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951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收容例如以LAN(局域网)为核心的多种媒体终端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作为以往的专用网系统,已知的有用PBX(Private BranchExchange)把电话机等语音通信终端收容为内线终端,把这些内线终端与例如公共网等外线通信网之间以及内线终端相互之间交换连接使得能够进行通话的系统,以及把个人计算机等数据终端连接在LAN(局域网)上,经过该LAN在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电子邮件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另外,有人还提出了通过使用网间接续设备把使用了PBX的语音通信系统与使用了LAN的数据通信系统连接起来的系统。
然而,在这样以往的专用网系统中,语音通信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都需要敷设独立的通信设施。另外,语音通信系统由于是使用PBX的集中控制型因此易于产生系统故障。为了避免这一点就需要把PBX双工化。由此,存在着系统结构大型化并且使用者的投资负担也增大这样的问题。进而,在连接新的终端、连接变更等的情况下需要由维修人员进行设定,使用PBX的语音通信系统和使用LAN的数据通信系统由于维修管理形式不同,因此维修管理起来复杂,并且需要很高的成本。
另外,为了使语音通信系统与数据通信系统相连接而必须设置网间接续设备,因此系统的结构需要更大的规模以及更高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该系统能够以一个公用的不需要设置PBX和网间接续设备等大型设备机器等的通信设施实现多种通信,由此结构简单可以易于进行维修管理。
本发明的第1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用于使用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第1通信网络,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对于上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连接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上述第1通信接口设备具有在上述第1通信终端设备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对应于上述第1和上述第3通信协议的信息数据的交换的第1交换装置,上述第2通信接口设备具有在上述第2通信终端设备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对应于上述第2和上述第3通信协议的信息数据的交换的第2交换装置。
本发明的第1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理想实施例如下。
(1)该系统还具备用于至少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具有用于在上述第2通信网络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进行按照上述第3与上述第4通信协议的差别的信息数据的变换的第3变换装置。
(2)在(1)的系统中,上述第1、第2以及第3变换装置的至少1个具有对应于信息数据的类别设置的多个数据变换装置,用于判定被输入的信息数据的类别的数据类别判定装置,根据该数据类别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选择性地起动上述多个数据变换装置使得进行上述信息数据的变换的选择装置。
本发明的第2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包括使用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使用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使用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传送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具备在从收容在自身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向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所有通信接口设备多址传送包含分配给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的询问装置,当询问信号经过第1通信网络到达时,判定对应于包含在该询问信号中的第1识别信息的通信终端装置是否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判定装置,在由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收容在自身设备的情况下,在上述第1通信网路上经过上述第1通信网络向发端的通信接口设备返送包含分配给自身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应答信号的应答信号发送装置,在返送了上述应答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包含在该应答信号中的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在自身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形成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1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2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理想实施例如下。
(1)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具备在返送了上述应答信号的情况下,与对应于对方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一起相互对应地存储包含在该应答信号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在从收容在自身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获取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1获取装置,在由上述第1获取装置可以获得分配给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形成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2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2)在(1)中所述的系统中,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分别存储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通过上述询问获得的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通过上述询问获得的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
(3)该系统还包括具有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通过上述查询分别得到的上述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汇合起来进行存储的服务器,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具备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从上述服务器获取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2获取装置,在由该第2获取装置可以获得分配给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连接起来形成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3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4)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具有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通过上述询问分别得到的上述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汇合起来进行存储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具有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装置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呼叫请求时,从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获取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3获取装置,在由该第3获取装置可以获得分配给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形成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4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5)该系统还包括具有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通过上述询问分别获得的上述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汇合起来进行存储的功能的服务器,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具有在返送了对于上述询问信号的应答信号的情况下,与分配给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一起相互对应地存储包含在该应答信号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的情况下,从自身的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检索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1检索装置,在由该第1检索装置不能够检索上述第2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从上述服务器检索该第2识别信息的第2检索装置,在由该第2检索装置不能够检索上述第2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对于连接到上述该第1通信网络上的所有通信接口设备多址发送包含对应于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根据该应答信号获得分配给收容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3检索装置,在上述第1,第2以及第3检索装置的任一个都能够获得分配给收容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形成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5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3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具备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向上述第1通信网络发送包含对应于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的询问信号发送装置,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具备用了接收上述询问信号,根据包含在该询问信号中的识别信息,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收容在上述第1或者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连接在上述第2通信网络上的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收端设备判定装置,根据该收端设备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选择性地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收容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者第2通信接口设备与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者第2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形成通信链路的第1处理,以及在收容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者第2通信接口设备与连接到第2通信网络上的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之间形成通信链路的第2控制的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3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还具有服务器,上述服务器中还可以具备在第3通信接口设备中所具备的收端设备判定装置,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3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理想实施例如下。
(1)上述通信链路形成装置作为第1控制,进行如下的控制,询问分配给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包含第2识别信息的应答信号并返送到原来的通信接口设备中,在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收容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作为第2控制,进行如下的处理,询问分配给第3通信接口设备中的包含第2识别信息的应答信号并返送到原来的通信接口设备中,在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发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与第3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内线通信链路的同时,对于上述第2通信网络请求呼叫连接在收端的外线通信终端设备与第3通信接口设备之间形成外线通信链路,使这些内线通信链路与外线通信链路之间相互连接。
(2)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具有把分配给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与收容在这些通信接口设备中的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相互对应预先进行存储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通过检测包含在接收的询问信号中的收端的第1识别信息是否已存储在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中,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
(3)在(2)的系统中,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具有把分配给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与收容在这些通信接口设备中的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相互对应地进行存储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通过检测包含在接收的询问信号中的收端的第1识别信息是否已存储在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中,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
(4)在接收的询问信号中包含有表示是否为向第2通信网络的呼叫的信息的情况下,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根据该信息,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
本发明的第4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分别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笫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上述第1以及第2接口设备具有用于在从收容在自身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的情况下,判定成为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收容在上述第1或者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连接到上述第2通信网络上的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收端设备判定装置,根据该收端设备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选择性地进行用于在核心通信接口设备上形成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容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第1控制,以及用于形成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连接到第2通信网络上的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第2控制的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4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理想实施例如下。
(1)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在从收容在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的情况下,向连接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所有的通信接口设备多址发送包含与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相对应的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的询问装置,在上述询问信号发送以后,通过监视是否从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通信接口设备的某1个返回表示收容着上述收端的其它通信终端设备的应答信号,判定上述收端的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判定装置。
(2)在(1)的系统中,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具有在返送了上述应答信号的情况下,与对应于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一起把包含于该应答信号中的对应于返送应答信号的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相互对应进行存储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当从收容在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检索分配给收容成为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根据该信息的有无判定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判定装置。
(3)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在从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的呼叫请求中包含着表示是否为向第2通信网络的呼叫的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信息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
本发明的第5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包括使用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使用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具有在经过上述第2通信网络从外线的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呼叫信号时,根据该呼叫信号中所表示的收端的信息,获取分配给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上述第1或者第2接口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的第1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根据由该第1识别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的第1识别信息,获取分配给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者第2通信接口设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2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根据由该第2识别信息获取装置获取的第2识别信息,在第1通信网上形成把第3通信接口设备与收容了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者第2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5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理想实施例如下。
(1)上述第1识别信息获取装置在从外线的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呼叫信号中包含着对应于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通信类别的至少一种的情况下,根据该识别信息以及通信类别的至少一种决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获取分配给该通信终端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
(2)在从外线的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呼叫信号中包含着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上述第1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根据该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决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获取分配给该通信终端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第1~第5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中的理想实施例如下。
(1)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分别包括进行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接口装置,把使用上述通信接口装置从上述第1通信网络得到信息进行译码或者把输出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信息进行编码的编译码装置,把来自上述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的PB信号进行译码的PB接收机,生成对于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进行音的声音生成装置。
(2)在(1)的系统中,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还具有把多个上述通信接口设备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装置。
(3)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分别包括进行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的通信接口装置,把使用上述通信接口装置从上述第1通信网络得到信息进行译码或者把输出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信息进行编码的编译码装置,把来自上述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的PB信号进行译码的PB接收机,用于与无线台进行信息通信的无线装置。
(4)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包括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接口装置,把使用上述通信接口装置从上述第1通信网络得到的信息或从上述第2通信网络得到的信息进行译码或者把发送给上述第1通信网络或第2通信网络的信息进行编码的编译码装置,把来自上述第2通信网络的PB信号进行译码的PB接收机,进行与上述第2通信网络的通信的第2通信接口设备。
(5)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包括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接口装置,把使用上述通信接口装置从上述第1通信网络得到的信息进行译码或者把发送给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信息进行编码的编译码装置,与上述第2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第2通信接口设备。
本发明的第6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包括多个通信接口设备,这些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连接到通信终端上,并且包含有把该通信终端固有的第1通信协议变换为与第1通信协议不同的第2通信协议以及进行其逆变换的协议变换装置,把上述接口设备进行相互连接用上述第2通信协议传送信号的网络,控制上述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的通信连接控制器,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至少设置在1个上述通信接口设备上。
本发明的第6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中的理想实施例如下。
(1)该系统还具有连接在上述网络上的、具有电话功能的计算机,通信连接控制器至少设置在1个通信接口设备和计算机中。
(2)该系统还具有连接到上述网络上、包含有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的服务器。
(3)各接口设备在开始通信时,向一个通信连接控制器发送有关要开始进行通信的接口设备的发端信息,有关希望进行通信的对方接口设备的收端信息,有关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条件信息。
(4)在(3)中所述的系统中,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发端信息,收端信息,通信条件信息,从网络上的数据库或者上述接口设备获取详细的发端信息,收端信息,通信条件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以及进行通信的时刻有关网络的状态的信息,选择适当的通信连接控制器,把有关该通信连接控制器的信息发送给发端接口设备以及收端接口设备。
(5)在(4)的系统中,各接口设备还具有监视从上述发端接口设备到收端接口设备的通信状态的装置。
(6)在(3)的系统中,上述发端包含电话号码,网络号码和录入名,上述通信条件包括语音通信,图像通信和数据通信。
(7)在(3)的系统中,上述收端包括电话号码,网络号码,录入名和通信中所需要的组信息。
(8)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还具有即使在接口设备间的通信开始以后,也能够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或收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或者网络状态的变化,变更收端接口设备的装置。
(9)该系统还具有即使在接口设备间的通信开始以后,也能够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或收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或者网络状态的变化变更通信连接控制器的装置。
(10)该系统还具有即使在接口设备间的通信开始以后,也能够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或收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或者网络状态的变化变更通信连接模式的装置。
(11)与发端接口设备及收端接口设备不同的第3接口设备向一个通信连接控制器发送发端接口设备和收端接口设备的信息,顺序地调用发端接口设备和收端接口设备,将它们相互连接进行通信。
(12)在收端接口设备不能够进行收信应答的情况下,第3接口设备代替收端接口设备进行应答,存储通信的信息,在该收端接口设备收信时转送存储的信息。
(13)该系统还具有把电子邮件的文本变换为声音数据的装置,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把给发端接口设备的电子邮件的声音向发端接口设备发送。
(14)上述网络以遵从IEEE 802接口的协议传送信号。
(15)上述网络以遵从IEEE 1394接口的协议传送信号。
按照本发明,从(比方说)语音通信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或者从个人计算机等数据终端接收到的数据都分别用通信接口设备变换为对应于第1通信网络的通信协议的相同的数据格式,并且被变换了的数据发送给第1通信网络。另外沿第1通信网络上转送的数据用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变换为对应于语音通信终端或数据通信终端的通信协议的数据格式,传送到终端设备。因此,使用例如第1通信网络这样的单一通信设施就能够进行多种通信。
而且,各终端设备的数据变换分别在对应于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分散进行,而且各通信接口设备可以仅具有例如终端设备侧的一种通信协议与第1通信网络侧的唯一一种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变换功能,因此不需要具有所有的对应于多种通信协议/多种通信协议的多种数据变换功能。因此,不需要例如被双工化了的PBX和网间接续设备等集中处理用的大型的通信设备,仅准备具有简单功能的多个通信接口设备就能够实现系统,因此能够谋求简单的系统结构以及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另外,关于连接新的终端设备以及连接变更,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设备把任意的终端设备连接到第1通信网络上以后进行简单的设定,不需要复杂的设定。因此,能够提供扩展性高、而且容易进行维修管理的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供用公共的通信设施而且不需要PBX和网间接续设备等大型设备就可以实现多种通信的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并且能够使结构简单,维修管理容易。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1个实施例的概略框图。
图2示出了能够进一步连接商务电话机和个人计算机的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示出了无线基站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示出了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3-2f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5示出了模拟电话集线装置4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6示出了ISTN路由装置5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7示出了PSTN路由装置6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8示出了在无线终端PS和模拟电话机TEL1之间进行内线通话时的顺序图。
图9示出了在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内线通话时的顺序图。
图10示出了在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内线通话时的顺序图。
图11示出了在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内线通话时的顺序图。
图12是通过对路由装置15进行IP地址的询问进行内线终端间的连接时的动作顺序图。
图13示出了在模拟电话机与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内线间的语音通信时的顺序图。
图14示出了在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内线间的语音通信时的顺序图。
图15示出了在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内线间的数据通信时的顺序图。
图16示出了在外线数据终端与内线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时的第1例的顺序图。
图17示出了在外线数据终端与内线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时的第2例的顺序图。
图18示出了在外线数据终端与内线数据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顺序图。
图19示出了在模拟电话机与外线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时的顺序图。
图20示出了在内线模拟电话机与外线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时的1例的顺序图。
图21示出了在内线模拟电话机与外线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时的其它例的顺序图。
图22示出了在内线模拟电话机与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时的顺序图。
图23示出了在内线数据终端与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的顺序图。
图24示出了对于系统内的各设备DN或者IP地址的分配例。
图25示出了在从内线终端进行外线呼叫时,路由装置根据自己的数据库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26示出了设置在路由装置中的IP地址检索用数据库的结构例。
图27示出了在从内线终端进行外线呼叫时,路由装置根据特殊服务号码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28示出了在从内线终端进行外线呼叫时,内容服务器根据自己的数据库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29示出了设置在内容服务器中的IP地址检索用数据库的结构例。
图30示出了在从内线终端进行外线呼叫时,内容服务器根据特殊服务号码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31示出了在从内线终端进行外线呼叫时,集线装置根据自己的数据库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32示出了设置在集线装置中的IP地址检索用数据库的结构例。
图33示出了在从内线终端进行外线呼叫时,集线装置根据特殊服务号码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34示出了在来自外线的接收时,根据接收子地址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35示出了设置在路由装置中的子地址数据库的结构例。
图36示出了在来自外线的接收时,根据由接收子地址表示的通信类别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37示出了设置在路由装置中的通信类别数据库的结构例。
图38示出了在来自外线的接收时,根据发端DN判定收端时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39示出了设置在路由装置中的呼叫者数据库的结构例。
图40示出了本发明的集线装置1实施例的框图。
图41示出了图40的集线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框图。
图42示出了图40的集线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框图。
图4 3示出了本发明的ISDN路由装置1实施例的框图。
图44示出了本发明的公共网路由装置1实施例的框图。
图45示出了本发明的无线集线装置1实施例的框图。
图46示出了本发明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第2实施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47示出了图46的接口设备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48示出了第2实施例的通信顺序。
图49示出了第2实施例中用于实现语音邮件的结构。
图50示出了第2实施例中用于实现邮件读取功能的结构。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一实施例的概略框图。
图1中,LAN1成为本系统的核心,例如由具有100Mb或1Gb传送容量的以太网构成。
该LAN1中,作为内线连接用的通信接口设备,分别连接着无线基站2以及多个模拟电话机集线装置3-1、3-2。无线基站2例如具有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的基站功能,经过无线信道无线终端PS连接在该无线基站2中。多个模拟电话机TEL1~TEL5分别连接在模拟电话机集线装置3-1、3-2上。无线终端PS以及模拟电话机TEL1~TEL5都用作为内线终端。
另外,在上述LAN1上,作为外线连接用的通信接口设备,分别连接着ISDN路由装置5以及PSTN路由装置6。ISDN路由装置5把上述LAN1连接到ISDN7上。PSTN路由装置6把上述LAN1连接到PSTN8上。
进而,在上述LAN1上连接着通信服务器9。该通信服务器9具有与LAN1之间进行连接的网络接口(I/F)9d、驱动未图示的硬盘装置等的驱动器9c、OS(操作系统)9b及应用程序9a。而且,通信服务器9具有把上述各接口设备2~6以及与连接到这些设备上的内线终端的各地址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在从通信接口设备2~6询问地址的情况下,检索上述数据库并且把检索结果提供给询问方的功能。
LAN1中,作为内线终端能够收容商务电话机、个人计算机等数据终端设备。图2示出了能够连接这些商务电话机以及个人计算机的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中,LAN1上连接着商务电话集线装置4以及个人计算机用的集线装置70。商务电话集线装置4上连接着多个商务电话机DKT1、DKT2。这些商务电话机DKT1、DKT2由数字多功能电话机构成。集线装置70具有用于与LAN1之间进行连接的网络I/F70a。该网络I/F70a连接着多个个人计算机PC1、PC2。这些个人计算机PC1、PC2具有数据通信功能。
在以上系统中作为内线通信接口设备设置的无线基站2,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3-2以及商务电话集线装置4具有如下的结构。
图3示出了无线基站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无线基站2具有与LAN1进行连接的网络接口(I/F)2a、网络协议处理器2d、与无线终端PS之间交换无线信号的无线单元2b、无线协议处理器2e及无线/网络协议变换器2c。其中网络协议处理器2d根据在LAN1中规定的网络协议控制与LAN1之间的数据传送。无线协议处理器2e根据与无线终端PS之间规定的无线协议控制无线通信。无线/网络协议变换器2c进行上述网络协议与无线协议之间的协议变换。
另外,无线基站2具有连接控制器2f,收端信息存储检索单元2g,收端数据库2h,进而,还具有数据类别识别/存储单元2i,数据包变换器2k,音频信号变换器2j,图像信号变换器2m。在从无线终端PS接收到呼叫请求的情况下,连接控制器2f询问连接到LAN1上的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确认成为收端的终端的位置,根据其结果实行用于在LAN1上形成把无线终端PS与通信对方的终端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控制。收端信息存储/检索单元2g把收容了根据上述连接控制器2f的询问获取到的收端的通信终端的通信接口设备的LAN地址与收端通信终端的地址一起存储在收端数据库2h中。数据类别识别/存储单元2i具有判别/存储从LAN1接收的数据的类别的功能。
音频信号变换器2j把从无线终端PS接收到的音频数据变换为适于分组的形式。图像信号变换器2m把从无线终端PS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变换为适于分组的形式。数据包变换器2k以一定的块长度切断上述音频数据以及图像数据构成数据包。
图4示出了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3-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该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3-2与上述无线基站2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模拟电话接口(I/F)3b,模拟电话协议处理器3e以及模拟电话/网络协议变换器3c,代替无线终端2b,无线协议处理器2e以及无线/网络协议变换器2c。
模拟电话I/F3b与模拟电话机TEL1~TEL5之间交换音频信号。模拟电话协议处理器3e根据模拟电话机TEL1~TEL5之间规定的通信协议控制电话通信。模拟电话/网络协议变换器3c进行上述网络协议与模拟电话协议之间的协议变换。
图5示出了商务电话集线装置4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商务电话集线装置4与上述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3-2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商务电话接口(I/F)4b,商务电话协议处理器4e以及商务电话/网络协议变换器4c,代替模拟电话接口(I/F)3b,模拟电话协议处理器3e以及模拟电话/网络协议变换器3c。
商务电话I/F4b与商务电话机DKT1、DKT2之间交换音频数据信号。商务电话协议处理器4e根据与商务电话机DKT1、DKT2之间规定的通信协议控制数字电话通信。商务电话/网络协议变换器4c进行上述网络协议与商务电话协议之间的协议变换。
另外,在上述系统上作为外线通信接口设备设置的ISDN路由装置5以及PSTN路由装置6具有如下的结构。
图6示出了ISDN路由装置5的功能结构的框图。该ISDN电话集线装置5与上述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3-2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ISDN接口(I/F)5b,ISDN协议处理器5e以及ISDN/网络协议变换器5c。
ISDNI/F5b与ISDN之间交换数据信号。ISDN协议处理器5e根据与ISDN之间规定的通信协议控制数字电话通信。ISDN/网络协议变换器5c进行上述网络协议与商务电话协议之间的协议变换。
图7示出了PSTN路由装置6的功能结构的框图。该PSTN路由装置6与上述ISDN路由装置5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ISDN接口(I/F)5b,ISDN协议处理器5e以及ISDN/网络协议变换器5c,具有PSTN接口(I/F)6b,PSTN协议处理器6e以及PSTN/网络协议变换器6c。
PSDNI/F6b与PSDN之间交换数据信号。PSDN协议处理器6e根据与PSDN之间规定的通信协议控制数字电话通信。PSDN/网络协议变换器6c进行上述网络协议与ISDN协议之间的协议变换。
下面使用顺序图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系统的各种通信过程。
(1)在无线终端PS与模拟电话机TEL1之间进行内线-内线通话的情况图8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如果从无线终端PS接收到设定信息则无线基站2判定包含在该设定信息中的收端信息是否表示网络自己的地址。如果不表示网络地址,则根据连接控制器2f的指令收端信息存储/检索单元2g访问收端数据库2h,由此从收端数据库2h检索包含在上述设定信息中的对应于收端的地址的网络地址。另外,在数据类别识别/存储单元2i中识别上述设定信息中的数据类别是语音还是数据,并且存储其结果。
无线/网络协议变换器2c根据上述接收到的设定信息和上述检索到的收端网络地址,再次构成适合于网络协议的设定信息,在网络协议处理器2g的控制下把再构成了的设定信息从网络I/F2a经LAN1向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传送。
在经过LAN1接收到发送给自身设备的设定信息时,从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该接收的设定信息识别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模拟电话/网协议变换器3c再次构成适于模拟电话机的通信协议的设定信息,在模拟电话协议处理器3e的控制下把再构成了的设定信息从模拟电话I/F3b向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发送。当用户摘机应答上述接收的设定信息时,模拟电话机TEL1返送连接信息。
当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接收到从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返送的连接信息时,模拟电话/网络协议变换器3c再次构成适于网络协议的连接信息,并且把该连接信息经过LAN1向发端的无线基站2输出。
当无线基站2经过网络I/F2a接收到该连接信息时,数据类别识别/存储单元2i识别该连接信息中的数据类别指示音频还是数据并且存储其结果。根据上述接收的连接信息,无线/网络协议变换器2c再次构成适合于无线协议的连接信息,在无线协议处理器2e的控制下把再构成了的连接信息从无线终端2b向无线终端PS输出。
这样,在发端的无线终端PS和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之间形成沿着LAN1的通信链路,在2终端间进行以下那样的内线通话。
即,当从无线终端PS接收到音频数据时,无线基站2参考数据类别识别/存储单元2i识别数据类别是音频。根据识别结果无线基站2把接收的音频数据传送到音频信号变换器2j变换音频数据,然后在数据包变换器22k中把变换了的数据进行分组,从网络I/F2a把音频包向LAN1发送。
与此相反,当经过LAN1接收到来自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的音频包时,无线基站2参考数据类别识别/存储单元2j确认该接收的音频包包括音频数据,使用包变换器2k从接收音频包再构为一个数据流,并且用音频信号变换器2j把数据流变换为无线终端用的信号格式。而且,从无线终端2b把该音频数据向无线终端PS发送。
特别是,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也进行与上述无线基站2相同的音频数据变换。即,从LAN1接收的音频包由数据包变换器3k以及音频信号变换器3j变换为对应于模拟电话机TEL1的模拟音频信号,并且模拟音频信号从模拟电话I/F3b发送到模拟电话机TEL1中。另一方面,从模拟电话机TEL1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用音频信号变换器3j变换为数字信号,由数据包变换器3k分组构成为音频包。音频包从网络I/F3a经过LAN1向无线基站2发送。
(2)在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内线-内线通话的情况图9、图10及图11示出了其操作顺序。这里,以从分配了拨号号码1000的模拟电话机TEL1呼叫分配了拨号号码1010的模拟电话机TEL4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设模拟电话机TEL1中的使用者进行摘机操作,在他或她确认了拨号音后拨号输入通信对方的拨号号码“1010”。于是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在从模拟电话机TEL1全部接收了拨号号码的数字后进行呼叫收端的拨号分析,获取收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该拨号分析通话检索存储在收端数据库3h中的电话号码/集线装置IP地址的变换表进行。作为该检索的结果,如果能够获取对应于收端的拨号号码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则生成设定信息,并且经过LAN1向收端的集线装置发送。
与此不同,如果在收端数据库3h中没有存储着对应于收端设备的拨号号码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对于通信服务器9进行询问。图11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在接收到上述的询问信息则服务器9把包含在询问信息中的DN“1010”作为密钥访问变换表,检索相对应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而且,如果检索到IP地址,则使用应答信息把该IP地址提供给询问方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在接收到该IP地址时,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则生成设定信息,经过LAN1向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发送。
另一方面,设服务器9的变换表中没有存储对应于上述询问的该IP地址,并且表示其意思的应答信息返送给询问方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这种情况下,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对于连接到LAN1上的所有集线装置进行多址请求。图10示出该情况下的顺序。
更具体地讲,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请求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到LAN1。如果经过LAN1接收到请求信息,则连接到LAN1上的所有的集线装置检索收端数据库3h判定对应于包含在该求信息中的DN“1010”的通信终端是否收容在自身设备中。而且,如果给定的集线装置收容着该通信终端,则表示其意思的请求应答信息发送给请求方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如果确认在自身设备中没有收容对应于被请求的DN“1010”的通信终端,则不返送应答信息。
当对于上述请求从任一个集线装置(例如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返送了请求应答信息时,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把该请求应答信息中包含的IP地址用作为收端地址,把设定信息向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发送。
当从任一个集线装置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返送请求应答信息时,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判定为发端的模拟电话机的误拨号,切断与模拟电话机TEL1之间的直流环路。另外,既可以向发端的模拟电话机送出表示拨号错误等的表示连接失败的信息,也可以进行显示或者声音输出。
当自身设备接收到设定信息时,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对于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并且分析接收的上述设定信息。这时,在H323所规定的协议中,设定信息中包括呼叫设定,接收号码“1010”,传输性能数据类别=“音频”。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从这些信息确定的模拟电话机TEL4以及数据类别。根据上述的确定结果对于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4输出呼叫收端信号使其进行呼叫信号接收。这时,对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输出振铃信号(A1ert)。当接收到该振铃信号时,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回铃音RBT并且输出到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
设在该状态下,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4的用户摘机进行应答。于是,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向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输出接续信息(连接信息;Conn)。在接收到该连接信息则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返送连接确认信息(连接应答信息;Conn DCk),并且停止回铃音。
这样在LAN1上设立通话连接,并且在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和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4之间能够通过基于该语音连接的通信链路进行语音通话。
在该语音通话过程中,在各个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3-2中变换音频数据。更具体地讲,从LAN1接收的音频包由包变换器3k以及音频信号变换器3j变换为对应于模拟电话机TEL1的模拟信号,被变换了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拟电话I/F3b向模拟电话机TEL1、TEL4发送。从模拟电话机TEL1、TEL4发出的音频信号由音频信号变换器3j中变换为数字信号后再由包变换器3k变换为音频包,从网络I/F3a向LAN1发送。
设上述语音通话结束,例如模拟电话机TEL4的用户挂机。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生成切断信息(Disc),并且把该信息经过LAN1向通信对方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发送。在接收到该切断信息,则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停止LAN1上的音频包的发送/接收,释放语音连接。于是,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向网络另一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发送释放信息(Rel),并且向模拟电话机TEL1输出忙音。在该状态下,当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接收到来自网络另一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的释放确认信息(Rel Comp)时,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停止忙音的输出,返回到待机状态。
另外,还可以对路由装置5进行IP地址的询问。图12示出这种情况下的动作顺序。
在系统内的各集线装置中每次获取使用多址请求的IP地址时,路由装置5把该IP地址与收端终端设备的DN一起存储在自身的终点数据库5h中。更具体地讲,当系统内的给定集线装置多址发送IP地址的请求信息,并且对请求从另外的集线装置返送了请求应答信息时,路由装置5也接收该请求应答信息。而且,路由装置5抽取出收端的终端设备的DN以及收容该终端设备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把它们相互对应地存储在自身的终点数据库5h中。从而,路由装置5的终点数据库5h伴随通过系统内的集线装置使用多址请求获取IP地址,逐渐充实其内容。
例如设连接到集线装置3i(未图示)的电话机TELi的用户进行了对于上述电话机TEL4的呼叫。集线装置3i生成包含上述收端的电话机TEL4的DN“1010”的请求信息并把该信息向路由装置5输出。
在接收到上述请求信息时,路由装置5把DN作为密钥,从终点数据库5h读出收容对应于包含在该请求信息中的DN“1010”的通信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而且,路由装置5在请求应答信息中插入读出的IP地址,将该信息向请求方的集线装置3i发送。
在接收到该请求应答信息时,集线装置3i把包括由接收的包通知的IP地址作为终点的设定信息向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2发送。收端的集线装置3-2分析该设定信息,对于收端的电话机TEL4输出呼叫收端信号使其进行呼叫信号接收。另外,集线装置3-2还向发端的集线装置3i输出振铃信号,使得从发端的电话机TELi产生回铃音RBT。当收端的电话机TEL4的用户应答了呼叫时,2部电话机TELi、TEL4之间用户能够通话。
另外,代替路由装置5,也可以把利用了集线装置的多址请求的IP地址的收集/存储功能设置在集线装置3-1、3-2、3-i、……的全部或一部分中。在各集线装置3-1、3-2、3-i、……具有这样功能的系统中,当各集线装置3-1、3-2、3-i、……在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终端设备发出了呼叫时,各集线装置3-1、3-2、3-i、……检索自身的终点数据库3h判定是否存储着收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如果存储着该地址,则把该存储的IP地址用作为终点对于收端的集线装置输出设定信息。反之,在没有存储该IP地址的情况下,发端的集线装置对于通信服务器9或者路由装置5进行IP地址的询问。通过这样处理,能够缩短获取IP地址所需要的时间,还能够抑制LAN1通信量的增加。
(3)在模拟电话机与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内线-内线的语音通信的情况图13示出了其操作顺序。这里,以从分配了拨号号码“1000”的模拟电话机TEL1的用户对于分配了拨号号码“2000”的个人计算机PC1进行呼叫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设在模拟电话机TEL1中用户进行摘机操作,确认了他或她的拨号音后拨号输入通信对方的拨号号码“2000”。于是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从模拟电话机TEL1全部接收了拔号号码的时刻,进行收端的拨号分析获取收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另外,该IP地址的获取通过与在(2)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内线-内线通信的情况中所叙述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
当获取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1的IP地址时,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设定信息并且将该信息向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1发送。该设定信息经过集线装置70由个人计算机PC1中接收。在接收到上述设定信息,则个人计算机PC1对于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根据上述接收的设定信息判定数据类别是否是音频,并且存储其结果。如果数据类别是音频,则个人计算机PC1音频地输出呼叫接收信息提供给接收呼叫信息的用户。与此同时,个人计算机PC1向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输出振铃信号(Alert)。
在接收到振铃信号时,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回铃音RBT并且向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输出。设在该状态下,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1的用户进行了相当于摘机操作应答呼叫。于是个人计算机PC1把接续信息(连接信息;Conn)向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输出。在接收到该连接信息,则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返送连接确认信息(连接应答信息;Conn DCk),并且停止回铃音。
这样在LAN1上设定通话连接,以后在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与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1的用户能够通过基于该通话连接的通信链路进行通话。
在该语音通信过程中,由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进行LAN1与模拟电话机TEL1之间的音频数据的变换,而LAN1与个人计算机PC1的语音系统之间的音频数据的变换在个人计算机PC1内线进行。即,这时对于个人计算机集线装置70仅进行个人计算机PC1与LAN1之间的连接。
(4)在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内线-内线的语音通信的情况图14示出了其操作顺序。这里,以从分配了拨号号码2000的个人计算机PC1的用户对于分配了拨号号码2010的其它的个人计算机PCi(未图示)呼叫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个人计算机PC1中,当用户输入了对于拨号号码2010的呼叫指令,则个人计算机PC1进行拨号分析获取收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另外,该IP地址的获取通过与在(2)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内线-内线通话的情况中所叙述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
在获取收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后,个人计算机PC1生成设定信息并且把该信息经过LAN1向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i发送。该设定信息被经过LAN1连接了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i的集线装置接收,并且从该集线装置向个人计算机PCi转送。
当接收到上述设定信息时,个人计算机PCi对于发端的个人计算机PC1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并且从上述接收的设定信息判定数据类别是否是音频并且存储其结果。如果数据类别是音频,则产生振铃音提供给接收呼叫信息的用户。与此同时,还对于发端的个人计算机PC1输出振铃信号(Alert)。
设在该状态下,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i的用户进行了相当于摘机操作应答呼叫。于是个人计算机PCi把接续信息(连接信息;Conn)向发端的个人计算机PC1输出。
这样在LAN1上设定通话连接,以后在发端的个人计算机PC1与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i的用户之间能够通过基于该通话连接的通信链路进行通话。
在该语音通信过程中,LAN1与各个人计算机PC1、PCi之间的音频数据的变换分别在个人计算机PC1和PCi内进行。
(5)在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内线-内线的数据通信的情况图15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发端的个人计算机PC1在获取了分配给收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以后,经过LAN1向收端的个人计算机PCi发送连接信息。在该连接信息发送了以后,在个人计算机PC1与个人计算机PCi之间进行用于设定TCP/IP的连接的处理。在提高该处理完成了连接以后,在个人计算机PC1和PCi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
(6)在外线数据终端与内线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如果外线数据终端能够解释为LAN1内的IP地址)图16示出了其操作顺序。这里,以连接到ISDN7上的外线数据终端(个人计算机)呼叫分配了拨号号码“85-3296”的模拟电话机TEL2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外线数据终端把插入了收端号码“85-3296”以及数据类别=非限制的设定信息通过ISDN7向ISDN路由装置5发送。于是ISDN路由装置5根据ISDN协议对于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并且分析接收的上述设定信息,根据其分析结果对于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顺序输出振铃信号(Alert)以及接续信息(连接信息;Conn)。这样,在外线数据终端与ISDN路由装置5之间设定对应于ISDN协议的通信连接。
在设定了ISDN的通信连接后,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生成依次包括从系统分配给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的IP地址和数据类别=音频的设定信息,根据LAN1的协议(H.323)把该信息向ISDN路由装置5发送。ISDN路由装置5在接收到上述设定信息,则直接将该信息经过LAN1向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输出。
在接收到给自身设备的设定信息时,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向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并且分析接收的上述设定信息。而且,根据其分析结果集线装置3-1对于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2返送呼叫信号使其进行呼叫信号接收。这时,集线装置3-1还经过ISDN路由装置5对于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输出呼叫信号(Alert)。
设在该状态下,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2的用户摘机应答呼叫。于是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经过ISDN路由装置5把接续信息(连接信息;Conn)向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输出。在接收到该连接信息,则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返送连接确认信息(连接应答信息;Conn DCk)。
这样在外线数据终端与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2之间,设定对应于LAN1的协议(H.323)的通信连接,在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与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2的用户之间能够通过基于该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进行通话。
另外,语音通话结束后的切断顺序与上述通信链路的设定顺序相反,首先释放对应于LAN1的协议(H.323)的通信连接,然后释放对应于ISDN协议的通信连接。
(7)在外线数据终端与内线模拟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如果外线数据终端能够解释为仅是ISDN路由装置5的全局IP地址)图17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图17中,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在自己与ISDN路由装置5之间设定了对应于ISDN协议的通信连接的状态下,根据LAN1的协议(H.323)向ISDN路由装置5发送包含路由器的IP地址的设定信息。
在接收到该设定信息,则ISDN路由装置5通过检索自己的数据库5h获取收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的IP地址,使用该IP地址经过LAN1把设定信息向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发送。这时在设定信息中插入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2的内线拨号号码“3296”和数据类别。
另外,以后在外线数据终端与收端的模拟电话机TEL2之间实行的顺序与前面在图16中说明的顺序相同。
(8)外线数据终端与内线数据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图18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图18中,首先在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与ISDN路由装置5之间实行用于设定ISDN的通信连接的顺序。在设定了该ISDN的通信连接后,外线数据终端对于内线数据终端发送连接信息。通过该连接信息的发送,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与收端的内线数据终端进行用于设定TCP/IP的连接的处理。在发端的外线数据终端与收端的内线数据终端之间设定了对应于LAN1的协议的通信连接后,在外线数据终端与内线数据终端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
(9)模拟电话机与外线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图19示出了其操作顺序。这里,以模拟电话机TEL1经过ISDN7对于外线电话机呼叫开始语音通信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当从模拟电话机TEL1接收到外线电话机的拨号号码时,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检索自身设备内的终点数据库获取ISDN路由装置5的IP地址。然后,集线装置3-1生成设定信息并且把该信息经过LAN1向ISDN路由装置5发送。这时在设定信息中,插入了收端的外线电话机的拨号号码和数据类别=语音。该设定信息从ISDN路由装置5经过ISDN7向收端的外线电话机转送。
在接收到给自身设备的设定信息时,收端的外线电话机对于ISDN路由装置5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并且向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输出振铃信号(Alert)。在接收到振铃信号,则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回铃音RBT向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输出。
设在该状态下,收端的外线电话机的用户摘机应答呼叫。于是外线电话机经过ISDN路由装置5向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输出接续信息(连接信息;Conn)。在接收到该连接信息,则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经过ISDN路由装置5返送连接确认信息(连接应答信息;Conn DCk),并且停止回铃音。
这样,在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与外线电话机之间设定经由LAN1以及ISDN7的语音连接,在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与收端的外线电话机的用户之间能够经过基于该语音连接的通信链路进行语音通话。
(10)内线的模拟电话机与外线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多址请求方式)图20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如果从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接收到拨号号码,则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对于连接在LAN1上的所有的路由器,即ISDN路由装置5以及PSTN路由装置6发送请求信息。连接在LAN1上的所有的路由装置5、6如果经过LAN1接收到请求信息,则判定能否进行向对应于包含在该请求信息中的DN的外线电话机的呼叫,如果能够进行呼叫,则向请求方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返送表示其意思的请求应答信息。如果不能够进行对于与被请求的DN相对应的外线电话机进行呼叫,则不返送应答信息。
对于上述请求,例如从ISDN路由装置5返送了请求应答信息,则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设定信息并且经过ISDN路由装置5把该信息返送给收端的外线电话机。
(11)在内线模拟电话机与外线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服务器询问方式)图21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如果从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接收到拨号号码,则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对于连接到LAN1上的通信服务器9发送询问信息。在接收到该询问信息,则服务器9根据询问信息访问终点数据库检索收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而且,服务器9通过应答信息把IP地址提供给询问方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在接收到该IP地址信息,则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设定信息并且将该信息向ISDN路由装置5发送。ISDN路由装置5把该设定信息转送到外线电话机。
(12)内线模拟电话机与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进行语音通信的情况图22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图22中,设在模拟电话机TEL1中用户进行了摘机操作并且在确认了拨号音后拨号输入通信对方的拨号号码“03-3502-9677”。于是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在从模拟电话机TEL1接收了全部拨号号码的时刻,进行拨号分析从自身的终点数据库3h获取ISDN路由装置5的IP地址。
在获取到ISDN路由装置5的IP地址后,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设定信息并且把该信息向ISDN路由装置5发送。在接收到该设定信息,则ISDN路由装置5对于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并且根据ISDN的协议经过ISDN7把插入了接收号码“03-3502-9677”以及数据类别=非限制的设定信息向外线数据终端发送。外线数据终端对于ISDN路由装置5根据ISDN协议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进而顺序输出振铃信号(Alert)以及接续信息(连接信息;Conn)。这样,在ISDN路由装置5与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设定了对应于ISDN协议的通信连接。
在设定ISTN的通信连接后,ISDN路由装置5生成包含分配到外线数据终端的IP地址和数据类别=音频的设定信息,并且把该信息根据LAN1的协议(H.323)向外线数据终端发送。在接收到上述设定信息,则外线数据终端向发端的ISDN路由装置5返送呼叫设定接收(call proc),并且输出振铃信号(Alert)。该振铃信号经过LAN1从ISDN路由装置5向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转送,在接收到该振铃信号,则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生成回铃音并且把其信号向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发送。
如果在该状态下,收端的外线数据终端中用户进行了相当于摘机的操作应答呼叫,则外线数据终端经过ISDN路由装置5向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输出接续信息(连接信息;Conn)。在接收到该连接信息,则发端的模拟电话集线装置3-1返送连接确认信息(连接应答信息;Conn DCk)。
这样,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与收端的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设定对应于LAN1的协议(H.323)的通信连接,在发端的模拟电话机TEL1与收端的外线数据终端的用户之间能够经过基于该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进行通话。
另外,语音通信结束后的切断顺序与上述通信链路的设定顺序相反,首先释放对应于LAN1的协议(H.323)的通信连接,然后释放对应于ISDN协议的通信连接。
(13)在内线数据终端与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图23示出了其操作顺序。图23中,发端的内线数据终端根据TCP/IP协议向ISDN路由装置5发送连接信息。在接收到该连接信息时,ISDN路由装置5执行用于在自身与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设定ISDN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在设定了该ISDN的通信连接后,ISDN路由装置5对于外线数据终端根据TCP/IP协议发送连接信息。
在发送该连接信息的情况下,在发端的内线数据终端与收端的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进行用于设定TCP/IP的连接的处理。在发端的内线数据终端与收端的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设定了对应于LAN1的协议的通信连接后,能够在内线数据终端与外线数据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14)内线终端访问外线的情况(路由装置根据自己的数据库判定收端的方式)在以后的说明中,例如图24所示那样,在集线装置H1、H2、H3以及路由装置5中作为IP地址分别分配“IP:133.144.131.100”,“IP:133,114.131.101”, “IP:133.114.131.102”,“IP:133.114.131.200”,收容在上述各集线装置H1、H2、H3的内线终端TM1、TM2、TM3作为内线电话号码DN分别分配“DN:3000”,“DN:3001”,“DN:3002”,进而,经过ISDN7连接到上述路由装置5上的外线终端TMi作为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分配“DN:03-1234-5678”。
图25中,在内线终端TM1输出了对于外线终端TMi的呼叫请求时,集线装置H1把终点DN“03-1234-5678”与发端DN“3000”一起插入到询问信号(请求信息)中经过LAN1向路由装置5发送。
路由装置5例如如图26所示,具备存储了收容在该系统中的所有的内线终端的DN以及与收容该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而且,在从集线装置接收到请求信息时,判定包含在该请求信息的终点DN是否存储在数据库中。如果存储着终点DN没有存储终点DN则判定为收端是内线终端,反之,是外线终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由于从集线装置H1发送来的终点DN是外线终端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因此路由装置5识别为是外线终端,把自己的IP地址“IP:133.114.131,200”插入到应答信号(请求应答信息)中,返送给询问方的集线装置H1。
如果收端是内线终端,则路由装置5把该收端的内线终端的DN作为密钥检索数据库,把收容该收端的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插入到应答信号(请求应答信息)中,返送给询问方的集线装置H1。
当集线装置H1通过上述请求应答信息获取到路由装置5的IP地址时,把该IP地址作为终点向路由装置5输出振铃信号(设定信息)。在路由装置5接收到该设定信息时,把呼叫信号向ISDN7发送。ISDIN7在接收到该呼叫信号时对于收端的终端TMi输出呼叫信号使其产生振铃音。
当接收终端TMi的用户应答呼叫时,该应答传送到ISDN7,由此在接收终端TMi与路由装置5之间形成通信链路。而且,上述应答从路由装置5传送给集线装置H1,由此在发端的内线终端TM1与收端的终端TMi之间形成通信链路,在2个终端TM1、TMi之间能够进行通话等的通信。
(15)从内线终端访问外线的情况(路由装置根据特殊服务号码判定收端的方式)图27示出了其呼叫动作的顺序图。在内线终端TM1、TM2、TM3访问外线时,把表示是访问外线的特殊服务号码分配到对方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上进行发送。例如,内线终端TM1对于外线终端TMi进行呼叫的情况下,在对方终端TMi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DN:03-1234-5678”上添加特殊服务号码“0”进行发送。
在接收到来自该内线终端TM1的呼叫请求时,集线装置H1把包含在该呼叫请求的特殊服务号码“0”以及终点DN“03-1234-5678”与发端DN“3000”一起插入到请求信息中经过LAN1向路由装置5发送。
在从集线装置H1接收到请求信息时,路由装置5从该请求信息中有没有特殊服务号码“0”判定收端是内线终端还是外线终端。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包含着特殊服务号码“0”,因此路由装置5把收端识别为外线终端,把自己的IP地址“IP:133.114.131.200”插入到请求应答信息中,向询问方的集线装置H1返送。
如果在请求信息中没有包括特殊服务号码“0”并且判定为收端是内线终端的情况下,把收端的内线终端的DN作为密钥检索数据库,把收容该收端的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插入到请求应答信息中,向询问方的集线装置H1返送。
由请求应答信息提供给了路由装置5的IP地址以后的动作与前面在(14)中叙述的情况相同。在发端的内线终端TM1与收端的外线终端TMi之间形成通信链路后,能够在2个终端之间进行通信。
(16)从内线终端访问外线的情况(内容服务器9根据自己的数据库判定收端的方式)图28示出了其动作的顺序图。图28中,当内线终端TM1输出对于外线终端TMi的呼叫请求时,集线装置H1把包含在该呼叫请求中的终点DN“03-1234-5678”与发端的内线终端TM1的DN“3000”一起插入到请求信息中向内容服务器9发送。
内容服务器9例如如图29所示,具有存储了系统内的所有内线终端的DN以及与收容该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另外,该数据库中还与路由装置5的DN相对应存储着其IP地址。在从集线装置H1接收到请求信息时,判定包含在该请求信息中的终点DN是否存储在上述数据库中,如果存储着终点DN则识别为收端的设备是内线终端,反之,则识别为收端的设备是外线终端。
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来自集线装置H1的终点DN是外线终端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DN:03-1234-5678”,因此内容服务器9识别为收端的设备是外线终端,把IP地址“IP:133.114.131.200”插入到请求应答信息中,向询问方的集线装置H1返送。
当终点DN存储在数据库中并且识别为收端是内线终端时,内容服务器9把该收端的内线终端的DN作为密钥检索上述数据库,把收容该收端的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IP地址插入到请求应答信息中,向询问方的集线装置H1返送。
当集线装置H1从请求应答信息获取到路由装置5的IP地址时,把该IP地址作为终点向路由装置5发送设定信息。在接收到该设定信息时,路由装置5向ISDN7输出振铃信号。在接收到该呼叫信号时,ISDN7对于收端的终端TMi输出振铃信号使其输出振铃信号。
当接收终端TMi的用户应答呼叫时,其应答传送到ISDN7,由此在收端的外线终端TMi与路由装置5之间形成通信链路,进而由于上述应答从路由装置5提供给到集线装置H1,因此还在发端的内线终端TM1与上述收端的终端TMi之间形成通信链路,在2个终端TM1、TMi之间能够进行通话等的通信。
(17)从内线终端访问外线的情况(内容服务器根据特殊服务号码判定收端设备的方式)图30示出了其呼叫动作的顺序图。在内线终端TM1、TM2、TM3的每一个访问外线时,把表示是访问外线的特殊服务号码分配到对方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中进行发送。例如,在内线终端TM1对于外线终端TMi进行呼叫的情况下,在对方终端TMi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DN:03-1234-5678”中添加特殊服务号码“0”进行发送。
在接收到来自该内线终端TM1的呼叫请求时,集线装置H1把包含在该呼叫请求中的特殊服务号码“0”以及终点DN“03-1234-5678”与发端DN“3000”一起插入到请求信息中经过LAN1向内容服务器9发送。
当从集线装置H1接收到请求信息时,内容服务器9根据该请求信息中有没有特殊服务号码“0”判定收端是内线终端还是外线终端。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包含着特殊服务号码“0”,因此内容服务器9识别为收端的设备是外线终端,把路由装置5的IP地址“IP:133.114.131.200”插入到请求应答信息中,向询问方的集线装置H1返送。
如果在请求信息中不包含特殊服务号码“0”,则判定为收端的设备是内线终端,内容服务器9把收端的内线终端的DN作为密钥检索数据库,把收容该收端的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插入到请求应答信息中,向询问方的集线装置H1返送。
由上述请求应答信息提供给了路由装置5的IP地址以后的动作与前面在(16)中叙述的情况相同。
(18)从内线终端访问外线的情况(集线装置根据数据库判定收端设备的方式)图31示出了其动作的顺序图。图31中,当内线终端TM1输出了对于外线终端TMi的呼叫请求时,集线装置H1根据包含在该呼叫请求中的终点DN进行收端设备的判定。
即,各集线装置H1、H2、H3、……中,例如如图32所示,具有存储了系统内的所有内线终端的DN与收容该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库。另外,该数据库还与路由装置5的DN相对应存储着其IP地址。在从收容在自身中的内线终端TM1接收到上述呼叫请求时,集线装置判定包含在该呼叫请求中的终点DN是否存储在上述数据库中,如果存储着终点DN则识别为收端的设备是内线终端,反之,识别为收端的设备是外线终端。
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从发端的内线终端TM1接收到内线终端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DN:03-1234-5678”,因此集线装置H1识别为收端是外线终端。而且,从上述自己的数据库读出路由装置5的IP地址“IP:133.114.131.200”,把该IP地址作为终点把设定信息向路由装置5输出。
当终点DN存储在自己的数据库中并且识别为收端是内线终端时,集线装置H1把该收端的内线终端的DN作为密钥检索上述数据库,读出收容该收端的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而且,把该IP地址作为终点把设定信息向收端的集线装置发送。
在接收到上述设定信息时,路由装置5根据该设定信息的信息向ISDN7输出振铃信号。ISDN7在接收到该呼叫信号时对于收端的终端TMi输出振铃信号使其输出振铃信号。
在该状态下接收终端TMi的用户应答呼叫时,则其应答传送到ISDN7,由此在收端的外线终端TMi与路由装置5之间形成通信链路,进而由于上述应答从路由装置5提供给集线装置H1,因此在发端的内线终端TM1与上述收端的终端TMi之间形成通信链路,在2个终端TM1、TMi之间能够进行通话等的通信。
(19)从内线终端访问外线的情况(集线装置根据特殊服务号码判定收端设备的方式)图33示出了其动作的顺序图。在内线终端TM1、TM2、TM3的每一个访问外线时,把表示是访问外线的特殊服务号码加入到对方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中进行发送。例如,在内线终端TM1对于外线终端TMi呼叫的情况下,在对方终端TMi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DN:03-1234-5678”中加入特殊服务号码“0”进行发送。
在接收到来自该内线终端TM1的呼叫请求时,集线装置H1判定包含在该呼叫请求中的终点信息上是否添加了特殊服务号码“0”。如果添加了特殊服务号码则判定为收端的设备是外线终端,从自己的数据库读出路由装置5的IP地址“IP:133.114.131.200”,把IP地址作为终点把设定信息向路由装置5发送。
从上述集线装置H1向路由装置5传送了设定信息以后的动作与前面在(18)中叙述的情况相同。
(20)从外线终端接收到对于内线终端的呼叫的情况(根据子地址判定收端设备的方式)图34示出了其动作的顺序图。设例如在外线终端TMi中,其用户对于收容在以LAN1为核心的本实施例系统中的内线终端TM1的进行了呼叫。这种情况下,外线终端TMi发送作为终点信息插入了分配给本系统中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例如“DN:0231-89-1234”)以及指定上述收端的内线终端TM1的子地址(例如“1”)的呼叫信号。当接收到该呼叫信号时,ISDN7向本系统发送作为终点包含上述终点信息的呼叫信号。
在路由装置5中接收来自上述ISDN7的呼叫信号。在路由装置5中,例如如图35所示那样具有与各子地址“1”、“2”、“3”相对应存储了内线终端TM1、TM2、TM3、……的DN的子地址数据库。
在接收到呼叫信号时,路由装置5从其终点信息抽取出子地址,把该子地址作为密钥检索上述子地址数据库,由此读出收端的内线终端的DN。例如,现在假设子地址是“1”,从子地址数据库如在图35所知那样读出“DN:3000”。接着,以该读出的DN作为密钥路由装置5访问在前面图26中所示的IP地址检索用数据库,由此读出收容收端的内线终端TM1的集线装置H1的IP地址。路由装置5把该IP地址作为终点生成收端信息,把该呼叫信息向收端的集线装置H1发送。
在接收到上述接收信息时,集线装置H1向对应于包含在其终点信息中的内线DN“DN:3000”的内线终端TM1输出振铃信号使其输出振铃信号。
如果在该状态下,在内线终端TM1的用户中应答呼叫,则其应答信息传送给集线装置H1,从该集线装置H1再传送到路由装置5。由此,在路由装置5与收端的内线终端TM1之间形成通信链路。进而上述应答信息从路由装置5传送到ISDN7。这样,在发端的外线终端TMi与收端的内线终端TM1之间形成通信链路,因此在2个终端之间能够进行通信。
(21)从外线终端接收到对于内线终端的呼叫的情况(根据用子地址表示的通信类别判定收端设备的方式)图36示出了其动作的顺序图。外线终端TMi具有发生对应于通信类别的子地址的功能。在该外线终端TMi的用户呼叫内线终端TM1时,外线终端TMi生成包含分配给收端的系统中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例如“DN:0231-89-1234”),以及对应于当前要进行的通信类别的子地址的终点信息,把包含该终点信息的呼叫信号向ISDN7发送。例如,在用户要进行语音通话的情况下,把表示通信类别是语音通信的子地址“1”插入到终点信息中进行发送。另一方面,在用户要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把表示通信类别是数据通信的子地址“2”插入到终点信息中进行发送。
路由装置5接收来自上述ISDN7的呼叫信号。路由装置5中例如如图37所示,具有存储对应于子地址的通信类别以及对应于该类别的内线终端的DN的通信类别数据库。
在接收到呼叫信号时,路由装置5从其终点信息抽取子地址,通过把该子地址作为密钥检索上述通信类别数据库,读出对应于发端的外线终端TMi所要求的通信类别的内线终端的DN。设例如接收的子地址是“1”,则发端的外线终端TMi所要求的通信类别是“语音通信”,从通信类别数据库读出能够进行该“语音通信”的电话机等内线终端的DN(例如电话机TM1的“DN:3000”)。另一方面,如果接收的子地址是“2”,则发端的外线终端TMi所要求的通信类别是“数据通信”,从通信类别数据库读出能够进行该“数据通信”的个人计算机等内线终端的DN(例如个人计算机TM2的“DN:3001”)。
路由装置5接着以读出的DN作为密钥访问前面图26所示的IP地址检索用的数据库,由此读出收容收端的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接着,把该IP地址作为终点生成接收信息,把该接收信息向收端的集线装置发送。
上述接收信息传送到集线装置以后的系统的动作与前面在(20)中所叙述的相同。
这样,在以上所述的动作模式中,在发端的外线终端具有把表示其通信类别的子地址分配到终点信息上自动进行发送的功能的情况下,路由装置5具有存储了接收子地址以及与由该子地址所表示的通信类别相对应的内线终端的DN的通信类别数据库。在路由装置5把接收的子地址作为密钥访问该数据库时,选择对应于发端的外线终端所要求的通信类别的内线终端,并且控制该内线终端接收呼叫。
通过这样的控制,则呼叫终端只需要指定任意的通信类别进行呼叫,并且可以自动地选择与该通信类别相对应的内线终端进行接收。因此,发端的用户在每次呼叫时不必根据其通信类别指定收端的内线终端,由此能够极其简单地进行他或她所希望的通信类别的呼叫。
(22)从外线终端接收到对于内线终端的呼叫的情况(根据发端DN判定收端的方式)图38示出了其动作的顺序图。外线终端TMi的用户呼叫内线终端TM1时,外线终端TMi生成仅包含分配给收端的系统中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例如“DN:0231-89-1234”)的终点信息,把包括包含该终点信息的呼叫信号向ISDN7发送。
对此ISDN7管理收容在自身网络中的所有终端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在接收到上述呼叫信号时,ISDN7生成插入了包含在该呼叫信号中的终点信息以及发端的外线终端TMi的电话用户的电话号码的呼叫信号,把该呼叫信号向路由装置5发送。
路由装置5例如如图39所示,具有与发端ID相对应地存储了内线终端的DN的呼叫者数据库。在从ISDN7接收到呼叫信号时,路由装置5把插入到该呼叫信号中的发端DN作为密钥访问呼叫者数据库,读出对应于内线终端的DN。
接着,路由装置5首先把该读出DN作为密钥访问前面图26所示的IP地址检索用的数据库,读出收容收端的内线终端的集线装置的IP地址。而且,把该IP地址作为终点生成接收信息,把该接收信息向收端的集线装置发送。
上述接收信息传送到集线装置以后的系统的动作与前面在(20)中叙述的相同。
依据这样的动作模式,当在呼叫者数据库中预先相对应地存储对应于通信类别的内线终端的呼叫者的终端DN时,可以始终使得能够与呼叫者使用的外线终端进行通信的内线终端进行呼叫。从而呼叫者仅选择所希望的通信终端进行呼叫,就能够与对应于其通信类别的内线终端进行通信,这样,发端的用户在每次呼叫时不必根据其通信类别指定收端的内线终端,能够极其简单地进行所希望的通信类别的呼叫。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功能结构图和有关其各个处理的顺序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通信方法,而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使用具体的集线装置、路由装置等的结构说明其动作。
首先,说明具体的集线装置的例子。
图40示出了本发明的集线装置一实施例的框图。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集线装置具有供电单元11,电流监视器12,振铃器输出单元13,混合单元21,CODEC22,PB接收机23及声音生成器24。进而,本发明的集线装置还包括通信存储器31,DMDC_A32,SIO_A33,LAN接口41,SIO_B42,DMDC_B43及CPU50。
通常,供电单元11~振铃器输出单元13设置在终端一侧,而其中振铃器输出单元13也可以设置在集线装置的本体上。
上述结构的各部分的功能如下。
供电单元11向终端10a供给直流电流。电流监视器12监视网络上的直流电流。振铃器输出单元13向终端10a输出振铃信号。混合单元21进行语音信道频带内的模拟信号的2线数据/4线数据变换。CODEC22进行编码、译码。PB接收机23把来自终端10a的PB信号进行译码。声音生成器24生成呼叫进行音。
通信存储器31保存通信数据。DMDC_A32在通信存储器31与SIO_A33之间进行编码了的数据的转送。SIO_A33与CODEC22之间交换串行数据,与DMDC_A32之间交换并行数据。LAN接口41与LAN40之间进行通信。SIO_B42与LAN接口41之间交换串行数据,另外与DMDC_B43之间进行交换并行数据。DMDC_B43在通信存储器31与SIO_B42之间进行被分组了的数据的转送。
另外,CTU50进行通信存储器31的数据处理以及各部分的控制。
说明上述那样结构的集线装置的动作。
首先,说明接收来自LAN40的语音通信请求的语音信道的形成。
LAN接口41在从LAN40接收到发端的通信请求包时,把该包变换为串行数据发送到SIO_B42中。SIO_B42把接收的串行数据变换为并行数据。在该SIO_B42中变换了的并行数据通过DMDC_B43转送到通信存储器31。
在结束向通信存储器31的转送时,CPU50分析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包数据。分析的结果,如果CPU50确定接收的包是对于终端10a的通信请求,则检查终端10a的状态,如果终端10a是空状态,则CPU50控制振铃器输出单元13向终端10a输出振铃信号使其接收呼叫。
如果终端10a的用户应答呼叫形成直流环路,则电流监视器12检测从供电单元11供给的直流电流并且提供给CPU50。在检测到应答时,CPU50用应答包将该信息通知给发端设备,并且使CODEC22处于使能状态使得在发端与终端10a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应答包如下述那样向发端设备发送。由CPU50生成的应答包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DMDC_B43作为并行数据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该应答包,并且把该应答包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将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如上述那样形成了语音信道情况下的(例如基于语音的)通信方法如下。
在形成了语音信道的状态下从发端经过LAT接口41,SIO_B42,DMDC_B43,接收到把在通信存储器31中被编码了的音频数据分组后的音频包,则CPU50仅把音频数据(并行数据)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A32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并行音频数据,并且把该数据转送给SIO_A33。SIO_A33把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为串行音频数据,并且把串行音频数据输出到CODEC22中。音频数据用CODEC22译码,通过混合单元21从4线数据变换为2线数据后,作为模拟音频信号发送给终端10a。
从终端10a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由混合单元21从2线数据变换为4线数据后,作为串行数据由CODEC22输出到SIO_A33中。SIO_A33把串行音频数据变换为并行音频数据,被变换了的并行数据通过DMDC_A32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来自终端10a的音频数据由CPU50分组后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B43作为并行数据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音频包,并且把并行数据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串行数据。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从终端10a接收到呼叫请求情况下的通信信道的形成方法如下。
当终端10a的用户摘机形成直流环路,则电流监视器12检测从供电单元11供给的直流电流并且提供给CPU50。在检测到终端10a摘机时,CPU50控制终端10a输出拨号音。当终端10a确认拨号音后输出选择信号时,PB接收机23把该选择信号译码后提供给CPU50。CTU50根据选择信号的号码特定收端设备,生成通信请求包,使用与上述那样把应答包向发端呼叫的顺序相同的顺序经过通信存储器31,DMDC_B43,SIO_B42,LAN接口41向LAN40发送,提供给收端设备。当从收端设备接受到应答包,则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使得在终端10a与收端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图41示出了图40的集线装置的第1变形例的框图。
第1变形例的集线装置由供电单元11,电流监视器12,振铃器输出单元13,混合单元21,CODE_C22,PB接收机23,声音生成器24,通信存储器31,DMDC_A32,SIO_A33,LAN接口41,SIO_B42,DMDC_B43,CPU50,LAN集线装置44构成。
图41中与图40相同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第一变形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中,LAN集线装置44插入在LAN接口41与LAN40之间并且收容多个LAN接口41,使得能够与多个集线装置连接。另外,图41中,连接到LAN集线装置44上其它的LAN接口41例如安装在个人计算机PC内部。
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集线装置的动作。
首先,说明从LAN40接收到语音通信请求情况下的通信信道的形成。
当从收容在LAN集线装置44中的LAN40接收到发端的通信请求包时,LAN接口41把包作为串行数据向SIO_B42发送。SIO_B42把接收的串行数据变换为并行数据。在该SIO_B42中变换了并行数据通过DMDC_B43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
当结束对于通信存储器31的转送时,CPU50分析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包数据。分析的结果,如果CPU50确认接收到的包是对于终端10a的通信请求,则检查终端10a的状态,如果是终端10a空状态,则CPU50控制振铃器输出单元13向终端10a输出振铃信号使其接收呼叫。
如果终端10a的用户应答呼叫形成直流环路,则电流监视器12检测从供电单元11供给的直流电流并且提供给CPU50。当检测到应答时,CPU50用应答包向发端提供给并且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使得在发端设备与终端10a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应答包如下述那样向发端设备发送。由CPU50生成的应答包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DMDC_B43作为并行数据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该应答包并且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该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将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以这样的方法形成了语音信道情况下的(例如基于语音的)通信方法如下。
在形成了语音信道的状态下从发端设备经过LAT接口41,SIO_B42,DMDC_B43,接收到把在通信存储器31中被编码了的音频数据分组后的音频包时,CPU50仅把音频数据(并行数据)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的区域中。DMDC_A32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并行音频数据并且把该数据转送给SIO_A33。SIO_A33把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为串行音频数据,并且把串行音频数据输出到CODEC22中。音频数据由CODEC22译码,由混合单元21从4线数据变换为2线数据后作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给终端10a。
从终端10a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由混合单元21从2线数据变换为4线数据后从CODEC22作为编码了的串行数据输出到SIO_A33中。SIO_A33把串行音频数据变换为并行音频数据,被变换了的并行数据由DMDC_A32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来自终端10a的音频数据由CPU50分组后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B43从通信存储器31作为并行数据读出音频包,并且把并行数据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从终端10a接收到呼叫请求情况下的通信信道的形成方法如下所述。
当终端10a的用户摘机形成直流环路时,电流监视器12检测从供电单元11供给的直流电流并且提供给CPU50。当检测到终端10a摘机时,CPU50控制终端10a输出拨号音。当终端10a确认拨号音后输出选择信号时,PB接收机23把该选择信号译码后提供给CPU50。CTU5根据选择信号的号码特定收端设备,生成通信请求包使用与上述那样把应答包向发端呼叫的顺序相同的顺序经过通信存储器31,DMDC_B43,SIO_B42,LAN接口41向LAN40发送,提供给收端设备。当从收端设备接受到应答包时,CPU50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使得在终端10a与收端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在第1变形例中,LAN44能够收容具有LAN接口41的PC45(个人计算机),而且PC45能够由LAN40收容。
图42示出了图40的集线装置的第2变形例的框图。
第2变形例的集线装置由供电单元11,电流监视器12,振铃器输出单元13,混合单元21,CODEC22,PB接收机23,声音生成器24,通信存储器31,FIFO_A34,SIO_A33,LAN接口41,SIO_B42,FIFO_B45,CPU50构成。
图42中,与图40相同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该第2变形例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实施例中,代替DMDC_A32和DMDC_B43,分别设置了FIFO_A34和FIFO_B45,以及相互改变了通信存储器31与CPU50的配置。另外,作为新的构成部件的FIFO_A34和FIFO_B45具有与DMDC_A32和DMDC_B43相同的功能,即,FIFO_A34在CPU与SIO_A33之间进行被编码了的数据的转送,FIFO_B45在通信存储器31与SIO_B42之间进行分组了的数据的转送。
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集线装置的动作。
首先说明在从LAN40接收到语音通信请求情况下的通信信道的形成。
在从LAN40接收到发端的通信请求包时,LAN接口41把包作为串行数据发送到SIO_B42中。SIO_B42把接收的串行数据变换为并行数据。在该SIO_B42中变换了的并行数据顺序存储在FIFO_B45中。CPU50顺序读出存储在FIFO_B45中的并行数据,并且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
CPU50分析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包数据。分析的结果,如果确认是向终端10a的通信请求,则检测终端10a的状态,如果是终端10a空状态,则CPU50控制振铃器输出单元13向终端10a输出振铃信号使其接收呼叫。
如果终端10a的用户应答呼叫形成直流环路,则电流监视器12检测从供电单元11供给的直流电流并且提供给CPU50。当检测到应答时,CPU50用应答包向发端设备提供给并且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使得在发端设备与终端10a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应答包如下述那样向发端设备发送。由CPU50生成的应答包存储在FIFO_B45中。SIO_B42从FIFO_B45读出该应答包并且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将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以这样的方法形成了语音信道情况下的(例如基于语音的)通信方法如下。
在形成了语音信道的状态下从发端设备经过LAT接口41,SIO_B42,DMDC_B43和FIFO_B45,传送来被分组了的编码音频数据的音频包时,CPU50把音频数据(并行数据)暂时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以便分离数据,然后仅把音频数据存储在FIFO_A34中。由SIO_A33顺序读出存储在FIFO_A34中的并行音频数据。SIO_A33把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为串行音频数据,并且把串行音频数据输出到CODEC22中。音频数据由CODEC22译码,由混合单元21从4线数据变换为2线数据后作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给终端10a。
从终端10a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由混合单元21从2线数据变换为4线数据后从CODEC22作为编码了的串行数据输出到SIO_A33中。SIO_A33把串行音频数据变换为并行音频数据,并且顺序地把被变换了的数据存储在FIFO_A34中。存储在FIFO_A34中的来自终端10a的音频数据由CPU50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并且由CPU50分组后存储在FIFO_B45中。由SIO_B42作为并行数据读出存储在FIFO_B45中的音频包,并且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从终端10a接收到呼叫请求情况下的通信信道的形成方法如下。
当终端10a的用户摘机形成直流环路时,电流监视器12检测从供电单元11供给的直流电流并且提供给CPU50。当检测到终端10a摘机时,CPU50控制终端10a输出拨号音。当终端10a确认拨号音后输出选择信号时,PB接收机23把该选择信号译码后提供给CPU50。CTU5根据选择信号的号码特定收端设备,生成通信请求包使用与上述那样把应答包向发端呼叫的顺序相同的顺序经过FIFO_B45,SIO_B42,LAN接口41向LAN40发送,把请求包提供给收端设备。当从收端设备接受到应答包时,CPU50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使得在终端10a与收端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其次,说明具体的ISDN路由装置的例子。
图43示出了本发明的ISDN路由装置一实施例的框图。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ISDN路由装置由ISDN接口14,CODEC22,PB接收机23,通信存储器31,DMDC_A32,SIO_S33,LAN接口41,SIO_B42,DMDC_B43,CPU50构成。
图43中,与图40相同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该ISDN路由装置与图40的集线装置不同之点在于,图40的终端10a上不需要任意功能(例如,图40中的供电单元11,电流监视器12等),以及代替其功能,设置着ISDN接口14。该ISDN接口14进行ISDN网络10b与本装置之间的通信。
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ISDN路由装置的动作。
说明从LAN40接收到呼叫请求情况下的语音信道的形成。
当从LAN40接收到发端的通信请求包时,LAN接口41作为串行数据把包发送给SIO_B42。SIO_B42把接收的串行数据变换为并行数据。在该SIO_B42中变换了的并行数据由DMDC_B43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
当结束了向通信存储器31的转送时,CPU50分析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包数据。分析的结果,如果确认是向ISDN网络10b的通信请求,则检测网络的状态,如果网络是空状态则经过ISDN接口14CPU50开始通信处理。
在确认有来自ISDN网络10b的应答时,CPU50把应答包提供给发端设备,使得在发端设备与ISDN网络10b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应答包如以下那样向发端设备发送。由CPU50中生成的应答包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DMDC_B43从通信存储器31作为并行数据读出该应答包并且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发送串行数据到LAN接口41。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如上述那样,形成了语音信道后的通信方法如下。
在形成了语音信道的状态下,当从发端设备经过LAN接口41,SIO_B42,DMDC_B43接收到把在通信存储器31中编码了的音频数据分组了的音频包时,CPU50仅把音频数据(并行数据)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A32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并行音频数据并且把读出的数据转送给SIO_A33。SIO_B33把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为串行音频数据,并且把串行音频数据输出到ISDN接口14。ISDN接口14把音频数据载入到Bch上发送到ISDN网络10b。
从ISDN网络10b接收到的Bch上的音频数据通过ISDN接口14输出到SIO_A33以及CODEC22。SIO_A33把串行音频数据变换为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了的并行数据由DMDC_A32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来自ISDN网络10b的音频数据由CTU50进行分组后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B43作为并行数据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音频包并且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发送给LDN接口41。LAN接口41根据LA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CODEC22把音频数据译码后发送给PB接收机23,PB接收机23在接收到音频数据中的PB信号时,PB接收机23把PB信号进行译码,并且提供给CPU50。
在接收到来自ISDN网络10b的呼叫情况下的通信信道的形成方法如下。
当检索到来自ISDN网络10b的通信请求时,CPU50根据接收号码指定收端设备。接着,CPU50生成通信请求包,通过与上述那样向发端设备发送应答包的顺序相同的顺序经过通信存储器31,DMDC_B43,SIO_B42,LAN接口41向LAN40发送,把请求包提供给收端。CPU50当从收端设备接收到应答包时,CPU50经过ISDN接口14进行通信处理以便形成通信信道,并且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使得能够接收来自ISDN网络10b的Bch上的PB信号。
其次,说明具体的公共网路由装置例子。
图44示出了本发明的公共网路由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框图。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公共网路由装置由振铃检测器15,极性监视器16,直流环路生成器17,混合单元21,CODEC22,PB接收机23,声音检测器25,PB信号生成器26,通信存储器31,DMDC_A32,SIO_A33,LAN接口41,SIO_B42,DMDC_B43,CPU50构成。
图44中,与图40相同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公共网路由装置与与图40的集线装置不同之点在于,由于代替图40的终端10a连接到公共网10c上,因此直流环路生成器17代替供电单元11,极性监视器16代替电流监视器12,振铃检测器15代替振铃输出单元13,进而,声音检测器25和PB生成器26代替声音生成器24。
图44中,振铃检测器15检测来自公共网10c的振铃信号。极性监视器16监视网络的极性。直流环路生成器17进行DC电路的开/闭。声音检测器25检测呼叫进行音。PB信号生成器26输出PB信号。其它构成要素由于与图40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公共网路由装置的动作。
说明当从LAN40接收到语音通信请求情况下的语音信道的形成。
当从LAN40接收到发端设备的通信请求包时,LAN接口41把该包作为串行数据发送给SIO_B42。SIO_B42把接收的串行数据变换为并行数据。由该SIO_B42变换了的并行数据由DMDCB43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
当结束了向通信存储器31的转送时,CPU50分析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包数据。分析的结果,如果CPU50确认接收的包是向公共网10c的通信请求,则检测网络的状态。如果网络是空状态,则直流环路形成单元17形成直流环路以便对于公共网10c提供给通信请求。
当声音检测器25检测到来自公共网10c的拨号音并且提供给CPU50时,CPU50从PB生成器26向公共网10c输出选择信号。极性监视器16监视网络的极性,如果通过极性反转公共网10c进行了应答,则极性监视器16检测出其状态并且提供给CPU50。当确认存在应答时,CPU50用应答包向发端设备提供信息,并且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以便在发端设备与公共网10c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应答包如以下那样向发端设备发送。由CPU50生成的应答包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DMDC_B43从通信存储器31作为并行数据读出该应答包并且把并行数据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发送给LAN接口41。LAN接口41根据LA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进行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在形成了语音信道时的(例如基于语音的)通信方法如下。
在形成了语音信道的状态下当从发端经过LAN接口41,SIO_B42,DMDC_B43接收到把在通信存储器31中编码了的音频数据分组了的语音信息时,CPU50仅把音频数据(并行数据)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A32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并行音频数据并且把该数据转送给SIO_A33。SIO_A33把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为串行音频数据,并且把串行音频数据向CODEC22输出。音频数据由CODEC22译码,由混合单元21从4线数据变换为2线数据,作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给公共网10c。
从公共网10c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由混合单元21从2线数据变换为4线数据,由CODEC22编码后作为串行数据输出到SIO_A33。SIO_A33把串行音频数据变换为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了的并行数据由DMDC_A32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来自公共网10c的音频数据由CPU50分组后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B43从通信存储器31作为并行数据读出音频包并且把并行数据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在从公共网10c接收到呼叫请求时的通信信道的形成方法如下。
当检测出来自公共网10c的振铃信号时,电流检测单元15提供给CPU50。CPU50控制直流环路生成器17形成直流环路并且等待选择信号。当公共网10c输出选择信号时,PB接收机23将其译码,提供给CPU50。CPU50根据选择信号的号码特定收端设备,控制直流环路生成器17打开直流环路,生成通信请求包,通过与上述那样向发端设备发送应答包的顺序相同的顺序经过通信存储器31,DMDC_B43,SIO_B42,LAN接口41向LAN40发送,把包提供给收端设备。当从收端设备接收到应答包时,CPU50控制直流环路生成器17再次形成直流环路,并且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在公共网10c与收端设备之间形成通信信道。公共网10c也恢复极性成为通信状态。
其次,说明具体的无线集线装置的例子。
图45示出了本发明的无线集线装置一实施例的框图。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集线装置由无线终端10d,CODEC22,PB接收机23,声音生成器24,通信存储器31,DMDC_A32,SIO_A33,LAN接口41,SIO_B42,DMDC_B43,CPU50构成。
图45中,与图40相同的部分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本无线集线装置与图40的集线装置不同之点在于,无线终端10d代替图40的混合单元21至终端10a的部分,并且能够通过无线与无线台60进行通信。
另外,无线终端10d与无线台60之间收发电波。
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无线集线装置的动作。
说明从LAN40接收到呼叫请求时的语音信道的形成。
当从LAN40接收到发端的通信请求包时,LAN接口41作为串行数据向SIO_B42发送数据包。SIO_B42把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变换为并行数据。在该SIO_B42中变换了的并行数据由DMDC_B43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
当结束了向通信存储器31的转送时,CPU50分析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包数据。分析的结果,如果CPU50确认接收的包是向无线台60的通信请求,则检测无线台60的状态,如果无线台60是空状态,则CPU50通过无线终端10d开始通信处理。
当检索到来自无线台的应答时,CPU50用应答包向发端设备提供其信息,在发端与无线台60之间形成通信信道。
这里,应答包如以下那样向发端呼叫。由CPU50生成的应答包存储在信息存储器31中。DMDC_B43从通信存储器31作为并行数据读出该应答包并且把并行数据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LAN接口41按照LA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发送。
形成了语音信道时的通信方法如下。
在形成了语音信道的状态下如果从发端经过LAN接口41,SIO_B42,DMDC_B43接收到把在通信存储器31中编码了的音频数据分组化了的音频包时,CPU50仅把音频数据(并行数据)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A32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并行音频数据,并且把该数据转送给SIO_A33。SIO_A33把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为串行音频数据,并且把串行音频数据输出到无线终端10d。音频数据载入到电波上由无线终端10d输出到无线台60。
从无线台60接收到的载入在电波上的音频数据由无线终端10d输出到SIO_A33以及CODEC22。SIO_A33把串行音频数据变换为并行音频数据,变换了的并行数据由DMDC_A32转送给通信存储器31。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中的来自无线台60的音频数据由CPU50分组后存储在通信存储器31的其它区域中。DMDC_B43作为并行数据从通信存储器31读出音频包,并且把读出的数据转送给SIO_B42。SIO_B42把并行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并且把串行数据向LAN接口41发送。LAN接口41按照LDN40的协议把串行数据分组后向发端设备发送。
CODEC22把音频数据译码并且把译码了的音频数据向PB接收机23发送,在接收到音频数据中的PB信号时PB接收机23把PB信号进行译码,并且提供给CPU50。
在接收到来自无线台的呼叫请求时的通信信道的形成方法如下。
在检索到来自无线台60的通信请求时,CPU50从接收号码特定收端设备。接着,CPU50生成通信请求包,通过上述那样向发端设备发送应答包的顺序相同的顺序经过通信存储器31,DMDC_B43,SIO_B42,LAN接口41向LAN40发送,把请求包提供给收端设备。另外,CPU50控制声音生成器24向无线台60输出呼叫进行音。在从收端设备接收到应答包时,CPU50通过无线终端10d进行通信处理以便形成通信信道,并且使CODEC22处于允许状态使得能够接收来自无线台60的PB信号。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中,各终端设备的数据变换处理如上述的具体例那样,分别在对应于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分散进行,而且各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可以只具有例如终端设备侧的一种通信协议与第1通信网络(本实施例中的LAN)侧的唯一一种通信协议之间的一种数据变换功能,而不需要具有对应于多种通信协议/多种通信协议的全部数据变换功能。
从而,依据本发明,能够不设置PBX和网间接续设备等大型设备就能够以公共系统的通信设施(例如,LAN)实现多种通信。
如以上详述的那样,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中,对于LAN把无线基站,模拟电话集线装置,商务电话集线装置以及个人计算机用的集线装置作为内线终端用的通信接口设备分别进行连接,并且分别收容各个内线终端。进而,还把ISDN路由装置以及PSTN路由装置作为外线用的通信接口设备连接在LAN上,并且这些路由装置把上述LAN连接到ISDN以及PSTN上。内线用的各通信接口设备进行各内线终端与LAN之间的协议变换以及数据变换,外线用的各通信接口设备进行LAN与公共网之间的协议变换以及数据变换。
从而,依据上述实施例,无论从模拟电话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还是从个人计算机等数据终端接收到的数据都分别由对应的集线装置变换为对应于LAN的通信协议的相同的数据格式,并且被变换了的数据输出到LAN。沿LAN上转送的数据由收端的集线装置变换为对应于内线终端的通信协议的数据格式,并且传送给内线终端。因此,仅使用核心(第1)的通信网络(例如LAN)这样一种设施就能够实现多种通信。
另外,内线终端中的数据变换对应的集线装置分别分散进行,并且各集线装置的每一个可以只需要具有对应于内线终端的一种通信协议与LAN一侧的唯一一种LAN用的通信协议之间的一种数据变换功能,不必要具有对应于多种通信协议/多种通信协议的所有组合的数据变换功能。因此,不需要设置双工化了PBX和网间接续设备等集中处理用的大型通信设备,仅准备具有简单功能的多个集线装置就能够实现系统,因此能够谋求系统结构的简单化以及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当连接新的内线终端以及连接变更时,可以仅通过集线装置把任意的内线终端连接到LAN1上以后进行简单的设置,不需要复杂的设定。由此,能够提供扩展性高,而且维修·管理容易的系统。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的第2实施例。图46示出作为第2实施例的计算机电话集成(Computer TelephonyIetegration:CTI)系统的概略结构图。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作为连接各通信接口设备的装置,使用了以太网的LAN。本实施例说明使用IEEE1394接口连接各设备的情况,该IEEE1394接口作为一种串行接口,近年来开始在内线总线等中使用。在第2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使用LAN(以太网或者其它的网络)连接各设备,代替IEEE1394还可以使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的接口。
另外,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网络上的包的通信协议,为了能够对应于语音会议和电视会议等,使用能够以实时传送音频和视频数据的RTP(Real Time Transparen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
通信终端设备104通过接口设备106连接到网络102上。另外,IEEE1394接口以连接2个设备的菊花链构成网络。通信终端设备包括标准电话机,多功能数字电话机,电视电话机,传真设备,PHS系统的主机,电视会议系统的终端设备等。
通信网108经过接口设备110连接到网络102上。通信网包括公共网(PSTN),ISDN网,帧中继网等。接口设备110与接口设备106基本上是相同的结构,图47示出其详细结构。
具有电话功能的个人计算机112也作为通信终端设备连接到网络102上。个人计算机与通常的计算机相同,除去CPU120,ROM122,RAM124,键盘126,显示器128,网络接口130以外,还具有麦克风132,扬声器134,摄像机135。CPU120把来自网络接口130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变换为输出扬声器134和显示器126的信号,输出被变换了的信号。另外CPU120还把来自麦克风132,摄像机135的信号变换为网络接口130的信号,并且输出被变换了的信号。
网络120上连接着控制各通信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CTI服务器114,116。另外,2个服务器中的1个是备用的,不需要2个同时进行动作。因此,为了控制双工化功能,不一定需要设置物理不相同的2个服务器,也可以以1个在功能上进行双工化控制。进而,还可以不把控制功能集中在1个服务器中而分散在各个接口设备中。另外,在设置CTI服务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各个接口设备具有终端通信控制功能。CTI服务器114,116是相同结构,即,具有CPU138,ROM140,RAM136,网络接口142,外线存储操口144。外线存储接口144收容软盘FD和硬盘HD等。
图47示出连接到通信网更具体地讲是ISDN网上的接口设备110的结构。接口设备110把通信网108的通信协议与网络102的通信协议进行相互变换。ISDN网连接在协议终端设备202上。终端设备202把来自ISDN网的信号分离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并且把这些信号分别供给到数字信号处理器208和模拟信号处理器210中。数字信号处理器208和模拟信号处理器210起到分析来自协议终端设备202的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把分析后的数据供给到后级的预定的处理电路中的切换开关的作用。
数字信号处理器208上连接着G4FAX处理器214,H.320处理器218,PPP(点对点协议)处理器220等。来自G4FAX处理器214的输出经过G4FAX/互联网FAX协议变换器222供给到互联网FAX处理器。来自H.320处理器218的输出经过H.320/H.323协议变换器230供给到H.323处理器232。来自PPP处理器220的输出经过PPP/IP(互联网协议)协议变换器234供给到IP处理器236中。
模拟信号处理器210上连接着调制解调器212和语音处理器242。调制解调器212上连接着PPP处理器220,H.324处理器238,G3FAX处理器240等。来自H.324处理器238的输出经过H.324/H.323协议变换器244供给到H.323处理器246。来自G3FAX处理器240的输出经过G3FAX/互联网FAX协议变换器248供给到互联网FAX处理器250。来自语音处理器242的输出经过语音/H.323协议变换器252供给到H,323处理器254。
来自互联网FAX协议单元224,H.323处理器232,IP处理器236,H.323处理器246,互联网FAX处理器250,H,323处理器254的输出经过协议终端设备256连接到网络102上。
即,接口设备110具有端接作为ISDN网络上的通信顺序的基于语音和模拟调制解调数据的G3FAX,H.324,PPP连接,基于数字通信的PPP连接,H.320TV会议,C4FAX等的协议的功能,端接作为对应于网络的协议的H.323,网络FAX协议,IP连接等的功能,以及把这些协议进行相互变换的协议变换功能。在通信开始时以及通信过程中,根据通信协议切换终端设备202,256内线的开关,选择必要的协议变换部分,把ISDN108与网络102相互连接。CPU258控制终端设备202和256以便选择连接协议。如上述那样,CPU258也可以具有一部分CTI服务器114和116的通信连接控制功能。另外,代替用硬件实现协议变换器,也可以通过CPU258由软件实现。
另外,接口设备110不一定需要包含图47所示结构的所有部分,可以仅具有对应于通信网108的协议的变换部分。同样,连接到通信终端设备104上的接口设备106也不一定需要包含图47所示的所有结构,可以仅具有对应于通信终端设备104的协议的变换部分。
图48用于说明图46的实施例中基本的连接顺序。
在通信终端设备104,个人计算机112或者连接到通信网108上的通信终端设备的任一个(发端设备262)开始向其它设备(收端设备)通信时,把作为发端信息的呼叫者号码和录入信息,作为收端信息的收端号码,姓名,服务以及语音、图像、数据等通信条件作为呼叫信息提供给任一个通信连接控制器264(步骤S1)。通信连接控制器264可以是CTI服务器114或116内的CPU138,各接口设备内的CPU258,以及个人计算机112内的CPU120的任一个。
通信连接控制器264参考发端的数据库266,进一步抽取有关呼叫者的详细信息(语言,住所,年龄,过去的通信记录,操作者记录,交易记录等)(步骤S2)。数据库266存储在CTI服务器114的硬盘HD中。
通信连接控制器264根据该信息,向属于与呼叫者相同组(在使用PBX中把终端分组进行管理情况下的组)的设备270,272提供发端设备262开始了通信的信息(步骤S3)。
接着,参考网络数据库268,抽取出与发端和收端的数据没有直接关系的通信开始时刻,网络状等的数据(步骤S4)。
在发端的通信连接控制器264不能够参考从发端所要求的收端信息的数据库时,为了访问能够参考收端信息的通信连接控制器276,因此向具有接收终端的路由信息的通信连接控制器274转送从数据库266,268获取的连接所需要的信息(步骤S5)。通信连接控制器274选择可以参考收端终端信息的通信连接控制器274,向通信连接控制器276转送从通信连接控制器264得到的信息以及由通信连接控制器274进行参考时所需要的信息(步骤S5-2)。
通信连接控制器276根据接收到收端信息,参考收端的数据库278,抽取有关接收者的信息(语言,住所,年龄,过去的通信记录,操作者记录,交易记录等)(步骤S6)。同样,控制器276参考网络数据库268,抽取出与发端和收端的数据没有直接关系的通信开始时刻,网络状况等的数据(步骤S7)。
通信连接控制器276参考有关呼叫者一侧的组的终端设备262,270,272的操作者的寄存信息、操作信息,决定一个或者多个实际进行接收动作的收端终端,向接收设备280,282,284传送有呼叫的信息(步骤S8)。收端终端经过通信连接控制器276,274,264向发端终端262提供给开始了振铃的信息(步骤S9-1,S9-2,S9-3,S9-4)。
然后,实现发端设备262与收端设备280之间的通信(步骤S10)。如上述那样,这些一系列的通信连接顺序既有仅在1个CTI服务器114上的CTU138中实现的情况,也能够容易地变形为分别包含在任一个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
以上是基本的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顺序,本实施例中例如语音也处理为包(沿着网络传送),能够把数据语音处理统一。另外,由于不需要像在以往的电话交换机那样进行网络交换,因此能够把通信连接控制器分散配置,维护容易。另外,由于终端也可以仅是经过接口设备106连接到网络102上,因此能够由用户设置进行设置。进而,同样还能够简单地连接新的终端,提高扩展性。
由于把计算机与电话完全一体化,因此还能够具有语音电子邮件综合(统一信息),电话号码呼叫功能(目录服务),语音邮件功能,传真邮件功能,语言识别功能,电子邮件读取功能。
进而,还能够利用以往的ISDN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具有呼叫中心功能,呼叫号码提供给功能,自动语音应答功能。
以下,说明若干个实例。
图49示出收端终端不进行应答情况下的语音邮件的实现方法。另外,这种情况设在CTI服务器114上设置着语音邮件设备308,语音存储单元310,语音/文本变换器312,还设置邮件服务器314。
考虑从ISDN网的电话机向发端接口设备302接收到呼叫信号(步骤S20),向收端设备304进行呼叫(步骤S22)的情况。
在收端设备304在一定时间不进行应答的情况下,以及所有的收端终端不能够进行应答的情况下,通信连接控制器306根据预先存储在收端信息的数据库中的信息,改变收端使得连接到CTI服务器114的语音邮件设备308上(步骤S24)。语音邮件设备308自动进行应答,返回“现在不在。请留下信息。”这样的语音信息,如果ISDN网的电话机与语音邮件一样留下信息(步骤S26),则该音频数据作为语音文件从语音设备308存储在语音存储单元310中(步骤S28)。
然后,语音存储单元310的语音文件由语音邮件设备308读出(步骤S30),由语音/文本变换器312制成电子邮件的附加文件(步骤S32),作为给不能够进行应答的收端设备304的电子邮件向邮件服务器314发送(步骤S34)。
由此,在网络上,能够使用电子邮件的组合简单地综合基于文本的电子邮件与基于语音的语音邮件。
图50示出实现电子邮件读出功能的方法。另外,这种情况下设在CTI服务器114上设置着邮件读取操作器408,文本/语音变换器410,还设置着邮件服务器412。
考虑从ISDN网的电话机向发端接口设备402接收到接收信息(步骤S40),向接收设备404呼叫(步骤S42)的情况。
收端设备404在CTI服务器114的电子邮件读取操作器408上直接进行接收。这种情况下,本人认证在确认呼叫者号码是在家庭的电话器等呼叫来的,是真正本人情况下,可以仅进行简单的口令(ID)对照。在从公用电话呼叫来的情况下,ID输入后,在连接时通过根据从通信连接控制器406得到的发端信息访问个人确认用数据请求输入在本人确认中能够使用的信息的任意组合,进行本人确认。由此,能够通过发端终端和访问装置改变保密等级。
这样在确认了ID以后,用该ID对邮件服务器412进行访问,获取电子邮件(步骤S46)。使用文本/语音变换器410把该文本信息变换为语音文件(步骤S48),能够使呼叫者听到语音(步骤S50,S52)。
由此,能够容易地构筑语音读出系统。另外,根据使用者的设定,还能够在邮件的呼叫者和标题,内容等中设定优先顺序。另外,在邮件的内容在确认了标题以后还能够用该邮件读取操作器进行读取等的细致设定。
其次,说明进行电子会议的情况。在电子会议中由于有很多人参加,因此需要合成所参加的众多出席者的语音。该合成,由CTI服务器114进行。例如,A,B,C3个人开会的情况,把B与C的音频包进行合成提供给A,把A与C的音频包进行合成提供给B,把A与B的音频包进行合成提供给C。另外,如果会议的参加人数是n,则语音合成功能可以是nC2×2个。
另外,通信连接控制器即即使在通信开始以后,也能够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或收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或者网络状态的变化变更收端接口设备或者通信连接控制器自身。还有,在把通话音频数据向其它的设备转送时,通信连接控制器能够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或收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或者网络的状态变化,改变转送目标(通信连接形式)。进而,通信连接控制器还具有顺序地呼叫发端接口设备和收端接口设备,把它们相互连接进行通信(所谓第三者呼叫)的呼叫中心的功能。
如以上所述那样,依据第2实施例,通过把网络的通信协议与终端固有的通信协议相互变换的接口设备把以电话机为代表的语音通信终端连接到计算机网路上,由此能够使语音通信终端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终端进行动作,实现把语音作为包在网络上进行包交换,可以不需要用于网络交换的实时开关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如以上所述,依据本发明,例如,无论从语音通信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还是从个人计算机等数据终端接收到的数据都能够分别在通信接口设备中变换为对应于第1通信网络的通信协议的相同的数据格式后传送给第1通信网络。另外,沿着第1通信网上传送的数据在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中变换为对应于语音通信终端和数据终端的通信协议的数据格式后传送给终端设备。这样,仅使用第1通信网络这样的一种设施就可以实现多种通信。
而且,各通信终端设备的数据变换在对应于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分别分散进行,而且各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例如都可以只具有终端设备侧的一种通信协议与第1通信网络侧的唯一一种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变换功能,而不必具有对应于多种通信协议/多种通信协议的所有的数据变换功能。因此,不必设置被双工化的PBX和网间接续设备等集中处理用的大型通信设备,仅准备具有简单功能的多个通信接口设备就能够实现系统,因此能够谋求系统结构的简单化以及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另外,终端设备的增设和连接也能够在经过通信接口设备把任意的终端设备连接到第1通信网络上以后进行简单设置,不需要复杂的设定等。因此,能够提供扩展性高,而且维修管理性能出色的系统。
从而,依据本发明,能够不需要设置PBX和网间接续设备等大型的设备而以单一系统的通信设施就能够实现多种通信,由此能够使结构简单维修管理容易,能够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其中,上述第1通信接口设备包括在上述第1通信终端设备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按照上述第1以及第3通信协议变换信息数据的第1变换装置;上述第2通信接口设备包括在上述第2通信终端设备与上述第1网络之间按照上述第2和上述第3通信协议变换信息数据的第2变换装置。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分别包括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装置,把用上述通信接口装置从上述第1通信网络得到的信息进行译码或者把输出给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信息进行编码的编译码装置,把来自上述第1以及第2信息终端设备的PB信号进行译码的PB接收机,生成对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进行音的声音生成装置。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还包括把多个上述通信接口装置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分别包括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装置,把用上述通信接口装置从上述第1通信网络得到的信息进行译码或者把输出给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信息进行编码的编译码装置,把来自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装置的PB信号进行译码的PB接收机,用于与无线台的信息进行通信的无线装置。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按照至少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其中,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包括用于在上述第2通信网络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对应于上述第3与上述第4通信协议的差异的变换信息数据的第3变换装置。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包括用于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接口装置,把用上述通信接口装置从上述第1通信网络得到信息或从上述第2通信网络得到的信息进行译码或者把输出给上述第1通信网络或上述第2通信网络的信息进行编码的编译码装置,把来自上述第2通信网络的PB信号进行译码的PB接收机,与上述第2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第2通信接口装置。
7.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包括用于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接口装置,把用上述通信接口装置从上述第1通信网络得到的信息进行译码或者把输出给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信息进行编码的编译码装置,与上述第2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第2通信接口装置。
8.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第2以及第3变换装置的至少1个包括对应于信息数据的类别设置的多个数据变换装置,用于判定输入的信息数据的类别的数据类别判定装置,根据该数据类别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选择性地起动上述多个数据变换装置进行上述信息数据的变换的选择装置。
9.一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其中,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包括在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接口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的情况下,向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所有的通信接口设备多址发送包含分配给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的询问装置;当经过上述第1通信网络接收到询问信号时,判定对应于包含在该询问信号中的第1识别信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否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判定装置;当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收容在自身设备时,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经过上述第1通信网络向发端的通信接口设备返送包含分配给自身设备的笫2识别信息的应答信号的应答信号发送装置;当返送了上述应答信号时,根据包含在该应答信号中的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上在自身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形成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1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包括当返送了上述应答信号时,把包含在该应答信号中的第2识别信息与对应于对方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一起相互对应地进行存储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从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获取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1获取装置;当由上述第1获取装置获取到分配给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时,根据该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2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分别存储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通过询问获取的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通过询问获取的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
12.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包括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通过询问分别得到的上述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汇合起来进行存储的功能的服务器,上述第1以及笫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包括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从上述服务器获取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2获取装置;当用该第2获取装置获取到分配给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时,根据该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3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13.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包括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通过询问分别获取的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汇合起来进行存储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包括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从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获取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3获取装置;当用该第3获取装置获取到分配给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时,根据该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4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14.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包括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通过询问分别获取的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汇合起来进行存储的功能的服务器,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包括当返送了对于上述询问信号的应答信号时,把包含在该应答信号中的第2识别信息与分配给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一起相互对应地进行存储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从自身设备的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检索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1检索装置;当用该第1检索装置不能够检索上述第2识别信息时,从上述服务器检索该第2识别信息的第2检索装置;当用该第2检索装置不能够检索上述第2识别信息时,向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的所有的通信接口设备多址发送包含对应于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根据其询问的应答信号,获取分配给收容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3检索装置;当用上述第1,第2以及第3检索装置的任一个获取到分配给收容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时,根据该第2识别信息进行在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处理的第5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15.一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第1以及笫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其中,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包括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向上述第1通信网络发送包含对应于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的询问信号发送装置,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包括用于接收上述询问信号,根据包含在该询问信号中的识别信息,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收容在上述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连接到上述第2通信网络上的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收端设备判定装置;根据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选择性地进行形成把收容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者第2通信接口设备与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第1处理,以及在收容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笫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与连接到第2通信网络上的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之间形成通信链路的第2控制的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16.一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服务器,其中,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包括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收容在其它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向上述第1通信网络发送包含对应于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的询问信号发送装置,上述服务器包括用于接收上述询问信号,根据包含在该询问信号中的识别信息,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收容在上述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装置还是连接在上述第2通信网络上的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收端设备判定装置;根据该收端设备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选择性地进行形成把收容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与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第2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第1控制,或者用于在收容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与连接到第2通信网络上的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之间形成通信链路的笫2控制的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链路形成装置作为第1控制,向询问方的通信接口设备返送包含分配给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的应答信号,形成把收容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与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作为笫2控制,向询问方的通信接口设备返送包含分配给第3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的应答信号,在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发端的通信接口设备与第3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内线通信链路,通过对上述第2通信网络请求呼叫连接,在收端的外线通信终端设备与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之间形成外线通信链路,并且把这些内线通信链路与外线通信链路之间相互进行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包括相互对应地预先存储分配给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以及收容在这些通信接口设备中的各个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通过检测在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中是否存储着包含在接收的询问信号中的收端的第1识别信息,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还包括把通过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询问获取分配给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以及收容在这些通信接口设备中的各种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的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5或16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的询问信号中包含着表示是否呼叫第2通信网络的信息时,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根据该信息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
21.一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其中,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每一个包括用于当从收容在自身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收容在上述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连接到上述第2通信网络上的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收端设备判定装置;根据该收端设备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选择性地进行形成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上述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第1控制,以及形成把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与连接到上述第2通信网络上的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第2控制的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包括当从收容在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时,向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所有的通信接口设备多址发送包含对应于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的询问信号的询问装置;在上述询问信号发送以后,通过监视是否从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通信接口设备的任一个返送表示收容着上述收端的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应答信号,判定上述收端的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判定装置。
23.如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包括当返送了应答信号时,把包含在应答信号中的对应于返送应答信号的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与对应于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一起相互对应地进行存储的识别信息存储装置;当从收容在自身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通信终端设备发出了给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呼叫请求的情况下,从上述识别信息存储装置检索分配给收容该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接口设备中的第2识别信息,根据有无该识别信息判定上述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判定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端设备判定装置当从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发送的呼叫请求中包含着表示是否呼叫第2通信网络的信息时,根据该信息判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是系统内部的通信终端设备,还是系统外部的通信终端设备。
25.一种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用于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用于把上述第1通信网络连接到根据与上述第3通信协议不同的第4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2通信网络上的第3通信接口设备,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包括当经过上述第2通信网络从外线的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呼叫信号时,根据包含在呼叫信号中的表示收端的信息,获取收容在上述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中的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识别信息的第1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根据用上述第1识别信息信息获取装置获取到的第1识别信息,获取分配给收容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的第2识别信息的第2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根据用该第2识别信息获取装置获取到的第2识别信息,在第1通信网络上形成把上述第3通信接口设备与收容了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上述第1或第2通信接口设备之间连接起来的通信链路的通信链路形成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从外线的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呼叫信号中包含着对应于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通信类别的至少一种信息时,上述第1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根据该识别信息以及通信类别的至少一种信息决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获取分配给该通信终端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5中所述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从外线的通信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呼叫信号中包含着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时,上述第1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根据该发端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识别信息决定收端的通信终端设备,获取分配给该通信终端设备中的第1识别信息。
28.一种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有连接到通信终端上的,把该通信终端固有的第1通信协议变换为不同于第1通信协议的笫2通信协议,以及进行其逆变换的协议变换装置的多个接口设备;把上述接口设备相互连接,按照上述第2通信协议传送信号的网络;控制上述多个终端设备间的通信的通信连接控制器,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设置在至少1个上述接口设备上。
29.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连接到上述网络上,具有电话功能的计算机,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至少设置在1个上述接口设备和上述计算机上。
30.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连接到上述网路上,具有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的服务器。
31.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口设备在开始通信时,向任一个通信连接控制器发送有关要开始进行通信的接口设备的发端信息,希望进行通信的对方接口设备的收端信息,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的通信条件信息。
32.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发端信息,收端信息以及通信条件信息,从网络上的数据库或者上述接口设备获取详细的发端信息,收端信息,通信条件信息,根据获取到的信息以及有关进行通信时刻的网络的状态信息,选择适当的通信连接控制器,向发端接口设备以及收端接口设备发送有关该通信连接控制器的信息。
33.如权利要求32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接口设备还包括监视从上述发端接口设备向收端接口设备的通信状态的装置。
34.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发端包括电话号码,网络号码,录入名,上述通信条件包括语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
35.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端包括电话号码,网络号码,录入名,通信中所需要的组信息。
36.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通信连接控制器还包括即使在接口设备间的通信开始以后,也能够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或收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或者网络的状态变化变更收端接口设备的装置。
37.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即使在接口设备间的通信开始以后,也能够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或收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或者网络的状态变化变更通信连接控制器的装置。
38.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即使在接口设备间的通信开始以后,也能够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或收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或者网络的状态变化变更通信连接状态的装置。
39.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发端接口设备以及收端接口设备不同的第3接口设备向任一个通信连接控制器送出发端接口设备和收端接口设备的信息,顺序地调用发端接口设备和收端接口设备,使它们相互连接进行通信。
40.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收端接口设备不能够进行收信应答的情况下,第3接口设备进行代理应答,存储被通信的信息,在收端接口设备接收时转送存储信息。
41.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电子邮件的文本变换为语音的装置,根据来自发端接口设备的请求,把给发端接口设备的电子邮件的语音向发端接口设备发送。
42.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络以遵从IEEE802接口的协议传送信号。
43.如权利要求28中所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络以遵从IEEE1394接口的协议传送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包括根据共同的第1通信协议或者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交换信息数据的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根据与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协议不同的第3通信协议传送信息数据的第1通信网络,把上述第1以及第2通信终端设备分别连接到上述第1通信网络上的第1以及第2通信接口设备,上述第1通信接口设备包括在上述第1通信终端设备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对应于上述第1以及上述第3通信协议的信息数据的变换的第1变换装置,上述第2通信接口设备包括在上述第2通信终端设备与上述第1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对应于上述第2和上述第3通信协议的信息数据的变换的第2变换装置。
文档编号H04Q11/04GK1234933SQ98800998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8日
发明者吉原胜德, 村井俊雄, 佐藤修一, 宍本晋一, 荒木元久, 野真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