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信令点的信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1511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信令点的信令系统的制作方法
在涉及到信道的信号发送系统上,例如信号发送系统R5上,一个信号发送点有可能通过一个有效信道环路与自己本身进行通信或建立起一条通信连接。在信号发送系统ZGS7中,这是不可能的(见下述)。这些环路却对解决多种问题大有益处。对于不同的信号发送系统(信令系统)的互通,在实现上大大简化了,因为所有的信号发送系统都可与一种极好的信号发送系统互通,但却不是每个与每个都能互通。因此,为测试话务量很大的设备,这些环路大有用处。最后,还可在这些环路上安装多个监控器。这样,不同的话务流可通过纯管理措施(无须硬件转换)传送去观测。
在ZGS7中,一个信号发送点通过一个地址即所说的信令点代码进行识别。信息传递部分的层面3不能将信息发送给自己的信令点代码或自己也接收不到信息。信息传递部分如TUP、ISUP的某些用户,通常不能将涉及信道的信息发送给自己,即使信息传递部分能作到这些也是如此。然而,为了使这些环路能作到这些,采用了许多特殊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在于专用信号发送信道构成了环路,在该环路上,传送地址和/或发送方地址可倒置/得到补充。有时,必须为用户进行同样的、用户专用的修正。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能构成环路而无所说的缺点。
该任务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解决。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有6个。
在ZGS7中,网络由包含在消息内的所述网络指示符(NI)标志。在消息中为NI预留了2比特,这样,就可以在一个节点上区分网络达4个(所述网络是指例如由不同经营商或采用不同技术(如宽带或窄带)的通信网中的信令网以及是指国家或国际信令网)。由于通常一个信令链路只属于一个网络,所以,就获得这样认识,即将单一的链路分配给一定的网络就足以区分网络。于是,NI只作为区分标志。
事实上,已存在一些这样的通信系统,例如西门子公司的系统EWSD或正在计划的能支持超过4(如8或32)个信令网的系统。在此,给每个信令链路在内部分配一个网络识别并且给每个内部的网络识别在外部分配一个NI。这样,具有不同的内部识别的的网络也可使用完全是同一个外部的NI。这时,每个(内部)网络就可完全与另外的网络分开。
这种方案,即所述的多网方案可被用在ZGS7中使环路运行,无需再做附加开发。采用一种信令点的信令系统可在2(内部)个网络中用不同的点代码进行识别。然后,这两个网络则无问题地通过信令链路彼此相连。如果在系统中或在至少一个彼此使两个系统相连的网络中,检验入局的NI的正确性,则必须给两个内部网络也分配同一个外部的NI。注如果没有将入局的链路组移置到NI上和由唯一的公共网络主管单元(协议实施)控制不同的网络,则DI必须被用来识别“主管”网络(主管路由选择表)。这样,例如,不用检验也就可以使信息在使用错误的NI情况下禁止从一个网络转接到另一个网络,它将在其它网络中导致不利的状态(人们可从不受控制的通道上通话,因为它从外部启动并非在结点上受控制)。
所述的装置下面被称为网络通道或信令通道。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用于信令点中互通的实施例。
ISUP不仅位于内部网络1而且也位于内部网络2。两个网络在外部都使用同一个NI,可是却使用不同的点代码。R1和R2之间的呼叫通过ISUP环路连通。对此,使ZGS7相应地建立在两个网络中用的路由选择表以及呼叫处理(在ISUP时,为R1和R2)用的路由选择表,并且设法建立所需的中继线和ISUP环路的信令通道。
在CCITT-信令系统R1和ISUP之间以及在CCITT-信令系统R2和ISUP之间都已实现互通,可是并非在R1和R2之间互通。从R1应通向R2的呼叫,将首先由呼叫处理从出局传送给ISUP,该ISUP路由则是通过信令通道将属于这个连接建立的MSU转接到另一个网络的ISUP上。这样,呼叫首先从R1入局转接到网络1的ISUP上。ISUP从经R1信令化的“被叫方地址”得出下一个具有属于此的DPC(DPC=9)的目标,并将这个DPC注册到多个MSU上,然后将这些MSU转接到ZGS7的MTP上。MTP从MSU取出DPC并且根据网络1上的其路由选择表从中求出转接MSU的路由的链路(一个环路链路)。网络2中的ISUP从MTP接收MSU并把这些MSU和从而呼叫重新转交给呼叫处理。呼叫处理再根据其路由选择表求出通过R2接转的呼叫。
图2示出了本发明用来产生负载的实施例。
图3示出了属于图2实施例所用的路由选择表,该表采用点代码X、1和3,也即在信令点上的由系统支持的不同的网络中的点代码。
在系统中,例如建立了6个网络,并且循环地经网络通道彼此相连。2个网络(在此指网络2和3)也可与协议测试设备连接,该协议测试设备在两个网络的每一个中都模拟一个点代码(在此指X和Y)。所有的网络都使用同一种NI。
在系统的网络中这些路由选择表是这样建立的,即网络3选择路由将包括一个目标点代码PC=X在内的MSU传送到网络4,然后,网络4再将它继续传送给网络5等等。在PC=Y的情况下,路由选择表与此类似在相反方向建立。这样,由测试设备产生的消息被选择路由6次通过该系统,其中用相当简单的测试设备就可产生很大的系统负载。这种应用的其它方案把用户(例如ISUP)包括在内,或者是MSU在其中恒定地围绕的、完全闭合的环路。
图4示出了本发明在组合的宽带和窄带系统中互通的实施例。
SSNC是在EWSD宽带节点上通用的MTP平台。B-ISUP只置于EWSX部分,N-ISUP则置于EWSD和EWSX。为在EWSD宽带节点上可使宽带和窄带之间的NNI(中继线)互通,而无需做附加开发,在EWSD中的N-ISUP和系统EWSX中的N-ISUP之间的互通可通过所述的信令通道实现。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经营商(例如D1)可给多个其它网络经营商(例如D2、E+、E2)提供互连网STP业务。这个实施例可用于某些实际有关的入局链路组/DPC屏幕的设计(参见Q.706,§8)。
在此,D1应可以与所有的其它网络互通,D2与D1和E+,E+与D1和D2,而E2只能与D1互通。这些功能可用多个经通道连接的内部网络实现。对此,将自己本身的内部网络分配给连接到当时的一个网络经营商的链路。按照所允许的信令关系,各个网络都将通过通道连接。各个网络的路由选择表将按照所允许的关系建立。
另可选择地网络之间的话务量也可通过一个内部的转接网传送(见图1的举例)。这里的益处是有时需要较少的通道。另一方面,网络之间的话务量则必须通过两个通道。在这个实施例中可能的是,内部网络以共用的外部地址空间为基础,也即事实上在外部只有一个网络。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这个网络是所说的网络转接。从外部看,不同的内部网络表现为分立的、彼此按照规定值连接的STP。
图6示出了属于图5所述的实施例的路由选择表。
这些在信令点上的4个逻辑内部网络中路由选择表显示出连到各其它网络上的允许的主路由和有时是第二路由,其中这些路由均用下一个点代码识别。在此,比如在第一个表中,以D2标志的行按符号用于D2的各个目标(点代码),这些目标都允许从D1开始控制。在此,使通往PC=b的直接链路(组)作为主路由。如果该链路(组)出故障,则通过PC=c的路由可作为第二路由,因为从那里开始也有一个路由通往D2。
“外部”路由,例如从PC=a进入D1网,在此没有列举,因为不重要。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结构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结构可使用现有机制(“多重网络”)不需要附加开支来实现一系列应用。
权利要求
1.用于信令点的信令系统,具有-将各信令网络的识别由系统分配给链路,-至少一条链路,该链路在一条环路上由信令点反馈到同一个信令点,一条所述的在输出端和输入端将两种不同信令网络识别分配给的环路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利用所述的一条环路链路在2个不同的信令系统之间交换信令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系统,其特征在于,为测试目的,系统利用至少一条所述的环路链路产生内部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利用一条所述的环路链路实现与其它网络的互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信令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在输出端和输入端将一种共用的NI分配给所述的环路链路。
6.在信令点发信令的方法,按照该方法-将网络的识别由信令点上的信令系统分配给链路,-将输出端和输入端的2种不同的信令网络识别分配给一条环路链路,也即一条由环路上的信令点反馈到同一个信令点的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的一条环路链路,以便在2个不同信令系统之间交换信令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所述的一条环路链路,为测试目的产生负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所述的一条环路链路,使一种网络与另外的网络可能进行所需要的互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出端和输入端将共用的NI分配给所述的环路链路。
全文摘要
符号发送点与自己本身进行通信的所通过的环路,对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大有益处。根据本发明,一条环路经过一条链路成为可能,该链路在一条环路中由一个信令点可反馈到同一个信令点上,并且在输出端和输入端将2种不同的信令网络识别分配给该信令点。
文档编号H04Q3/00GK1299565SQ98814127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2日
发明者K·格拉迪斯查尼格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