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401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采用了TDMA(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多址)方式或时分CDMA(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方式等多址联接方式的频道共用或时隙共用、且包含可将上行链路(Up-Link)和下行链路(Down-Link)的通信容量不同的一组链路作为一个通信信道(以下,称非对称通信信道)的功能的可切换移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例如车载移动通信装置或携带式移动通信装置等移动台和通过无线信道与该移动台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构成。在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不同的无线方式共用同一个无线电频谱(以下,称频道共用),有时可在FDMA(FDMA;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方式或TDMA方式和CDMA方式之间执行。对于CDMA方式,业已实施了在不同代码之间的频道共用。此外,在这些方式中的切换,已是众所周知的。
其中,关于在同一时隙中共用TDMA信号和时分CDMA信号的时隙共用移动通信系统,已由另行中请的日本特开平8-130766号公报等公开,但是,在该公报中没有涉及上下非对称通信信道及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
另外,有关在同一时隙中使用TDMA信号和时分CDMA信号,而与时隙共用且频道也共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关的技术、以及有关在采用无线局部回路(Wireless Local Loop;以下,简称WLL)的半固定通信装置(以下,简称WLL台)等的无线基站之间的同步,也由日本特愿平9-188356号等另行申请。但是,在这些申请书中也没有提到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通信容量不同的非对称通信信道以及与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有关的内容。
进一步,与具有非对称通信信道并适应多媒体无线环境的移动通信方式有关的技术,也由日本特愿平9-164817号等另行申请。但是,其中也没有考虑与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有关的内容。
另外,作为共用多个CDMA信号的移动通信系统,已知有美国专利第5363403号。但是,在其说明书中,没有记述处理时分CDMA信号的方法。作为其他的移动通信系统,已知还有美国专利第5511068号,但其中涉及的是时分CDMA信号系统中的自适应滤波器,在其说明书中,也没有提及在一个时隙中进行CDMA信号和TDMA信号的频道共用及在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切换。
另外,作为涉及到切换处理的文献,已知有国际公开WO96/06512号。但是,该发明处理的是蜂窝(Cellular)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没有提到在一个时隙中的时分CMDA信号和TDMA信号的时隙共用的情况或具有非对称通信信道的移动通信系统。
进一步,作为将TDMA技术应用于CDMA通信方式的通信系统,也已知有美国专利第5410568号。在该专利中,将同步码(Synchronization-code)放在CDMA通信的帧的开头位置、即突发脉冲序列的开头位置,而不是为设定帧同步而使用TDMA控制信道并引入时分CDMA方式,因而也没有涉及到与TDMA方式的共存。即,不是使用TDMA帧以共用TDMA方式和时分CDMA方式。进一步,在该专利中,也完全没有考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通信容量为非对称的通信信道,并且也没有提及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
除上述以外,还已知有日本特开平6-2236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32233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15426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8-280056号公报等。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平6-2236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与TDMA蜂窝系统中的切换有关的技术,但完全没有涉及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非对称信道或与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有关的事项。
另外,在特开平7-32233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是在FDMA方式、TDMA方式或CDMA方式的蜂窝系统中在无信号区间内对其他基站信号的接收及基于这种接收的切换技术,但没有提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非对称信道或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
另外,在特开平8-154269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测定来自无线基站的无线电信号强度,按无线电信号强度的大小的顺序附加序号并使其与切换的顺序相关联,然后根据该关联关系进行切换的候选选定,但没有提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非对称信道以及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
另外,在特开平8-280056号公报中公开的技术是,在TDMA方式或CDMA方式的蜂窝系统中,在无线基站内装备数据缓冲器,并建立与相邻基站之间的基站间同步,从而实现无瞬断切换,但没有提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不同传输容量的非对称信道的移动通信或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
这样,作为由多个移动台及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的一个以上的基站构成并使用TDMA方式和时分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如上所述的各种形式。在这些移动通信系统中,都迫切地要求引入高速数据传输,但能够充分满足这种要求的移动通信系统,尚未实现。
另外,为使移动通信系统能够适应于多媒体,必须引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通信容量不同的通信信道。
进一步,在这类移动通信系统中,也需要引入能够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平稳切换切换装置。
本发明是为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是实现一种将高速数据信道引入TDMA信号和时分CDMA信号共存移动通信系统并进一步可在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不同通信容量的通信链路作为一组通信信道分配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可进行切换的适应于多媒体的移动通信系统。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备有具有TDMA信号和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该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进行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移动台与连接于该移动交换中心的基站之间通过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对从相邻的两个无线基站向一个移动台发送的各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信息,由与这两个无线基站连接着的移动交换中心附加序号。按照这种结构,可以根据该序号由统一的进程实现无线基站之间的切换。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台具有检测从两个无线基站发送来的两个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的功能。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交换中心具有按照无线信道的复帧数或其整数倍分别对向无线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进行重复设定的功能。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移动台对从通信中的无线基站(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该通信因该移动台的移动而转换连接的无线基站(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进行接收、检测和比较,从而生成基于该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并将其经由转换源基站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当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晚时,使重复码为负数,当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早时,使重复码为正数。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对切换时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进行接收、检测和比较,并当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晚时,将切换时从转换目标基站新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隙信息仅废弃与基于该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内容对应的个数。按照这种结构,可在移动台内对当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晚时的信息延迟进行调整,从而很容易避免在切换时产生的信息不连续性。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交换中心采用ATM型,并使该移动交换中心具有如下功能,即通过将新的报头附加在ATM数据包的开头,实现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的号码附加操作。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交换中心具有如下功能,即当无线信道的1个时隙可传送的信息位比通过公用网传送的公用网数据包之一的信息位少时,构成分别具有将公用网数据包的信息按无线信道的每个时隙信息位分割后的信息的数据包,并将其传送到无线基站。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交换中心具有数据包信息量可变功能,即当无线信道的1个时隙可传送的信息位比公用网数据包之一的信息位多时,不对公用网数据包的信息进行分割而将其直接传送到无线基站。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无线基站的交换机接口采用ATM型。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对切换时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进行接收、检测和比较,从而生成基于该两个序号的信息差的重复码,同时使无线基站具有如下功能,即当成为移动目标基站时,如果所发送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早,则在切换时按照重复码的指令将已向移动台发送出的信号的时隙信息仅保持与该重复码内容对应的个数,并在切换的同时以该保持着的时隙信息作为开头依次向移动台发送信号。按照这种结构,当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来自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早时,转换目标基站可再次发送由重复码内容指定个数的前一个帧的最后时隙信息,使从各无线基站到移动台的信息的延迟彼此相等,从而很容易避免在切换时产生的信息不连续性。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备有具有TDMA信号和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该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进行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移动台与连接于该移动交换中心的无线基站之间通过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对于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的移动台,也能通过高速数据信道与无线基站进行无线连接,对从相邻的两个无线基站向一个移动台发送的两个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时隙信息,由与这两个无线基站连接着的移动交换中心附加序号。按照这种结构,即使是高速数据传输时的无线基站之间的切换,也可以根据该序号由统一的进程实现。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台具有检测从两个无线基站发送来的两个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中所含序号的功能。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交换中心具有按照无线信道的复帧数或其整数倍分别对向无线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中所含序号进行重复设定的功能。
本发明第15方案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对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信道的各微时隙所含序号和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中所含的序号和在从转换目标基站传送着的信号的帧内的各微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送信道的各微的隙信息中所含的序号进行接收、检测和比较,从而生成基于该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并将其经由转换源基站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对切换时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中所含序号和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中所含序号进行接收、检测和比较,并当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晚时,将在切换时从转换目标基站新接收到的信号的微时隙信息仅废弃与基于该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内容对应的个数。按照这种结构,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可在移动台内对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晚时的信息延迟进行调整,从而很容易避免在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时产生的信息不连续性。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对切换时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中所含序号和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个微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中所含序号进行接收、检测和比较,从而生成基于该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同时使无线基站具有如下功能,即当成为移动目标基站时,如果所发送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早,则在切换时按照重复码的指令将已向移动台发送出的信号的微时隙信息仅保持与该重复码内容对应的个数,并在切换的同时以该保持着的微时隙的信息作为开头依次向移动台发送信号。按照这种结构,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如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来自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早,则转换目标基站可再次发送由重复码内容指定个数的前一个帧的最后的微时隙的信息,使从各无线基站到移动台的信息的延迟彼此相等,从而很容易消除在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切换时产生的信息不连续性。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交换中心具有在决定切换的同时将经由转换源基站接收的来自移动台的重复码发送到转换目标基站的功能。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备有具有TDMA信号和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该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进行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移动台与连接于该移动交换中心的基站之间通过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并使无线基站具有如下功能,即当向该移动交换中心传送从移动台接收到的时隙中包含的信息时,将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附加于来自该移动台的信息。按照这种结构,可以在移动交换中心识别移动台发送的信息的顺序,从而可以避免在切换时从移动交换中心向公用网传送的信息的顺序发生差错。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交换中心具有检测从无线基站传送来的时隙信息所包含的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的功能。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无线基站具有按照无线信道的复帧数或其整数倍对向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时隙信息所包含的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进行重复设定的功能。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无线基站具有将向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时隙信息所包含的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作为报头附加在向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信息数据包的开头的功能。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交换中心具有如下功能,即在切换时对从两个无线基站传送来的信息数据包的报头中分别包含的序号进行检查,并将信息数据包按顺序向公用网传送,使其序号可以按正确顺序排列。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在系统采用的移动台中设有用于存储从无线基站接收到的时隙中包含的信息或时隙中的微时隙信息的存储装置、及在切换时按照由重复码内容指定的个数对存储在该存储装置内的信息进行废弃的控制装置。按照这种结构,当进行切换时,只须根据重复码内容设定存储装置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即可,所以,当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的晚时可以很容易地在移动台内进行切换控制。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在系统采用的无线基站中设有用于存储在切换前刚发送的时隙中包含的信息或时隙中的微时隙信息的存储装置、及按照由重复码内容指定的个数将切换前刚发送的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内并在切换时将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信息再次发送的控制装置。按照这种结构,即使当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的早时,也可以防止在切换时发生移动台在有信息丢失的情况下接收连续信息。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备有具有TDMA信号和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该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进行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移动台与连接于该移动交换中心的无线基站之间通过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在该各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由附加的通信线路直接连接而不经由公用网。按照这种结构,可以设定一个能通过将移动交换中心相互间直接连接的附加通信线路和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的报头,从而可以使切换的发生与公用网独立开来。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当在与彼此不同的移动交换中心连接着的转换源基站和转换目标基站之间进行切换时,将来自在切换后与移动台进行着通信的转换目标基站的信息从该转换目标基站所连接的移动交换中心经由附加通信线路、连接着转换源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向公用网传送。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从连接着该转换目标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经由附加通信线路、连接着转换源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向公用网传送的来自转换目标基站的信息的通信一旦结束后,当重新开始该通信时,可将来自移动台的信息从转换目标基站经由连接着该转换目标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直接传送到公用网。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由附加通信线路连接的多个移动交换中心,分别属于不同的运营者。与这种属于彼此不同的运营者的移动交换中心连接着的无线基站间的切换,也可以按照与属于同一个运营者的无线基站之间的切换同样的方式处理。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由附加通信线路连接的多个移动交换中心采用ATM型。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使在多个移动交换中心之间进行联接的附加通信线路采用ATM型。
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将属于多个移动交换中心的多个无线基站切换后,如移动台仍是在通话过程中时,将来自当前正在与移动台通信的转换目标基站的信息从连接着该转换目标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经由将上述多个移动交换中心彼此间联接的多个附加通信线路而从连接着转换源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向公用网传送。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图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1的时分CDMA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 System;以下,简称PCS)及面向蜂窝的时隙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1的延迟时间的不均匀性的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1的由切换时相邻无线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差决定的信息传输时间差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1的具有对每个帧附加序号的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1的公用网数据包的结构与无线信道的结构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由切换时相邻无线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差决定的信息传输时间差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2的切换进程的时间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TDMA高速数据通信的帧中的时隙结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3的当转换目标基站的信息比转换源基站的信息到达得晚时高速TDMA数据信道切换时的微时隙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切换时的微时隙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ATM数据包的结构和无线信道信息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移动台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无线基站的结构的框图。
图15是表示上述实施形态7的信号处理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以下,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根据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实施形态1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时隙共用·频道共用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图的系统结构图,示出来自移动台进行切换的目标的无线基站(以下,称转换目标基站)的信息比来自该移动台最初进行着通信的无线基站(以下,称转换源基站)的信息到达得晚时的实施形态。
在图中,1是公用网(PSTN)、2是设在该公用网1内的数据库,3、4和5是属于该公用网1的交换机。6、7和8是移动交换中心(MSC),具有TDMA信号和时隙共用·频道共用(也包括不是频道共用的情况)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进行分配的控制功能,移动交换中心6与公用网1的交换机3、移动交换中心7与交换机4、移动交换中心8与交换机5,分别进行有线连接。
11、13、21和31是无线基站(BS),无线基站11和13与移动交换中心6连接,无线基站21与移动交换中心7连接,无线基站31与移动交换中心8连接,并由各移动交换中(MSC)进行控制。12、14、22和32是该无线基站11、13、21或31构成的无线覆盖区(以下,称小区)。小区12由无线基站11、小区14由无线基站13、小区22由无线基站21、小区32由无线基站31分别构成。
15、16、17、18、24和33,是通过无线信道与构成小区12、14、22和32的无线基站11、13、21和31通信的分别位于各小区范围内的车载移动通信装置或携带式移动通信装置等以话音通信为主的现有型式的移动通信装置或以数据通信为主的多媒体用移动通信装置等普通移动台(MS)。23是通过无线信道与无线基站21通信的半固定的WLL台(WS)。这些普通的移动台(MS)和WLL台(WS),可通过中/高速TDMA信道与无线基站(BS)通信,除该中/高速TDMA信道外,还具有通过时分CDMA信道、低速TDMA数据信道进行话音通信或低速数据通信的功能。以下,将上述普通移动台(MS)及WLL台(WS)统称为移动台。
这里,在普通的移动台15-33及WLL台23等移动台与无线基站11~31之间,通过由数字调制方式调制的通信信道交换信号,并以FDMA/TDD(TDD;Time 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通信)方式或CDMA/TDD方式、或者以多载波TDMA/FDD(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通信)方式、TDMA/TDD方式、时分CDMA/FDD方式、时分CDMA/TDD方式等进行无线连接。
图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1中的时分CDMA的PCS及面向蜂窝的时隙结构的说明图,示出在高速TDMA数据传输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容量为非对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增设下行链路T攬7攭的例。
在图中,#41-T0/R0~#41-T2/R2和#41-T3是用于PCS的时隙,#47-T1/R1和#47-T2/R2是用于蜂窝的时隙。此外,#44-T0/R0是用于TDMA中速数据通信的时隙,#51-T0/R0~#51-T2/R2、#51-T3和#51-T7A是用于TDMA高速数据通信的时隙,进一步,#52-T7C表示用于时分CDMA高速数据通信的时隙。其他带*号的#42-T0/R0~#42-T2/R2和#42-T3、#43-T1/R1和#43-T2/R、#43-T1和#43-T2、#45-T0/R0、#45-R1-#45-R2和#45-T3的各用于低速TDMA的时隙,表示作为话音数据、低速数据或控制数据信道使用的例。
在该图2所示的例中,T0~T3和T7的5个时隙分配给从无线基站11~31到移动台15~33的下行链路,R0~R2的3个时隙分配给从移动台15-33到无线基站11~31的上行链路。这样一来,就构成了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通信容量不同的非对称的TDD方式。
另外,在图2中,53表示1帧的长度,54和55是其半帧长度。56是高速数据通信的从无线基站11~31到移动台15~33的下行时隙长度,57是高速数据通信的从移动台15~33到无线基站11~31的上行时隙长度。58、59是构成从无线基站11~31到移动台15~33的下行链路与从移动台15~33到无线基站11~31的上行链路的边界的帧时间-频率轴中的线。
图3是表示从数据库2到无线基站11~31的有线线路及公用网1的交换中心3~5的配置一例的延迟时间不均匀性的例的说明图,示出由于从一个数据库2发送的相同信号经由不同的路径所以到达无线基站(BS)的延迟时间不同的例。即,如图3所示,因信号63通过公用网1内的交换机(SC)的次数比其他信号61、62少一次,所以,可以预料到在信号的到达时间上存在差别。因此,即使是在无线基站(BS)之间建立了帧同步的通信方式,当移动台在无线基站(BS)之间切换时,仍需要具有确认在无线基站(BS)之间的信号到达时间差到何种程度的功能。
以下,对这种功能进行说明。
在使用上述TDMA/时分CDMA方式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以时分CDMA芯片速率为单位对基站之间帧同步的同步时间差进行测定的系统,已由日本特愿平9-191090号另行申请。在该另行申请的系统中,以在时分CDMA通信中使用的芯片速率为单位,计算移动台从无线基站接收的时分CDMA突发脉冲序列信号的开头时间位置与按照该无线基站的指示发送的使其开头在时隙的开头时间位置到达无线基站的时分CDMA突发脉冲序列信号的开头时间位置之间的除固定时间差以外的时间差,从而测定同步时间差。
图4是表示由切换时相邻无线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差决定的信息传送时间差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中,71是转换源基站的电波对应的帧,72是转换目标基站的电波对应的帧,由移动交换中心对每个帧附加81、82、83、84、…的序号。73是切换时移动台的接收电波对应的帧,74是附加重复码(Repetition Code)即该转换源基站的电波对应的帧71的序号与转换目标基站的电波对应的帧72的序号的编号差信息的重复码附加期间。
图5是表示具有对每个帧附加上述序号的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的结构的框图。在图中,6是在图1中以相同符号表示的移动交换中心(MSC1),11、13是与该移动交换中心6连接的无线基站(BS11和BS13),1是设有该移动交换中心6的公用网(PSTN)。2是与该公用网1连接的数据库。
另外,在移动交换中心6内,91是PSTN接口,用于进行与公用网1之间信息的发送接收以及拨号信号、收费信息、密码信息等信令信号的发送接收。92是通话线路交换部,用于将来自公用网1的信息发送到构成接收端移动台所在小区的无线基站11、13,并将从该移动台经由无线基站11、13传送来的信息发送到公用网1.93是方式设定处理器,选择连接无线基站11、13和移动台的无线方式并指令在无线基站11、13和移动台之间设定该方式。94是信令处理器,用于处理应连接的移动台编号或收费用的密码手续等。95是基站接口,与各无线基站11、13进行经由无线基站11、13向移动台发送的信息、与移动台之间的信令信息、及规定无线连接的方式信息等的通信。
96是数据编号管理处理器,以帧为单位或以数据包为单位对从两个无线基站11、13发送的电波信息进行序号的分配,该数据编号管理处理器96的编号功能,是考虑到切换的该移动交换中心的一种新的功能。97是高速数据通信用存储装置,用于在移动台与数据库2连接时暂时存储在移动台与数据库2之间发送接收的高速数据。98是移动台信息存储器,登录着该移动交换中心6管理着的亦即属于该移动交换中心6的移动台、或逗留在当前由该移动交换中心6管理着的无线基站的小区内并与这些无线基站连接的移动台的移动台信息。
另外,在图4中,示出1帧长度为10ms、且图1所示移动台16从转换源基站11切换到转换目标基站13的情况,并示出在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电波中的包含着移动台16想要通信的信息的帧72在时间上落后于在转换源基站11发送的电波中的包含着移动台16想要通信的信息的帧71的情况,作为一例,示出两个电波的帧在时间上相差2个帧的情况。实际上,在与一个移动交换中心6连接着的两个无线基站11和13之间不能设想会发生这么大的时间延迟,但这里将这种情况作为一例举出,以便于进行简单的说明。
移动交换中心6,由图5中示出的数据编号管理处理器96将如图4所示的序号以帧为单位分配给从无线基站11、13发送的电波信息。作为从该移动交换中心6向无线基站11、13传送的信息所包含的序号,例如,可按无线信道的每个复帧数或其整数倍重复设定。移动台16,接收从两个无线基站11、13传来的电波(71和72),并对该时隙信息包含的按每个帧附加的序号进行译码,以检测两个信息的到达时间差。
从上述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3接收到两个电波的移动台16,与切换指令同步地向新电波72切换。在该切换的前后,移动台16接收的信号信息中所含序号的每个帧的编号变化,变为图4的切换时移动台接收电波的对应帧73所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序号84和85被分别接收2次,所以必须将第2次接收的84B和85B的信号废弃。
即,通过在重复码附加期间74输出被称作重复码的指令,对被废弃的接收了2次的信息帧执行该废弃。该重复码,是移动台16从转换源基站11和转换目标基站13接收的两个电波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的编号差信息。这里,当如上所述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11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晚时,该重复码为负数。移动台16将上述重复码经由通信中的转换源基站11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6。
这里,如图4所示,在切换时,当转换源基站11的信号比转换目标基站13的信号到达得晚时,在移动台16内执行基于该重复码的接收信号废弃,并将表示已执行了废弃的信息经由新的切换目标基站13通知移动交换中心6。收到通知的移动交换中心M6,将路径从无线基站11切换到13,并将无线基站11使用的通话信道的发送接收停止,而在与移动台16的通信中使用无线基站13的该通话信道。因此,上述情况的切换进程即告结束。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1中的移动交换中心(MSC),采用型式为异步传输方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以下,简称ATM)的交换机、且无线基站(BS)的交换机接口为ATM型的情况下,为了对上述数据附加序号,只须增加顺序报头即可,此外,如将无线基站内的ATM多路分配器(Demultiplexer)设定为对该报头进行译码,则即可达到上述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在公用网(PSTN)中传送的ATM系统的数据包(公用网数据包)的每1个包的位数如果大于无线区间中移动通信系统的1个帧包含的位数,则无线基站对公用网数据包的位进行分配并在使其与无线帧一致后发送。例如,当一个公用网数据包的位数为384位、无线区间的每1个帧的位数为128位时,可将数据包的位数分为3部分并按无线区间的帧位分配。这时,无线基站具有对分割后的位进行编号的功能。
该公用网数据包的结构与无线信道的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于图6。在图中,101是公用网数据包的编号报头,102是其ATM数据包信息,103a是分成3部分后的ATM数据包信息的第1信息部分,103b是分成3部分后的ATM数据包信息的第2信息部分,103c是分成3部分后的ATM数据包信息的第3信息部分。上述公用网数据包的编号报头101,是由ATM型移动交换中心6附加的编号。
另外,104是无线信道的第1帧的无线控制信道,105是其无线传输信息,106是无线信道的第2帧的无线控制信道,107是其无线传输信息,108是无线信道的第3帧的无线控制信道,109是其无线传输信息。
无线控制信道104,包含无线区间的控制信息部分和编号部分,所谓该编号部分,是表示由ATM型移动交换中心6附加的编号的第1个号。此外,无线传输信息105,是用于存储ATM数据包信息被分成3部分后的第1信息部分103a的部分。第1帧的无线信息,由该无线控制信道104和无线传输信息105构成。同样,第2帧的无线信息,由包含由ATM型移动交换中心6附加的编号的第2个号的无线控制信道106和用于存储分成3部分后的第2信息部分103b的无线传输信息107构成。第3帧的无线信息,由包含由ATM型移动交换中心6附加的编号的第3个号的无线控制信道108和用于存储分成3部分后的第3信息部分103c的无线传输信息109构成。
相反,当无线区间的1个帧包含的位数大于公用网数据包的1个包的位数时(高速数据传输就是这种情况),移动交换中心具有一种数据包信息量可变功能,可以将公用网数据包的ATM数据包信息直接向无线基站传送而无须进行分割,在这种情况下,以1个帧内的各个数据包已附有编号的状态,作为电波从无线基站发送。关于这种高速数据传输的情况,将在后面的实施形态3中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1,当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晚时,通过将由重复码内容指定个数的信号废弃,可以在移动台内进行信息延迟的调整,因而具有易于执行切换动作的效果。实施形态2其次,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与上述实施形态1的情况相反,说明来自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到达移动台的时间比来自转换源基站的信号早时的进程。
图7是表示本实施形态2的由切换时相邻无线基站之间的传输路径差决定的信息传输时间差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中,111是转换源基站的电波对应的帧,112是转换目标基站的电波对应的帧,由移动交换中心对每个帧附加81、82、83、84、....的序号。113是切换时移动台的接收电波对应的帧,114是附加重复码的重复码附加期间。此外,在这种情况下,1帧长度也按10ms示出。
如图7所示,当由移动台16接收的转换目标基站13的电波对应的帧112的信息所指示的每个帧的序号比转换源基站11的电波对应的帧111的信息每个帧的序号到达得早时,移动台16测定来自转换目标基站13的电波对应的帧112的信息的每个帧的编号早多少号。将作为该测定结果的「早多少号」的信息经由转换源基站11通知移动交换中心6。由于在图7示出的例中仅早1号,所以,移动交换中心6传送内容为“1”的重复码,以便将该「早1个号」的信息通知转换目标基站13。当如上所述从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信息比从转换源基站11的信息到达得早时,该重复码为正数。
来自转换目标基站13的电波对应的帧112的每个帧的序号中的84B、85B、86B,表示在切换时刻后按照重复码的内容“1”从转换目标基站13发射仅晚到1个帧的信息。因此,移动台16,在切换时刻前接收来自转换源基站11的电波对应的帧111,在切换时刻后接收来自转换目标基站13的电波对应的帧112。为此,转换目标基站13,使用内装的存储器,并具有将信息仅按重复码指示的编号延迟帧时间的整数倍的功能。
在按照由重复码指示的编号使转换目标基站13发射的电波延迟的时刻,转换目标基站13指示的序号与转换源基站11指示的序号一致,移动台16确认该一致的情况后,将该确认信息经由新的转换目标基站13向移动交换中心6传送。
图8是表示本实施形态2的切换进程的时间图。图中的进程P121,表示移动台16与转换源基站11之间正处于无线连接通信中,进程P122,表示转换源基站11与移动交换中心6之间正处于有线连接通信中。此外,在进程P123、124中,将因出错率增大等原因而产生的切换请求从通信中的转换源基站11、或通过转换源基站11而从移动台16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6。
接收到该切换请求的移动交换中心6,在进程P125中向转换目标基站13、在进程P126中经由转换源基站11向移动台16分别传送转换目标的时隙或扩展码等无线信息。从该时刻起,转换目标基站13,在进程P127中,开始经由转换目标信道发送与转换源基站11的下行链路相同的信号。此外,移动交换中心6,以帧长为单位同时对向两个无线基站11、13传送的信号附加序号。
移动台16分别从两个无线基站11、13分别接收上述序号,在进程P128中,测定该两个无线基站11、13发送的序号之差,并将该差值信息经由通信中的无线基站(在该情况下为无线源基站11)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6。将在该进程P128中传送的差数作为重复码,在进程P129中从移动交换中心6通知转换目标基站13。在进程P130中,转换目标基站13开始向移动台16发送仅延迟该差数的信号。在进程P131和P132中,移动台16确认来自两个无线基站11、13的电波的帧中所含信息的序号已达到一致,并将该确认信息经由转换源基站11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6。
在进程P133中,移动交换中心6向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通信开始命令」,转换目标基站13,在进程P114中将其信息向移动台16传送。接着,在进程P135中,开始进行移动台16与转换目标基站13之间的无线通信,在进程P136中,开始进行转换目标基站13与移动交换中心6之间的有线通信。在这之后,在进程P137中,由移动交换中心6向转换源基站11发送「无线切断命令」,并在进程P138中将转换源基站11与移动交换中心6之间的无线通信切断。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2,当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早时,通过使转换目标基站的发送延迟,在移动台中可以使来自两个无线基站的信号延迟相等,因而具有使移动台易于执行切换动作的效果。实施形态3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说明高速数据传输时的切换。
在另行申请的上述日本特愿平9-164817号中,对可传输高速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作了规定。其中,规定着上行·下行的通信都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对称通信信道的情况、和仅上行·下行通信中的一方进行高速数据传输而另一方则进行低速数据传输的非对称通信信道的情况。这里,进一步给出一种在包含着该非对称通信信道的高速数据传输情况下也能进行切换的移动通信系统。
高速数据传输,可以由TDMA方式或时分CDMA方式实现,由图2中示出的时隙#51-T0/R0、T1/R1、T2/R2、T3及T7A指示TDMA方式的高速数据通信信道,另外,由时隙52-T7C指示时分CDMA方式的高速数据通信信道。即使在时分CDMA方式的高速数据通信信道的情况下,考虑到由CDMA扩展码解调的数据结构或由CDMA扩展码进行频率扩展前的数据结构与TDMA方式的高速数据通信信道的数据结构相同,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详细说明TDMA方式的高速数据通信信道的例。
图9是表示本实施形态3的TDMA高速数据通信的帧中的时隙结构一例的说明图。在图中,141、143是与图2所示的TDMA高速数据通信用时隙#51-T2相当的时隙,142是与低速通信用的时分CDMA时隙#41-R2相当的时隙。时隙141,其1个时隙的长度为625μs,由16个微时隙144-1~144-16构成,其中之一(在图示的情况下,为微时隙144-16)形成39.06μs的保护时间。此外,145是表示各微时隙144-1~144-15的内部结构一例的微时隙格式,在图示的例中,使信息部分(INFORMATION DATA)的384位、及80位的控制数据(CONTROL DATA)中的数据包报头的40位与ATM型的数据包的结构一致,并假定移动交换中心(MSC)为ATM型,无线基站也可以是ATM终端。
在图9的例中,仅将微时隙144-16作为保护时间,但如像蜂窝通信系统等那样,在必要时,还可以将微时隙144-15、或进一步将更多的微时隙144-14、144-13、...作为保护时间。
由于高速数据通信是这里的议论中心,所以没有提及用于低速数据通信的时隙142。另外,虽然仅对下行链路(Down-Link)示出了上述高速数据传输用的时隙141,但同样也适用于上行链路(Up-Link)。
图10是表示当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晚时以数据包为基础构成的高速TDMA数据信道切换时的微时隙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在该图10中,示出开始切换时与移动台进行着无线连接的转换源基站(例如图1的无线基站11)发送的下行链路的TDMA高速突发脉冲序列146-1和146-2、及作为切换目标的转换目标基站(例如图1的无线基站13)发送的下行链路的TDMA高速突发脉冲序列147-1和147-2。
当在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进行切换时,根据基站间帧同步的同步时间差,测定移动台与相邻的多个无线基站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测定结果进行切换的判断。例如,在基站间帧同步的同步时间差的测定中,以在时分CDMA通信中使用的芯片速率为单位计算移动台从无线基站接收的时分CDMA突发脉冲序列信号的开头时间位置与按照该无线基站的指示发送的使其开头在时隙的开头时间位置到达无线基站的时分CDMA突发脉冲序列信号的开头时间位置之间的除固定时间差以外的时间差,并根据所求得的同步时间差进行切换的判断。关于这种切换的判断功能,已由另行申请的日本特愿平9-191090号公开,故其详细说明省略。
转换源基站11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6-1的信息的时隙,由16个微时隙构成,其开头的微时隙号为#151。另一方面,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7-1的信息的时隙,也由16个微时隙构成,其开头的微时隙号为#149。这样一来,在图10中就示出了转换目标基站13的信息编号比转换源基站11的信息编号晚到2个号的情况。这种情况给出这样的一例,即从图1的移动交换中心6向两个无线基站11和13传送的ATM数据包,尽管同时发送,但由于其传送形式是非同步的,所以不能同时到达。实际上,其中一方即使是延迟2个微时隙,也不是上述那样的简单结构情况,但这里的目的是规定发生延迟时的对策,所以就假定了如上所述的情况。
要开始进行切换的移动台(例如,图1的移动台16),在同一个帧内依次接收转换源基站11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6-1和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7-1。然后,移动台16识别出各突发脉冲序列的开头时隙号为#151和#149,生成指示该信息的延迟量为2个微时隙的其内容为“2”的重复码,并将其经由转换源基站11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6。
接收到该重复码的移动交换中心6,根据其内容识别出转换目标基站13的信息编号比转换源基站11的信息编号晚到2个号,并经由转换目标基站13将其内容为“2”的重复码传送到移动台16,指示其将通过切换而转换后接收的从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7-2的开头两个微时隙的信息废弃。接收到该重复码的移动台16,由于其内容是“2”,所以将从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7-2的开头到第2个微时隙的信息废弃。移动台16接收到的信息的微时隙号,是在图10最下方示出的16个微时隙中时隙号从#164B到#178的微时隙,但由于微时隙号为#164B和#165B的两个开头的微时隙被废弃,所以剩下的时隙号为从#166到#178的微时隙,在移动台16中作为有效信息使用。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3,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即使在切换目标(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息比切换源(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息到达得晚的情况下,由于移动台可将由重复码的内容指定个数的微时隙废弃,所以具有能够消除在高速数据传输切换时产生的信息不连续性的效果。实施形态4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与上述实施形态3的情况相反,说明来自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到达移动台的时间比来自转换源基站的信号早时的进程。
图11是表示上述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切换时的微时隙结构的一例的说明图。在该图11中,示出开始切换时与移动台进行着无线连接的转换源基站11发送的下行链路的TDMA高速突发脉冲序列146-1和146-2、及作为切换目标的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下行链路的TDMA高速突发脉冲序列147-1和147-2。
构成转换源基站11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6-1的信息时隙的16个微时隙的开头微时隙号为#151,构成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7-1的信息时隙的16个微时隙的开头微时隙号为#154。这样一来,在图11中就示出了转换源基站11的信息编号比转换目标基站13的信息编号晚到3个号的情况。这种情况给出这样的一例,即从图1的移动交换中心6向两个无线基站11和13传送的ATM数据包,尽管同时发送,但由于其传送形式是非同步的,所以不能同时到达。
要开始进行切换的移动台16,在同一个帧内依次接收转换源基站11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6-1和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7-1。然后,移动台16识别出各突发脉冲序列的开头时隙号为#151和#154,生成指示该信息的延迟量为3个微时隙的其内容为“3”的重复码,并将其经由转换源基站11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6。
接收到该重复码的移动交换中心6,根据其内容识别出转换目标基站13的信息编号比转换源基站11的信息编号早到3个号,并将其内容为“3”的重复码传送到转换目标基站13,指示其重复发送前一帧的最后3个微时隙的信息,作为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7-2的开头3个微时隙信息。接收到该重复码的转换目标基站13,由于其内容是“3”,所以仅将已发送出的微时隙信息中的最后3个微时隙部分存储在内装的存储器内,并在切换的同时,将存储在该存储器内的3个微时隙部分的微时隙信息作为开头,依次发送突发脉冲序列147-2的微时隙信息。
另一方面,经由转换目标基站13接收到该重复码的移动台16,根据其指示,接收由转换目标基站13发送的突发脉冲序列147-2的微时隙信息,而不进行任何特殊处理。移动台16接收到的信息的微时隙号,是在图11最下方示出的16个微时隙中微时隙号从#166到#180的微时隙,其中微时隙号从#166到#168的开头的3个微时隙,虽然是将转换目标基站13在前一帧中发送的信息再次发送的信息,但移动台16可将接收到的时隙号从#166到#180的微时隙全部作为有效信息使用。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4,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即使在切换目标(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切换源(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早的情况下,由于转换目标基站可再次发送由重复码内容指定个数的前一帧的最后微时隙,所以具有能够消除在高速数据传输切换时产生的信息不连续性的效果。实施形态5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说明了从无线基站向进行切换的移动台发送电波的下行链路,这里,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5,说明从移动台向无线基站发送电波的上行链路切换时的系统动作。
在对这种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切换进程的说明中,重要的特征在于,这是一种建立多个无线基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的帧同步的同步系统。在另行申请的日本特愿平9-191090号中详细公开了这种系统的同步建立。在该日本特愿平9-191090号中公开的移动通信系统,仍如上所述,根据移动台从无线基站接收的时分CDMA突发脉冲序列信号的开头时间位置与按照无线基站的指示向无线基站发送的使其开头在时隙的开头时间位置到达的时分CDMA突发脉冲序列信号的开头时间位置之间的除固定时间差以外的时间差,测定移动台与相邻的多个无线基站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无线基站之间的帧同步。
在该日本特愿平9-191090号中,虽然没有涉及高速数据通信,但如果TDMA方式或时分CDMA方式的帧相同、并且TDMA方式的或时分CDMA方式的高速数据通信的帧也与上述的帧相同,那么可以采用与该日本特愿平9-191090号同样的基站间同步方式。此外,如果高速TDMA数据通信的符号速率与时分CDMA的低速或高速数据通信信道的芯片速率为相等、或2的乘方倍、或者2的乘方分之一的关系,则就同步建立而言,可将帧同步相同的高速数据通信和时分CDMA视为等同的。
根据如上所述的系统特征说明本实施形态5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切换动作。
这里,考虑在图1所示的无线基站11和移动台16进行无线连接的状态下因移动台16向无线基站13方向移动而产生了切换的必要性的情况。
由于两个无线基站11和13同时接收来自移动台的上行链路的电波、而且两个无线基站11和13是帧同步的,所以,可以认为该接收信号到达两个无线基站11和13的时间差是在保护时间以内的误差。由此可知,上行链路切换时的链路转换所带来的问题,不是移动台16和无线基站11和13之间的电波到达问题,而是在两个无线基站11和13与移动交换中心6之间为非同步传输方式下移动交换中心6先接收哪一个的问题、或是否因前一帧的信息延迟而使得从移动交换中心6向公用网1传送的数据包的顺序颠倒的问题。在本实施形态5中,按如下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图12是表示无线基站向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ATM数据包的结构和无线信道信息的说明图。在图中,191是图1所示的移动台16向无线基站11和13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时隙信息,192是其控制数据(Control Data),193是由其传输的信息数据(InformationData)。194是从该时隙信息191变形后的数据包形式,195是由ATM型无线基站附加的该数据包形式194的报头,196是所传输的信息数据(Information Data)。197是从移动交换中心向数据库传送的数据包信号,198是由ATM型移动交换中心附加的报头,199是所传输的ATM数据包信息。
时隙信息191的控制数据192,用于传送移动台16与无线基站11或13之间的线路连接所需的控制信息等,信息数据193,用于从移动台16经由无线基站11或13、移动交换中心6、公用网1向数据库2传送信息。该时隙信息191,在无线基站11或13中被改变为向移动交换中心6传送的数据包形式194。从该时隙信息191到数据包形式194的变形,是从时隙信息191的控制数据192中将固有的无线信息除去,并附加用于通知移动交换中心6的信息。
为确定上述信息的顺序,可将无线基站11或13接收的无线信道上的复帧号作为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附加于从该无线基站11、13向移动交换中心6传送的数据包形式194的报头195。作为与该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也可按各复帧的整数倍重复设定。
移动交换中心6,对从切换中的两个无线基站11、13接收到的数据包形式194的报头195中的复帧号进行检查,从而得知该信息的顺序,并根据该顺序将从数据包形式194变形后得到的数据包信号197经由公用网1传送到数据库2。这时,移动交换中心6发送的数据包信号197的报头198,是由公用网1规定的包报头。
另外,从无线基站11、13向移动交换中心6传送的数据包形式194的报头195,仅在该移动通信系统内的闭合系统中使用,所以其结构也可以与在公用网1中使用的数据包信号197的报头198不同。即,在上述的例中,附加着信息的复帧号。此外,当由无线基站11、13及移动交换中心6改变数据包形式时,信息数据193、196及ATM数据包信息199部分,其内容当然无需变更。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5,通过对无线基站向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数据包报头附加无线信道上的复帧号,就可以在移动交换中心中识别移动台发送的信号的顺序,因此具有在切换时可以避免从移动交换中心向公用网传送的信息顺序出现差错的效果。实施形态6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6,说明用于TDMA/时分CDMA/高速TDMA/高速时分CDMA通信方式的移动台结构。
这里,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上述移动台的结构的框图。在图中,201是天线,202是对由该天线201接收到的信号和由天线201发送的信号进行分配的发送接收分配部,203是对由天线201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的RF(射频;Radio Frequency)接收部,204是对由天线201发送的信号进行放大的RF发送部。该RF接收部203,内部装有一个开关,用于与时隙同步地选择可进行传输的方式、即能传输必要信息量的通信方式,并根据通信方式切换输出端。
205是高速/低速均衡解调器,备有用于消除传输路径的延迟传输失真的高速和低速均衡器,当利用低速TDMA或高速TDMA信道时,对由RF接收部203选择和输出的信号进行解调,206是相关接收/反向扩展编码运算部,当利用采用扩展编码信号进行了扩展编码的时分CDMA信道时,将分配给本台的扩展码与由RF接收部203选择和输出的信号相乘(反向编码运算),取出未进行扩展编码的原信号(相关接收)并向高速/低速均衡解调器205输出。207是从由高速/低速均衡解调器205解调后的信号格式取出必要的信号(多路分离)并供给该信号的处理单元的信道接收/TDMA分离部(以下,称CH接收/TDMA分离部)。
208是纠错/话音译码部,用于对由CH接收/TDMA分离部207多路分离后的信息差错进行校正,且从该信息将高速数据或话音信号译码,并将其供给图中未示出的人-机接口。209是纠错/话音编码部,用于对由人-机接口供给的数据或话音信号进行编码,并对其附加纠错码。210是控制信息处理器,用于对由CH接收/TDMA分离部207多路分离的控制数据进行译码,并根据译码数据对该移动台指示各种功能,同时生成与其对应的应答控制数据。
211是信道发送/TDMA复用部(以下,称CH发送/TDMA复用部),用于对由纠错/话音编码部209进行了纠错编码的数据或话音信号及来自控制信息处理器210的控制数据进行复用,并将该复用后的信息插入帧格式中的必要时隙后输出。该CH发送/TDMA复用部211,内部装有一个开关,用于与时隙同步地选择可进行传输的方式、即能传输必要信息量的通信方式,并根据通信方式切换输出端。212是调制器,当利用低速TDMA或高速TDMA信道时,对由CH发送/TDMA复用部211输出的信息进行调制并输出到RF发送部204,213是相关编码/扩展编码运算部,当利用时分CDMA信道时,使用分配给本台的扩展码将由CH发送/TDMA复用部211输出的信息在频率轴上进行扩展编码,并将其输入到调制器212。
214是突发脉冲序列控制/帧内时间设定时间测定部,进行从本台发射的电波突发脉冲序列的发射时间控制、用于设定在哪个时隙发射电波的帧内时间设定、以及用于设定电波突发脉冲序列的发送时序的时间测定等。215是扩展码发生器·芯片速率发生器,用于生成由突发脉冲序列控制/帧内时间设定·时间测量部214在时间测定中使用的芯片速率及分配给本台的扩展码。
216是作为存储装置的数据缓冲存储器,用于存储由CH接收/TDMA分离部207多路分离后的时隙中包含的信息或作为时隙中的微时隙信息的高速数据信息。217是作为控制装置的帧同步控制处理器,指令数据缓冲存储器216,使其将与从接收由CH接收/TDMA分离部207多路分离后的控制数据的控制信息处理器210传送来的重复码的内容对应的个数的存储信息废弃。
以下,说明结构如上所述的移动台对接收了2次的信息的废弃。
在该图13中示出的移动台,可以在具有非对称通信信道的移动通信系统上实现切换。例如,考虑如图10所示的在下行链路中设定用于大容量传输的TDMA方式的高速数据信道、且来自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来自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从天线201输入的TDMA高速数据信道的高频信号,经由发送接收分配部202输入到RF接收部203,在由备有均衡器的高速/低速均衡解调器205变换为数字信号后,由CH接收/TDMA分离部207多路分离为控制信息和高速数据信息。多重分离后的控制信息被输送到控制信息处理器210,高速数据信息被输送到数据缓冲存储器216。
当开始如图10所示的切换时,由于被输送到控制信息处理器210的控制信息传送着由复帧中的第几号帧进行切换转换的信息及重复码,所以控制信息处理器210将该信息传送到帧同步控制处理器217。帧同步控制处理器217,在转换帧的编号时,指令数据缓冲存储器216将该帧的开头微时隙信息仅废弃由重复码指定的数。剩下的信息由数据缓冲存储器216供给纠错/话音译码部208。并将纠错后的信息输出到人-机接口。
另外,如上述实施形态5的「上行链路的切换」所述,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中的切换处理,在移动台和无线基站之间不是什么特殊的问题,在移动台不需要任何特别的处理。因此,这里,参照图13说明上行链路为低速数据的情况。
从数据发生源(人-机接口)输入的低速数据,在纠错/话音编码部209中进行纠错等处理,并由CH发送/TDMA复用部211将其与来自控制信息处理器210的控制信息复用。当由低速数据利用时分CDMA信道时,由相关编码/扩展编码运算部213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CDMA编码,并通过调制器212、RF发送部294、发送接收分配部202及天线201发送到无线基站。
另外,关于该上行链路的处理,在上述实施形态3中也对其概要进行了说明,并在前文引用过的本申请人已申请的专利、即日本特愿平9-164817号作了记述,所以,对于在下行链路设定低速CDMA数据信道的情况或上行链路为高速数据的情况,将其说明省略。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6,可以取得如下的效果,即,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台,当进行切换时,只须设定具有删除下行链路数据的功能的数据缓冲存储器216及对其进行控制的帧同步控制处理器217即可,对于上行链路,除了向转换目标基站的无线参数(频率、时隙等)转换以外,移动台不需要对在数据延迟等情况下的切换给予特别的关注。实施形态7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7,说明用于TDMA/时分CDMA/高速TDMA/高速时分CDMA通信方式的无线基站结构。
这里,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上述无线基站结构的框图。在图中,221、222是与从图13所示的移动台除去天线201、发送接收分配部202、RF接收部203、RF发送部204、及数据缓冲存储器216、帧同步控制处理器后的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信号处理部。223、224是将从以上述信号处理部221、222为代表的多个信号处理部输出的信号相加的加法器,225是RF发送部,226是RF接收部,227是发送接收分配部,228是天线。
另外,231~238和241~248是存储时隙中包含的信息或时隙中的微时隙信息的作为存储装置的信道分配用存储器,存储器231、235、241、245用于时分CDMA信道变换,存储器232、236、242、246用于低速TDMA数据信道变换,存储器233、237、243、247用于高速TDMA/高速时分CDMA数据信道变换,存储器234、238、244、248用于TDMA/时分CDMA控制信道变换。这些存储器231~234和241~244中的变换方向,与存储器235~238和245~248中的变换方向相反。
251是用于从上述存储器231~234中选择一个而将其连接于信号处理部221的信息输入端并与时隙同步地选择可进行传输的方式、即能传输必要信息量的通信方式的开关,252是从存储器235~238中选择一个而将其连接于信号处理部221的信息输入端的用于通信方式选择的开关。同样,253是从存储器241~244中选择一个而将其连接于信号处理部222的信息输入端的用于通信方式选择的开关。254是从存储器245~248中选择一个而将其连接于信号处理部222的信息输入端的用于通信方式选择的开关。
255是作为控制装置的帧同步处理器,用于控制存储器231~234,使其按照由从移动交换中心6接收到的重复码的内容指定的数存储已发送出的信息,并在开始切换时进行该存储信息的再次发送,同时控制存储器235~238,以便对接收到的信息附加一个包含序号的新报头。256是作为控制装置的帧同步处理器,用于控制存储器241~244,使其按照由从移动交换中心6接收到的重复码的内容指定的数存储已发送出的信息,并在开始切换时进行该存储信息的再次发送,同时控制存储器245~248,以便对接收到的信息附加一个包含序号的新报头。此外,257是在该无线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6之间用作接口的交换机接口。
另外,图15是表示上述信号处理部221、222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在图中,260是纠错/话音编码部,261是CH发送/TDMA复用部,262是调制器,263是相关编码/扩展编码运算部,264是突发脉冲序列控制/帧内时间设定·时间测量部,265是扩展码发生器·芯片速率发生器,266是高速/低速均衡解调器,267是相关接收/反向扩展编码运算部,268是CH接收/TDMA多路分离部,269是纠错/话音译码部,这些部分与图13所示的对应部分相同。
其次,说明结构如上所述的无线基站在切换时作为转换目标基站使用时的动作。
在图15中示出其内部结构的信号处理部221、222的各单元260~269的动作,与图13所示移动台的各单元205~209及211~215的动作相同,故这里将其说明省略。
这里,在图7中,示出当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早时由传输路径差决定的信息传输时间差的一例。在这种情况下,图14的帧同步控制处理器255,控制存储器231~234,如图7示出的转换目标基站的发送电波对应的帧112所示,将在切换时附加了序号84的时隙信息再次发送到移动台。
即,帧同步控制处理器255,根据从移动交换中心6通过交换机接口257接收到的重复码的内容“1”,将1个时隙的信息存储在用于时分CDMA信道变换的存储器231或用于低速TDMA数据信道变换的存储器232内,并在切换后将该信息输出到信号处理部221的信息输入端。在信号处理部221中,通过与图13所示移动台相同的动作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其经由加法器223、RF发送部225、发送接收分配部227及天线238作为电波依次发送。
另外,图11所示的高速TDMA数据传输,表示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的信号早到3个微时隙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帧同步控制处理器255,根据从移动交换中心6通过交换机接口257接收到的重复码的内容“3”,将3个微时隙的信息存储在用于高速TDMA数据信道变换的存储器233内,在切换后将该信息输出到信号处理部221的信息输入端,并从信号处理部221经由加法器223、RF发送部225、发送接收分配部227及天线238作为电波依次发送。
以下,说明当在切换时的上行链路中接收来自移动台的信号时无线基站作为转换目标基站时的动作。
按照在上述实施形态5中说明过的上行链路的切换处理,在转换目标基站的上行链路中,必须对向移动交换中心6传送的数据包型信息的报头附加包含复帧中的帧号作为信息的新的报头。该新报头的附加作业,通过图14所示的帧同步控制处理器255的控制,在存储器235~238或245~248中进行。
这里,在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中,由于不会发生如上所述的数据延迟问题,所以,在上述存储器235~238或245~248中,不进行信息的删除或延迟。即,在存储器235~238或245~248中,只进行电波上的信息速度和有线线路上的信息速度的变换。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7,可以取得如下的效果,即,即使在切换时转换目标基站的信号比转换源基站的信号到达得早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帧同步控制处理器225、226的控制延迟发送存储在存储器231~234或241~244内的信息,从而在切换时能防止移动台在有信息丢失的情况下接收连续信息。实施形态8在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说明了移动交换中心(MSC)]相互间通过公用网(PSTN)连接的情况,但在移动交换中心之间也可以用附加通信线路直接连接。
图16是表示上述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的系统结构图,对相同的部分标以与图1同样的符号,而将其说明省略。在图中,271是设置在移动交换中心6和移动交换中心7之间的使其彼此直接连接的附加通信线路,272是设置在移动交换中心7和移动交换中心8之间的使其彼此直接连接的附加通信线路,这两条附加通信线路271和272,例如,在属于移动交换中心6的无线基站和属于移动交换中心7的无线基站等属于不同移动交换中心的无线基站之间进行切换时使用。
在图16中,当假定正在与转换源基站13进行通信的移动台18移动并向转换目标基站21靠近时,将连接着该转换源基站13的移动交换中心6(以下,称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与连接着转换目标基站21的移动交换中心7(以下,称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直接连接的附加通信线路271,具体地说按如下方式使用。
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根据移动台18向转换目标基站21的靠近,判断出必需将移动台18的通信对方从转换源基站13切换到转换目标基站21。对于移动交换中心6,该通信的公用网侧的对方是数据库2,并假定其信息经由属于公用网1的交换中心3和交换中心5连接。一般来说,本应是与切换同步地将移动台18与数据库2之间的中继功能从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转移到与转换目标基站21连接着的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即,如按通常的作法,则切换前的连接是从数据库2出发,经由属于公用网1的交换中心5、交换中心3、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转换源基站13,到达移动台18。而切换后的连接是从数据库2出发,经由属于公用网1的交换中心5、交换中心4、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转换目标基站21,到达移动台18。
但是,在本实施形态8中,当发生切换时,不是直接转移到从数据库2出发经由属于公用网1的交换中心5、交换中心4、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转换目标基站21而到达移动台18的上述最终形态,而是先转移到从数据库2出发、经由属于公用网1的交换中心5、交换中心3、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再经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转换目标基站21而到达移动台18的中间形态。这时从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到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的信息传送,经由附加通信线路271进行。
因此,这种切换可以与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和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所从属的运营者(通常,将拥有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系统的通信从业人都称为运营者)无关地进行。
这种情况下的公用网1对移动台侧的窗口,无论在切换前还是在切换后都是移动交换中心6,所以没有必要去关注公用网1和数据库2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当附加通信线路271、272及由其连接的移动交换中心6~8为ATM型时,如果将传送到连接着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的无线基站的数据包的附加报头(图6的101)的接收方信息从转换源基站13变更到转换目标基站21,则可以将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和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设定为使该数据包经由附加通信线路271及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到达转换目标基站21。
这种情况对附加通信线路272也是同样的,所以将其说明省略。
这里,当以经由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附加通信线路271、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转换目标基站21的中间形态进行的公用网1与移动台18之间的通信一旦停止并接着重新开始该通信时,不是再次返回该中间形态,而只须通过转换目标基站21及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进行公用网1与移动台18之间的通信即可。
另外,从属于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的转换源基站13切换到属于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7的转换目标基站21、进一步再切换到属于移动交换中心8的无线基站31的移动台18,只要在切换后仍在继续通信,则来自当前与移动台18进行着通信的转换目标基站31的信息,从该转换目标基站31所从属的转换目标移动交换中心8经由附加通信线路272、移动交换中心7、附加通信线路271传送到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并从该转换源移动交换中心6传送到公用网1。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形态8,可以取得如下的效果,即,可以通过设定使移动交换中心相互间直接连接的附加通信线路和转换移动交换中心的报头,从而可以使切换的进行与公用网无关,所以,能以与属于同一运营者的无线基站间的切换相同的方式处理与属于不同运营者的移动交换中心连接的无线基站间的切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时隙共用、频道共用的移动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切换控制,该移动用通信系统,在移动台和无线基站之间,通过由数字调制方式调制的通信信道,以FDMA/TDD方式、多载波TDMA方式、CDMA/TDD方式、或时分CDMA方式等进行无线连接,且备有具有该TDMA信号和时隙共用、频道共用(也包含非频率共用的情况)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进一步,还能有效地应用于在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的移动台和无线基站之间以高速数据传输信道进行无线连接的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切换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时隙共用·频道共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多个移动台与至少一个无线基站之间以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且备有具有TDMA信号、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或时隙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从相邻的两个上述无线基站向一个上述移动台发送的两个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信息,具有由连接着上述两个无线基站的上述移动交换中心附加的序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具有检测从两个无线基站发送来的两个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交换中心,具有按照无线信道的复帧数或其整数倍对从该移动交换中心向无线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进行重复设定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当由于该移动台的移动而需进行从当前通信中的无线基站即转换源基站向该通信转换连接的无线基站即转换目标基站的切换时,接收、检测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包含的序号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生成基于上述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并将其经由上述转换源基站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生成的重复码,当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晚时为负数,当从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早时为正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当从转换源基站向转换目标基站切换时,接收、检测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包含的序号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当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晚时,将在切换时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新接收到的信号的时隙信息仅废弃与基于上述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的内容对应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移动交换中心采用ATM型的交换机,上述移动交换中心具有通过将新的报头附加在ATM数据包的开头而进行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的附加操作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交换中心具有如下功能,即当无线信道的一个时隙可传送的信息位比通过公用网传送的公用网数据包的1个数据包的信息位少时,将上述公用网数据包的信息按无线信道的每个时隙信息位进行分割,构成分别具有该分割后信息的数据包并传送到无线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交换中心具有数据报信息量可变功能,即当无线信道的一个时隙可传送的信息位比公用网数据包的1个数据包的信息位多时,不对公用网数据包的信息进行分割而将其直接传送到无线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基站的交换机接口为ATM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当从转换源基站向转换目标基站切换时,接收、检测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生成基于上述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无线基站具有如下功能,即在上述移动台进行切换时成为上述移动目标基站的情况下,当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早时,在切换时按照上述重复码的指令将已向上述移动台发送出的信号的时隙信息仅保持与上述重复码的内容对应的个数,并在切换的同时以其保持着的上述时隙信息作为开头依次向上述移动台发送信号。
12.一种时隙共用·频道共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多个移动台与至少一个无线基站之间以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同时,在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的上述移动台与上述无线基站之间,也通过高速数据信道进行无线连接,且备有具有TDMA信号、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或时隙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对从相邻的两个上述无线基站向一个上述移动台发送的两个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时隙信息,由与上述两个无线基站连接着的上述移动交换中心附加序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具有检测从两个无线基站发送来的两个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所含序号的功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交换中心,具有按照无线信道的复帧数或其整数倍对从该移动交换中心向无线基站传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所含序号进行重复设定的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当从转换源基站向转换目标基站切换时,接收、检测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生成基于上述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并将其经由上述转换源基站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当从转换源基站向转换目标基站切换时,接收、检测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当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晚时,将在切换时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新接收到的信号的微时隙信息仅废弃与基于上述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的内容对应的个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台具有如下功能,即当从转换源基站向转换目标基站切换时,接收、检测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和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的帧内各时隙中传送着的高速数据传输信道的各微时隙信息所含序号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生成基于上述两个序号的差值信息的重复码;无线基站具有如下功能,即在上述移动台进行切换时成为上述移动目标基站的情况下,当从上述转换目标基站发送的信号比从上述转换源基站发送的信号到达得早时,在切换时按照上述重复码的指令将已向上述移动台发送出的信号的微时隙信息仅保持与上述重复码内容对应的个数,并在切换的同时以其保持着的上述微时隙信息作为开头依次向上述移动台发送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1或17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交换中心,具有在决定切换的同时经由转换源基站接收移动台生成的重复码并将上述重复码发送到转换目标基站的功能。
19.一种时隙共用·频道共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多个移动台与至少一个无线基站之间以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且备有具有TDMA信号、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或时隙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无线基站具有如下功能,即当向与该无线基站连接着的上述移动交换中心传送从上述移动台接收到的时隙中包含的信息时,将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附加于来自上述移动台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交换中心,具有检测从无线基站向该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时隙信息所包含的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的功能。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基站,具有按照上述无线信道的复帧数或其整数倍对该无线基站向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时隙信息所包含的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进行重复设定的功能。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基站,具有将该无线基站向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时隙信息所包含的与无线信道的复帧相关的序号作为报头附加在向上述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信息数据包的开头的功能。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交换中心具有如下功能,即在切换时对从两个无线基站向该移动交换中心传送的信号的信息数据包的报头分别包含着的序号进行检查,并将上述信息数据包按顺序向公用网传送,使上述报头包含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
24.一种时隙共用·频道共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多个移动台与至少一个无线基站之间以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同时,在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的上述移动台与上述无线基站之间,也通过高速数据信道进行无线连接,且备有具有TDMA信号、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或时隙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台中设有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从上述无线基站接收到的时隙中包含的信息或上述时隙中的微时隙信息;及控制装置,在切换时使上述存储装置将所存储着的信息仅废弃由重复码的内容指定的个数。
25.一种时隙共用·频道共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多个移动台与至少一个无线基站之间以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同时,在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的上述移动台与上述无线基站之间,也通过高速数据信道进行无线连接,且备有具有TDMA信号、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或时隙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中设有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在发送的时隙中所含信息、或上述时隙中的微时隙信息;及控制装置,按照从连接于该无线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发送来的重复码的内容指定的个数,将上述刚切换前的时隙中所含信息或时隙中的微时隙信息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并在切换时再次发送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内的上述刚切换前的时隙中所含信息或时隙中的微时隙信息。
26.一种时隙共用·频道共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多个移动台与至少一个无线基站之间以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且备有具有TDMA信号、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或时隙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多个上述移动交换中心与公用网连接,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移动交换中心的相互之间由附加通信线路直接联接而不经由上述公用网。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向连接于与转换源基站所连接的移动交换中心不同的移动交换中心的转换目标基站切换时,将来自进行切换后与移动台进行着通信的转换目标基站的信息从与该转换目标基站连接着的上述移动交换中心经由附加通信线路发送到连接着上述转换源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并从该移动交换中心向公用网传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来自进行切换后与移动台进行着通信的转换目标基站的信息从与该转换目标基站连接着的移动交换中心经由附加通信线路发送到连接着转换源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当从该移动交换中心向公用网传送的通信一旦终止后,当重新开始该通信时,可将来自上述移动台的信息从上述切换目标基站经由连接着该转换目标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直接传送到公用网。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由附加通信线路连接的多个移动交换中心,属于彼此不同的运营者。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由附加通信线路连接的多个移动交换中心,采用ATM型的交换机。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移动交换中心彼此连接的附加通信线路为ATM型。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将属于多个移动交换中心的无线基站切换后,如移动台仍在继续通话时,将来自当前正与移动台进行着通信的转换目标基站的信息经由连接着该转换目标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通过将上述多个移动交换中心相互间连接着的多个附加通信线路从连接着转换源基站的移动交换中心向公用网传送。
全文摘要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备有具有TDMA信号、时隙共用·频道共用时分CDMA信号、并具有将这些信号在时间轴上及频率轴上分配的控制功能的移动交换中心(6-8),移动台(15-33),与连接于该移动交换中心的无线基站(11-31)之间以多址联接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在具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的移动台与无线基站之间也可以通过高速数据信道进行无线连接,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对从相邻的两个无线基站向一个移动台发送的各下行链路的帧内各时隙的信息,由与这两个无线基站连接着的移动交换中心附加序号,并根据该序号进行切换处理。
文档编号H04B7/26GK1239613SQ9718022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0日
发明者内田吉则, 藤生裕幸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