通信,译码子标题并将它们叠加在被译码的视频图象上,以便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数据译码器及多路分解器1接收从例如光盘、VCR(盒式录像机)等再现的数字信号。该数据译码器及多路分解器最好采用纠错码(ECC)技术对再现信号进行误差译码并将该误差译码的再现信号多路分解到视频、子标题和音频数据流中去。存储器2可例如作为缓冲存储器,作为对再现信号进行误差译码和多路分解的工作区。
视频译码器3译码来自视频数据流的多路分解视频数据。类似于与数据译码器及多路分解器1一起被采用的存储器2的操作,可将存储器4用于译码该视频数据的操作。
信箱电路5将4∶3宽高比的译码视频数据变换为16∶9宽高比的译码视频数据。该变换是利用4至3抽取处理来完成的,即每四条水平线被抽取成为三条水平线,由此将视频图象压缩成为3/4图象。根据信箱格式,垂直分辨率从其余1/4的视频图象中获得并用来增强被抽取视频图象的垂直分辨率。定时调整存储器6对视频图象的传输进行定时,以保证信箱图象的1/4不被传送。当视频译码器3产生的译码视频数据已经是16∶9信箱格式时,信箱电路就旁路抽取操作,直接将译码视频数据传送给子标题译码器7。
被数据译码器及多路分解器1多路分解的译码子标题数据被直接传送给子标题译码器7,它根据系统控制器14的指令译码子标题数据并将被译码的子标题数据与译码视频数据混合。
复合编码器8将混合的子标题数据和视频数据编码成为合适的视频图象格式,例如NTSC、PAL等。模式显示器9作为用户的界面并例如显示与所示设备连接的电视监视器的模式。D/A变换器10将从复合编码器接收的编码信号变换成为适合于在显示的模式例如NTSC或PAL中被显示的模拟信号。
数据译码器及多路分解器1译码的音频/视频信号的音频部分被例如音频译码器11译码,该音频译码器利用存储器12对音频数据进行多路分解。该音频译码器的译码音频数据被D/A变换器13变换成为适合于被电视监视器再现的模拟音频信号。
子标题译码器参照图2所描述的,子标题译码器7译码编码子标题数据并将被译码的子标题数据与合适的视频数据混合。控制器35(图2)控制子标题译码器的操作并利用图2所示(图5中列出的)命令信号与译码器(图1)的系统控制器14进行通信。控制器35和系统控制器14共同定时子标题数据的译码,以便子标题数据在其即将在视频图象上出现的正确位置处与视频图象数据混合。
子标题译码器的字检测器20接收从光盘再现的成组的位流的子标题数据,位流以包形式存储在光盘上。每一组位流组成要叠加在视频图象上的一帧(或页)子标题。不同组的位流可以表示以不同重放模式被显示的子标题,例如正常重放、快倒或快进、或者称为特技模式。系统控制器利用“流-选择”信号向字检测器指出采用哪一种重放模式进行显示,字检测器为所指出的重放模式选择合适的信号位流。在不同视频图象被显示在不同通道上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相应地在“通道、选择”信号中向字检测器指出合适的通道,字检测器改变通道来只接收在选定通道上的那些位流。
组成一帧和被字检则器接收的一组位流包括描述该组位流的格式的页标题信息(S.标题)。该页标题信息被标题误差信息(标题误差)和数据误差信息(数据误差)所伴随。系统控制器利用页标题信息来确定如何对该组位流进行语法分析并从中提取相关的子标题数据。系统控制器利用标题误差信息来校正页标题信息中的异常情况,利用数据误差信息来校正子标题数据中的异常情况。
字检测器将子标题数据(位图)与其它译码信息(包括呈现时间标记PTS、位置数据“位置、数据”以及彩色查阅表数据“CLUT数据”)一起传送给代码缓冲器22。PTS是指出何时传送一帧的音频、视频和子标题数据的准确时间以便系统控制器知道何时多路分解来自被再现数据的数据的信号。位置数据指出子标题数据将要被显示在视频图象上的水平和垂直位置。“CLUT-数据”指出组成子标题的象素将使用哪种颜色。例如,系统控制器14确认视频图象正在被显示,在时间标记(PTS)指出的时刻将子标题数据传送给子标题译码器7并使该子标题译码器在“位置、数据”指出的水平和垂直位置所表示的视频图象的位置处以“CLUT数据”所指出的颜色输出相应的子标题数据(位图)。
字检测器还检测“显示时间”数据并通过控制器35(图2)的乘法器350将这一数据传送给系统控制器(图1)。该“显示时间”数据从包括一页(即一帧)子标题数据的一组位流的页标题信息中被读出。“显示时间”数据表示在正常重放模式期间利用相应视频帧显示在页中被编码的子标题的时间长度。当例如系统控制器(图1)利用“特殊”信号向控制器35指出系统处于正常重放模式时,控制器就使乘法器被旁路并使“显示时间”信号被直接地传送给系统控制器。在“特殊”信号表示特殊(特技重放)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器就使“显示时间”数据被切换至乘法器并在其被传送至系统控制器之前对其进行乘法操作。因为预先不知道收视者将选择哪种重放速度,所以最好是将与特技模式子标题一道被存储的显示时间用于正常重放模式并对于不同的重放速度由控制器对这些显示时间进行修改。
通过对“显示时间”数据进行因子分解(factoring),就改变了在特技重放模式中子标题显示的时间长度。当例如子标题的显示时间比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视频帧的显示的时间长度长时,这一功能就特别有利。在这种情况下,将子标题显示一段等于未被修改的显示时间的持续时间将不合乎需要地导致在特技重放模式中子标题的显示时间比相应视频帧的显示时间长。在其它情况下,例如当仅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向收视者传送关于多个视频帧的信息时,就可能希望使子标题显示的持续时间比单个视频帧长。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乘法器对“显示时间”数据进行因子分解(factor)以便将子标题显示一段由控制器35确定的指定时间长度。
提供了调度程序21来保证代码缓冲器22以多路分解器1(图1)接收的数据不溢出该代码缓冲器。该调度程序通过确定接收由字检测器选定的位流的I/O端口(未示出)的带宽来控制对该代码缓冲器的读/写存取。带宽指的是读/写速率,通过将多路分解器对数据进行多路分解的速率除以写入代码缓冲器或从中读出的平行位的数目来进行计算。例如,20Mbps的多路分解器的数据速率被8平行位除就得到从代码缓冲器读出数据的速率2.5Mbps。因此,为了保持一致的数据进出代码缓冲器的流动速率,调度程序将设定I/O端口的读/写速率。于是代码缓冲器接收子标题数据(位图)并等待来自系统控制器的“译码开始”信号以读出数据。
最好是当根据水平和垂直同步信号确认了电视显示是位于相应于由“位置数据”表示的位置的位置时,系统控制器就实时地执行读出。为了实时显示,读速率应当相当于象素的取样速率,最好是13.5MHz。如所讨论的,子标题数据最好以2.5MHz或更高的速率被写入代码缓冲器。因此,13.5MHz取样时钟被分成各为3.375MHz的四个时钟周期。将这些3.375MHz的时钟周期的一个分配给写入(因为写入要求至少2.5MHz),将其余三个时钟周期分配给从代码缓冲器读出数据,因此满足了实时显示的需求。
所述读/写操作的好处不仅在于实时地执行,而且提供了高分辨率。对于三个读时钟周期的每一个,从代码缓冲器22读出8位的子标题数据,即每一取样时钟24个位。当图象显示由电视监视器每第4个时钟周期地进行时,就每时钟周期地显示24个位的四分之一(24/4=)6个位。即各子标题的象素可以包括6个位,对于子标题,这已足以获得高质量的分辨率。
图2的代码缓冲器及相应部件的操作如图13的方框图所示。代码缓冲器22.1累积子标题数据的位流,直到累积了至少一页的子标题数据为止。当显示时间标记(PTS)的子标题部分与同步时钟(SCR)一致时,一页的子标题数据就从代码缓冲器22-1传送至显示存储器22-2(它起作为子标题译码器的缓冲器的作用)。同步时钟在读出期间提升显示存储器22-2中的表示被存储的子标题数据的哪一个地址目前在被读出的指针。应当指出,由于代码缓冲器只需要递增一个指针来指向在显示存储器22-2中的存储下一组子标题数据的当前地址,所以最好以单个单元的公式设置代码缓冲器和显示存储器。因此,利用内部存储器,实际上就没有对传送操作造成延迟,于是能够高速地传送子标题数据。
当在正常重放模式期间读出代码缓冲器时,同步时钟就每一时钟脉冲地提升显示存储器22-2的指针。但是,在特殊(或特技)重放(例如快进、快倒重放模式)期间,就以不同的速率提升指针。为此,首先向控制器35传送特殊命令,然后控制器传回确认信号(特殊-确认)确认特殊再现将要被启动。为了按照特殊再现速率均匀地加速(或减速)子标题译码器的操作,可以通过增或减时钟脉冲来改变系统时钟基准(SCR)。以相应于快进或快倒速率的n倍速率产生减脉冲。例如,在开始特殊再现的时刻,以n倍速率对从代码缓冲器读出的子标题数据的位流执行实时减操作并以所需速率提升指针来完成特殊重放模式。
相反地,当特殊再现操作相当于暂停操作时,就不产生减脉冲。而是重复地从代码缓冲器中不断地读出相同的帧,由此提供了标题被暂停的错觉。
当子标题译码器7确认到达了子标题帧的“页结束(EOP)”就结束读操作。系统控制器向控制器35传送表示页长的“重复次数”信号。逆游程长度电路24包括一计数器,当该计数器的计数值达到“重复次数”信号表示的值时就向控制四35传送“显示结束”信号。当控制器35确认已达到重复次数就停止代码缓冲器的读操作。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因为在读一页的同时将另一页写入代码缓中器,所以代码缓冲器最好存储至少两页的子标题数据。
当代码缓冲器22出现溢出时,控制器35就发出“缓冲器溢出”信号给系统控制器14。当控制器在字检测器20接收到关于下一页的“页结束(EOP)”信号之前从逆游程长度电路24接收到“显示结束”信号时,就可确认出现了溢出。此时,系统控制器制止子标题数据从数据译码器及多路分解器1(图1)至字检测器的传送,以防止代码缓冲器的溢出。上旦溢出状态消逝,就将随后的位流写入代码缓冲器并在正确的显示开始位置处进行显示。
当代码缓冲器22已结束读出一整页的子标题数据、在该代码缓冲器中没有其它的数据时就出现了下溢状态。图12中的“代码缓冲器尺寸”的线指出该代码缓冲器具有两页的容量。如图所示,在图12中,下溢将作为低于代码缓冲器的下限而延伸的线(C)的垂直部分之一而出现。相反地,当读入代码缓冲器的子标题数据过大、即线(C)的水平部分超过线(B)时就在图12中表示溢出状态。
图12用图形说明流入和流出代码缓冲器22的数据。T轴(横坐标)代表时间,而D轴(纵坐标)代表每一页数据的数据尺寸。因此,梯度(上升/运行)代表子标题进入代码缓冲器的数据流速率。曲线(C)代表子标题数据的数据流。曲线(C)的垂直部分表示当显示时间标记(PTS)与由子标题译码器7在内部产生的同步时钟(SCR)一致时子标题数据离开代码缓冲器的传送。曲线(C)的水平部分表示在由带箭头的水平线所表示的正常重放模式的显示时间内子标题数据进入代码缓冲器的传送。例如,在页(S0)的显示时间标记(PTS)被代码缓冲器接收的时刻,前一页子标题数据被传出代码缓冲器而页(S0)被写入代码缓冲器。当另一显示时间标记(PTS)被代码缓冲器接收时,页(S0)的子标题数据被传出代码缓冲器而页(S1)被写入。类似地,其余的页(S2、)(S3)如所示地被写入代码缓冲器和从代码缓冲器中被读出。
为了利用视频图象的显示准确地定时子标题数据从代码缓冲器的读出,必需进行延迟补偿以便为子标题译码器内的延迟做好准备。这在采用外部存储器作为显示存储器的场合中尤其重要,因为外部存储器增大了延迟因素。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器14的“译码开始”命令的定时来实现延迟补偿。系统控制器将“译码开始”命令延迟一段等于信箱图象的处理(约一场)和在控制器的同步时钟(SCR)与显示时间标记(PTS)一致时由视频译码造成的延迟的时间。由于视频、音频和子标题数据是根据在数据编码设备中各视频、音频和子标题数据信号的译码延迟为零的前提被多路复用的,所以延迟补偿是特别有用的。
一旦从显示存储器22-2(图13)中读出了一页的子标题数据,语法分析程序22-3就从数据中分离出位流的标题并在垂直消隐期间(V)将其余数据传送给逆变长编码器或游程长度译码器23、24。逆VLC(变长编码)电路23(图2)对子标题数据进行变长译码。被变长译码的子标题数据由作为一对数据的电平数据(“1”或“0”)和游程数据组成。在没有采用变长译码的情况下,就可旁路逆VLC电路,从代码缓冲器读出的子标题数据就将被直接输出给逆游程长度电路24。逆游程长度电路24通过根据运行数据单元的个数产生数据电平来进行游程长度译码。因此,VLC电路23和游程长度电路24将已被作为压缩数据存储在代码缓冲器22中的子标题数据进行解压缩。
被解压缩的子标题数据然后被传送给3∶4滤波器25。该3∶4滤波器从系统控制器14接收表示相应电视监视器宽高比的“x轴挤压”信号。在该信号指出监视器具有4∶3宽高比的情况下,3∶4滤波器就对子标题数据进行3∶4滤波处理,以便使子标题的尺寸与视频图象的尺寸一致。在最佳实施例中,控制器35在H(水平)同步脉冲被产生之前从代码缓冲器22中读出子标题数据的90个象素。在电视监视器已具有16∶9宽高比或者被解压缩的子标题数据代表字模的情况下,3∶4滤波器被旁路。
彩色查阅表26(CLUT)从3∶4滤波器25接收子标题数据和从代码缓冲器22接收“CLUT-数据”。彩色查阅表根据“CLUT-数据”为子标题数据产生合适的颜色。彩色查阅表为每一象素选择相应于子标题数据的地址并将混合比K以及彩色分量Y(亮度)、CR(色差信号R-Y)和CB(色差信号B-Y)传送给混合器34。当彩色分量Y、CR和CB按照混合比K在混合器34中被混合时就产生具有彩色查阅表所指出的颜色的象素。
在彩色查阅表的安排中包括了背景视频数据。例如,查阅表的地址0包括了具有值00h的关键数据K,这意味着子标题数据将看不到并将对背景视频数据显示,如图7C中的区域T1和T5所示的。查阅表的地址1h至6h包括线性地增加的关键数据K的值(20,40,……C0十六进制),这意味着相应于这些地址的子标题象素将如图7C中的区域T2和T4所示地与背景数据混合。最后,查阅表的地址8h至Fh包括Eoh的关键数据K的值,这意味着分量Y、Cr和Cb将如图7C中的区域T3所示地被混合,没有任何背景视频数据。彩色查阅表的数据由系统控制器产生并在译码之前被预先下装至CLUT电路中。利用彩色查阅表,被滤波的子标题数据就被换成为供在电视监视器上进行显示的合适的彩色象素。
图8表示按照地址0……F(十六进制)排到分量Y、Cr、Cb和K的彩色查阅表的例子。如将说明的,通过改变“CLUT-数据”进行彩色划变,于是用图11所示的彩色划变彩色查阅表来代替该彩色查阅表的一部分。因为在电视信号中一秒若干次地对帧进行刷新,所以通常对特定的子标题帧进行若干次刷新。在对子标题进行刷新时,将采用同样的子标题数据。但是,由于彩色查阅表被更换了,所以颜色将不相同。因此,当子标题利用各顺序帧进行刷新时,就出现子标题颜色的划变。
混合器34(图2)将彩色查阅表26的象素与视频译码器3(图1)的视频数据混合。所得到的混合数据代表具有叠加的子标题的视频图象,已做好输出给电视监视器的准备。控制混合器34以便通过参看系统控制器14根据操作者通过控制器35输入的命令产生的“U-位置”信号在视频图象内定位子标题。“U-位置”的值指定在屏幕上进行显示的垂直位置,可以被改变(由用户、发射机或其它方式)以允许用户沿垂直轴放置子标题。
可以利用图6所示的不同信号的参数来实施本发明的译码设备。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图所给出的参数,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视频系统。
利用本发明,用户可通过模式显示设备9(图1)对子标题的显示进行控制。在用户的命令下,系统控制器14向混合器34(图2)传送控制信号,使子标题被显示或不被显示。由于本发明实时地译码子标题,所以在显示或不显示子标题时用户没有经历任何不愉快的延迟。此外,用户或其它方式可以控制子标题,以便以可变的速率淡入或淡出。这是通过将淡变系数乘以以指定的速率表示子标题的模式数据来实现的。这一功能还允许对子标题进行编辑,以便向收视者呈现符合音频/视频图象广播的不同感觉。例如,新闻信息可迅速地“闪烁”以吸引收视者的注意,而在缓慢的音乐视频中的标题“轻柔地”出现,以便不影响对音乐视频的欣赏。
子标题搜索本发明给收视者提供了迅速和有效地搜索特定场景或声音的功能。例如,收视者也许希望迅速地确定办公室会议视频记录中的特定对话,不观看会议中相对不活动的冗长期间。本发明提供仅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子标题,收视者通过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扫描这种子标题就能够迅速地确定所需的对话。最好是只重放那些具有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的视频帧,跳过相对不活动的场景到达重要的场景。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进行显示的子标题可以是叙述性的,可以在多个视频帧的过程中显示相应于一个视频帧的单页子标题来描述整个场景或对话。这样一来,收视者就能够迅速、有效和容易地确定在所需视频图象中的任何信息。不需要等待相对不活动的期间。
显示来自从记录介质译码的数据的位流的子标题的实例如图4A和4B所示,其中的位流包括视频位流(V-I,V-P,V-B)音频位流(A)和子标题位流(Sp,Sw)。正常重放模式的子标题(Sp)再现如图4A所示,应当注意正常重放模式的子标题(Sp)被分成必需被重新组合来组成各视频帧的一页子标题的三个位流。当磁带在正常重放模式中正向移动时,通过使拾取头如图4A从左至右的箭头所示地跳到子标题的各个位流来再现子标题(Sp)的位流。同样地,当磁带在正常重放模式中反向移动时,通过使拾取头按照从右至左的箭头跳到位流来再现子标题(Sp)的位流。在子标题(Sp)的位流被再现之后,图2的译码器就译码该子标题(Sp)以便与相应视频帧一道对其进行显示。
根据本发明,将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Sw)在正文内容方面可以与子标题(Sp)不同,它与视频帧(V-I)相邻地被记录。最好不是所有视频帧(V-I)都将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且不具有图4B所示的相邻子标题。本发明的子标题译码器在正向特技重放模式期间将沿图4B中的从左至右的箭头的方向译码每一子标题(Sw),同样地,在反向特技重放模式中将沿从右至左的箭头的方向进行译码。注意因为第三视频帧(V-I)因例如具有很少的活动性而没有子标题(Sw),所以被跳过。
根据本发明,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可以具有与正常重放的子标题不同的正文内容。这意味着特技模式子标题可以包括描述场景或相应声音的“特殊”信息。确实,可以说有正常重放子标题或视频图象地重放特技模式子标题,这就给收视者提供了通过只扫描特技模式子标题迅速地确定所需信息的功能。因此,本发明通过跳至具有重要信息的那些视频帧实现了对视频图象中的信息的迅速和有效的定位。
本发明在编码期间将子标题位流的页标题部分置于为地址所保留的区域中的开始扇区地址存储在记录介质上,以便以后在译码期间进行检索。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把要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的地址存储在位于光盘开头处的内容表(TCC)(图3A,3B)中。该内容表不是被编码的,因此被系统控制器直接读出,以便将拾取头驱动至相应于将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的地址。
图3A所示的内容表利用帧号(子代码帧#)以及指向光盘上相应帧所在的信息槽的指针(POINT)和相应于该帧的时间码(PMIN,PSEC,PRAM)来区别各帧。该内容表通过指出记录页的帧、开始扇区地址和结束扇区地址来区别流数据的页。根据该内容表,系统控制器就能够确定子标题页的开始并使驱动控制15(图1)驱动拾取头跳到由内容表中的“开始-扇区-地址”指出的扇区。
如图3B所示,本发明还可在“特技重放持续时间”列中存储要被显示的子标题的“显示时间”数据。控制器(图2)通过改变正比于重放速度对“显示时间”数据进行因子分解的乘法器350的乘法因子来确定采用“显示时间”数据的各种重放速度的子标题的显示时间。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页标题部分的扇区地址被集中在称为流映象(STream map)的光盘区域中。类似于前一实施例,这里的地址可直接被系统控制器使用,不需要进行译码。但是,与内容表不同,流映象不必被局限于光盘的开头,而是可位于任何扇区处。因此流映象被按排成为具有视频、音频、子标题、消隐、流动包长度、标识符以及流映象信息的长度的包。系统控制器以类似于内容表的方式参看流映象,于是使拾取头再现子标题的页以便将被再现的子标题流的页传送给子标题译码器。
在第三实施例中,前和后子标题流的页的扇区地址被存储在当前再现页的每一页标题部分中。由于扇区地址在页标题部分中,所以扇区地址被传送给子标题译码器进行译码,而不是传送给系统控制器,子标题译码器(图2)的字检测器20检测子标题流的扇区地址(“子标题流扇区地址”)并通过控制器35将它们传送给系统控制器。由于每一子标题在例如正向重放模式中被译码,所以系统控制器检索下一页的随后扇区地址并使拾取头跳至由该随后地址所表示的扇区以便再现下一子标题页。同样地,在反向重放模式中,系统控制器检索前一页的先前扇区地址并使前一子标题页被再现。具体来说,字检测器按照以下操作检测流是否包括扇区地址位号助记的user_data_tlag 1 uimsbfif(user_data_flag=“1”)[length_of_user_data16 bslbfnext_subtitle_address_offset 32 bslbfreserved8 bslbf
previous_subtitle_address_offset24bslbfreserved 8bslbf]系统控制器14(图1)起计算机的作用并执行以上操作,使字检测器确认user_data_flag是否被设为“1”,如果是,就将接着的16个位看作lergth_of_user_data;接着的32个位看作next-Subtitle_address_ofset;接着的24个位看作previous_subtitle_address_offset;将最后8个位看作保留位。字检测器通过控制器35将这一信息传送给系统控制器,继续检测子标题流。系统控制器从这一操作接收子标题页扇区地址并如所述地控制译码设备。
于是记录介质就起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的作用,指示作为计算机的系统控制器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重放子标题。在例如图3A-3B中所示的地址起到指针的作用,指示计算机(即系统控制器14)跳到记录介质上记录了要在正常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的位置。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指针指示计算机跳到记录介质上记录了要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子标题的位置。具体来说,指针使系统控制器驱动驱动控制器15来使拾取头(图1)跳至记录介质的被指出的地址并读出子标题。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可以例如是视频光盘、磁带介质等。
编码技术参看图7A、7B、7C和图8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采用的编码技术。作为一个例子,说明编码图7A的字母“A”的技术。沿顺序水平线对字母“A”进行扫描,沿每一水平线为字母“A”产生图7B的填充数据。注意电平“EO”表示根据图6所示彩色查阅表再生彩色象素的最高电平,而电平“0”表示没有子标题数据。
关键数据(K)(或混合比)确定填充为数据与背景视频混合的比例。关键的数据的区域T1和T5相应于视频图象中不被叠加填充数据的区域;因此,这此区域如图8中的地址0所指出的用电平0来表示。区域T2和T4是子标题逐渐地与背景视频图象混合的区域,因此子标题混合到背景视频图象中去,不与其产生突变的对比。该区域中的任何填充数据存储在彩色查阅表的地址1至地址6中。字母“A”的主要部分在无背景信息的T3区域内被显示。区域T3中的子标题信息存储在地址T至F中十六进制。按照亮度分量Y变化的程度安排图8的彩色查阅表。当例如要存储区域T3中的象素,并且该特定象素的亮度分量Y的电平是20(十六进制)时,该象素的彩色信息从地址9得到(图8)。这样一来,就编码了子标题字符的其余象素。
编码设备本发明的编码设备示于图9。音频和视频信息分别由麦克风53和摄像机51进行接收并传送给多路复用器58。利用字符发生器55或飞点扫描器56输入子标题数据并利用子标题编码电路57对其进行编码。被编码的子标题信息传送给多路复用器58并与音频/视频信息组合,以便记录在记录光盘91上或提供给信道进行传输、显示或记录等。
摄象机51产生视频信号并将其提供给将视频信号从模拟变换成为数字形式的视频编码单元52。数字化视频信号然后被压缩以便于视频传输并被传送给速率控制器52a,它控制与向多路复用器传送子标题的速率同步地向多路复用器传送压缩视频数据的速率。于是压缩视频数据就在正确的时间与子标题数据组合。类似地,音频信息由麦克风53获取并在被传送给多路复用器之前被音频编码单元54进行编码。音频编码单元不必包括速率控制器,这是因为音频数据最终可记录在不同的信息槽中或通过不同于视频数据的信道进行传送的缘故。
子标题由字符发生器55或飞点扫描器56产生。字符发生器包括监视器和使操作者能够手动地将子标题插入到视频图象的键盘。操作者通过利用键盘打入子标题来编辑子标题。相反地,在外部视频图象中已经有子标题或将子标题作为文本进行扫描输入的情形中使用飞点扫描器56。飞点扫描器扫描视频图象、确定子标题位于何处并根据子标题产生相应的子标题数据。飞点扫描器的子标题被处理电路63进行预处理,以便在被子标题编码电路进一步处理之前与字符发生器产生的子标题一致。
然后选择字符发生器55或飞点扫描器56的子标题数据进行压缩。字符发生器输出消隐数据、子标题数据和关键数据。子标题数据和关键数据被传送给按照预定的定时进行切换以便选择子标题或关键数据的开关61。开关61选择的数据被滤波器72滤波并提供给另一开关62。开关62在消隐数据、字符发生器的滤波数据和飞点扫描器的被处理数据之前进行切换。当确认没有子标题数据时,开关62就选择消隐数据。在有子标题数据时根据用哪一设备来产生子标题数据的不同,开关62就在字符发生器数据或飞点扫描器数据之间进行选择。
开关62选择的数据被量化电路64利用基于子标题缓冲检验器68的反馈数据的量化电平进行量化。可以是被压缩的量化数据提供给开关69和(在正常操作期间)提供给差分脉码调制(DPCM)电路65进行脉码调制。被调制数据被游程长度编码电路66进行游程长度编码、被变长编码电路67进行变长编码并在被传送给多路复用器58之前传送给子标题缓冲检验器68进行最后的处理。
子标题缓冲检验器68验证缓冲器被充分地填充了数据而没有谥出。这是通过向量化电路回馈控制信号(在图9中称为滤波器信号)来实现的。该控制信号改变量化电路的量化电平,由此改变对某一子标题时行编码的数据量。提高量化电平就减少了子标题数据所需的数据量,因此减小了流向子标题缓冲检验器的数据的位速率。当子标题缓冲检验器确认存在数据下溢时,控制信号就减小量化电平,量化电路输出的数据量增大,于是对子标题缓冲检验器进行填充。
子标题缓冲检验器还负责为传输(例如通过电视空中电波)准备子标题数据。为此目的,子标题缓冲检验器插入译码编码子标题数据所需的信息。这一信息包括表示子标题是按照正常还是特殊(快进/快倒)模式(以上称为特技模式)被记录的“正常/特殊播放”信号。插入表示一帧的子标题数据的存储器尺寸的上限的“上限值”信号。还插入表示子标题数据帧的页结束的EOP信号。插入被用作译码时的时间标记PTS的“时间码”信号。插入“子标题编码/信息”,它包括在编码子标题数据时使用的信息,例如量化因数。插入“位置信息”,它在译码时被作为“位置、数据”。插入表示子标题数据是处于静态或动态模式的“静态/动态信号”。子标题缓冲检验器还插入传送给译码器的彩色查阅表地址,以便显示的颜色将与产生子标题时使用的颜色一致。
子标题缓冲检验器最好是类似于译码器的代码缓冲器(图2)的代码缓冲器。为此目的,设想子标题缓冲检验器的操作与代码缓冲器对称(即执行代码缓冲器的逆功能)是有用的,例如,子标题的彩色象素被变换成为数字表示;得到的数字子标题被游程长度编码器和变长编码器进行编码;加入标题信息;得到的子标题信息被存储在缓冲器中并被传送给多路复用器58以便利用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器58最好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最好还提供纠错处理(例如纠错编码)和调制处理(例如EFM、8至14调制)。然后将多路复用数据传送(通过电视广播、记录或其它传送手段)译码设备进行译码和显示。
编码子标题本发明通过提供仅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使收视者能够搜索特定的场景或可闻语音。现在讨论已参看图9描述的编码器对地址进行编码的方式。在多路复用器58对音频、视频和子标题数据流进行多路复用之后,多路复用数据就被传送给分区处理器100,它将数据流安排在定长的包扇区内。此时数据流已可被进行空中传送。但是,当要将数据流记录在光盘上时,内容表(TOC)及流映象发生器101就确定要被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流页的地址。
根据第一实施例,TOC及流映象发生器根据分区处理器产生的扇区和例如收视者产生视频/音频搜索信息产生图3A、3B所示的内容表。在第二实施例中,TOC及流映象发生器根据分区处理器产生的扇区产生流映象。与以上实施例不同,TOC及流映象发生器将流映象作为包插入到光盘。在前两个实施例中,数据再现器(或接收机)的系统控制器14直接读出内容表或流映象并使译码设备(图1)译码与被搜索的数据类型相关的流。在第三实施例中,TOC及流映象发生器将前和后页地址插入到各页的每一页标题部分中。与前两实施例不同,系统控制器必需使子标题译码器对子标题流的页进行译码并从中提取扇区地址。如上所述,TOC及流映象发生器利用1位的用户-数据-标记编码各个流,该1位的用户-数据-标记表示在流中是否即将出现流地址;随后16个位作为用户-数据-的长度;随后32个位作为后面-子标题-地址-偏移;随后8个位作为保留位;随后24个位作为前面-子标题-地址-偏移;最后8个位作为保留位。
根据本发明,视频图象、音轨和子标题以页(即帧)为单位排列在光盘上,系统控制器通过从光盘中检索流页来存取信息。利用这一方法,系统控制器就能够使译码器只译码那些相应于具有相当重要信息的视频帧的子标题。因此,收视者可以通过阅读子标题来测览视频图象,只观看那些感兴趣的部分。
彩色划变编码彩色划变是指图象、例如子标题逐渐被另一图象覆盖的过程。彩色划变的例示性应用是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左至右动态地强调子标题的帧。本发明通过在子标题显示期间的不同时刻改变彩色查阅表来实现彩色划变。例如,初始子标题帧利用图8的标准彩色查阅表来产生。一旦进行彩色划变,就将该彩色查阅表改变成为图11的彩色查阅表。随着每一帧的推移,从彩色划变至标准彩色显示改变彩色查阅表的位置的逐渐变化提供了子标题从左至右在时间上动态地发生色彩变化的感觉。
现在参看图9和图10讨论彩色划变的编码操作。在编码子标题过程期间,操作者也许希望使以前编码的子标题产生彩色划变。为此目的,向操作者提供了划变杠81,以便实时地控制彩色划变和控制监视器84观看彩色划变。划变杠81与适配器82连接,以便将划变杠的模拟电压改变成为适合数字处理的数字信号。适配器的数字输出传送给转换开关83和划变数据取样器70。转换开关将彩色查阅表切换到由划变杠的位置所表示的值并产生在监视器上进行显示的子标题的彩色象素。因此操作者能够用眼睛检查彩色划变出现的过程并调整划变的速度或彩色至满意为止。
划变数据取样器和位置取样器70根据适配器信号确定视频图象彩色查阅表的何处要作改变并(通过开关69)将这一信息输出给编码电路65、66和67进行编码和传送给多路复用器58。图10A和10B表示划变数据和位置取样器操作的方框图。比较器301将适配器产生的当前象素信号与适配器以前的象素信号作比较。这是通过将当前象素值传送给比较器301的输入端A同时将锁存在寄存器300中的以前象素值提供给比较器301的输入端B来实现的。在当前和以前象素有相同值时,比较器就输出布尔“真”值给计数器302(它被每一水平或垂直同步脉冲复位),计数器对此作出响应,递增其计数值。即比较器在象素一致时记录真状态直到彩色查阅表发生变化为止。因此,在彩色查阅表发生变化的时刻,当前和以前象素就不相等(即它们的颜色发生变化),比较器产生“假”布尔状态。因此计数值等于当前和以前象素一致的次数,它与彩色查阅表发生变化的位置相同。随后的垂直同步脉冲出现时寄存器303就锁存该计数值并(通过开并69)将其传送给编码电路进行传输。
彩色划变译码现在参看图14A-C和图15讨论彩色划变译码。图14A表示彩色查阅表在瞬时(point)A从彩色划变查阅表(图11)切换到标准彩色查阅表(图8)的位置。图14B表示按照离散分块的显示时间标记(PTS(n)…PTS(n+t))排列的子标题和彩色划变数据的模式。第一显示时间标记PTS(n)相应于正常子标题数据,其余显示时间标记PTS(n+1…n+t)相应于彩色划变数据(WPA…WPZ)。图14C表示相应于显示时间标记的顺序帧(n…n+t)。为了执行彩色划变,每一顺序彩色划变帧(WPA…WPZ)再与被显示子标题一道设定切换彩色查阅表的瞬时,由此作为时间的函数动态地执行彩色划变。
彩色划变译码的操作方框图如图15所示。垂直同步脉冲触发寄存器205锁存来自显示缓冲器的当前子标题帧(图15表示正在被锁存的彩色划变帧WP)。寄存器锁存的彩色划变数据表示彩色查阅表切换的位置。象素计数器208根据每一水平同步脉冲递减彩色划变数据表示的值并输出布尔“真”标记给彩色查阅表26。在标记为“真”时,彩色查阅表应用彩色划变表(图11)来译码子标题象素的颜色。当象素计数器达到零时,就到达彩色查阅表切换的位置,象素计数器输出布尔“假”标记给彩色查阅表26。此时,彩色查阅表将彩色划变查阅表(图11)切换为标准查阅表(图8),剩余的子标题帧以标准彩色模式进行显示。每一顺序彩色划变帧(WPA…WPZ)到达切换的位置,每一被刷新的子标题帧提出(或放弃)彩色划变,于是就进行了动态的彩色划变。
图11的彩色划变查阅表包括两组颜色(一组在地址0h至7h,第二组在地址8h至Fh)。因此仅通过改变彩色查阅表地址的最高有效位(MSB)就能够将彩色划变颜色改变为副颜色。例如,第一组彩色划变颜色具有“0”的MSB,而第二组具有“1”的MSB。改变地址7h的MSB为“1”就将地址变换为Fh,并改变了彩色划变颜色。这可以例如通过设定MSB等于象素计数器208的标记来实现。
采用MSB来改变颜色组间具有减少编码所需位数的优点。由于MSB已知,所以在将4个位用于每一象素的情形中只需编码三个较低位。在两个位用于每一象素的情形中,只需对于最低有效位对子标题数据进行编码。在每2个象素4个位的格式中,只有MSB被用于颜色控制,其余三个位可为象素信息而保留。因此,通过利用MSB,可以减少编码位数并且最佳化了进行编码和译码的总的处理时间。
动态子标题定位采用类似于对彩色划变所描述的技术动态地、即作为时间的函数,对子标题进行再定位。如图16A-C和17所示,沿水平轴测量位置数据(图16A)并在相应于显示时间标记(例如PTS(n),图16B)的合适帧期间将位置数据与子标题数据一道传送给子标题译码器。
现在参看图17说明定位操作。位置数据是表示子标题帧沿水平轴的位置的值,从显示缓冲器中被读出并被寄存器205根据每一垂直同步脉冲所锁存。象素计数器208根据每一水平同步脉冲递减位置数据并向控制器35(图2)传送布尔标记来指出子标题帧的位置尚未到达。当象素计数器到达零时,就到达了子标题帧的位置,改变布尔标记来向控制器指出这一点。一直到延迟代码缓冲器22(图2)的读操作的控制器于是使代码缓冲器读出子标题数据给游程长度译码器24(图2)。然后如上所述地译码子标题数据并利用相应视频帧显示之。这样就每帧地改变了子标题帧的位置,实现了子标题帧的动态运动。
可知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其它应用,例如电视或视频图形。因此,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用不同于在此所具体描述的方式实施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具有按地址排列的扇区的记录介质上存储由子标题数据的位流组成的子标题的方法,所述子标题与构成由一系列视频帧组成的视频图象的编码视频数据一道被存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地址处写入将在正常重放模式期间与所述视频帧一道被显示的第一子标题;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为记录介质的地址保留的区域中写入所述第一地址;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地址处写入正文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一子标题的、将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第二子标题;以及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为地址保留的所述区域中写入所述第二地址。
2.如权利要求1的存储子标题的方法,其中写入第二子标题的步骤还包括把第二子标题作为以位于记录介质上的所述第二地址处的页标题部分开头的子标题数据的位流的页进行写入。
3.如权利要求2的存储子标题的方法,其中写入所述第二子标题的步骤还包括编码在所述页标题部分内的表示第二子标题的显示时间的显示时间信息。
4.如权利要求1的存储子标题的方法,还包括在编码视频数据之前的存储了所述第一和第二地址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相邻区域上写入内容表以便在重放期间协助所述子标题的检索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的存储子标题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把流映象作为存储所述第一和第二地址的记录的子标题数据的所述位流之一与编码视频数据一道进行写入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1的存储子标题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把所述第二地址作为子标题数据的所述位流之一进行写入的步骤。
7.一种在具有按地址排列的扇区的记录介质上写入由子标题的位流组成的子标题的设备,所述子标题与构成由一系列视频帧组成的视频图象的编码视频数据一道被记录,该设备包括子标题写入装置,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地址处写入将在正常重放模式期间与所述视频帧一道被显示的第一子标题,以及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地址处写入与正文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一子标题的、将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第二子标题;以及多路复用第一子标题、第二子标题和编码视频数据的多路复用装置;其中子标题写入装置将多路复用数据写入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子标题分别写入所述第一和第二地址,将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和第二地址写入在记录介质上为地址保留的区域中。
8.如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中子标题写入装置把第二子标题作为以位于所述第二地址处的页标题部分开头的子标题数据的位流的页进行写入。
9.如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中子标题写入装置写入在所述页标题部分内的表示第二子标题在正常重放模式期间内的显示时间的显示时间信息。
10.发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中所述写入装置还包括在编码视频数据之前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相邻区域上写入第一和第二地址的内容表以便在重放期间协助所述子标题的检索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中所述写入装置还包括把第一和第二地址作为子标题数据的所述位流之一与编码视频数据一道写入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便在重放期间协助所述子标题的检索的流映象装置。
12.如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中写入装置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写入在子标题数据的位流中的编码第二地址。
13.一种引导计算机重放要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子标题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包括第一指向装置,在正常重放模式期间引导所述计算机跳至指向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的扇区的地址,在该地址处存储了将要与相应视频帧一道被显示的第一子标题,和使所述计算机读出所述第一子标题;以及第二指向装置,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引导所述计算机跳至指向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的扇区的地址,在该地址处存储了正文内容不同于所述第一子标题的将要与所述视频帧一道被显示的第二子标题,和使所述计算机读出所述第二子标题。
14.如权利要求13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还包括响应第一和第二指向装置产生的地址信号可移动至不同的位置以便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子标题的被驱动拾取头。
15.如权利要求14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器是数字视频光盘。
16.一种接收由存储在具有按地址排列的扇区的记录介质上的子标题数据的位流组成的子标题的方法,所述子标题与构成由一系列视频帧组成的视频图象的编码视频数据一道被记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指向要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子标题的子标题地址;一旦所述子标题地址被读出就读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子标题地址处的所述子标题;以及译码所述子标题以便在所述特技重放模式期间与所述相应视频帧一道进行显示。
17.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读出与子标题一道被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表示子标题将在视频帧中被显示的持续时间的显示时间数据;以及对于视频图象的特技重放模式的不同重放速度改变所述持续时间,以便所述子标题被显示一段由特定重放速度确定的时间。
18.如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改变步骤将显示时间数据除以正常重放模式的重放速度的两倍,以便加速作为在特技重放模式中的重放速度的函数的所述持续时间。
19.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把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要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作为以位于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子标题地址处的页标题部分开头的子标题数据的位流的页进行读出的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读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在编码视频数据之前存储了要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的地址的相邻扇区域中的内容表以便协助所述子标题的检索的步骤。
21.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把流映象作为存储了要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的地址的所述位流之一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以便协助在译码期间所述子标题的检索的步骤。
22.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从子标题数据的所述位流之一中读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子标题地址;以及将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子标题地址作为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译码以便协助所述子标题的检索。
23.一种从具有按地址排列的扇区的记录介质中恢复由子标题数据的位流组成的子标题的设备,所述子标题与构成由一系列视频帧组成的视频图象的编码视频数据一道被记录,该设备包括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指向仅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与相应视频帧一道被显示的子标题的子标题地址和读出在所述子标题地址处的所述子标题的装置;以及译码所述子标题以便在所述特技重放模式期间与相应视频帧一道进行显示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3的设备,还包括读出与子标题一道被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表示子标题将在视频帧中被显示的持续时间的显示时间数据的装置;以及对于视频图象的特技重放模式的不同重放速度改变所述持续时间以便所述子标题被显示一段由特定重放速度确定的时间的装置。
25.如权利要求24的设备,其中所述改变装置是将显示时间数据乘以一因子来改变所述持续时间的乘法器。
26.如权利要求25的设备,其中所述因子是特定重放速度两倍的倒数,以便把持续时间作为重放速度的函数进行加速。
27.如权利要求23的设备,还包括把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要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作为以位于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子标题地址处的页标题部分开头的子标题数据位流的页进行读出的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3的设备,其中所述读出装置还读出存储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在编码视频数据之前存储了要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的地址的相邻扇区区域中的内容表以便协助所述子标题的检索。
29.如权利要求23的设备,其中所述读出装置还把流映象作为存储了要在特技重放模式中被显示的子标题的地址的所述位流之一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以便协助所述子标题的检索。
30.权利要求23的设备,其中所述读出装置还把所述子标题地址作为子标题数据的所述位流之一从所述记录介质中读出;其中译码装置进一步译码所述子标题地址。
31.如权利要求30的设备,还包括将拾取头驱动至所述子标题地址的扇区和从位于所述子标题地址的所述记录介质中检索所述子标题的控制器。
全文摘要
通过编码仅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子标题实现了子标题的搜索。将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重放的子标题的地址被存储在为地址保留的记录介质上。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器引导计算要检索这些地址和在记录介质上定位将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子标题。通过译码和显示位于将在特技重放模式期间被显示的记录介质上的地址的子标题就搜索了子标题。
文档编号H04N5/783GK1153977SQ9611333
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日
发明者冢越郁夫, 山下纪之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